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路明35歲成美國大學終身教職,用八年辭職,回國任清華全職教授

2020-08-22 千經不盡理復來

北宋的張載曾立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凌雲壯志,他的決心傳之後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很多在海外功成名就的中國人紛紛選擇回國以報效祖國,前有「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今又有「量子研究領域的領軍者」段路明,他們放棄了外國的優厚待遇,不顧回國的重重困難,毅然決然的回到中國。他們不僅在專業領域有著過人之處,在家國情懷上更有著他人無法企及之處。

一、穩走學霸之路

1972年,段路明出生於安徽省桐城市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沒有上學前的段路明常和夥伴們一起玩耍,也是個淘氣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日後將要成為科學家的特別之處。

後來,段路明到了上學的年紀,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父母還是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希望他以後能夠在學習上做出一番成就。上學後,段路明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秀,經常得到獎狀和班級老師的誇獎,他在小學時就已經成為了家長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不僅學習好,還經常幫家裡人幹農活,在那個年代,不管是學習好還是學習差,家中的活都是要幫著幹的,所以段路明常常得到村裡人的讚賞,他也就成了全村最令人羨慕的孩子。可以說,段路明一直生活在別人的誇獎中,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足夠優秀。

段路明進入中學之後,這時候他表現出了日後將要成為科學家的特別之處。中學階段,學校增加了兩門課程:化學和物理,很多初中生都覺得數學本來就很難,再加上這兩門就更難了。

但是,段路明不僅在這兩門課上的聽講十分認真,而且經常在課下自己搗鼓,不僅化學和物理成績十分優異,而且就連老師沒有講的東西,他也能寫出正確答案,用老師的話說,段路明已經具備了物理和化學的邏輯思維。

段路明在這方面的天賦被老師和父母發現了,所以老師經常帶領段路明參加各種物理和化學競賽。

初中畢業後,段路明順利考入了桐城中學。進入高中後,物理和化學的難度都有所增加,但是,段路明的物理和化學成績依然名列前茅,經常代替老師在講臺上講解物理和化學題目,老師們都非常喜歡他。

為了栽培段路明,段路明在高中時期經常代表桐城中學參加省級和全國級別的比賽,還在比賽中獲得過一等獎。

正是這些比賽,使段路明名聲大噪,他的天賦終於為世人所知,很多高校都來到桐城中學,表示希望段路明能進入自己的大學學習,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的校長直接到段路明的家中與他的父母商量孩子的大學問題。

二、走上量子研究領域

1990年,段路明順利地從桐城中學畢業,他在和父母,以及學校老師們的商量後,決定去安徽省內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於是段路明順利地被保送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始他的學術研究生涯。

在大學中,段路明選擇了量子科學專業,這個專業在很多門外漢看來就是個難就業的專業,等於是一畢業就失業,但是段路明卻覺得自己選擇了一個「寶」,此後,他積極地投入了量子科學的研究中。

大學四年,段路明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實驗室裡通宵,常常因為一個實驗,在實驗室裡一呆就是幾天,只有在全校關燈的時候,才會回到宿舍。

在大學中,段路明遇到了他的伯樂——郭燦光,,郭燦光是中國量子計算與通信方面的專家。

1994年,段路明順利地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獲得了學士學位。之後,他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攻讀碩士,由於段路明在本科期間的優異表現,所以在攻讀碩士期間,有很多老師都願意在自己的研究課題上帶著段路明,他在量子研究領域就有了更多老師的指導。

由此,段路明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96年,段路明獲得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碩士學位。

同年,他繼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博士,在讀博期間,段路明早已開始了獨立研究,並且還在《科學》和《自然》等外國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他還獲得了中科院院長頒發的特別獎項,博士畢業論文更成了全國優秀畢業博士論文。

1998年,段路明提前一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決定留校任教。在校任教期間,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專業研究,即便他已經成了別人的老師,他還是會跟自己的老師一起做研究,還提出了量子概率克隆定律。2001年,年僅29歲的段路明就成為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三、出國與歸國:追求科學與報效祖國

1999年,他去往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大學理論物理所做博士後,並且在美國和英國與物理相關的雜誌兼職。

2001年,段路明決定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進行更進一步的深造,於是他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在美國,段路明經常將自己在量子研究方面的新想法發在報刊上。

