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題】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為背景的試題思維模型來了!

2021-02-21 地理雷

本文由 地理雷 綜合整理,為方便廣大師生使用,雷老師上傳的微專題圖片均沒有水印,請各位轉載的老師們也不要用水印呀


每天都有不少老師問我這些微專題怎麼下載:

今天統一解答,方法有二:

1.發送連結到電腦,直接列印網頁,或者複製黏貼到Word裡稍加排班即可。

2.登錄下面網頁,去學科網下載:

http://www.zxxk.com/user/44737528/

內容概覽:

值得關注的海域;

重要海域微型圖;

以熱點海域和其他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區域自然特徵、人文環境特徵;以海域局部圖或海水等溫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海是人的搖籃

要點精講

一、知識聯繫要理清

二、重點對象記心中

1.值得關注的海域

海域

考查主方向

我國的四大鄰海、南亞的孟加拉灣、西亞附近的阿拉伯海海域、非洲莫三比克海峽海域、地中海海域

海上交通、港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一帶一路」問題

北印度洋,歐洲波羅的海、北海等,美洲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秘魯附近的海域,澳大利亞東西兩岸海域等

洋流及其對氣候等的影響、海洋資源開發、沿岸經濟發展

南極、北極地區附近海域

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極晝極夜問題

2.重要海域微型圖

[考查方式一]

以熱點海域和其他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區域自然特徵、人文環境特徵

霧是近地面大氣層中出現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當暖溼空氣經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下圖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並影響S市。據此完成1~3題。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溼空氣

B.半島東側海灣海水溫度較低

C.海陸間氣溫差異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

2.S市夏季常被霧籠罩,是因為(  )

A.降水較少         

B.氣溫較高

C.風力較弱

D.光照較強

3.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風影響

B.西風帶影響

C.低壓控制

D.高壓控制

讀下圖,回答4~5題。

4.據圖中珊瑚礁(島)分布狀況判斷,珊瑚適宜生長在(  )

A.島嶼周圍的淺海

B.有暖流經過的淺海

C.溫暖清澈的淺海

D.有河水注入的淺海

5.圖中一些珊瑚島海岸,分布著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這些沙灘形成於(  )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6.下圖中M、N海域均是世界優良漁場。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洋流對漁場的分布有顯著影響。請在圖中表示洋流的兩條線劃上添繪箭頭(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質和流向。

(2)從大氣環流對天氣的影響分析,比較M、N兩漁場捕撈作業的天氣條件。

(3)指出漁產品加工業所屬導向型工業的類型,並分析在M海域沿岸國家發展該工業的區位優勢。

1.D 2.C 3.D 第1題,S市位於中緯度地區,附近海域夏季水溫較高,因此水汽含量較大;結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可知,S市附近海域有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亞寒流,該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易使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霧。第2題,S市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風力較弱,大氣中的水汽不易被風帶走,故易形成霧。第3題,S市位於30°N~40°N的大陸西岸,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4.C 5.D 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部分珊瑚礁位於大洋,可以排除A、D;從圖中可以看出阿拉斯加暖流所經海域並無珊瑚礁分布,可以排除B;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大陸架處,由此可以判斷C正確。第5題,注意題中的關鍵信息「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由此可以判斷這些沙灘是由沉積作用形成的。

6.解析:第(1)題,由圖中的經緯度和海陸輪廓信息可知,該圖所示區域為歐洲西部和北非西部的大西洋海域,M為加那利寒流,箭頭指向西南,N為北大西洋暖流,箭頭指向東北。第(2)題,M漁場受西風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N漁場終年受西風控制。兩漁場受西風控制時,陰雨天氣多,海面風浪大;M漁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多晴朗高溫天氣,海面風浪小。第(3)題,以漁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M漁場所在海域處在加那利寒流與赤道逆流(暖流)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沿岸國家為非洲國家,屬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靠近經濟發達的歐洲西部地區,市場廣闊;西部瀕臨大西洋,海運發達,交通便利。

答案:(1)在圖中北緯45°以北的線劃上添繪「」,箭頭指向東北;在北緯45°以南的線劃上添繪「→」,箭頭指向西南。

(2)冬半年M漁場和N漁場都盛行西風,陰雨天氣多,海面風浪大;夏半年N漁場仍盛行西風,而M漁場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多晴朗高溫天氣,海面風浪小。

