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個地攤,掙點口糧,近現代地攤圖史

2021-01-14 教育新視界

1910年,中國,熟食攤。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民生多艱,是人總要吃飯。


各色人群,能力各異,生存各有各的道,貓有貓道,狗有狗道,牛鬼蛇神各有各道。


術業各有專攻、人才各有千秋。


我們沒有辦法整齊劃一要求每個人都去開店當大老闆,要求每個人都去企業做高管。


當我們一擲千金,紙醉金迷時,又有誰知道普通人的艱辛。


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技能,年齡偏大,工作難找。想找個地方擺個地攤掙點飯錢,卻處處被驅趕。獨在異鄉,莫大的城市卻沒有自己的立錐之地。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如此,你想靠勤勞的雙手掙點飯錢,卻偏偏不被允許。因為你會佔道經營阻礙交通,因為你會影像市容市貌。


究竟是市容重要、交通重要,還是民生重要?這個問題,就算有一千哈莫雷特我想回答都是出奇的一致,人的生存最重要。


擺地攤因經營成本低又無需納稅,是典型的民生經濟,是以地攤為代表典型的草根經濟。

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可以為市民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地攤經濟的繁榮,恰恰是城市活力的表現,人間煙火氣才是最美、最真實的社會。

這次兩會給地攤經濟合法化身份政策的出臺,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的繁榮與普通百姓就業的希望。

站在當下,在歷史長河中上溯150年的人類歷史去看歷史,尤其是看影像歷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影像的直觀性將真實氣息的畫面直逼而來。

我驚嘆那時人的生存方式,尋常巷陌,三三兩兩小販為生活、為生存走街串巷擺地攤,掙一口飯錢,我看見了普通人生存的艱辛。

全國各省在150年跨度裡各個時期的攤販是如何擺地攤的,賣的是什麼,他們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在這裡一一為你呈現。

無論何時代,民生多艱,混碗飯吃真的都不容易。

德蘭/文

未經授權嚴禁洗稿轉載


第一、河北地攤

1918年左右,山海關,賣大蒜的小販。西德尼·D·甘博/攝。


第二、貴州地攤

2004年,貴州省貴陽市,賣貨女。王文瀾/攝。


第三、臺灣地攤

1950年,臺灣,臨街小煙攤。


第四、海南地攤

1990年,海南三亞,賣太陽鏡的小販。謝軍/攝。


第五、新疆地攤

第六、山東地攤

1910年前後,濟南小布政司街。


小布政司街其地處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濟南三大名勝之間,為歷代文人墨客來濟必遊之地。


1948年12月,青島市場三路,服裝地攤的繁華景象。


第七、湖北地攤

1918年左右,湖北宜昌,街邊的菜販。西德尼·D·甘博/攝。


1981年2日,湖北襄樊市樊城定中街,看風車。


第八、浙江地攤

1980年,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農民在購買年貨。佚名/攝。


改革春風吹滿地,一年總比一年強,從他們的年貨就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條件在不斷的改善。


