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說的就是同以地攤聞名的中國兩大古玩舊貨攤市場。和北京的潘家園一樣,南京朝天宮的地攤也有20多年歷史,在這裡大大小小的地攤上,金石字畫、玉器古玩、家什雜物,無所不包。每逢周末,這裡必是人頭攢動。
不過,最近朝天宮的攤主們紛紛挪了「窩」。由於朝天宮古建築群環境整治,有關方面打算把這個最大的露天古玩市場收進室內,所以,朝天宮的攤主們都另外找窩了。
朝天宮露天地攤要消失了
練攤是朝天宮的風景,周末的時候,人來人往的,最多的時候,練攤人達到700多人,來遛攤的也是人山人海。但露天地攤也帶來一個問題:不清潔,不雅觀;於是,有關部門決定,將對朝天宮的練攤人進行一次清理,不給擺露天地攤了。
「這裡將不給擺地攤了,但大家都習慣在這裡練攤了,尤其是每周六的鬼市,大家還是會悄悄來。」鼎雅齋的焦老闆原來是朝天宮地攤的協管員,他告訴記者,以前自己在朝天宮有一個10平方米的小攤位,但最近新崛起了一個華東文化市場,他被挖到了這個市場。
儘管搬走了,焦老闆偶爾還是會回去「逛逛」,他發現,這裡的老面孔越來越少了。「你別看朝天宮的露天市場,總共就那麼大,但是能養活上萬口人呢!朝天宮的露天地攤削弱後,安徽的古玩地攤市場反而熱鬧起來了。這些練攤人都是全國各地走的,哪裡可以擺地攤,就往哪裡走。因為朝天宮露天古玩市場要清理,所有練攤人都向外挪,夫子廟、清涼山,還有華東市場,大家都感覺沒有朝天宮露天市場的氣氛好。」目前朝天宮室內古玩場館正在建設中,建成後攤主就可以搬進去了。
免攤位費,能招來練攤人嗎?
「一些城市的大型地攤市場在往外移,北京有10多個地攤都在五環以外,就是潘家園也在東三環。雖然看起來很遠,但是人氣都很旺。」鳳臺南路,一個號稱面積有3萬平方米的華東文化市場正在崛起,為了吸引人氣,這個市場推出一個舉措:所有來這裡練攤的,免攤位費。
「我已經邀請了很多老朋友,上個禮拜已經試著練攤了,不過,來了100多個練攤人,但遛攤人比朝天宮少,看熱鬧的幾乎沒有,來的都是收藏愛好者。」焦老闆告訴記者,在上海練攤,每1.2米長的地攤就要收200元/天;而朝天宮,公家是每個地攤每天收50元,但練攤人私下裡已經炒到了100元/天。
由於免費,目前華東文化市場相繼吸引了河南、安徽、天津、浙江、廣州的練攤人。「國慶長假,我們決定舉辦一次大型古玩交流會,希望能招來1000多位練攤人。」焦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希望能夠把朝天宮的人氣都吸引過來,不能讓這種地攤文化就此消失。
快報記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