(3)原料導向型;臨M海域世界優良漁場,漁業資源豐富;屬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充裕(或工資水平低);鄰近歐洲,漁業加工產品消費市場廣闊;西瀕大西洋,海運交通方便。

[考查方式二]

以海域局部圖或海水等溫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歐洲鰻孵化於馬尾藻海,幼體隨著洋流到達歐洲西部沿海,然後進入河流生活,成年後回到馬尾藻海,產卵後死亡。讀圖,完成1~2題。

1.歐洲鰻從馬尾藻海西南部遷往歐洲, 首先藉助的洋流屬於(  )

①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②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環境深受海洋影響,在河流水文特徵方面表現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穩定、水量豐富

C.水量豐富、落差小

D.流速緩慢、流量穩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於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開。下圖是南非礦產資源分布圖,讀圖回答3~4題。

3.德班宜人的氣候受沿岸洋流影響,該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於(  )

A.盛行西風 B.鹽度差異

C.陸地阻擋 D.水溫特徵

4.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礦業發達 B.人口數量大

C.森林覆蓋率高 D.石油資源豐富

1.B 2.B 第1題,該圖所示為北大西洋海區及其周邊地區。 歐洲鰻從馬尾藻海西南部遷往歐洲所經過的海區位於大西洋中低緯度海區,首先藉助的洋流主要為墨西哥灣暖流,屬於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故B項正確。第2題,甲地位於歐洲西部,自然環境深受海洋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較多,季節分配均勻,對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水量豐富、流量穩定,故B項正確。甲地河流沒有結冰期,而含沙量的大小與植被覆蓋率等諸多因素有關,故A項錯誤。落差大小、流速快慢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響,與海洋的影響關係不大,故C、D項錯誤。

3.C 4.A 第3題,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自北向南流經德班的厄加勒斯暖流是向西運動的南赤道暖流遇到陸地阻擋而被迫向南流形成的。第4題,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該地礦產資源豐富,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地工礦業發達,耗能多,人均碳排放較高。

對點精練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M市西部海域漁業資源極為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匯,海水攪動,餌料豐富

B.有寒流經過,海水上泛,餌料豐富

C.入海河流眾多,帶來豐富營養物質

D.港灣寬闊,風浪較小,適於漁業捕撈

2.圖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輪航速加快

B.導致沿岸地區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霧,影響航運

D.促進熱量不斷向高緯度海區輸送

大陸沿岸在不同季節盛行不同方向的風會導致附近海域形成不同性質的洋流,從而使附近地理環境呈現出明顯的季節差異。下圖為某季節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圖中①虛線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深海溝          

B.島弧鏈

C.板塊生長邊界

D.板塊消亡邊界

4.此季節圖示洋流的影響是(  )

A.對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溼的作用

B.使西亞到中國的船隻航速減慢

C.使該海域溫度升高,影響魚類生長

D.使該海域附近的汙染物向西南方向擴展

1.B 2.C 第1題,讀圖,根據位置可以判斷,該地位於中低緯度的大陸西岸,沿岸洋流為寒流,因海水上泛,餌料豐富,B對、A錯。M地屬於地中海氣候,降水較少,圖中河流短小,C錯。圖中海岸平直,港灣少,風浪大,D錯。第2題,讀圖分析,圖中洋流位於北半球,是寒流,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輪航速減慢,A錯。導致沿岸地區氣溫下降,降水減少,B錯。寒流經過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霧,影響航運,C對。流向低緯海區,不能促進熱量不斷向高緯度海區輸送,D錯。

3.C 4.A 第3題,圖中①虛線北段位於紅海處,為東非大裂谷的延伸部分,屬於板塊的生長邊界處。深海溝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處;島弧鏈主要位於亞洲東部,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處。第4題,圖中洋流為夏季的索馬利亞洋流,受西南季風(離岸風)的影響,向東北方向流,使該海域的汙染物向東北方向擴展;在索馬利亞沿岸形成上升流,有利於漁場形成,其性質為寒流,對沿岸地區具有降溫減溼的作用;此時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從西亞到中國順風順水,能增加航速。

聲明:本文由地理雷(dililei)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2.【高考地理】目前最新的又全又權威的地理思維導圖(39張+16張+12張)

3.【熱門考點】果園裡的地理知識,果實套袋,塑料薄膜,鋪鵝卵石果園灌溉方式、流域水庫海拔低、陝西延川蛇曲群……

4.【微專題】高考地理 農業覆蓋技術

5.四篇關於地理與疫情的文章集合

6.【微專題】高考地理年年考農業,如何考新型農業呢?