1984年,溫州木勺巷,這裡是溫州地區最早開放的自由市場。蕭雲集/攝。


第九、河南地攤

2018年3月31日,河南省虞城縣鄉鎮集市上,小五金地攤。湯凱/攝。


這個集市是每周六上午開市,集市有1.5km長。


一開始是賣狗的自發形成的,漸漸的其他各類小販都來了,弄得集市越來越長達到1.5公裡。


2019年10月23日,河南省虞城縣,做鋁鍋。湯凱/攝。


農民自己收集易拉罐及用壞了的鋁質廚具,交給這做鍋的師傅高溫融化成鋁漿澆入鍋模中做成新鍋。加工費是每口鍋30-40元。


第十、遼寧地攤

1937年,"偽滿洲國"時期的撫順,賣眼鏡地攤。


1990年,大連,天津街附近,郵品交易市場。


1995年5月,瀋陽,賣像章的小販。謝軍/攝。


第十一、雲南地攤

1993年,昆明官渡小板橋街,街頭牙醫。吳家林/攝。


2009年9月,雲南省綏江縣綏江大橋上,算命先生。羅懷學/攝。


2015年,雲南麗江,菜攤。克裡斯·斯蒂爾·帕金斯/攝。


第十二、安徽地攤

2018年4月27日,安徽定遠縣藕塘鎮廟會,賣棉花糖。德蘭/攝。


2018年4月28日,安徽定遠縣藕塘鎮廟會,紋身地攤。德蘭/攝。


2018年4月28日,安徽定遠縣藕塘鎮廟會,賣工藝品的攤販。德蘭/攝。


第十三、北京地攤

1871年,北京,街邊賣古玩的攤販。約翰·湯姆遜/攝。



1871年,北京,觀看西洋鏡。約翰·湯姆遜(英)/攝。


西洋鏡又稱"拉洋片",一種民間的遊戲器具,匣子裡面裝著畫片兒,匣子上裝有放大鏡,根據光學原理操作暗箱就可以看見放大的畫面。


因為最初畫片多是西洋畫,所以叫西洋鏡。


1917年,北京,小販在故宮內賣大碗茶。


北京,賣糖葫蘆小販。海達·莫裡循/攝,照片大約拍攝於1933-1946之間。


北京,賣自行車車具的小販。海達·莫裡循/攝,照片大約拍攝於1933-1946之間。


貨架上方是自行車座套,下方是彩色的車軸刷(在自行車前後輪軸皮外彎曲成環狀呈現裝飾美,並隨車輪轉動清除油泥和灰塵)。


1948年,北京,煙攤。布列松/攝。


1948年,北京,魚販。布列松/攝。


1956年,北京王府井,賣茶的小販。湯姆·哈金斯/攝。


1958年春節,北京市宣武區留學路副食品商店出動流動售貨車為居民服務。


1970年代,北京街頭賣蟈蟈的小販,自行車上掛滿了蟈蟈籠子。翁乃強/攝。


1973年,北京,冰棍攤。布魯諾·巴貝/攝。


1978年,北京,進城賣菜的農民。李曉斌/攝。


1980年,北京故宮,大碗茶。李曉斌/攝。


1981年,北京,地攤。唐納德、葛蘭達夫婦/攝。


1994年10月,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以"國營"名義承攬拍照生意。謝軍/攝。


2009年,北京,舊貨攤。馬丁·帕爾/攝。


1996年10月,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鄉牆子路火車站,竿上商店。周朝榮/攝。


北京通往秦皇島的火車停靠在這裡只有5分鐘,當地村民見縫插針,用竹竿頂起商品向旅客叫賣。


改革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要說的是改革就是釋方人本能的欲望,看看這張照片就知道了,誰不想多賺錢,誰不想發家致富?


第十四、上海地攤

1902年,上海,街頭攤販。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1905年,上海,剃頭。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1937年,上海,小吃攤。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1947年,上海,書報攤。圖片來源:美國《LIFE》雜誌。


1949年5月,上海,小販甩賣自己的襪子。傑克·伯恩斯/攝。


2016年,上海,流動攤販。布魯諾·巴貝/攝。

第十五、廣東地攤

01、連州

2008年12月6日,廣東省連州市,古玩地攤。周建生/攝。


02、廣州

1970年代末,廣州,河沿邊的早市,各種新鮮蔬菜供人們挑選。翁乃強/攝。


1995年,廣州,西湖路燈光夜市。


第十六、深圳地攤

1987年,深圳,擦鞋。


2020年6月5日,深圳,一位攝影師的地攤。莊生/攝。


第十七、香港地攤

香港,小吃攤和水果攤。照片大約拍攝於1880-1890年之間。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1920年代,香港,水果攤。照片現藏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1955年,香港,九龍街頭小吃攤前的食客。


