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消息,市衛生健康委與市發改委、市科技局等11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重慶市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通過多項舉措支持社會辦醫。
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不同人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並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供給的重要力量。
「《意見》正是為了規範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說,在政府支持上,將按照醫療服務體系規劃,嚴格控制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各區縣在新增或調整醫療衛生資源時,要首先考慮由社會力量舉辦或運營有關醫療機構。
與此同時,我市制定出臺《重慶市政府購買醫療衛生服務實施辦法》,創新政府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方式,支持向社會辦基層醫療機構購買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籤約和有關公共衛生服務,通過開展養老照護、家庭病床、上門診療等服務方便居民。
如何推進「放管服」改革?按照《意見》,設置20張床位以下或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醫療機構,可實行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實行告知承諾制,取消床位規模要求。
同時,鼓勵社會辦醫參與醫聯體建設,各區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完善醫聯體網格化布局,社會辦醫可以選擇加入,綜合力量或者專科服務能力較強的社會辦醫可牽頭組建醫聯體。支持社會辦醫優先承接三級公立醫院下轉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業務,推動建立醫療機構間合理的社會分工。
在人才方面,全面實行醫師、護士執業電子化註冊制度,支持和規範醫師多機構執業;允許社會辦醫專業技術人員與公立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同等參與職稱評審。
按照《意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把社會辦醫納入醫療質量監測體系,建立醫療服務全程實時監管機制、醫療機構醫療保障信用評價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
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原標題:重慶11部門聯合發文支持社會辦醫 社會辦醫將納入醫療質量監測體系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