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小於1周歲的寶寶不好帶是有原因的

2020-12-20 學而時習之育兒

今天收到一個粉絲的提問說:「嬰兒有多不好帶?」

嬰兒主要是指小於一周歲的兒童,也就是1~12個月的寶寶。有一首關於兒童發育的順口溜,說的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認人,四月翻身……」

從這些發育規律來看,雖然嬰兒成長的速度很快,但以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個階段的寶寶可是一點都不好帶。可以說在寶寶的整個成長階段,0~12個月是最不好帶的。

一,小於一周歲的寶寶有多不好帶

一月睡

嬰兒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還沒有適應這個世界,雖然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他們的睡眠周期很短,平均2~3個小時就會醒來。另外,寶寶的胃容量也很小,基本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而新手媽媽為了照顧寶寶,生活作息就會被打亂,常常睡眠不足。

二月哭

出了月子以後,新手媽媽終於慢慢適應了寶寶的生活作息,但此時的寶寶可能又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腸胃不舒服、尿了拉了、身上痒痒等等)變得異常愛哭鬧。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理解寶寶哭鬧的原因,就會一直聽著寶寶哭,也是一件很崩潰的事。

三月抬頭

等到寶寶三個月以後,他們的睡覺時間就會越來越少,此時寶寶已經不再滿足於只躺在嬰兒床上看世界了,他們會更希望讓爸爸媽媽豎抱著自己觀察這個陌生的環境。不過由於寶寶的頭還沒有真正的發育好,因此家長在豎抱寶寶的時候都會格外小心翼翼。

四月翻身

都說「三翻六坐」,其實大部分寶寶到第四個月時才會很熟練得進行翻身。等到寶寶會翻身以後,家長就要格外注意了,此時的寶寶不像之前怎麼放都行,因為他們會翻來翻去,因此家長就需要時時刻刻盯著寶寶,以免寶寶胡亂轉動摔傷自己。

五月出牙

大概在五個月左右,有些寶寶就已經開始萌芽了,而在寶寶出牙的這個階段,不少寶寶都特別喜歡流口水,家長一會兒沒注意,寶寶的下巴就已經快被口水浸溼透了。此時為了給寶寶擦口水,防止下巴起疹子,家長也需時刻留意著寶寶,並無數次地給寶寶擦口水,想想也是挺累的。

六月添加輔食

等寶寶到半歲(6個月)的時候,雖然他們的作息時間越來越規律,但此時家長又要開始為寶寶的輔食操心了。畢竟寶寶越來越大,母乳和配方奶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這個階段家長覺得寶寶難帶主要體現在不知道該怎樣給寶寶安排輔食(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等等都是困擾新手媽媽的問題)。

七月獨坐

待成長到7個月的時候,很多寶寶都可以獨立的坐一會了,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寶寶並不能坐的很穩,甚至沒一會身體就會倒下來。而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家長就要時刻守在寶寶身邊,切不可長時間讓寶寶獨坐,以免寶寶栽倒在沙發上,甚至造成窒息的危險。

八月爬爬

所謂「七坐八爬」,等到寶寶快8個月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在整個家裡爬來爬去。此時如果家長沒注意,寶寶還很有可能把每個抽屜都翻上一遍,以達到自己探索「世界」的目的。等寶寶會爬行,表面上看家長不用時刻都抱著,似乎要輕鬆很多,但其實寶寶活動範圍擴大,家長更要時刻留意寶寶的動向,以免發生意外。

九月扶站

等學會了爬,寶寶又會開始進行下一輪的大動作發育,也就是從爬到扶著沙發站再到獨立站立。這個階段看似寶寶越來越靈活好動,但家長卻時刻都不能分心只要寶寶醒著,爸爸媽媽就一點自己的事都做不了,還要時時刻刻盯著寶寶,避免寶寶摔倒受傷。

十一十二月學走路

通常大多數寶寶都是在滿周歲前後學會走路,此時也是家長帶寶寶最累的一個階段。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特別渴望走路,因此家長每次都要彎下腰來扶著寶寶的胳膊,教寶寶走路。而等到寶寶會獨立走的時候,他們又常常走不穩,時常摔跤,哭得稀裡譁啦讓家長安慰。