1955年,香港警察驅趕街頭擺攤的小販。


香港沒有城管,警察是兼管城管的重任,這張照片說明至少在1955年起香港街道是不允許擺攤的。


香港,街道兩邊的地攤。何藩/攝,大約拍攝於1950-1960年代。


第十八、江蘇地攤

01、無錫

1981年,無錫,崇安寺小吃。李鴻遠/攝。


2010年代,無錫南禪寺古玩市場,熟睡的古玩小販。


02、如皋

2014年4月,江蘇省如皋市,春季集市上賣木梯女子 。羅傑士/攝。


03、南京

1944年,南京夫子廟,賣豆腐。海達·莫裡循/攝。


1944年,南京,做蒸兒糕。海達·莫裡循/攝。


1944年,南京夫子廟文德橋,賣豆芽的小販。海達·莫理循/攝。


1944年,南京,做蔥油大餅的攤販。海達·莫裡循/攝。


1944年,南京夫子廟文德橋,賣菜的婦女。海達·莫理循/攝。


2013年8月,南京河西揚子江大道有恆碼頭附近,賣葡萄的女子。羅傑士/攝。


第十九、西安地攤

1947年,西安臨潼縣,算命攤。馬克·考夫曼/攝。圖片來源:美國《LIFE》雜誌。


1984年,西安,一個賣茶水、汽水、小零食的小攤。


1985年春節前夕,西安,市民購買煙花爆竹。


1987年,西安南大街,鐘樓旁的裁縫個體戶。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賣菜刀的小販遭遇警察執法。趙利文/攝。


1992年,西安,自我推銷。葛新德/攝。


第二十、重慶地攤

1945年8月,重慶,擺地攤賣美國香菸的小販。傑克·威爾克斯/攝。


1945年9月,重慶,布匹市場。傑克·威爾克斯/攝。


第二十一、成都地攤

1935年,成都,街頭小吃攤。福爾曼·約拍/攝。


1941年,四川簡陽縣龍泉驛鎮(今成都龍泉驛區),賣糧食地攤。卡爾·邁登斯/攝。


1941年,四川簡陽縣龍泉驛鎮(今成都龍泉驛區),代寫書信營生的先生。卡爾·邁登斯/攝。


2019年,成都,兒童玩具。布魯諾·巴貝/攝。


2019年,成都,烤紅薯玉米攤。布魯諾·巴貝/攝。


第二十二、擦鞋地攤

一位背著孩子的擦皮鞋婦女。照片大約拍攝於2008年,拍攝地點不詳。


特別說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多數照片的作者與來源不詳,如有侵權請給本平臺留言。


微言大義

寫完此文,放下筆墨,推開窗戶,屋外星光點點,城市燈火璀璨,這個城市是多麼的美好。


遠方的天際線有詩和遠方,回頭看看鍋裡冷若冰霜,夢想總要照進現實。我想說:從今以後去他媽的詩和遠方,老子要找個地方擺個地攤,掙點口糧。


文章轉自黑則鳴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和立場。圖片來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繫主編刪除。

