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生活愛蕾蕾
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是我們出生時長輩們就賦予我們的。
隨著成長的過程,我們會有許多稱謂,而家人喊我們的一定是最溫暖心扉的。
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有著自己特別的暱稱,特別是家人,愛人之間。
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到,有的時候當別人喚你的名字時,不帶姓氏的呼喚有著獨特的味道,或許那一瞬間你心中會有特別美好的感覺。
而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傳遞著的一種美好,回想起相愛的人之間,有時候他們的呼喚聲會讓我們覺得是如此動人。
01
我記得小時候是在我們本地念的小學,那時候同學朋友之間喊我都是不帶姓氏的,感覺特別的親切。而到了初中我就轉去別的城市,初中三年,同學們之間都是連名帶姓地,哪怕關係再好的朋友,也都是直接帶著姓氏。
後來高中又回到了我們那小地方,記得剛開學不久,新同學們都在相互認識,忽然有人喊了我的名字,是沒有帶著姓氏的那種。一瞬間仿佛就感覺是那麼的親切,後來我也和那人成為了好朋友,一直到如今。
很奇怪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很多時候簡單的一個稱謂,就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我還有一段神奇的經歷,記得那時畢業後,一直在家中無所事事,家裡人怕我不學好,心思玩野了,便安排我去叔叔那兒幫忙,也是想著我能夠學學如何做生意。
我叔叔是做批發生意的,恰巧又碰上了淡季,一天到晚我們兩大多數都是在店裡大眼瞪小眼。於是我叔叔想著讓我去別人店裡學習下,漲漲見識,只不過那會剛學校畢業。他們看著我染著五顏六色的頭髮,看著就像是不務正業的不良青年,感覺我吃不了苦都不願意要我。
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叔叔隔壁檔口的朋友過來串門,我叔叔聊著聊著就尋思著讓我去跟他學做皮具生意。於是我就開始了我人生第一次打工生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過去了,店裡只有阿姨在,看到我笑呵呵地喊著:「是陽陽吧,快進屋裡來。」
那一瞬間感覺真的好親切,我甚至現在都還一直記在心底。
因為只有家人才這樣喊我,而阿姨的那一聲讓我感覺特別的親切,我那時候還很害羞,紅著臉進屋給人家問好。
然後在那一呆就呆了一年,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8點,看店,備貨,上貨,送貨,什麼事情都做。而那時候給我僅僅一千塊錢一個月薪水,而讓我堅持下去的或許就是因為開始阿姨那一聲陽陽。後來回想起來也挺傻的,因為那段時間的確辛苦,可也就因為那段時間我成長了許多,見識了許多。
有時候一絲絲親切感,就會悄無聲息地拉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呢。
02
回憶後來自己做生意,上班的那些歲月,我也都是習慣地喊人名字不帶姓氏,因為我同樣相信我會有那種感覺,那麼所有人都會有吧。
確實,特別是與陌生的人交流,合作,我們只喊名字會給人帶來一種親切的感覺。
這在生活中,感情上皆是如此。
相戀的人們,一定還記得對方第一次親暱的呼喚吧,不僅會讓自己感覺到親切,當你如此呼喊的時候你也一定是想與對方親近。
簡單地除去形式,就像拋出信號,我想與你做朋友,想與你親近。
而當你接受到這個信號,你也會作出同樣的舉動。
很多時候簡單的兩個字,會使我們對對方印象特別好。我記得工作中我們翹班被領導揪到了,挨訓的時候領導忽然特別親近地喊著我的名字,那番教育便讓我特別認真的銘記在心,之後對他也有著莫名的尊敬。或許是他也感受到我傳遞的信號,反正當時我就莫名其妙的被重用了。
而在男女之情上,亦是如此。
很多時候簡單的呼喚一個人的名字,我們省略姓氏,自然而然的就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讓我們之間忽然間的親近許多,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應該有這樣的感覺。
而同樣,很多時候連名帶姓的就會給我們一個距離感,特別是對有著好感的人,我們會覺得特別的生分。
03
很多時候我相信這也屬於是一種交際手段,但我覺得我們不應當將它視為是一種手段。
在我看來,這是人與人之間本應當有的信任開端,想要增進兩個人的距離,我希望都是發自內心的想法,而不是成為了達到某種利益性質的手段。
因為這就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最美好的開始。
同樣也還有許多情侶,愛人之間,我們呼喚對方都是連名帶姓的,許多人或許發自內心的覺得喊不出口,會覺得彆扭。
可是或許對方對這一直很介懷呢?或許對方一直在等著你改口呢?
而我也相信當你真心想要與一個人親近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喊出簡單的兩個字或一個字。
在我們情緒不好,特別是在彼此爭吵的時候,我們會連名帶姓的呼喊對方,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因為那一刻我們心中,腦海中的情緒是不穩定的,一定是因為什麼緣由讓我們在那一刻不再親近了。
也正是如此,很多時候當我們呼喚對方的名字方式變了,也就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變了。
當我們想與對方更親近些,不妨學著先從名字開始。
看似簡單,習以為常,可我相信在大多數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與人溝通,特別是講一些重要的事情時候,我們習慣性的會先喊人一聲。而這個時候你呼喊的名字方式將決定這次談話的效果,真的,請相信我。
那麼在你身邊有多少人是想與你親近的呢?
關注我,評論抒發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