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2020-08-27 林九牧馬

最近學校剛剛舉行了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卷上的作文題目是距離,看到這個題目,我思索了一番,總覺得該寫到什麼。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自己的奮鬥目標之間或是心願之間會有一定距離。有時為了縮短距離,我們努力奮鬥;有時為了拉大距離,我們奮勇拼搏;有時為了保持距離,我們又煞費苦心……作文題目涉及範圍很廣,學生任意選擇一個方面寫皆可,在這裡,我不想泛泛去談,只想談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距離的,既有物質上的,又有精神上的。由於人的出生、年齡、身體狀況、受教育程度、個人修養,智力,能力等方面客觀存在著差異,因此人與人之間難免有距離,然而,人與人之間究竟是應該拉大距離,縮小距離,還是保持距離,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著競爭,只有競爭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但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競爭,社會的競爭必須要有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規則,在這樣的前提下,競爭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收入報酬等方面的距離的拉大,當然無可厚非。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要麼競爭規則本身不夠公平、合理,要麼有規則卻不按規則去執行,請問在這樣的情形下競爭所造成的距離難道是越大越好嗎?在這種情形下,受益必然是規則的制定者,受益必然是營私舞弊者,受益必然是投機鑽營者,受損的則是大多數善良誠實,遵守規則的人。這種距離的拉大必然打擊大多數人的積極性,拉大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這也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變得冷漠無情的根本原因。在這樣的情形下,必然會滋生腐敗的溫床,形成腐敗的毒瘤,汙染社會空氣,腐蝕人們的心靈,危害我們的事業。

競爭需要規則,這個規則必須是公正、公開、公平,合理的,當然也是合法的。如果規則的制定者能多點公心,少點私心,能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考慮,以大局為重,統籌兼顧,而不僅僅只是打著個人心裡的小算盤,(當然,我也不否認人是有私心的,關鍵是我們的私心不要太重,我也不奢望大公無私)如果我們在實施規則的過程中能照章而行,摒棄潛規則,即使利益的分配有一定的距離,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這也恰恰是公平合理的體現,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渙散的人心就會凝聚,低落的情緒就會高漲,我們的工作就會順利,我們的事業就會興旺,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人與人心靈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我們需要在公平、合理規則下競爭所產生的一定的距離,我們更需要拉近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