兩年後,段路明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做助理教授,四年後,獲得了密西根大學的終身教職,這等於說,他已經在美國獲得了「鐵飯碗」。2009年,段路明成為了美國物理會會士,同年,他還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近年來,清華大學決定成立量子中心,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但是缺少這方面的頂尖人才,於是清華大學向段路明投遞了橄欖枝,邀請段路明回國進行量子研究,並表示學校會極力配合他的研究。

段路明在接到清華大學姚期智的邀請後,激動萬分,當即決定回國幫助國家加強在這方面的研究。

然而,就像當年的錢學森從美歸國所經歷的重重困難一樣,段路明的規模之路同樣充滿了荊棘,經過八年的時間,美國才同意段路明回到中國,他最終得以辭掉密西根大學的終身教職。

在沒得到美國方面的回國同意期間,段路明經常坐飛機來回於中美兩國,進行課程教授。回到清華大學的段路明成為了一名全職教授,專門負責清華的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如今,在段路明教授的帶領下,清華學子們在量子研究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

段路明的學術成就和愛國之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作為一個科學家,既具有專業方面的紮實基礎,還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能夠在功成名就之時,回到祖國,幫助祖國建設,這是十分難得的。

他放棄了美國的「鐵飯碗」,回到中國在清華的量子研究領域從零做起,雖然遭遇了重重困難,但是段正明從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很多華人當初因為現實條件的差距,決定去外國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如今,隨著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這些人也就紛紛回到國內,與祖國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段路明35歲成美國大學終身教職,八年後辭職回國任清華全職教授
    很多人都看得出來,段路明是個天生的科學家苗子,而且他本身的成績也十分優秀,所以還在讀高中期間,就有不少大學找到了段路明,想要把這個難得的人才招攬到自己學校,經過一番考慮,本著能做研究而且離家比較近的原則,段路明選擇保送本省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向著自己的科學夢進發。
  • 段路明:26歲成中科大博士,46歲放棄美國教職歸國成清華講席教授
    他是世界量子科學領域前沿的科學家,是該領域令人矚目的人物,29歲已是美國教授,發表11篇Nature和Science,獲得美國不少大獎。比如:2004年獲美國斯隆研究獎,2005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研究獎,2009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等等。
  • 又一愛國頂級科學家回國,他拒絕美國終身教授,毅然奉獻加入清華
    他是世界物理學的頂尖人物,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席卻又決定回歸祖國,他毅然投身於中國的教育事業,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 一、科學巨人,感念祖國 他就是段路明,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領軍人物之一。
  • 世界頂級科學家,辭去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後,如今現狀如何?
    因此,2003年時,段路明在赴美國的密西根大學任教。 二、榮譽加身之際毅然回國 在美國的那段時期,段路明進行了更多對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的基礎理論的研究,也完成了一系列關於量子信息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 29歲當教授,發表11篇Nature和Science,這位頂尖科學家正式全職回國
    28歲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29歲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之一。2004年獲得著名的美國斯隆研究獎,成為中國本土培養的博士中第一個獲得該獎的科學家。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在辭去美國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職位後,量子信息科學家段路明近日獲聘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同比他年長三歲的著名量子信息科學家潘建偉一樣,段路明出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人在本世紀初嶄露頭角,並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 29歲成為中科大博導,發表11篇頂級論文,如今他全職回國工作!
    這些學霸被名校錄取後,生活也就回歸平靜,在大學校園裡開始新的生活以及新的起點。大部分的學霸在經過四年的學習後,只能回歸正常人的行列,而只有部分真正的超級天才,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推動國家和社會科技的進步。今天要說的這位天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天才科學家,29歲就成為中科大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就是段路明,一個「隱形」的天才。
  • 頂級科學家棄美歸國,放棄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入清華大學
    等他們學成之後,就會毅然回國。當他窮困潦倒時,像錢學森這樣的前輩成了英雄。段路明也是這一時期和平力量的代表。一個科學家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段路明,生於1972年,安徽桐城市。小時候,他也像其他人一樣,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總愛想些奇怪的事情。但跟別人不一樣的是,別的孩子想了想,又忘了,可是段路明對一切都是那麼執著,他喜歡把一些奇怪的問題搞清楚。
  • 鄧巍巍辭去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後,加入「南方科技大學」
    2018年時,南科大已從全球引進了300名全職tenure-track教授,其中就包括回國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終身教授——鄧巍巍。2017年除夕,鄧教授決定回國後,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了《海歸記》中「大過年的,辭個職吧」首個標題,並且隨後走進系主任的辦公室,向他提出了辭職。
  • 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回國,辭掉美國大學教授職位,入祖國清華大學
