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年輕人房貸車貸壓力大,育兒成本高,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老人幫助帶孩子,是多數普通人無奈的選擇。
無論是老人帶還是父母帶,都需要的是科學的育兒觀念,和高質量的陪伴。
我們應該正視老人育兒存在的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一、 隔代帶娃的弊端
育兒觀點容易因循守舊:隔代育兒中老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們那時候是如何如何帶娃的,你也是這麼帶大,然後嗶哩嗶哩。。。。
由於時代的差異,很多育兒的觀點已經是過時的理論,還有很多不科學的觀點。比如給孩子夏天穿開襠褲,不滿一歲就給輔食添加鹽、糖等調料,不進行如廁訓練就把屎把尿。
體力精力有限:由於年紀的關係,老人的體力精力上有限。帶娃外出活動的範圍和內容也就受限制。不能去離家太遠的地方活動,不能做比較激烈的運動。
多限制少創新:長輩總是很小心,所以對娃也是各種限制。不能幹這個,不能做那個。而孩子喜歡探索的天性就容易被壓制。
思維固化,缺少創新探索精神。
容易過度溺愛:隔代親最是親,長輩們對孩子的寵愛也容易變成溺愛。對孩子的各種要求來者不拒,對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包容忍耐。
過度的溺愛容易養成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生活飲食起居習慣。
還有可能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造成影響。
二、 隔代如何科學帶娃
雖然說隔代帶娃有一些弊端存在,但長輩們犧牲自己的晚年休閒時光,來幫助咱們帶娃,應該得到尊重和理解。
有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起娃來也毫不遜色,十分硬核。
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否定他們,他們缺的是一些科學的理論和知識。
推薦學習方向:一些專業的育兒書籍,靠譜的母嬰公眾號等。把這些最新的科學的育兒知識學習渠道介紹給長輩。
父母不要完全放手:雖說平時工作忙,不能一直帶娃。但也要關注留意孩子的日常。
比如輔食的添加,長輩不太會操作,可以提前列出每日菜譜,採購食材,方便老人進行烹製。
對於孩子的一些日常用品,父母也要及時的留意進行更換補充。
隨著孩子的長大,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每日的情緒變化。
三、 父母應該注意的細節
儘量避免留守兒童出現: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和孩子長時間分離。比如讓老人帶回老家。這樣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孩子太久不和父母接觸,也會造成一些孤僻,膽小等性格缺陷。
給予一些明確界限:對於 一些帶娃的日常,有比較需要注意的事項,儘量提前告知長輩。
在長輩帶孩子外出時,也要多加提醒。居家環境中,也要注意比如燒水壺,插座等。儘量排除家庭安全隱患,將傷害控制在最低範圍。
注意高質量陪伴: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僅是時間,即使是在下班後,在有限的時間裡也可以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比如進行親子閱讀,一起做運動,做遊戲。彌補時間上陪伴的不足,用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形式來提高陪伴質量。
不要帶負面情緒與長輩溝通:多做積極肯定,少質疑否定。即使有一些育兒的矛盾,或者老人有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儘量不要當面指責,甚至是發生爭吵。
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方法,比如通過一些權威的網絡文章,讓丈夫或者妻子代替對方去和老人事後溝通等。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把孩子給老人帶,無論時間,無論距離,父母始終是孩子最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