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2020-12-17 糖果的媽媽

伴隨著寶寶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新手媽媽就正式上崗,投入到了照顧新生兒的忙碌工作中。

對於「初次見面」的寶寶,剛開始照顧的時候,新手媽媽難免有些不適應,剛出生後的寶寶也需要時間適應新的環境。

一般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可以說是「魔鬼三個月」,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是最艱苦的。

小糖果剛出生的時候,因為睡眠沒有規律,那時候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餵奶機器」

後來等小糖果大一點的時候,開始能夠分清晝夜了,我的帶娃生活才開始好過不少。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

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

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平均每天在18-20個小時左右,一般需要睡2-3個小時就要起來喝奶了。

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

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

新生兒出生後第2-4周:及時餵奶、換尿布、哄睡。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

寶寶餓的時候,就及時餵奶,不用擔心餵奶量的多少,寶寶都是按照自己的生理需求來的。及時更換尿布,等寶寶困了,就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就好了

新生兒睡眠小貼士:

冬季新生兒護理,要給娃做好保暖。新生兒的新陳代謝比較快,體溫調節系統還不健全,入睡的時候不要給寶寶穿太厚。

寶寶的最佳睡眠環境溫度在24-26℃,適度在60%左右比較合適。

如果新生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16個小時,就需要寶媽引起重視了,查找一下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原因,儘管調整,以免影響寶寶發育。

二月哭:第二個月哭聲不斷,需要了解寶寶的哭聲訴求

新手媽媽照顧嬰兒,最怕遇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不斷,本來照顧寶寶就很繁重,吃不好睡不好的,寶寶一直哭,讓寶媽更容易「崩潰」了。

寶寶滿月後,就開始學會用不同的「哭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新手媽媽想要更好的照料寶寶,就要學會辨別寶寶哭的「中心思想」

第一種:抑揚頓挫的哭,是寶寶在表達「我很健康,我在用這種方式鍛鍊身體。」

這種哭通常很有「節奏感」,聽起來好像是故意的,而且還手腳跟著動。

新手媽媽看到寶寶這樣的哭法不用慌,這是生理性啼哭,是寶寶獨特的自我鍛鍊方式,能夠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消化的功效。

第二種:撒嬌哭聲,寶寶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愛,哭的時候不會留出眼淚,小眼睛「巴巴」的盯著你,想讓你給他多一點關愛。

寶媽放下手上的活兒,趕緊回到寶寶身邊,耐心的抱一抱,哄一哄,很快就能平復情緒了。

第三種:餓了、困了、拉了哭,寶寶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哭給你看」,這種哭比較常見。

寶媽可以用「排除法」來篩查,即使的餵奶、哄睡、換尿不溼就好了。

第四種:長時間的哭鬧,哭的喘不上氣來,是寶寶的表達「我不舒服」。需要寶媽引起重視。

如果寶寶長時間的哭鬧,怎麼哄都不好,可能是因為身體不適引起的,如果寶寶的哭聲出現斷斷續續,有氣無力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寶寶長時間哭鬧,怎麼哄也不好,比較常見的就是腸絞痛,一般持續時間比較長,寶媽可以採用腹部撫觸的方式幫寶寶緩解。

三月攢肚:寶寶出生三個月後,開始出現攢肚

《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寫到:如果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肚子不痛,而且精神很好,便便看起來很健康,寶媽不用擔心是便秘,這是母乳餵養出現的正常現象,俗稱「攢肚」。

寶寶出生後,隨著腸胃功能的不斷發育完善,對母乳的消化、吸收能力不斷提升,產生的事物殘渣減少,導致3-5,甚至一周以上才排便,屬於正常的「攢肚」現象。

寶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適度的增加寶寶的餵奶量,帶寶寶做被動操,來促進消化,幫助寶寶排便。

寶寶擺動著動作要領: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寶媽抓住寶寶的雙腿膝蓋位置,向腹部做屈伸動作,讓大腿擠壓腹部,20