7.【應試技巧】高考地理閱卷老師整理分享的高考地理常用答題思路

8.【微專題】高考常考的風沙問題

9.【微專題】高中地理 區域定位能力

10.【微專題】高考如何考 城市發展?

11.【微專題】我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12.【微專題】地理關聯圖的判讀

13.【微專題】高考地理統計圖的判讀大全

14.選修6(環境保護)、選修3(旅遊地理)答題套路歸納

15.【微專題】高考如何考我國的大數據中心建設?

16.【微專題】高考微專題:山地垂直帶譜圖的判讀

17.【微專題】高考地理為什麼年年考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一文總結到位!

18.【微專題】高考地理 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類題目 審題答題技巧

19.【微專題】高考地理圖表判讀—— 「3S」圖像的判讀

20.【圖表微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實際應用分析

21.【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的現代農業?

22.【微專題】地質災害與防治

23.【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溼地的開發與保護?

24.【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新能源的開發及利用?

25.【微專題】自然災害分布、成因與防禦

26.【微專題】高考地理年年考的工業區位條件評價類題目審題答題方法指導

27.【微專題】中國極地科考站有哪些考點?

28.【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溼地開發與保護?

29.【微專題】中國地理年年考,區域差異對比更是常考,如何分析我給不同尺度的區域差異?

