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

2020-09-15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提起「隔代育兒」,很多寶媽就有話要說了,牽扯出很多家庭矛盾來。由於兩代人的觀念不同,在育兒上經常有分歧,老人帶娃通常依靠自己半輩子的經驗,而年輕的寶媽帶娃,接受的是當下先進的理念。

雖然「隔代育兒」常出現一些反面例子,被人們認為老人帶娃不靠譜,但其實也有正面的例子來證明,老人帶娃也可以很成功。

這位外婆「隔代育兒」的方法,培養出聰明外孫女

在《超凡小達人》節目上,有一個叫李欣蔓的7歲小女孩,表現出了超強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她常被人稱為「最強大腦」、「天才兒童」,節目組為她安排了好幾個高難度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微觀辨金魚,在50條年齡、顏色、大小相近的金魚裡,隨機抽出17號,讓李欣蔓觀察,她僅僅用時34秒完成觀察和記憶,結果成功找出了17號金魚。

第二個挑戰是「微觀辨奶粉罐」,在50罐連條形碼都印刷得一模一樣的奶粉罐中,李欣蔓只用了1分04秒去觀察和記憶,隨後第一個就找到了她觀察過的那一罐。

這些挑戰李欣蔓都輕而易舉地完成了,主持人樂嘉感到不可思議,又提出一個「微觀辨白紙」的挑戰。這下沒有任何圖案,只有白白的紙張,李欣蔓又該怎樣觀察和記憶呢?

桌面上擺放21張白紙,隨機拿一張12號白紙,李欣蔓只觀察了3分03秒,就記住了這張白紙,隨後很快地在21張白紙中找到它。

李欣蔓的這種超強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並非天生就有,而是後天培養的,這要歸功於從小將她帶大的外婆。李欣蔓的外婆早在她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全國各地學習先進的育兒知識。所以,在外孫女出生以後,外婆不是固守傳統的育兒觀念,而是將學到的先進的育兒知識應用到李欣蔓身上。

李欣蔓之所以記憶力和觀察力這麼強,正是因為外婆從小陪她玩各種記憶類的遊戲,比如拼圖、記憶撲克牌以及閃卡遊戲等。

相信不少寶媽都知道「閃卡遊戲」,閃卡是一種印有不同色彩和圖案的紙片,在李欣蔓2歲之前,外婆一遍一遍拿閃卡在李欣蔓面前緩慢閃過,讓她初步辨認,經過不斷的訓練,閃速慢慢地加快,孩子觀察和記憶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對孩子的視覺發育有很大幫助。

看到這裡,估計有些家長心動了,迫不及待地想買一套閃卡回去給孩子。別著急,父母陪孩子玩閃卡遊戲,要分階段來進行,否則不但達不到良好的效果,還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視力。

依據孩子的視力發展規律,選擇最恰當的閃卡:

0~3月被稱為孩子的「黑白視覺期」。西方新生兒視覺發展研究表明:寶寶通過注視這些輪廓簡潔、黑白對比強烈的圖案,得到適度的視覺刺激,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

3~6月是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從黑白視覺向彩色視覺過渡。父母選擇在黑白之上逐漸增加紅藍黃三色點綴的閃卡,緩慢移動卡片,練習寶寶的追視,幫助寶寶認知色彩。

6~12月,寶寶開始認知多彩平面圖形。父母選擇的閃卡,根據3原色的配色原則,配以經典、幾何、數字、卡通動物等形象,幫助寶寶加強分辨力與想像力。

12~36月,寶寶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父母選擇的閃卡,通過角度上的微調處理,增強物體的立體感,加深孩子對空間立體的感知能力。

陪孩子玩閃卡遊戲時,父母要按照這4個步驟進行:

