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2020-12-17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

孩子媽一晚上起來五六次,睡眠嚴重不足。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新手媽媽該如何安撫寶貝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護理「二月寶寶」那些事兒。

小嬰兒為啥會「二月哭」?

相對一個月時初來乍到的懵懂,兩個月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對新的世界漸漸適應起來,也收穫了更多的安全感。那為什麼反而在第二個月娃變得更愛哭鬧了呢?原因有下面三個。

1、感官更加敏感

生產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媽媽需要坐月子休養生息,頭一個月對於娃來說也是在休息。等到了第二個月,吃好睡夠的小傢伙們,開始關注自身所處的環境了。再加上感官日趨敏感,環境過冷過熱、衣服摺痕不舒服,一點小小的不適或許都會引起他們的「大聲抗議」。

2、尋求安全感

很多新手媽媽都向我感嘆,還是月子裡的孩子最好帶、餵飽了換完紙尿褲放在嬰兒床上就行了。但是隨著寶寶的月齡漸長,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剛出生的寶寶或許一醒過來我們就抱著不想撒手,但是這樣就會給嬰兒養成「抱著才有安全感」的習慣。自然醒來之後會尋找媽媽的懷抱,出現只要放下就哇哇大哭的狀況。

3、腸絞痛的可能

隨著日漸長大,寶寶的神經系統會變得之前更敏感。這個時候腸絞痛帶來的痛感也很清楚了。文章開頭朋友家的小寶寶,很大概率就是因為腸絞痛被頻繁痛醒,哭聲比之前更激烈,來回扭動身體也說明了這點。那麼面對哭鬧的寶寶,爸爸媽媽又該如何安撫呢?

如何安撫哭鬧的嬰兒?

剛當媽媽,看到寶寶大哭,自然是心裡慌慌。但新媽媽們要想安撫寶寶,首先要穩住自己的心態。相信這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並且孩子越「事兒」越敏感,說明他的神經發育越好

★、排除法找到原因

西爾斯《育兒百科》中寫道:新生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反射動作。餓了或難受時他就自動會哭。他的行動先於思考。

在做育兒師的那些年裡,我經常會給新媽媽和新爸爸列出一個「新生兒哭鬧清單」供手忙腳亂的照顧者一一排除,整理思路。這其中有一些原因很明顯,也容易排除,比如困了餓了紙尿褲溼了等等。

也有一些需要藉助儀器來評估,比如乾濕度和溫度,如果睡眠的環境過於乾燥,嬰兒或許會因為鼻腔不適而哭鬧。家長排除了上面的這些因素,寶寶還哭鬧不止的話,就需要考慮,是否因為需要安全感或是否腸絞痛了。

Tips:注意觀察寶寶的哭泣方式,如果很突然且劇烈很可能是腸絞痛,如果是斷斷續續的小聲哼哼,或許他只是想媽媽來抱抱。

★、製造一個安全的空間

很多媽媽即便家裡有嬰兒床,還是習慣將孩子放在大床上,和自己一起睡。因為這樣半夜起來哺乳會很方便。但對於小嬰兒來說,十個月生活在狹小空間(媽媽的子宮)中,突然在大床這種廣闊的地方醒來,寶寶也會焦慮不安。就像我們突然在一個200平米的床上醒過來。

所以,建議在讓新生寶寶睡在嬰兒床裡,既減少窒息的風險,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能減少孩子夜醒的哭鬧。不過家長要隨時查看,或者把嬰兒床放在貼近大床的位置。

★、應對腸絞痛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嬰兒在三個月之前,都有程度不同的腸絞痛問題。

因為新生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並不完全,加上有時候按需餵養會導致孩子腸胃負擔加重引起腸絞痛。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晚上6點以後到半夜,讓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

安撫腸絞痛的孩子,讓很多照顧者覺得束手無策。我的二寶大概兩個月左右,也有那麼一段時間,從晚上8點開始,間歇性的哭到半夜2點左右。這期間我會先給他做幾分鐘排氣操,再背著他在客廳轉悠一陣,最後放回小床。

一般而言,育嬰師會推薦新手媽媽用飛機抱的方式來讓娃舒服點。但是這樣其實特別累,推薦大家在需要長期抱娃的情況下,使用背巾緩解手臂的壓力。

Tips:在寶寶醒著的時候,也可以積極的給他做排氣操,防微杜漸讓娃更舒服。

枕邊育兒寄語:

兩個月的孩子,比上個月會和爸爸媽媽有更多的互動,你會發現寶寶更黏人了,也有了很多自己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哭鬧確實也讓人憂心。所以在安撫寶寶的時候,如果我們都很焦慮,心情煩躁,那其實是會影響到他的。所以想要迅速地搞定哭鬧的娃,掌握方法是一方面,而媽媽們及時調整心態,也同樣重要。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寶寶哭鬧時,媽媽要怎麼做?找準需求好應對,唯獨這個動作不可以

