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2020-07-28 好爸育兒

重慶有一名8歲的小女孩,名叫李欣蔓。這個小女孩從小就有著很強的「記憶力」,所以在學校也被同學稱之為「最強大腦」。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說是「記憶力」,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李欣蔓小朋友所謂的記憶力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記東西。而是靠著一種特殊的能力去辨別東西,從而記住東西。

先來看看李欣蔓小朋友的能力展示。之前她曾被邀請到《育兒大師》節目裡錄製節目,李欣蔓小朋友剛一上臺就聲稱自己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可把大家都嚇了一跳,以為要發生什麼靈異事件,沒想到李欣蔓小朋友說的是她可以通過肉眼對很多東西進行微觀觀察,就算是兩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東西,她也可以從中找出兩個東西的不同之處。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為了驗證李欣蔓小朋友說的話的真假,現場做了一個測試。主持人找來30張一模一樣的臉譜,這些臉譜都是用同樣大小、相同紙質、相同印表機列印出來的,肉臉是完全看不出有什麼區別的。

主持人從中挑了一張臉譜出來,讓李欣蔓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張臉譜,然後再重新把這一張臉譜放回去,並且將所有的臉譜打散。這30張臉譜的背後都標有記號,主持人挑的這張臉譜後面寫有數字「8」。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接下來,李欣蔓小朋友就要從這30張一模一樣的臉譜中,把剛才那一張背後標有「8」的臉譜給找出來。只見李欣蔓小朋友開始認真的一張一張觀察起來,最後挑了兩張她認為最有可能是「8」的臉譜,再從這兩張臉譜當中排除,最後還真的把那一張標有數字「8」的臉譜給找了出來。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這種通過肉眼對事物進行微觀辨別的能力真讓人稱奇。主持人好奇的問李欣蔓小朋友是怎麼看出區別的,李欣蔓小朋友說她是看顏色,看色差來辨別的。

30張臉譜在普通人看來是一樣的,但是在李欣蔓小朋友看來卻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它們的色差不一樣,就算是很細微的色差也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專家稱,顏色的深淺涉及到一個概念叫「差別閾限」,例如我們看到這個藍色跟那個藍色是同樣的一個級別藍,但是在有些人看來,這個藍要比那個藍更藍一些,這個就叫「差別閾限」。

有些人的閾限值小,所以只要兩個顏色稍微有一點不一樣,他們就能看出區別來。李欣蔓小朋友正是靠著很小的差別閾限值,去微觀的辨別許多東西的不一樣之處。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過「差別閾限」這個詞。那麼李欣蔓小朋友所擁有的這種特殊能力,到底是天生的呢?還是後天培養的呢?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李欣蔓小朋友的外婆了。外婆在李欣蔓小朋友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到全國各地去學習一些比較先進的育兒知識,還專門跑到北師大去報了一個關於早期教育方面的班:國際親子教育指導師。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而當李欣蔓小朋友出生後,外婆就將之前所學的育兒理念用到實踐上。在不同的階段給李欣蔓小朋友做不同的益智遊戲,以此來鍛鍊外孫女的記憶力和觀察力。比如李欣蔓小朋友三歲時,外婆就會經常給她做一些閃卡遊戲,這些遊戲做多了,外婆拿著閃卡在李欣蔓小朋友面前一閃,就算速度很快,小朋友也能辨認出來是這什麼閃卡。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另外,外婆還會經常給李欣蔓小朋友玩一些撲克牌遊戲記憶遊戲。首先讓小朋友記住這些撲克牌的順序,然後把撲克牌蓋起來,並且打亂,接著就讓小朋友嘗試不看牌,去還原這些撲克牌的順序。

通過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李欣蔓小朋友慢慢鍛鍊出了超強的觀察力和記憶力,而她的色差辨別能力也是從這當中演變出來的。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隔代育兒」。許多人認為隔代育兒危害大,老人家的思想和帶娃的方式很難讓人接受,帶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然而今天我們再看看李欣蔓的外婆,我們還能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麼?

世事無絕對,人與人之間總是有區別的。如果老人家有著與時俱進的思想,願意去接受新事物,新觀念,那麼隔代育兒同樣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像李欣蔓小朋友的外婆,這位愛學習的外婆可不僅教出了李欣蔓一個「最強大腦」。據了解,這位外婆現在還在教導李欣蔓小朋友的弟弟,1歲零10個月。

外婆同樣給小外孫做閃卡遊戲,現在小外孫已經能夠記下200多個國家的名字了。只要外婆拿得閃卡在他面前一閃,他就立馬知道這是哪個國家,而且他記的國家名字都是很難的,比如波利維利亞、巴拉圭等等,很長的國家名字他都能說得出來。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恕我直言,這些國家名字許多大人都不認識,然而一個不到兩歲的小朋友卻能記得滾瓜爛熟,不得不讓人稱讚外婆的教育方式。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外婆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兩個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

1.學習先進育兒知識,與時俱進、科學育兒。

2.不同階段給孩子做不同的益智遊戲,比如閃卡、記撲克牌等等,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觀察力。