01

家長手持卡片,在距離寶寶眼睛20~45cm的位置,展示給他看。隨著寶寶年齡增加,可視範圍變遠,卡片離眼睛的距離也逐漸拉遠。

02

一開始,卡片停留在寶寶面前的時間約為10~30秒,家長一邊引導寶寶正面注視卡片,一邊聲情並茂地講解卡片內容,觀察寶寶的反應。

03

最初每天的訓練,父母只給寶寶展示一張卡片,隨著寶寶出生天數增加,數量也逐漸增加。等長大一些,可以隨機抽取卡片讓寶寶辨認。

04

重複訓練可以鞏固寶寶的分辨力和記憶力,但每天的訓練不宜超過10次,每次的間隔最好在20分鐘以上。當然,請別忘了多鼓勵寶寶。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今日話題:你家老人帶娃是什麼樣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和觀察力,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培養方法
    原文標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觀察力,記憶力直接影響孩子學習,如何提升?更有甚者,有些學生不是一個點不足,是以上的幾點都不足,不僅家長擔心,老師教起來很費力的同時擔憂她的未來。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比如下面這位奶奶的育娃方式就值得學習,她就是李欣蔓的外婆。
  • 觀察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孩子成績的好壞?如何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
    但是孩子的觀察也是需要一定的幫助的,不是直接讓他自己觀察就好,需要家長的一些科學的引導,孩子才能快速觀察和記憶一些特徵。而且父母的幫助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對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以下幾點我們可以一起來做,幫助孩子更好的觀察。科學觀察力該如何養成?試試這幾個小辦法,輕鬆提高孩子觀察力!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觀察力強的孩子,智力往往比一般孩子要高出很多,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從身邊最常見的事物開始。,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就是最好的學習材料,所以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同時家長也要向孩子提問題,要指導孩子觀察事物的規律和觀察分析的順序,培養孩子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從而使孩子的觀察力得到提高。家長還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觀察到的細節多,以鼓勵孩子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孩子會更聰明。
  • 培養寶寶觀察力,是家長給的「財富」,父母的培養尤其重要!
    孩子的出生會給一個家庭增添溫馨,讓父母變得柔軟。對於這個剛剛降臨的小天使,家人自然是把孩子作為「最寶貝」的人。很多父母也是願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那從小一些細節的培養就尤為重要。培養孩子觀察力,是家長給孩子的「財富」,父母的培養尤其重要!
  • 五個博士,一個碩士,這位父親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家長借鑑
    此時背後的家長也是感到無比的自豪,被電視臺採訪讓他們談談培養孩子的心得,成為了其他父母學習的榜樣。他生育了6個子女,而這6個子女一個個都成長為棟梁之材,其中5個孩子是博士,還有一個是碩士。這麼高的成功率,那就不是孩子智商問題了,而是家長的教育得當,方法使用正確。這位博士爸爸也被邀請到了臺前,被著名主持人陳魯豫採訪過。
  • 囉嗦奶奶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竟超過大學寶媽,這3個方法,值得借鑑
    囉嗦奶奶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竟超過大學寶媽,這3個方法,值得借鑑青青前幾天在小區樓下看到一個3歲孩子都能流利地背出詩了,而且把字音咬的都特別準,像是受過專業的指導一樣,看見旁邊有的4歲孩子的語言能力都沒3歲孩子強,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 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家有3-8歲孩子的家長需要了解
    因此,要想讓孩子擁有一個智慧的大腦,父母就應該從孩子很小開始對其進行培養。從孩子出生後便可以開始為孩子創造環境和條件,而3-8歲是孩子大腦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個階段,更能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奠定基礎。父母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培養觀察力呢?第一,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
  • 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為了更好的培養和幫助星寶與其他小夥伴開展社交遊戲,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實現家校共育、攜手合作,微笑彩虹於9月4日面向家長開展了一期以「如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為主題的家長經驗分享會,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高度評價。
  • 她被同學稱為「最強大腦」,記憶力很強,外婆的教育功不可沒
    李欣蔓的班主任向老師說:「每次做動手遊戲,比如記憶拼圖、大家來找茬等,其他孩子坐不住,到處亂跑,蔓蔓不但坐得住,而且神情非常專注,總是能準確無誤地給出答案」李欣蔓的記憶如此強大,離不開外婆從小的教導。孩子的專注力好,記憶力往往不會差,李欣蔓家人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鑑。這套《黑白卡片嬰兒早教閃卡》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記憶力有很大幫助。
  • 觀察力是好成績的前提,培養孩子觀察力,這幾種方法,家長收藏