二,家長記住這3個技巧,使帶娃更輕鬆

1、寶寶睡,媽媽也要睡:嬰兒的生活作息跟成人有很大的區別,而為了避免睡眠不足,建議新手媽媽在寶寶睡著以後,也稍微休息一下。否則精神不好,很容易就會變得暴躁,甚至心情抑鬱。

2、多學習嬰兒護理知識:有的時候家長覺得寶寶不好帶很可能是不了解寶寶,不懂寶寶哭鬧的原因。而多學習嬰兒護理知識有助於家長更快發現寶寶哭鬧的原因,進而使帶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一些。

3、尋求家長的幫助:由於寶寶的發育情況、個性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就會出現有的寶寶好帶,有的寶寶卻特別難帶的情況。而對於不好帶的寶寶,新手媽媽最好請個家人協助自己,這樣大人才會輕鬆一些。

總之,剛從寶寶肚子裡出來的嬰兒都是不太好帶的,畢竟他們不會走、不會站、不會說話。這一年也可以說是新手家長最辛苦的一年。當然,等過了這個階段,寶寶會走以後,家長也就會輕鬆一點了。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一月睡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的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很少有哭鬧的。所以我覺得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當初月子裡想請月嫂的,結果發現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也很少鬧。想想請月嫂也就只照顧大人。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0-12月寶寶的發育規律
    導讀: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0-12月寶寶的發育規律你知道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0-12月寶寶的發育規律你知道嗎!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雖然每個嬰兒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則,但並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共同點。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一月睡覺 嬰兒在第一個月,每天16-20小時,睡眠時間短,通常1-2小時餵奶。 嬰兒的大腦皮質發育不全,睡眠中需要進一步發展,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嬰兒的胃容量比較小,一次餵奶只需1~2小時,所以常吃母乳。嬰兒的大小比較頻繁,隨時小便特別睡不著,頻繁醒來。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寶寶生長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
    寶寶剛出生,第一年是新手媽媽最難熬的一年,經常聽老一輩的練寶寶生長發育口訣,大家應該也聽過,都可以背下來了,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十月叫爸媽。十一月站,十二月走,一月睡(黃疸)寶寶剛出生,這個時候是他一生中睡最久的時候。每天平均睡16到20個小時。寶寶出生後基本沒幾天就會有黃疸。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1.一月睡:經常處於睡眠狀態的一個月寶寶寶寶在媽媽腹中時往往都處於沉睡狀態,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由於還處於月子中,所以他們在此時往往都處於睡眠狀態,一天中可以睡長達20個小時,一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有研究表明,淺睡眠時可以增加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使學到的新知識保留起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在淺睡眠時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而擔心,也不要做出叫醒寶寶或抱起寶寶等打斷寶寶淺睡眠的行為。
  • 新生兒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老話有沒有科學根據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我也是在家裡的老人口中聽來的,當時我孩子剛出生,他們就是這麼形容的,其實老一輩的話有一些還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平均每天在18-20個小時左右,一般需要睡2-3個小時就要起來喝奶了。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很多年輕夫妻都有這樣的感悟,就是沒當父母之前不知道父母這麼辛苦,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原來養育一個寶寶會這麼難。尤其是在寶寶才出生的時候,作為新手爸媽完全不知道寶寶的一舉一動代表什麼,一天下來,被寶寶折磨得懷疑自己。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他們降臨到父母身邊,給全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雖然育兒的道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相信再多的苦,父母都覺得值得。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真的嗎?」曦媽對此有話說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不完全正確的,主要取決於寶寶先天腸道蠕動能力和先天心臟功能發育是否完善。我寶現在兩歲多,對於「二月哭三月攢肚」這種情況是沒有出現的。只能說是孩子自然的生理現象,寶媽只能看到寶寶哭就餵奶,但是後來發現餵奶也沒有用,結果還導致了吐奶溢奶等很多情況。通過長期不斷總結和實踐,我認為這是屬於幼兒心不安。其實這是心臟功能發育不足的表現。幼兒階段如果心臟功能發育偏弱,會表現為:膽小,易驚,怕黑,哭鬧,甚至夜啼。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小兒心臟10條,你寶寶有這些症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