誰說隔代育兒不靠譜?重慶硬核外婆一人教出兩個「最強大腦」

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小時候定型定好了,長大後必然大有出息。這裡講的定型是指培養出孩子某些方面的特長、好氣質等等,但前提是需要有一個會給孩子定型的家長。你是這樣的家長嗎?各位平時又是怎麼樣去培養孩子的特長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硬核外婆帶娃,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堪稱隔代撫養的楷模
    硬核外婆帶娃,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堪稱隔代撫養的楷模最近有一位8歲重慶小女孩被很多人圈粉了,她的名字叫做李欣蔓,因為從小有很強的「超能力」,記憶力超級的厲害,在學校也被很多同學稱為「最強大腦」。也就是對於一些事物非常細微的差別都可以分辨出來,打個簡單的比較,我們的頭髮看著都一樣,而差別閥值高的人卻可能分辨出兩根頭條的不同來。
  • 重慶硬核外婆帶出兩個「最強大腦」,方法很簡單,普通家長可複製
    有的人一出生就非常有天賦,比如學東西非常快,記東西比較懶牢。但這只是少數的,大部分人都是後天培養的,而這就需要父母堅持培養,努力總會有回報。最近重慶的一位8歲的小女孩火了,名字叫李欣蔓。他憑藉著超強的記憶力,被同學們稱為「最強大腦」。
  • 硬核外婆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簡直是隔代撫養的楷模
    其實只要觀念方法正確,家人互相理解,隔代撫養也可以很「硬核」。貴州衛視推出的一檔名叫《育兒大師》的內地真人秀中,邀請到了一位非常厲害的小嘉賓——李欣蔓。外婆為了能帶好小欣蔓,在她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全國各地到處跑學習先進的育兒知識,其中甚至包括了北師大的「國際親子教育指導班」。
  • 8歲的「最強大腦」,李欣蔓外婆自曝育兒經,普通家長都可複製
    看看8歲的「李欣蔓」或許就能找到答案……除了《最強大腦》外,《育兒大師》這樣的節目也越來越多,不少小孩子的腦力、記憶力、觀察力都令人驚嘆。比如:重慶女孩「李欣蔓」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是學校裡出了名的
  • 重慶硬核外婆教出兩個「最強大腦」,她的養育技巧你也能學會
    在重慶,就有一位硬核姥姥。在小孫女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全國各地學習一些比較好的育兒小知識,為此還專門跑北大去報了一個關於早教方面的輔導班。在孩子出生後,外婆就把自己學到的育兒理念付諸在孩子身上。教育出了兩個優秀的孩子。
  • 隔代育兒——誰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不知道為什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手頭上都有些錢了,但隔代育兒反而變得更加的普遍了,我記得小時候大家雖然都比較貧困,但大部分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的,那時候其實跟現在不都一樣嗎?父母都要上班(幹農活),中午回家做飯,下班後才有時間陪陪孩子,問問一天的情況,如果孩子太小,賺錢就基本是男人的事了,母親就在家帶孩子,但我覺得現在還是一樣的條件啊,婦女不是有產假嗎?
  • 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提起「隔代育兒」,很多寶媽就有話要說了,牽扯出很多家庭矛盾來。由於兩代人的觀念不同,在育兒上經常有分歧,老人帶娃通常依靠自己半輩子的經驗,而年輕的寶媽帶娃,接受的是當下先進的理念。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但由於育兒觀念、代溝等因素,隔代教育引發的問題也不少。日前,新興街道就邀請專家舉辦了一場《祖輩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的專題講座,引來了近百名老年人前來聆聽,也引出了一場關於隔代教育的大討論。  如今,一個小家庭的寶寶出生後,「4+2+1」模式就成了很多家庭的「標配」。4位老人、一對小夫妻圍著一個孩子轉,可兩代人在育兒方式上往往會產生很大分歧,家庭裡也就多了不少「火藥味」。
  • 聊聊隔代育兒那些事
    只是針對生活中我看到的情況,並不是說每個老人都如此。帶孩子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大部分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都落下一身毛病。還會因為這些不科學的方法,費力不討好,落下子女的埋怨。那麼隔代育兒該怎麼做呢?無論隔代育兒有多少意見的不統一,我們都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
  • 隔代養育之痛:兩代人的育兒隔閡,你們這樣做,大家皆大歡喜
    但孩子姥姥經常一買就買一箱子零食,孩子小沒有自控力,飯前吃零食,導致到點吃飯的時候說「不餓」;再比如,小A為了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經常對孩子說「不管如何,媽媽永遠愛你」,轉頭,小A媽媽就對孩子說「媽媽不一定會永遠愛你」……小A苦惱地對我說:「我知道媽媽愛孩子,可這樣的愛法,真的難以接受。現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為了能教育好孩子,也開始學習育兒知識。
