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2020-12-25 湘湘帶你看社會

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所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說明。(12月23日人民日報)

站在國家安全的視角,考慮到一些浪費行為的愈演愈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實有必要。

然而,消息一出,在輿論上,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認為,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制定法律非常必要;另一方聲音,認為反對浪費應是倫理道德層面的事,法律可以不去管它。

站在反對浪費糧食的立場上,提及立法,對是否有這個需求的疑問,我們不妨回到現實:儘管總體來看,我國糧食安全形勢仍然向好。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創紀錄的「十六連豐」,近5年都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達到470多公斤,明顯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糧食安全平均線水平。

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則是食物浪費現象日益嚴重。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以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數據推算,我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糧食危機,並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就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面臨糧食危機的風險。

問題還不僅僅出現在消費端,在生產、銷售、加工、儲運等環節的問題,更是不容小覷。特別是隨著短視頻平臺興起,「大胃王吃播」大行其道,浪費糧食儼然習以為常,浪費正在呈現為全鏈條行為。而這些問題,並沒有相關法律規範予以關注。相關道德層面的評判,並不能形成約束力,長此以往,只有道德倫理的日漸式微。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立法反對浪費,也不是我們獨行。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法國自2013年起陸續出臺多部法令限制糧食浪費行為,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2016年頒布的《反食物浪費法》,其強調用法律全方位遏制浪費行為。

我們的態度是鮮明的:與其討論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否必要,真不如回歸對立法技術的關注——如何用法律條文強化對浪費行為的監管?怎樣不虛設法律權利,也不虛無法律義務?浪費糧食,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唯有如此,在保護糧食安全的道路上,我們才會打開新的局面。

我們確信: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個用法律維繫的糧食文明觀,也將會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風尚更加文明健康向上。

【來源:檢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反食品浪費立法!花了錢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浪費
    「禁止製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違反規定的,責令整改,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12月22日上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
  • 觀點丨反食品浪費立法值得期待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反食品浪費立法,已經正式進入日程,將為節約食品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 反食品浪費立法草案首次亮相,顧客浪費將被收取垃圾處理費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趙德龍 劉琴 馬浩然)據新華社消息,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介紹,草案共32條,分別對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 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下館子」都要注意啥?食品浪費的標準怎麼認定?
    在餐桌上講排場、比闊氣……近年來,餐飲浪費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在餐桌上講排場、比闊氣……近年來,餐飲浪費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在餐桌上講排場、比闊氣……近年來,餐飲浪費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 推進反食品浪費立法 用法律託舉糧食安全
    反食品浪費法正在路上。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據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加強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立法工作,成立立法工作專班研究起草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擬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審議。
  • 民生智庫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食品浪費的定義為「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文明餐桌】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食品浪費的定義為「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黃河時評」「立法禁止食品浪費」正當其時
    【黃河時評】「立法禁止食品浪費」正當其時楊燕明反食品浪費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僅城市餐飲這塊浪費就超過了340億斤,立法禁止食品浪費,事關重大,勢在必行。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禁止食品浪費既是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自我約束,並完全符合相關法律精神。我國《憲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農業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提倡珍惜和節約糧食。」
  • 新聞1+1丨「觸目驚心」的食品浪費,立法!
    今天(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網際網路上競爭激烈、真真假假的「大胃王吃播」,即將受到法律的明確規範。草案規定,禁止製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餐飲浪費問題一直存在,開啟立法進程的《反食品浪費法》,將著力解決「舌尖上的浪費」。
  • 反食品浪費、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1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將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21日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
  • 反食品浪費、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nbsp&nbsp&nbsp&nbsp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專家解答糧食供給充足為何還要立法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專家解答糧食供給充足為何還要立法 今天(22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式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
  • 觀察|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
    草案分別對食品和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  在袁傑看來,制定反食品浪費法有利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長效機制:「就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來說,我國糧食供求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需要在重視糧食生產的同時,高度重視防止浪費,通過立法整治浪費行為,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通過立法制止浪費很有必要,咱們國家取消糧票還不到30年,決不能未富先奢。」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 立法反浪費嚴管控,為糧食安全加把「鎖」
    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千呼萬喚,這隻「靴子」終於要落地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在年底走上前臺,可謂水到渠成。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