    有一位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回國,辭掉美國大學教授職位,入祖國清華大學。段路明出生於1972年的安徽,小時候他對未來充滿著好奇,總是喜歡研究一些古怪的事物,他異於常人的想法,加之對生活的執著認真,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在上小學的時候,段路明成績就非常好,並且有很強的鑽研精神,遇到不懂的問題,段路明總會刨根問底,想方設法弄明白。在中學時,段路明開始喜歡化學。
  • 著名科學家許田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近日,著名學者許田教授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成為西湖大學講席教授。西湖大學校長(代)施一公評價:「十年之前,許田教授已經在國際學術領域達到一流水平,他對遺傳學尤其是生長調控領域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許田教授的全職加盟,是西湖大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
  • 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
    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很久以來,頂尖人才大量流失是無數中國人的心中的痛,尤其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聚集了我國各省份地區智商最高、最優秀的學霸,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卻在畢業以後紛紛出國,或進入海外高校任教,或加入國外企業,我們辛辛苦苦的人才,最後都為美國等其他國家做了嫁衣!
  • 國內人才爭相赴美發展,他卻全職回國任教清華,連美國國籍都不要
    但也有一部分人,他們自身相當有實力,但卻義無反顧地捨棄了國外的高薪待遇,堅定不移地回國搞建設,著實令人敬佩。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就是這麼一個有著高尚情操的人。他本科畢業於清華,後深造於美國霍普斯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萬中無一的精英學霸。因為實力強悍,他被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終身教授,還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 大學依舊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本科畢業後,到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有趣的是,他上大學的學校後來被合併了,上海第一醫學院也被合併了,現在成了985高校復旦大學的後花園。
  • 35歲成世界名校教授,棄美國千萬年薪回國,卻因一句話遭圍攻
    赴美留學深造35歲成為世界名校教授放棄美國千萬年薪的挽留2015年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從清華辭職,擔任西湖大學自清華畢業後,他選擇赴美深造,而且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成功進入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他的學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顏寧、萬蕊雪、白蕊等三位科學家,而且顏寧也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科學家、教授,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37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
  • 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在哈佛接受冰桶挑戰的謝曉亮 哈佛大學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是世界第一高校,能在哈佛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夢想,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學位。1990~199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
  • 35歲成名校教授,棄美國千萬年薪,回國任教,卻因一句話遭圍攻
    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提前一年從清華畢業赴美留學深造35歲成為世界名校教授放棄美國千萬年薪的挽留2015年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從清華辭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自清華畢業後,他選擇赴美深造,而且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成功進入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02 赴美深造我們必須認識到,施一公所前往的留學高校,屬於世界著名的常春藤聯盟高校組織的成員,而且也是全美大學協會的14個始創院校之一。
  • 出身福建農家,他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國,科研成果被央視等權威媒體多次報導
    作為國際工程熱物理領域的知名學者,楊榮貴回國前曾是科羅拉多大學終身教授,現任華中大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多年後,已有頗有成就的楊榮貴與美國能源部官員說起這段故事,他們都大為感動。1996年,大學畢業的楊榮貴面臨著"父母期望其工作養家餬口"和"在改革開放發展期讀研"的選擇。最終,楊榮貴考上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碩士。英才遍地的清華,人才競爭十分激烈,但1999年他獲得清華碩士學位後,又獲得了美國多個一流大學提供的獎學金。
  • 清華教授全職加盟民辦職業大學!
    ,10月10日,成都藝術職業大學在學校成都校區舉行了一場教授聘任儀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樂成正式全職加盟成藝大學,被聘為專任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公開資料顯示,林樂成教授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後又在喬治亞提比里西美術學院作訪問學者,1996年,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進修學習;1999年,任職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後擔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系主任、纖維藝術研究所所長、清尚建築設計院陳設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委員會會長,「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創始人,中國當代纖維藝術世界巡展策展人
  • 多位頂尖學者放棄海外教職,全職歸國
    本文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浙藥之聲、南京大學人才招聘、澎湃新聞 近日,小募了解到,多位頂尖學者放棄海外優厚待遇、甚至終身教職,選擇全職回國。這對於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科學研究的推進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