相關焦點

  • 為何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
    這種現象無論是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為何不是交往越深,就越容易相處,人際關係也越好呢?其實這種現象就像兩隻刺蝟一樣,它們在冬季想擁抱取暖,靠得太近會扎到彼此,靠得太遠又無法取暖。於是經過很多次這樣的折騰,才找到這麼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
    當人與人之間的需求變小,那麼兩個相互的聯繫自然也就越來越少。時間一久,一種孤獨感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讓小小的心無處安放。於是我們開始渴望交流,渴望獲得一段舒服的關係。同時,維持這段關係的人不需要很多,剛剛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便好。
  • 人與人之間,要懂得保持距離
    柔和的火光會給人帶來溫暖,熾烈的火焰會灼燒胸膛。毫無距離的愛會讓人感到窒息,親人和同事是這樣,戀人和朋友亦是如此。這種死命捉住無法呼吸的距離,背後往往藏著一個人的控制欲,自私心,像是一道枷鎖,牢牢把自己心愛的人纏繞在身上。
  • 溝通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作為中學生,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長大了,能獨立了,家長們的擔心也顯得有些多餘;而隨著課業的增多,在學校呆的時間更長了,我們與父母談心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大多數人不想談,我們更多的是將心情和狀況發到朋友圈,讓好友甚至陌生人看到。
  • 人與人之間在感情再深厚,也要保持距離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人和人之間相處,距離遠顯得生分,距離太近就會有摩擦,之間難免會有矛盾;所以,人和人之間,淡淡的感情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的關係才能更持久。人跟人之間即使感情再深厚,也要保持距離;距離近了,話就多了,「禍從口出」這句話一點不假,可能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將兩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付之一炬。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藝術;人和人相處需要維持一個平衡的位置;如果兩個人之間的財力、學歷、家庭背景等方面不一樣的話,很難做朋友;即使再深厚的感情也有分道揚鑣的那一天。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是價值觀
    人跟人之間的區別在哪裡?有的說是家庭背景,也有人的說是一個人的地位身份,不管怎樣是無法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人的,不僅是體貌象徵的不同,更大的是人的思想境遇的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跟人之間產生的距離也就會慢慢的變大,因為人見過的世界,經歷過的事情都成為人對這個世界產生不一樣的認知。
  • 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兩個字就好
    而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傳遞著的一種美好,回想起相愛的人之間,有時候他們的呼喚聲會讓我們覺得是如此動人。01我記得小時候是在我們本地念的小學,那時候同學朋友之間喊我都是不帶姓氏的,感覺特別的親切。很奇怪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很多時候簡單的一個稱謂,就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我還有一段神奇的經歷,記得那時畢業後,一直在家中無所事事,家裡人怕我不學好,心思玩野了,便安排我去叔叔那兒幫忙,也是想著我能夠學學如何做生意。
  •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往往取決於彼此間的信任
    這是官方對這兩個詞語的定義,那麼如果我們彼此之間不相信對方,不認識的人還會互相認識嗎?如果我們彼此不信賴對方,兩個朋友之間的感情會越走越近嗎?答案是:NO,一切的人際關係都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互相猜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會越來越遠。
  • 三觀,是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
    但是,當我畢業工作之後,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變得越來越遙遠。前些年,我每年回家他都會過來找我。「走啊,一起去茶館搓兩把啊。」「不玩啦,難得回家,想陪陪爸媽。」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以前在課本上讀到這段話時,只覺得悽涼,但並不是很能理解他們為何變得如此生分,可現在完全明白了。魯迅說的「這層障壁」,不僅僅是簡單的階級觀念,而是兩人三觀的徹底決裂。
  • 網際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好的生活習慣使人受益終身。但是也容易形成思維慣性。在轉彎的時候令人落後。比如孟雲在換季時知道林佳會感冒,會過敏,他會備藥。其他的細節可能無感,但這個會令他做出一個行動。可事實上他想到了,卻沒有直接面對面去做。而是轉了一道手,因為一點點小小的原因沒有做到。人是很脆弱的,不要挑戰人性。
  • 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才能走得更遠
    人與人之間,把握好分寸感,保持合適的距離,才會相處不累,才能一起走很遠。朋友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朋友之間,關係好的時候,哪怕同睡一張床,穿一條褲子也行。愛人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明明是愛著的,卻因為愛得太用力,反而讓愛生出發無限的鋒芒,刺傷了原本真心相愛的兩個人。
  •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關係:保持這三種「距離」
    那麼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就需要保持合適的距離,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沉默的還是沉默,這是一種親和力,會讓人感覺到輕鬆自在。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都應該要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那麼保持這三種距離很有必要。
  •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於認知
    他們感受到周圍人的厭惡,有人看到他們立刻起身,有人竊竊私語的議論,露出鄙夷的目光。受試者是因為心中,有一個並不存在的傷疤,產生出對自己的厭惡感,結果感覺到的是周圍人的厭惡。老子也曾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認知能力越高的人,越容易看清自己幾斤幾兩,不會對自己誤讀誤判,產生不必要的自卑,或者自大。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客觀對待自己的不足,以及本身具備的優點,清醒地認識真實的自己。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終究是要保持距離,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距離,這個詞語是很難把控的,朋友之間一不小心的近距離就會逾越,戀人之間一不小心的距離就會疏遠,控制距離我們每個人可能都不太擅長,就像是兩隻刺蝟,近了會傷到彼此,遠了又會感覺到寒冷。朋友之間的親暱,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一定的距離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關係好的朋友,走的近一點,就要打探對方的隱私,什麼都去問一問,但其實,對方很反感一再打探他的隱私,但又沒辦法說出口,就只能敷衍著過去,但這種行為在對方的心裡總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 生活中多點技能,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個人覺得小孩子不要太早進入專業,不然懂得太單一,畢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就算你在一個領域很厲害,可是會失去很多樂趣,小孩子要多了解各個領域的知識,然後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深入研究,都說技多不壓身,生活中多些技能,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好的關係,永遠是保持這三種「距離」
    因此,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您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說話時,您應該保持沉默或保持沉默。這是一種使人們感到放鬆和放鬆的親和力。 因此,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麼好,他們都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便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必須保持這三個距離。
  • 親密有間,疏而不遠——人與人之間,什麼才是最適宜的距離?
    【二】答案在這裡上述現象就是著名的「刺蝟法則」,即:「刺蝟法則」來源於西方的一則寓言: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互相之間能夠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 5G的到來能否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
    5G的到來能否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1:44:17 01 疫情期間,居高不下的離婚現象 上周,我跟先生去民政局補辦遺失的結婚證時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假如自己沒有這種覺悟,就不能防範他人,也很容易被他人利用,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為什麼要這樣說?很多人知道你的秘密,他們會傷害你。人生在世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性格開朗,對誰都很熱情,尤其是對自己的朋友或閨蜜,沒有什麼隱私保護,但他們的一切都會告訴他們,而且會覺得他們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雖然自己對朋友沒有真心,但是朋友也是真心的,可要明白的是這樣一個信任的朋友,人品如何?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兩個因素的原因,才會拉遠彼此之間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怎麼樣拉來的?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好好深思!雖說人跟人都長得一樣,一個頭兩個只手腳。卻會出現差距天翻地覆的不一樣!這其實我很早就有總結到了。那就是人的出身(百分之80)跟人成長後自身的因素(百分之20),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