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西方教育向東看!英國小學生將捧起中國課本

2020-12-16 環球網

8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文章報導,原題:為提高數學成績英國採用中國教科書明年1月,中國的數學教材將正式進入英國小學課堂。這套《真實上海數學》課本共36本,除了裡面的人民幣符號會被改成英鎊符號以外,其他內容完全一字不落地由中文翻譯成英語。

報導引用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教授趙勇的話表示:「一直以來,亞洲人都在學習西方的教育體系。這一情況突然出現了反轉。」

網頁截圖

英國投入4100萬英鎊推廣「上海模式」

據報導,2009年,上海中學生首次參加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考試(PISA)就擊敗了來自包括英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的競爭對手,且數學平均分和優秀率遠高於英國,這樣的成績令全球教育工作者震驚。有人將此稱作西方國家被趕超的「尷尬時刻」。

在此之後,以英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開始向中國「取經」,學習中國的數學教育方式。其中,上海的數學教育最受追捧,被稱為「上海模式」。

新華社記者韓巖攝

2014年9月,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啟動。此後中英雙方先後互派了數百名數學教師交流學習,影響和覆蓋了上百所學校和數萬名學生。

英國教育部2016年7月宣布,英國將在未來4年投入4100萬英鎊(約合3.5億元人民幣),在8000所小學推廣「上海模式」。

負責小學教育事務的英國教育大臣尼克·吉布表示:「我對現在採取的措施很有信心,一定能讓年輕人為未來的學習和21世紀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而且我們經常聽到的英國人『不會數學』的說法將成為過去時。」

英輿論熱議中國式教育

英國將引進中國數學教材的消息一出,不少英國網友表示歡迎和期待。

網友@saila表示:「如果當年上學的時候有中國課本的話,我可能就愛上數學課了。」

網友@vijgos表示「等不及要試試中國的教材了。」

也有許多網友反思中英之間教育觀念的差別。網友@ID8296573認為:「中英小學生之間的不同不在於他們使用的課本:中國家長會教育孩子努力學習、尊敬老師。如果英國家長也這麼做,英國孩子也能取得同樣優秀的成績。」

中國基礎教育「揚帆出海」

早在2015年,中國的《一課一練》數學分冊就已被翻譯成英文,迄今已被400餘所英國學校採用。中國基礎教育的輻射力早已不止於英倫三島。美國、芬蘭和南非等許多國家,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不少國際組織,也都來過中國「取經」。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教育「出海」,走的是取長補短的雙贏路徑。英國基礎教育引入「上海模式」,正是希望改善過於偏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模式,希望提高對學生應有的共性要求,並提高教學難度,以利更快提升學生成績。而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正在汲取西方經驗,構建多元評價體系,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王鍾毅 王若蕾)

