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地理雷 綜合整理,為方便廣大師生使用,雷老師上傳的微專題圖片均沒有水印,請各位轉載的老師們也不要用水印呀
每天都有不少老師問我這些微專題怎麼下載:
今天統一解答,方法有二:
1.發送連結到電腦,直接列印網頁,或者複製黏貼到Word裡稍加排班即可。
2.登錄下面網頁,去學科網下載:
http://www.zxxk.com/user/44737528/
內容概覽:
值得關注的海域;
重要海域微型圖;
以熱點海域和其他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區域自然特徵、人文環境特徵;以海域局部圖或海水等溫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海是人的搖籃
要點精講
一、知識聯繫要理清
二、重點對象記心中
1.值得關注的海域
海域
考查主方向
我國的四大鄰海、南亞的孟加拉灣、西亞附近的阿拉伯海海域、非洲莫三比克海峽海域、地中海海域
海上交通、港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一帶一路」問題
北印度洋,歐洲波羅的海、北海等,美洲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秘魯附近的海域,澳大利亞東西兩岸海域等
洋流及其對氣候等的影響、海洋資源開發、沿岸經濟發展
南極、北極地區附近海域
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極晝極夜問題
2.重要海域微型圖
[考查方式一]
以熱點海域和其他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區域自然特徵、人文環境特徵
霧是近地面大氣層中出現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當暖溼空氣經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下圖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並影響S市。據此完成1~3題。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溼空氣
B.半島東側海灣海水溫度較低
C.海陸間氣溫差異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
2.S市夏季常被霧籠罩,是因為( )
A.降水較少
B.氣溫較高
C.風力較弱
D.光照較強
3.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風影響
B.西風帶影響
C.低壓控制
D.高壓控制
讀下圖,回答4~5題。
4.據圖中珊瑚礁(島)分布狀況判斷,珊瑚適宜生長在( )
A.島嶼周圍的淺海
B.有暖流經過的淺海
C.溫暖清澈的淺海
D.有河水注入的淺海
5.圖中一些珊瑚島海岸,分布著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這些沙灘形成於( )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6.下圖中M、N海域均是世界優良漁場。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洋流對漁場的分布有顯著影響。請在圖中表示洋流的兩條線劃上添繪箭頭(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質和流向。
(2)從大氣環流對天氣的影響分析,比較M、N兩漁場捕撈作業的天氣條件。
(3)指出漁產品加工業所屬導向型工業的類型,並分析在M海域沿岸國家發展該工業的區位優勢。
1.D 2.C 3.D 第1題,S市位於中緯度地區,附近海域夏季水溫較高,因此水汽含量較大;結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可知,S市附近海域有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亞寒流,該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易使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霧。第2題,S市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風力較弱,大氣中的水汽不易被風帶走,故易形成霧。第3題,S市位於30°N~40°N的大陸西岸,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4.C 5.D 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部分珊瑚礁位於大洋,可以排除A、D;從圖中可以看出阿拉斯加暖流所經海域並無珊瑚礁分布,可以排除B;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大陸架處,由此可以判斷C正確。第5題,注意題中的關鍵信息「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由此可以判斷這些沙灘是由沉積作用形成的。
6.解析:第(1)題,由圖中的經緯度和海陸輪廓信息可知,該圖所示區域為歐洲西部和北非西部的大西洋海域,M為加那利寒流,箭頭指向西南,N為北大西洋暖流,箭頭指向東北。第(2)題,M漁場受西風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N漁場終年受西風控制。兩漁場受西風控制時,陰雨天氣多,海面風浪大;M漁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多晴朗高溫天氣,海面風浪小。第(3)題,以漁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屬於原料導向型工業。M漁場所在海域處在加那利寒流與赤道逆流(暖流)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沿岸國家為非洲國家,屬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靠近經濟發達的歐洲西部地區,市場廣闊;西部瀕臨大西洋,海運發達,交通便利。
答案:(1)在圖中北緯45°以北的線劃上添繪「」,箭頭指向東北;在北緯45°以南的線劃上添繪「→」,箭頭指向西南。
(2)冬半年M漁場和N漁場都盛行西風,陰雨天氣多,海面風浪大;夏半年N漁場仍盛行西風,而M漁場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多晴朗高溫天氣,海面風浪小。
(3)原料導向型;臨M海域世界優良漁場,漁業資源豐富;屬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充裕(或工資水平低);鄰近歐洲,漁業加工產品消費市場廣闊;西瀕大西洋,海運交通方便。
[考查方式二]
以海域局部圖或海水等溫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歐洲鰻孵化於馬尾藻海,幼體隨著洋流到達歐洲西部沿海,然後進入河流生活,成年後回到馬尾藻海,產卵後死亡。讀圖,完成1~2題。
1.歐洲鰻從馬尾藻海西南部遷往歐洲, 首先藉助的洋流屬於( )
①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②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環境深受海洋影響,在河流水文特徵方面表現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穩定、水量豐富
C.水量豐富、落差小
D.流速緩慢、流量穩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於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開。下圖是南非礦產資源分布圖,讀圖回答3~4題。