【往期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地攤暴利,大學生認為是創業,都去擺,發展難道靠地攤嗎?
    擺地攤真的暴利嗎?大學生都去擺地攤是創業嗎?經濟發展靠地攤可以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地攤不是暴利,發展也不能靠擺地攤!,都覺得地攤是暴利了,其實大家都知道地攤賣的是什麼產品,真正地攤賣的好的都是那些便宜貨,就是因為便宜才會叫地攤貨呢!
  • 地攤經濟火了,擺地攤英語到底怎麼說?
    最近被地攤經濟刷爆朋友圈的不止我一個人,一夜之間,地攤經濟成為了中國人的致富風口。
  • 風口上的地攤經濟之擺地攤新手指南
    現在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擺地攤合法了,小商販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擺攤,揚眉吐氣一番。其實在改革開放之初,地攤就為很大一部分底層人解決了就業和溫飽問題。現在好了,上下達成了共識,地攤離不了城市,城市需要地攤,地攤經濟也是城市經濟的一部分,地攤經濟合法化了,真是皆大歡喜。為了生存,都來擺地攤吧!擺地攤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那種投入少,風險低,時間又比較靈活的創業形式。最重要的是能賺到錢。
  • 地攤貨源哪裡拿?新手擺地攤進貨市場大全
    【中外玩具網訊】地攤貨源哪裡拿?地攤進貨是眾多想擺地攤的新手最棘手的問題,好的貨源直接關係到銷售的好壞,因此,作為新人應該知道地攤哪裡進貨?哪裡拿到好貨源。今天為大家介紹進貨市場。   首先,作為新人想嘗試擺地攤是個好主意,但擺地攤人數眾多,如何才能脫穎而出,自己先考察市場,定位好產品貨源,才能對症下藥去找貨源。
  • 朝天宮露天地攤要不給擺了 - 現代快報
    「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說的就是同以地攤聞名的中國兩大古玩舊貨攤市場。和北京的潘家園一樣,南京朝天宮的地攤也有20多年歷史,在這裡大大小小的地攤上,金石字畫、玉器古玩、家什雜物,無所不包。每逢周末,這裡必是人頭攢動。  不過,最近朝天宮的攤主們紛紛挪了「窩」。
  • 擺地攤火了,那麼地攤經濟賣什麼?
    擺地攤在我們的記憶中,是亙古不變的。小時候,擺小人書攤的很多;當然,在每一個電影院門口也都有賣瓜子的。 再後來,擺地攤的基本就是夜市了。當然,還有一種地攤文化就是各種燒烤的出現,基本也是以地攤模式開啟了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民以食為天,各種吃食在每年夏天的時候,也是最流行的。啤酒、燒烤,幾乎在每一個城市的夜幕降臨之後,都可以看到。
  • 地攤貸輕鬆貸?你擺地攤 多家小銀行推「地攤貸」
    一時間「出攤賣點啥」成了朋友圈討論的熱點,大佬們的「練攤史」更是頻登頭條。地攤經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煙火氣,也讓更多的小微、個體戶得到新的發展機遇。地攤雖小,但支攤兒也是需要本錢,不少銀行在第一時間抓住熱點,推出了「地攤貸」。甚至還有銀行把「地攤貸輕鬆『貸』你擺地攤」直接做成了廣告語。地攤經濟雖然火熱,但銀行要想扶持好地攤經濟也不容易。
  • 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時間:2020-06-04 15:26   來源:紅e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 擺地攤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
  • 地攤經濟火了!擺地攤用英文應該怎麼說?
    最近一個詞火了,網絡朋友圈都被它佔領了,那就是「地攤經濟」。很多人都表示,快走,讓我們一起去擺地攤去吧。那麼,擺地攤的英語是怎麼說的呢?和小天一起來看一下!擺地攤英文怎麼說?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個詞都跟vend有關!vend 售賣我們知道了vend是售賣的意思,那擺攤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 馬雲擺地攤擺出了淘寶
    這六年時光中,馬雲不是沒有跳槽的機會,有次有個海南老闆來找他,開價3600元,是他月薪的30多倍,都被他拒絕了。在馬雲看來,與其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來得自在。1994年,馬雲發現當時杭州的外貿公司越來越多,產生了很多翻譯的需求。於是他靈機一動,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創辦了「海博翻譯社」。
  • 教你一點擺地攤的小技巧
    「國家有序佔道經營」,以前從城管趕,現在城管喊,地攤經濟這匹黑馬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網友腦洞大開已經給蜘蛛俠、美國隊長、神奇博士這些英雄們安排了兼職小劇場地球需要地攤經濟城管喊你擺地攤了~,朋友圈也在持續放大招地攤直播、地攤神器、地攤小訣竅,買衣物的、買小吃的、買玩具的、買飾品的甚至買古董的都開始著手準備了。