相關焦點

  • 西方教育向東看!英國小學生將捧起中國課本
    明年1月,中國的數學教材將正式進入英國小學課堂。 這套《真實上海數學》課本共36本,除了裡面的人民幣符號會被改成英鎊符號以外,其他內容完全一字不落地由中文翻譯成英語。 8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以《為提高數學成績 英國採用中國教科書》為題報導了此事。
  • 英媒:中國數學教材將被翻譯成英語供英國學校使用
    英國《衛報》3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數學教材將被翻譯成英語供英國學校使用在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某出版社籤署「歷史性」協議後,英國小學生或將很快使用中國教材來學習數學。京滬等中國富裕城市正培養出全球表現最好的小學生群體,英國學生排名則遠落後於亞洲同齡人。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英格蘭小學大力推廣「上海數學教學法」之後,英國目前又在積極引進上海小學生的數學教材,一套名為《真正上海數學》的教材即將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陸續在英國出版,並在明年年初走進英國的小學課堂。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原標題: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
  • 西風不相識︱脫歐後的英國會向東看嗎?
    中國崛起,猶如在歐亞大陸之東,平地起高原。英國脫歐,則如歐亞西緣之島,再度漂移。二者似不相干,實則皆由地底所蘊雷霆萬鈞之力,橫衝直撞所致。現代資本主義始於英國,但它對於世界歷史的全部意義,直至擴至中國,才逐步顯現出來。就時間上的先後而言,英國是早期工業化國家,中國是後來者。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光明日報-光明網
    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
  •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等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全方位引進上海教師、教學法、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世界教育之窗】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
  • 法華媒:流行歌曲進課本顯示中國注重語言應用
    法華媒:流行歌曲進課本顯示中國注重語言應用 2014-06-20 17:02: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 美媒稱英國"全球棄民",德媒稱"歐洲病夫"
    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染性比新冠病毒高出70%。消息一出,電影《倫敦陷落》的場景近乎真實上演,超過40國禁止英國航班入境。儘管如此,這種變異病毒還是到達了美國,美媒見狀開始落井下石。
  • 雞兔同籠課本裡消失,是向西方「快樂」教育看齊,還是將兩極化?
    減負,減的是什麼,教育部長陳寶生曾說,額外增加的、超出大綱、違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學業負擔,就是我們要減的。 進入21世紀以來,減負就一直成為了家長、學生與學校、老師爭論不休的話題。
  • FM89.2 數學課本將出口英國!英國小夥伴們,are you ready?
    比如「找零」這件事就讓很多小夥伴覺得,中國數學獨孤求敗。嗯!可不,多虧了當年那些「虐心」的數學課、數學課本還有那堆成山的練習冊。在2017年倫敦書展第一天上午,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和Collins Learning籤署合作協議英國部分小學將從今年秋天陸續使用上海小學一至六年級數學課本、課本練習部分和教師用書,共計36個品種。
  • 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真離得開中國嗎?美媒的一篇文章道出實情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受世界形勢影響,西方各國與中國的關係一度變得越發緊張,甚至有人曾提出讓西方徹底割捨中國,但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真離得開中國嗎前不久,美媒的一篇文章道出實情。據該文章顯示,在疫情還尚未蔓延前,中國就已經生產了全球一半的醫用口罩,而在疫情發生後,中國更成為各國口罩的救命源泉,直到現在,中國也是主要防護品和短缺藥品的重要供應國。
  • Word 數學課本!上海小囡都在用的小學數學教材將被引進英國!
    之前聽說英國的小朋友特別幸福,老師每天帶你玩而且作業也不多,然而現在.他們也將和我們一樣了!今年下半年,上海1-6年級學生使用的數學課本,就將出現在英國的部分小學,以供英國的小學生們學習數學使用。這就是其中一本即將被翻譯的教材,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課本——
  • 中國向小學生發放北鬥智能手錶 英媒:可實時定位孩子位置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英媒稱,中國南方一地方政府向近1.7萬名小學生發放了智能手錶。這些手錶能實時定位,並能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向家長求救。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7月17日報導,向60所學校發放的這些手錶裝有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晶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版的GPS。一位四年級學生熱情洋溢地告訴記者說:「有了這個手錶,爸媽就能知道我在哪裡,我也能在下課後立即給他們打電話和發送語音信息。」
  • 心疼英國小盆友!繼一課一練後,上海小學數學課本9月也將殺入英國課堂!
    最近有消息稱,為提高學生數學成績,英國決定連教科書也採用中國的啦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上海和英國部分地區的小學生將同步使用修訂後的教材!關於英國人數學差這件事,江湖上那可是有不少傳說的~先看幾張圖感受下↓↓↓
  • 民國老課本美得讓人驚豔:這樣的課本才是教育,才出大師
    先讓大家看幾張民國時期小學生看的課本,看他們是怎麼描寫秋天的 ▼
  • 九月開始,英國正式引進中國小學數學課本
    記得前些日子有個新聞,英國決定今年九月正式引進中國的小學數學課本。現在,九月到了……至於英國為什麼要引進中國的小學數學課本呢?大概因為全世界,找不到比英國人數學更爛的人民了……英國人的數學爛,是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 英國金融時報:向東走,朝南看
    從事財經報導長達125年的英國金融時報集團對市場發出的信號嗅覺敏銳,在歐美經濟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悄然把目光轉向亞洲和拉美,邁出了「向東走,朝南看」的步伐。 「向東走」:深耕亞洲市場 隨著亞洲的崛起,國際投資者紛紛把目光對準這個發展中的大洲。
  • 西方國家大量「囤積疫苗」,美媒:看不下去了
    撰文:木魚9日,「人民疫苗聯盟」(包括多個國際組織)監督機構公布了西方發達國家與67個相對貧困國家各自新冠疫苗佔比情況。「疫苗囤積」在西方發達國家盛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疫苗國家主義」——發達國家囤積疫苗 讓窮國只能「望眼欲穿」》一文中引用了牛津大學衛生經濟學專家菲利普·克拉克的言論,對於新冠疫苗,貧窮國家如饑似渴,卻求而不得;而對於美、英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他們大批量囤積的疫苗數量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 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先有某美媒針對華為CEO任正非進行「蹩腳」的翻譯,隨後又有一家美媒,針對「香港國安法問題」胡言亂語。美媒想要針對我國的「香港問題」對我們進行抹黑,認為我國對待「香港問題」上「無視規則」。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