    觀察力,表層意思就是觀察事物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基礎能力,不僅是對事物表層顏色、形象的觀察,還包含溫度、味覺等等。觀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並不是說觀察力差,智力就一定有問題。觀察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能力的培養是勢在必行的。那麼究竟該如何入手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呢,相信很多家長會比較迷茫,給大家推薦一套豆瓣評分8.8分,適合3-8歲兒童閱讀的圖書《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
  • 孩子觀察力培養的小方法,家長要細看哦!
    感官刺激培養觀察力,第一步要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因為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到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因此,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要從保護孩子的眼睛和耳朵開始,尤其以眼睛的保護最為重要。
  • 如何應對孩子專注力不足,這位家長的方法效果很棒,值得一看!
    上面是希希的狀況,對此希希媽媽特別苦惱,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其實專注力不足也算是孩子天性中的一部分,作為家長不用過於擔憂,但是也不能無所作為,來看一看希希媽媽如何應對的吧!希希媽媽說:她對希希的日常多加關注並了解其他孩子,發現同事家的孩子就沒有這種情況,一番請教之後發現:同事家孩子從中班時就學了繪畫課程,通過階段性的課程學習和引導,加之同事的習慣培養,現在她家孩子可以靜下來做很多事情,不僅上課專心聽講,回家自己獨立寫作業這些都不叫事!希希媽媽說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希希也報了一個繪畫手工課程。
  • 如何快速記憶單詞?這四種方法值得借鑑
    所以我們為人父母者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也總是因為學習使家庭雞飛狗跳,從而影響親子感情。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怨孩子,因為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得學習方法和不自律的孩子。例如單詞,每天監督孩子學習的家長是否發現一個問題,孩子記憶英語單詞如果打亂順序,孩子英漢對照出錯。他們經常出現一種情況,看到漢語想不起英語,看到英語不知道漢語意思。
  •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觀察力是在綜合了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認識時間能力等多種能力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 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還是後天培養的呢?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李欣蔓小朋友的外婆了。外婆在李欣蔓小朋友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到全國各地去學習一些比較先進的育兒知識,還專門跑到北師大去報了一個關於早期教育方面的班:國際親子教育指導師。
  • 重慶硬核外婆帶出兩個「最強大腦」,方法很簡單,普通家長可複製
    李欣蔓還有一個弟弟,也受到了外婆的「訓練」,現在不到2歲,就能背下200多個國家的名字了。哪裡有什麼特異功能,重要的是家長要能捕捉孩子成長的密碼!家長們經常為了孩子學習好,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而李欣蔓從小從小沒有上過培訓班,他玩的最多的就是積木,外婆在給他挑選玩具時最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並且每個月只買兩三件玩具,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對一件事物的注意力。
  • 「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打造孩子超強記憶的方法,家長可借鑑
    二、快速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借鑑1.利用場景進行記憶當我們的記憶材料在大腦當中形成圖片的時候,便成功啟動了右腦記憶,當記憶的材料越具體,就能使記憶越發的牢固。利用在背誦古詩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多做記憶信息的提取,讓孩子背誦的過程中不時地進行合上書,然後試著閉上眼睛將剛才看到的內容進行假想,在進行複述,能夠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記憶效率。有實驗研究表明,使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讀書背誦,對於記憶有很好的效果。
  • 強化觀察力訓練,這組教具最適合孩子
    上一期羅媽媽用了一起的篇幅來講強化孩子的觀察力訓練,趁熱打鐵,今天羅媽媽準備再用一期來強化下孩子的觀察力訓練。在這裡插一句,昨天有和粉絲聊天的時候,一位寶媽曾經和羅媽媽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分享的那麼多教具中,從來沒有提過孩子的記憶力?難道孩子的記憶力不重要麼?
  • 觀察力並非可有可無,超常兒童觀察力都很強,6招培養孩子觀察力
    老師聽完笑了,說:「其實老師在這一節課上考察的就是同學們的觀察力。」大家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很直觀地得出一個結論:觀察力很重要。觀察力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地將注意力聚集於某些事物並得到信息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觀察力的重要階段。
  • 孩子出現這幾個表現,說明記憶能力較強,家長要科學培養
    說起記憶力,每個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夠「一目十行」,雖說是幻想,但不可否認,記憶力強的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效率都比同齡人較高。別的同學一天時間背出一篇可能,記憶力好的孩子,可能半天的時間即可完成。3-6歲的孩子,正處於記憶的「旺盛期」,很多家長也會訓練他們的記憶,如何看出孩子記憶力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