  • 擺地攤兒吆喝的技術
    擺地攤兒吆喝的技術文/長安18子今年初,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中小企業和商業門店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許多人的生計問題也受到了影響。為了解決底層人民的生存問題,好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鼓勵擺地攤的政策,曾被取締的地攤經濟在城市大街小巷又紅火起來了。擺地攤兒這種營生由來已久了,最早的市場都是從擺地攤兒開始的,地攤兒的門檻和成本低,很容易就能進入。可是,擺地攤兒很苦很累也很麻煩,要經受風吹日曬雨淋,每天要把貨物運來運去搬來搬去,晚上還要有地方存儲。
  • 別瞧不起擺地攤,馬雲和很多大佬都擺過地攤你知道嗎?
    按理說這兩位的確是名人,的確也擺過地攤,但這些都是小說裡的故事情節,歷史上是否真有劉備賣草鞋和楊志賣刀還有待考證。不談過去,只說當下。還真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人擺過地攤,例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先生,在創業之初為了維持公司運營開銷,白天工作,晚上擺地攤賣小商品,也正是由於擺地攤,讓馬雲先生得以有機會投身到網際網路事業,最終成就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先生,為了給公司找出路,他曾帶領員工賣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這你能想像嗎?
  • 「擺地攤兒」用英語怎麼說?
    當然,最先出擊的要數網上的「段子手」,關於地攤經濟的各種梗,足夠你笑足一年:超級英雄們退休後都來出攤了。此時我們看到滅霸,他並沒有去果園裡種地,而是來到了中國,擺了地攤。不過,話說回來,地攤經濟這麼火爆,地攤在英語裡又怎麼說呢?
  • 地攤實戰高手:擺地攤賣什麼最賺錢,擺地攤什麼東西最好賣
    你們好,我是陳順課堂的學員老李,擺地攤8年了,也算是把地攤從剛開始從餬口的營生,發展成了自己的小事業,不敢說自己高人一等,還是有一些擺攤的心得,可以幫助正打算擺攤的朋友,少走一些彎路,權當交個朋友。我是在12年的時候開始擺地攤的,剛開始賣的是襪子內褲皮帶內衣這些東西,在我們市中心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出攤,一趟下來也有個100多的利潤,但是非常的辛苦,特別是遇到寒風刺骨的冷天,或者遇到城管的無死角掃蕩,不是為了生活,也真的堅持不下來,畢竟成為孩子的父親了。地攤賣什麼最賺錢,擺地攤什麼東西容易賣呢?
  • 夏天,夜市擺地攤最適合賣什麼?
    夏天要來了,除了大排檔迎來了它的春天,夏天的夜市擺地攤也成了創業者心目中的香餑餑。晚上的時候,人們都願意到空曠的公園裡、商業區、大的廣場等地閒逛,這時商機就來了,想要賺點小錢的創業者就瞅準了這個機會,在夏天的夜晚擺地攤賣東西,那麼夏天擺地攤買什麼好呢?來聽小編來嘮嘮!
  • 地攤什麼賺錢,擺地攤好項目 地攤潮抓住機會利潤高好賣來錢快
    最近地攤非常火爆,先要通過地攤賺錢的人呢也非常多,大家都想在這次地攤風口分的一杯羹,網上諮詢擺地攤賣什麼的人呢非常的多。其實在這一輪地攤風口當中,地攤本身固然有一定的賺錢機會,但是對於個人攤主而言,賺錢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
  • 地攤經濟重啟!一文讀懂新手擺地攤賣什麼好 適合擺地攤十大商品
    擺地攤上熱搜樂壞了一眾小販,專家們忙著研究這種現象,還不忘給它冠以「地攤經濟」的美名。雖然「地攤經濟」火爆,而且看起來簡單,但對新手來說,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比如進貨、時間段、人流點、產品特點等。那麼,新手如何擺地攤好呢?新手擺地攤賣什麼好?
  • 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擺地攤再也不用躲貓貓了
    擺地攤引發的案件。2006年8月,在北京擺地攤的小販崔英傑,因為剛買的300元的三輪車,被城管沒收。而衝動刺死了城管李志強。在這之前,因為擺地攤,他的攤位被當地的城管抄了多次。說起擺地攤,許多人第一的反應就是東西廉價,質量不能保證。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也就是說,地攤貨未必都是假的。地攤市場,也可以看作是對電商平臺的一種補充,是人們購買一些小物件的需要,更是城市邊緣人或失業者,被迫選擇的一種工作方式。
  • 眼下地攤經濟火熱,擺地攤賣什麼利潤比較大?推薦幾個供參考
    對於目前的地攤經濟,我堅持認為,它只是暫時解決就業問題的一種途徑,並不是振興發展經濟的根本措施。當前對於一些陷入困境中的失業者家庭,擺地攤生存也是一種無奈之舉。那麼,現在擺地攤賣什麼利潤比較大?我這裡推送幾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