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2020-12-17 格林媽媽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他們降臨到父母身邊,給全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

雖然育兒的道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一天天健康成長,相信再多的苦,父母都覺得值得。

和帶娃的辛苦相比,父母更擔心的是寶寶哪裡不舒服,相信每一位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哭。

因為這代表寶寶有了小情緒,但是由於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所以往往會讓父母抓狂,到底寶寶哪裡不適呢?

孫女士最近一段時間特別苦惱,因為自己快兩個月大的寶寶突然變得"不乖"。

月子裡的寶寶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沒有讓她怎麼操心,所以孫女士一直慶幸有了一個天使般的寶寶。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寶寶突然變得愛哭鬧起來,特別是在夜間更是哭鬧頻繁,有時剛把寶寶哄好,沒一會兒她又開始故伎重演。

一個晚上往往要重複五六次,讓孫女士感到身心俱疲。

於是她開始自我反省,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事出有因,是不是因為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才導致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呢?

其實我們經常從老一輩嘴裡聽到這樣一句:一月睡,二月哭,當寶寶進入他們出生後的第二個月,哭鬧似乎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配,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

01為什麼寶寶在第2個月的時候喜歡哭?

1、尋求安全感

抱著寶寶哄他們睡覺,已經成為了很多家長哄睡寶寶的方法,也許在月子裡,寶寶的睡眠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填飽了他們的小肚子,那麼寶寶便能夠很快入睡。

而且每天睡眠時間達到20個小時,所以會顯得比較好照顧。

但是出了月子之後,寶寶的睡眠時間開始減少,這時已經習慣了在大人懷抱裡入睡的他們,自然會想要尋找這樣的安全感。

所以一旦入睡環境無法得到他們的滿意,那麼他們必然會哭鬧,以此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

2、感官系統發育

月子裡的寶寶剛剛出生不久,他們還沒有太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可以說一切還處於摸索階段。

但是第2個月時卻不同,隨著他們感官系統的不斷發育,寶寶對環境的關注度也會有所提。

如果身邊有一絲讓他們感到不適的地方,比如氣溫過高或者過低,又或者是衣服鬆緊不合適,穿的不舒服,都會引起他們的哭鬧。

3、腸絞痛

腸絞痛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會發生,它算不上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腸絞痛的症狀會慢慢緩解,直到消失。

但是在孩子小月齡的時候,幾乎都會受到腸絞痛的折磨,這時他們當然覺得非常難受,所以才會在夜間頻繁醒來哭鬧。

如果父母發現他們在哭鬧的時候,還不斷的扭動著身體,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得了腸絞痛,需要父母給予及時的關注。

02如何安撫哭鬧的寶寶?

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相信很多父母的思緒都會大亂,看著寶寶難受的樣子,父母恨不得能夠鑽進寶寶的肚子裡當蛔蟲,了解他們為什麼會哭得如此傷心。

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哭的原因,才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去應對。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內心越敏感,表現出來的事兒越多,恰恰說明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得會更好。

03通過排除法找到原因

西爾斯《育兒百科》中寫道:新生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反射動作。餓了或難受時他就自動會哭。他的行動先於思考。

作為新生兒,他們哭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困了、餓了或者是尿了,這時父母便可以分別觀察。