抓住寶寶的一條腿做屈伸動作,每條腿做20

這種被動操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腸蠕動,助消化,幫助排便

寶寶出生0-3個月,因為缺乏規律,寶媽照顧娃需要不斷摸索,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在媽媽的照顧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新生兒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老話有沒有科學根據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我也是在家裡的老人口中聽來的,當時我孩子剛出生,他們就是這麼形容的,其實老一輩的話有一些還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到3個月寶寶照顧重點,新手媽媽知道嗎
    老一輩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各類書籍,不過,憑藉著一代一代的經驗,口口相傳,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比如說新生兒寶寶有「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一月睡通常來說,新生兒寶寶睡眠時長是最長的,一天中他們長時間在睡眠中,平均需要20到22個小時,所以在寶寶一個月時,寶寶除了吃奶就是各種睡。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一月睡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的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很少有哭鬧的。所以我覺得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當初月子裡想請月嫂的,結果發現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也很少鬧。想想請月嫂也就只照顧大人。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照顧0~3個月寶寶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尤其是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發育還不完善,許多與生俱來的反射還沒有消退,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很多問題,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徹夜難眠。其實,在照顧0-3個月的寶寶時,提前了解清楚寶寶的發育特徵和生長規律,學習好應對方法,照顧小寶寶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那麼,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生長有什麼規律呢?應該怎麼去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寶寶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3個月的寶寶,該如何照顧?
    前三個月的寶寶是最不讓家長省心的,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多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而且自身帶有反射意識,這就使得家長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照顧寶寶,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問題。照顧0-3月的寶寶,首先應該做的是了解這個時期寶寶的身體發育規律,以此來制定一系列的應對方式。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照顧0~3月寶寶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尤其是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發育還不完善,許多與生俱來的反射還沒有消退,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很多問題,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徹夜難眠。其實,在照顧0-3個月的寶寶時,提前了解清楚寶寶的發育特徵和生長規律,學習好應對方法,照顧小寶寶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那麼,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生長有什麼規律呢?應該怎麼去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寶寶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像「一月睡覺,二月哭泣,三月存錢」這樣的現象真的很普遍。讓我們看看原因。一月睡嬰兒剛出生就滿月的被稱為新生兒階段,其間的嬰兒幾乎每天只吃就睡,很少吵人。 我媽媽們的前輩們總是說現在的孩子營養好,幾乎不吵鬧。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老人的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尤其是在寶寶才出生的時候,作為新手爸媽完全不知道寶寶的一舉一動代表什麼,一天下來,被寶寶折磨得懷疑自己。其實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新手爸媽應該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去學習這些育兒知識,不然當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會不知所措,什麼都不懂。家裡的老人經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黃、二月哭腸、三月攢肚急壞娘」,發育口訣媽媽讀懂幾分
    2個月大的嬰兒總愛哭,婆婆一看便知問題所在,帶娃經驗很重要侄子現在已經兩個月了,是個活潑愛動的寶寶,在一個月的時候特別好哄,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表姐常常誇讚自家孩子乖,轉眼到了第二個月以後,寶寶似乎變了性情,平時特別愛哭鬧。
  •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萱萱生兒子的時候一直都特別的緊張,不知道該怎麼帶他,好在有婆婆幫忙。萱萱的婆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金牌月嫂,在育兒這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豐富。兒子還沒出生,婆婆就告訴了萱萱一句育兒的口訣:「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排便問題這是因為新生兒腸道發育不成熟,易產生生理性腸道不適的問題,如腸絞痛腸脹氣。多在寶寶3-6月齡後消失,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建議緩解不適1飛機抱,將寶寶面朝下放在你前臂上或者腿上,輕輕搖晃。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真的嗎?」曦媽對此有話說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不完全正確的,主要取決於寶寶先天腸道蠕動能力和先天心臟功能發育是否完善。我寶現在兩歲多,對於「二月哭三月攢肚」這種情況是沒有出現的。心臟功能對很多寶媽來說,0-1歲期間,特別是6個月以前嬰幼兒都是夜間吵鬧,夜啼次數高達3-5次,甚至是整晚。這個問題對寶媽們來說幾乎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