30.【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成因分析類

31.【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對策措施類

32.【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辨析評價類

33.【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特徵描述類

34.【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意義作用類

35.【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區域比較類

親愛的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重磅整理】《海洋環境》重難點知識歸納,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為背景的試題思維模型來了!
    強烈推薦地理考生關注!關注後立即贈送565個高考地理專題設計,歡迎每天打卡!凡文末點擊在看和留言打卡者,精選後私信小編,有可能再多獲取115個最新整理的高考地理微專題!內容概覽:值得關注的海域;重要海域微型圖;以熱點海域和其他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區域自然特徵、人文環境特徵;以海域局部圖或海水等溫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專題複習】世界十大海洋排名,全球10大海洋館,附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為背景的試題思維模型來了!
    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下面環球排行榜為大家帶來世界海洋之最排名,僅僅包含海,不包括大洋。1、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面積約479萬平方千米)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
  • 2021高考一輪複習知識點:高考地理複習10大專題結構圖匯總
    向學霸進軍整理2021高考一輪複習知識點之高考地理複習10大專題結構圖,和大家分享,為您的高考助一臂之力。
  • 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點評來了!
    該題既體現對考生物理模型建構、理論聯繫實際的考查,又體現出在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實現思政教育的理念。再比如第18題以籃球運動員豎直起跳扣籃為背景,考查學生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提取模型的能力。第33題以材料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熱等靜壓設備為背景,再次考查學生根據生產實際提取出抽象物理模型的能力。
  • 今年高考數學試題權威解讀:「戰疫」科學入題,突出理性思維
    用數學模型揭示病毒傳播規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東省使用)第6題,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階段累計感染病例數的數學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了相關的數學知識和從資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數學和數學模型的應用;全國Ⅲ卷文、理科第4題以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動態研究為背景,選擇適合學生知識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為試題命制的基礎,考查學生對指數函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今年高考數學試題權威解讀:「戰疫」科學入題,突出理性思維
    用數學模型揭示病毒傳播規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東省使用)第6題,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階段累計感染病例數的數學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了相關的數學知識和從資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數學和數學模型的應用;全國Ⅲ卷文、理科第4題以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動態研究為背景,選擇適合學生知識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為試題命制的基礎,考查學生對指數函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
    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試題難度適中,聚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注重考查地理的學科方法和邏輯思維,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高考的選拔和育人功能。為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做出有益的探索,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 南師附中正高級教師評析2020江蘇高考地理試題
    新華網南京7月10日電(龐雪汀)7月9日下午,2020年江蘇高考地理科目考試結束。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徐國民評析地理科目試題,評析內容如下:  2020年江蘇省地理高考試卷,發揮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素養為先、價值為本,重點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科基本素養。試卷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動態,聚焦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凸顯地理學科特色。
  • 高考 | 南充一中名師分析2020年高考全國卷III地理試題
    試題分析2020年高考全國三捲地理試題,選擇題綜合性強,綜合題設計&34;針對具體問題考查;在考查內容上,突出主幹知識,突出重點內容,考查重點在於理解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和聯繫;通過搭建豐富多樣的探究情境和生活實踐情境,精心創設新穎問題,著重考查學生的地理信息整理與加工能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充分反映地理學科的本質和價值,體現價值引領和素養導向,
  • 專家點評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情境多樣 密切聯繫生活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文綜考試的收官之年,試題密切結合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求新,穩中有變,體現首都特色。
  •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解析 (基教研專家)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北京市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的精神,基於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有變。試題突出立德樹人,滲透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突出主幹知識、學科思想和方法,考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高考語文試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展現五四運動百年來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和接續奮鬥,突出新中國成立70年的輝煌成就,挖掘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
  • 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解析:堅持立德樹人的價值觀導向
    2018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學科命題繼續堅持以「課程標準」和「高考說明」的要求為依據,貫徹北京市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的精神,基於北京市地理教學實際,穩中有變。試題突出立德樹人,滲透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突出主幹知識、學科思想和方法,考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關注甘肅高考丨一線名師點評高考試題
    第4題以新冠疫情期間志願者參加某超市配貨工作為背景考查了概率與統計知識。第18題以沙漠治理為背景,通過數學模型的形式,考查了學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這樣加強了生活與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繫,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也較好地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水平,同時對推理步驟的嚴謹性,答題過程的條理性,解題過程的探索性都有較高的要求,體現了數學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高考試題
    理綜考試中,學生們則紛紛表示題目很貼近生活,其中物理考了公交IC卡的工作原理。                    追隨時代熱點融入傳統文化   ◎燒腦題   地理   第1題:引用賈平凹的《太白山記》,以包含太白山北坡樹木、狼、獵人的文字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對抽象的環境、資源和人的關係的理解。
  • @山東高考生,歷史、生物、地理試題權威解析來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今天下午5點,山東2020年高考終於順利收官。針對今天舉行的歷史、生物和地理三門試題,省招考院今天發布相應的試題評析。一起來看看吧。試題進一步明確了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為什麼考、考什麼和怎麼考的問題,具有風向標的意義。一、試題回答了「為什麼考」的問題試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服務素質教育發展,充分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實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
  • @山東高考生,歷史、生物、地理試題權威解析來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今天下午5點,山東2020年高考終於順利收官。針對今天舉行的歷史、生物和地理三門試題,省招考院今天發布相應的試題評析。一起來看看吧。試題進一步明確了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為什麼考、考什麼和怎麼考的問題,具有風向標的意義。一、試題回答了「為什麼考」的問題試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服務素質教育發展,充分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實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
  • 英語、文綜、理綜……來看看一線名師如何解析高考試題
    試題以能力考查為重點,在材料的選取和設問角度上都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很有探究性,飽含濃濃的地理味。試題通過創新情境、遞進設問,重點考查地理主幹知識,深入發掘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重點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培養。實現了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的作用。
  • 學科專家:2016年高考命題思路及各科試題權威點評
    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內容基本平衡,必修I、II、III的比例為52:36:12。試題難度較上年有所降低,易、中、難的比例為12:76:12。四、貼近現實生活,呼應新課改試題以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為背景,創設情境命題。如以實驗研究氣候變化為情景考查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以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旅行線路為情景考查自然帶,地球運動考查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等。倡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理解和應用地理知識、提高地理技能,呼應新課改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 英語、生物、地理高考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2.立足學情、精編試題在第二輪和第三輪複習中,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認真鑽研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深入研究高考真題,精心選擇難易適中、符合高考命題特點的試題,確保高考複習教學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杜絕把關不嚴或盲目地東拼西湊不加剪輯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