如果寶寶剛喝完奶,那麼便可以排除飢餓因素,如果寶寶剛睡覺醒來,那麼自然也不會是睏倦,同樣如果剛換了尿不溼,那麼也不會很快感到不適。

為寶寶儘可能營造一個適合他們的生活環境,比如保持室內溫度的適宜,又或者是調節好室內溫度的溼度、光線等,這都會讓寶寶減少哭鬧。

當排除了比較常見的幾個因素之外,如果寶寶依然哭的撕心裂肺,那麼很有可能和他們的身體原因有關。

1、創造安全的睡眠空間

很多母乳餵養的媽媽都喜歡帶著寶寶在大床上一起睡覺。

因為這樣不僅能夠陪伴在寶寶旁邊,讓寶寶有安全感,而且也能夠讓媽媽更好的照顧寶寶,特別是餵夜奶時更方便。

但和父母在一起睡其實是有風險的,很有可能因為被褥或者父母肢體的壓迫,導致寶寶發育出現問題。

父母應該讓寶寶單獨睡在嬰兒床裡,然後把嬰兒床一邊的圍欄拿下,讓嬰兒床和大床緊緊的靠在一起。

這樣兩者既保持聯繫,又各自獨立,彼此之間不會影響太大。當寶寶既有空間感又有安全感的時候,他們的睡眠質量自然會更好。

2、積極應對腸絞痛

寶寶的腸絞痛一般是在傍晚發生,具體時間大概在6:00~6:30。

這和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有關,如果在餵養方面沒有特別注意,那麼很有可能讓寶寶因為進食太多而產生腸胃負擔,從而引發他們出現腸絞痛。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嬰兒在三個月之前,都有程度不同的腸絞痛問題。

而目前為止,並沒有能夠促使寶寶腸絞痛的有效方法,但是父母可以嘗試著給寶寶做一些排氣操,然後抱著寶寶在家裡走走看看。

當寶寶的哭鬧聲有所緩和之後,再把他們放到自己的搖籃床睡覺。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媽。

這是在民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諺語,所以不難看出,兩個月的寶寶喜歡哭鬧是非常正常的,可以說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所以父母也不用過於在意。

只要遵循寶寶的身體發育規律,對寶寶多一點耐心和關心,特別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更應該如此,那麼相信寶寶就一定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究竟在哭什麼?找對原因方可對應安撫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群裡一位寶媽說,家裡的寶寶兩個月大,最近總是半夜醒來,撕心裂肺地哭。即使餵過奶、換過紙尿褲,也還是哼唧,扭動身體不肯睡。她一晚上起來很多次,嚴重睡眠不足,這樣的情況持續好幾天了,懷疑是不是寶寶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民間也存在「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寶寶到了兩個月左右,就會突然變成哭鬧折騰的「小惡魔」,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撫。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寶寶的哭鬧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小嬰兒「一歲睡,二月哭」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幾乎每個天使寶寶都會在第二個月變臉,難道是某種玄學?
  •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我笑著說:「你抓緊時間好好享受這一個月的安靜,把月子坐好,身體養好,然後才能迎接寶寶接下來的情況。」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我們不難理解老人常說的寶寶「一月睡,二月哭」的狀況,具體是為什麼呢?除了餓了哭、拉尿了哭、身體不舒服哭以外,他們還會出現因為無聊哭,想要被關注哭等狀況。因此進入到二月齡後,寶媽就要開始更多地關注寶寶狀況,因為娃開始有了更多的需求,媽媽的及時關注,能讓寶寶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安全感。寶寶的哭聲代表很多不同的含義,如何通過哭聲來分辨孩子有什麼需求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新生兒一月睡,二月哭鬧,父母束手無策,先了解其中原因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新晉寶媽,邊照顧寶寶邊流淚的視頻。大多數為人父母,特別是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到崩潰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情。總聽人勸說:別著急,寶寶大一些就好照顧了,這樣就會輕鬆了,可是真的會輕鬆嗎?前兩天有朋友問我,新生的寶寶在月子裡特別乖,安靜得像個「小天使」。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寶寶一過滿月就哭鬧暴躁?「二月哭」說來就來,應對方法都在這了
    文|福林媽咪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一過滿月,明顯不如滿月裡睡的老實了,到了晚上就經常是哭得撕心裂肺的,有時候半夜是突然驚醒,然後就變得很激動暴躁,並且莫名其妙地大哭。媽媽們開始慌了:寶寶這到底是怎麼了?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一月睡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的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很少有哭鬧的。所以我覺得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當初月子裡想請月嫂的,結果發現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也很少鬧。想想請月嫂也就只照顧大人。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二月哭到了下個月,寶寶可能會更發達,偶爾醒來的時間也會變長。所以,第一個月寶寶總睡眠時間多,但睡眠周期短,睡眠次數多,所以媽媽很累。二月哭 下個月,嬰兒容易發生腸痙攣,又稱腸絞刑,通常在黃昏時發生,我們也稱為黃昏騷動。 這種情況下嬰兒很難安撫,餵母乳也不晚,躺下也不愉快,抱著也哭,新母親常常不知道嬰兒會做什麼,覺得不知所措。幸好,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寶寶像沒事的人一樣精神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