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抱起來?不及時抱起,易造成孩子安全缺失

寶寶哭鬧不肯睡,哄睡方法得用對,不然苦果只能自己咽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月子裡的寶寶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沒有讓她怎麼操心,所以孫女士一直慶幸有了一個天使般的寶寶。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寶寶突然變得愛哭鬧起來,特別是在夜間更是哭鬧頻繁,有時剛把寶寶哄好,沒一會兒她又開始故伎重演。一個晚上往往要重複五六次,讓孫女士感到身心俱疲。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為什麼二月的寶寶愛哭呢?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究竟在哭什麼?找對原因方可對應安撫
    她一晚上起來很多次,嚴重睡眠不足,這樣的情況持續好幾天了,懷疑是不是寶寶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民間也存在「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寶寶到了兩個月左右,就會突然變成哭鬧折騰的「小惡魔」,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撫。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前段時間跟媽媽群的幾個寶媽嘮嗑,突然說起寶寶小時候的事情,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月子期間可乖了,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沒有哭鬧的情況,在家坐了一個月的月子,樓上樓下愣是不知道他們家有小寶寶。本以為這孩子是來「報恩」的,誰知出了月子沒幾天,突然鬧騰了起來,一天到晚哭個不停,就沒有消停的時候,把一大家子折騰的頭暈腦脹,想起來就害怕。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小於1周歲的寶寶不好帶是有原因的
    有一首關於兒童發育的順口溜,說的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認人,四月翻身……」從這些發育規律來看,雖然嬰兒成長的速度很快,但以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個階段的寶寶可是一點都不好帶。可以說在寶寶的整個成長階段,0~12個月是最不好帶的。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雖然每個嬰兒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則,但並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共同點。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所以,第一個月寶寶總睡眠時間多,但睡眠周期短,睡眠次數多,所以媽媽很累。二月哭 下個月,嬰兒容易發生腸痙攣,又稱腸絞刑,通常在黃昏時發生,我們也稱為黃昏騷動。 這種情況下嬰兒很難安撫,餵母乳也不晚,躺下也不愉快,抱著也哭,新母親常常不知道嬰兒會做什麼,覺得不知所措。幸好,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寶寶像沒事的人一樣精神飽滿。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小嬰兒「一月睡,二月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我笑著說:「你抓緊時間好好享受這一個月的安靜,把月子坐好,身體養好,然後才能迎接寶寶接下來的情況。」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我們不難理解老人常說的寶寶「一月睡,二月哭」的狀況,具體是為什麼呢?一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寶寶;二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就像我表妹一樣,她在生娃之前已經做好了應付孩子哭鬧的準備,誰成想,居然是一個「天使寶寶」!但,真的是天使寶寶嗎?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進入到全新的生活環境當中。而他的作息習慣還是維持在母體內的情況,以吃睡為主。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孩子「一月睡,二月哭」,反差太大家長崩潰,了解原因後輕鬆應對
    孩子剛出生出來,在第一個月孩子通常都是在睡覺,寶寶一天可能就睡將近二十個小時,可是到了第二個月,孩子睡覺的時間就會縮短,二月的孩子通常就會整天哭。其實這之間的落差之大,家長是深有體會。頭一個月孩子非常安靜,不吵不鬧,到第二個月孩子就會一直哭。為什麼會這樣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新生兒一月睡,二月哭鬧,父母束手無策,先了解其中原因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新晉寶媽,邊照顧寶寶邊流淚的視頻。大多數為人父母,特別是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到崩潰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情。總聽人勸說:別著急,寶寶大一些就好照顧了,這樣就會輕鬆了,可是真的會輕鬆嗎?前兩天有朋友問我,新生的寶寶在月子裡特別乖,安靜得像個「小天使」。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嬰兒必經的「二月哭」,你若了解原因,照顧起來會很輕鬆
    視頻中,孩子一直在哭鬧,朋友的老公一邊小心翼翼地抱著孩子哄,一邊偷偷抹眼淚。我連忙問朋友,這是怎麼了?孩子爸爸怎麼也跟著哭了?朋友說:你聽說過嬰兒「一月睡,二月哭」嗎?我家孩子現在出生到第二個月,正是哭鬧的時候。我產後身體還沒有恢復,孩子半夜哭鬧,都是老公起來哄。昨夜孩子哭鬧怎麼哄都不行,老公看見孩子哭鬧,想到孩子應該很難受,就忍不住哭起來了......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一月睡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的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很少有哭鬧的。所以我覺得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當初月子裡想請月嫂的,結果發現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也很少鬧。想想請月嫂也就只照顧大人。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