3.德班宜人的氣候受沿岸洋流影響,該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於( )
A.盛行西風 B.鹽度差異
C.陸地阻擋 D.水溫特徵
4.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礦業發達 B.人口數量大
C.森林覆蓋率高 D.石油資源豐富
1.B 2.B 第1題,該圖所示為北大西洋海區及其周邊地區。 歐洲鰻從馬尾藻海西南部遷往歐洲所經過的海區位於大西洋中低緯度海區,首先藉助的洋流主要為墨西哥灣暖流,屬於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故B項正確。第2題,甲地位於歐洲西部,自然環境深受海洋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較多,季節分配均勻,對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水量豐富、流量穩定,故B項正確。甲地河流沒有結冰期,而含沙量的大小與植被覆蓋率等諸多因素有關,故A項錯誤。落差大小、流速快慢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響,與海洋的影響關係不大,故C、D項錯誤。
3.C 4.A 第3題,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自北向南流經德班的厄加勒斯暖流是向西運動的南赤道暖流遇到陸地阻擋而被迫向南流形成的。第4題,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該地礦產資源豐富,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地工礦業發達,耗能多,人均碳排放較高。
對點精練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M市西部海域漁業資源極為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匯,海水攪動,餌料豐富
B.有寒流經過,海水上泛,餌料豐富
C.入海河流眾多,帶來豐富營養物質
D.港灣寬闊,風浪較小,適於漁業捕撈
2.圖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輪航速加快
B.導致沿岸地區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霧,影響航運
D.促進熱量不斷向高緯度海區輸送
大陸沿岸在不同季節盛行不同方向的風會導致附近海域形成不同性質的洋流,從而使附近地理環境呈現出明顯的季節差異。下圖為某季節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圖中①虛線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深海溝
B.島弧鏈
C.板塊生長邊界
D.板塊消亡邊界
4.此季節圖示洋流的影響是( )
A.對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溼的作用
B.使西亞到中國的船隻航速減慢
C.使該海域溫度升高,影響魚類生長
D.使該海域附近的汙染物向西南方向擴展
1.B 2.C 第1題,讀圖,根據位置可以判斷,該地位於中低緯度的大陸西岸,沿岸洋流為寒流,因海水上泛,餌料豐富,B對、A錯。M地屬於地中海氣候,降水較少,圖中河流短小,C錯。圖中海岸平直,港灣少,風浪大,D錯。第2題,讀圖分析,圖中洋流位於北半球,是寒流,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輪航速減慢,A錯。導致沿岸地區氣溫下降,降水減少,B錯。寒流經過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霧,影響航運,C對。流向低緯海區,不能促進熱量不斷向高緯度海區輸送,D錯。
3.C 4.A 第3題,圖中①虛線北段位於紅海處,為東非大裂谷的延伸部分,屬於板塊的生長邊界處。深海溝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處;島弧鏈主要位於亞洲東部,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處。第4題,圖中洋流為夏季的索馬利亞洋流,受西南季風(離岸風)的影響,向東北方向流,使該海域的汙染物向東北方向擴展;在索馬利亞沿岸形成上升流,有利於漁場形成,其性質為寒流,對沿岸地區具有降溫減溼的作用;此時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從西亞到中國順風順水,能增加航速。
聲明:本文由地理雷(dililei)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2.【高考地理】目前最新的又全又權威的地理思維導圖(39張+16張+12張)
3.【熱門考點】果園裡的地理知識,果實套袋,塑料薄膜,鋪鵝卵石,果園灌溉方式、流域水庫海拔低、陝西延川蛇曲群……
4.【微專題】高考地理 農業覆蓋技術
5.四篇關於地理與疫情的文章集合
6.【微專題】高考地理年年考農業,如何考新型農業呢?
7.【應試技巧】高考地理閱卷老師整理分享的高考地理常用答題思路
8.【微專題】高考常考的風沙問題
9.【微專題】高中地理 區域定位能力
10.【微專題】高考如何考 城市發展?
11.【微專題】我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
12.【微專題】地理關聯圖的判讀
13.【微專題】高考地理統計圖的判讀大全
14.選修6(環境保護)、選修3(旅遊地理)答題套路歸納
15.【微專題】高考如何考我國的大數據中心建設?
16.【微專題】高考微專題:山地垂直帶譜圖的判讀
17.【微專題】高考地理為什麼年年考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一文總結到位!
18.【微專題】高考地理 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類題目 審題答題技巧
19.【微專題】高考地理圖表判讀—— 「3S」圖像的判讀
20.【圖表微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實際應用分析
21.【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的現代農業?
22.【微專題】地質災害與防治
23.【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溼地的開發與保護?
24.【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新能源的開發及利用?
25.【微專題】自然災害分布、成因與防禦
26.【微專題】高考地理年年考的工業區位條件評價類題目審題答題方法指導
27.【微專題】中國極地科考站有哪些考點?
28.【微專題】高考地理如何考 溼地開發與保護?
29.【微專題】中國地理年年考,區域差異對比更是常考,如何分析我給不同尺度的區域差異?
30.【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成因分析類
31.【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對策措施類
32.【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辨析評價類
33.【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特徵描述類
34.【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意義作用類
35.【微專題】綜合題規範答題指導——區域比較類
親愛的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