  • 隔代育兒最怕什麼?最怕你說:蒼天啊咱媽又來了!父母都用心看看
    但是從前一陣子開始,這個穩定的狀態被改變了,原因就是我那兩個一歲和四歲的金髮小寶貝。她們喜歡外婆——因為她們可以緊粘著你,撒歡兒玩;還可以從你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百寶袋」裡收到糖和禮物。現在你幾乎每個月都會來。於是當你們進行一場快樂而令人緊張的「戰鬥」時,我經常要站在附近,用緊張的微笑遮掩我的不安。
  • 與婆婆有育兒衝突怎麼辦?或許你可以學學「隔代幫忙」
    姜潮、麥迪娜以及她的婆婆便是其中一組嘉賓,他們三人在節目中貢獻了很多話題,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隔代育兒」中發生的衝突。比如孩子應不應該在地上爬,兩人對此引發爭議。麥迪娜認為每天拖地,只要地面乾淨對孩子不需要管束太多。婆婆認為地上髒、細菌多,拖地並不意味著乾淨,還要除蟎等等。
  • 她被同學稱為「最強大腦」,記憶力很強,外婆的教育功不可沒
    李欣蔓在學校其實已經小有名氣,在學校因為記憶太強大,已經有很多同學將她稱為「最強大腦」;後來參加《育兒大師》這個節目被眾人熟知。李欣蔓的班主任向老師說:「每次做動手遊戲,比如記憶拼圖、大家來找茬等,其他孩子坐不住,到處亂跑,蔓蔓不但坐得住,而且神情非常專注,總是能準確無誤地給出答案」李欣蔓的記憶如此強大,離不開外婆從小的教導。
  • 生不生二寶,隔代育兒新衝突
    有時候,是小夫妻倆想再生二寶,可一直幫忙帶娃的老人不幹了;有時候,感受到生活和育兒壓力巨大的小夫妻倆不想生,可老人天天嘮叨不斷。生二寶這事兒,還真是變成了隔代育兒中的一個新的矛盾點呢!婆婆:要生你們自己帶!看著周圍越來越多的朋友都生了二胎,小蓉的心裡也蠢蠢欲動:兩個孩子多好呀!孩子有玩伴,大人心裡也更踏實。
  • 隔代育兒出的問題都是老人的錯?你該看看這篇文章.
    隔代教育引發的「家庭戰爭」已經成了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子女總是抱怨老人:希望孩子自己吃飯,婆婆偏要跟在孩子後面,一口一口餵;說小孩不能吃太鹹,我媽卻說味道太淡飯不香;我爸一天到晚給孩子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孩子一哭,婆婆就拿零食哄,這樣孩子會養成不良習慣的……諸如此類的由於隔代育兒引發的矛家庭盾並不少見
  • 【專家支招】隔代教養為何起衝突
    在很多家庭裡,隔代教養產生的主要問題不是大人與孩子的衝突,而是婆媳的」戰爭」。媽媽認為孩子應該這樣養,而奶奶或外婆卻認為應該那樣養,大家都為孩子操心,而意見卻很難一致。  專家指出,由於社會的轉型,祖輩們過早地賦閒在家,而父母們則忙於生計,隔代教養不僅已成為如今普遍的城市現象,而且將是中國整整一代人的育兒方式!
  • 4歲女童24條金魚中找差別 外公號稱重慶最強大腦
    昨日,家住南岸區陽光美地小區的退休工人、號稱重慶版最強大腦的周光遠致電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他和妻子黃潔想分享培養蔓蔓的心得。周光遠有一手絕活:讓人從50張嶄新百元大鈔中隨便抽出1張,遮住號碼讓他記下特徵後混入並打亂順序,他能準確找出目標紙幣。本報先後兩次對他進行了報導,老周得了個重慶版最強大腦的綽號。4歲的蔓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 智「圓」奇說VLOG第二季|「最強大腦」PK「重慶智造」大牛 看看誰...
    在2019智博會開幕式上,劉鶴副總理說,重慶智能產業的發展已經位於全國第一方陣。既然是在第一方陣,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上,肯定有不少自己的「寶貝」。今天,《智「圓」奇說》就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智博會上的「重慶智造」機器人,來一場「最強大腦」和機器人的大PK。這次的PK中,不得不說的是大牛機器人。大牛機器人是國內首個融入了自然語義、法律語義處理技術(NLP)和深度學習技術,具有自學習功能和無限次多輪會話的法律機器人。
  • 寶寶一周歲了,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誰帶?
    一、 隔代帶娃的弊端育兒觀點容易因循守舊:隔代育兒中老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們那時候是如何如何帶娃的由於時代的差異,很多育兒的觀點已經是過時的理論,還有很多不科學的觀點。比如給孩子夏天穿開襠褲,不滿一歲就給輔食添加鹽、糖等調料,不進行如廁訓練就把屎把尿。體力精力有限:由於年紀的關係,老人的體力精力上有限。帶娃外出活動的範圍和內容也就受限制。不能去離家太遠的地方活動,不能做比較激烈的運動。
  • 隔代育兒:學會與父母和解
    育兒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選項,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有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育兒過程中發生的衝突,是兩代人、兩套知識體系之間的矛盾。不過,智慧的家長們一定要記得:即使意見不同,也要保持對彼此的相互尊重,為對方留出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在育兒這件事上,家庭成員間的「求同」比「存異」更利於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