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碎片蘊藏重要信息,或指向太陽系早期失蹤的矮行星!

2020-12-27 熙巖知識百科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星球科普

能夠掉落在地球上的每一顆小行星碎片都為人類了解太陽系起源打開的一個重要的窗口,但是科學家們在研究阿爾瑪塔·西塔(Almahata Sitta)小行星的碎片時卻偶然間發現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它包含了我們太陽系中一個巨大的且以前從未發現過的物體證據,也許那是一顆早已被摧毀的矮行星。

阿爾瑪塔·西塔小行星由大約600個碎片組成,所有這些碎片在2008年落在了蘇丹境內,當時被科學界稱之為2008年TC3太空巖石爆炸事件。這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正確預測小行星的撞擊事件。

行星地質學家維基·漢密爾頓(Vicky Hamilton)在西南研究所領導了一項對阿爾瑪塔·西塔物質的分析項目。漢密爾頓的團隊在收到50毫克的小行星樣本(AhS 202)之後開始組織進行測試。他們使用紅外顯微鏡來檢查小行星樣本的成分。在AhS 202內部,研究小組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被稱為閃石的非常罕見的水合晶體,而研究人員認為這根本不應該是2008年TC3的一部分。

這些矽酸鹽晶體是在長時間暴露於高壓和高溫下形成的,而這在2008年的TC3太空巖石爆炸事件中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根據這項研究,唯一符合我們對閃石了解的結論是,2008年TC3曾是一個更大物體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估計,母體大約與矮行星穀神星一樣大,直徑為939公裡(583英裡)。

從理論上講,在外太陽系仍有一顆未被發現的穀神星大小的小行星孕育了2008年的TC3,但這僅僅是一種猜測。研究人員認為,更有可能的是,其母體早已碎裂成不同大小的巖石碎片。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過一次的話,它可能會在未來某些時候再次發生。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不難看出,阿爾瑪塔·西塔碎片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在早期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未知階段的一瞥。

或許這顆神秘的矮行星存在了足夠長的時間,以至於在太陽系之中留下了它的地質痕跡,然後因為某種未知原因它分裂成了碎片,這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件更難以理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西非沙漠中發現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太陽系形成時它就存在了
    名為NWA 11119的火成巖被發現隱藏在茅利塔尼亞的沙丘中,新研究表示這是一顆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並且在太陽系的早期形成。科學家們已經能夠逐步用隕石碎片拼寫出46億年前的太陽系的形成,而最近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讓科學家進一步增加了關於早期太陽系形成的更多細節。
  • 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
    2008年,一顆隕石降落在蘇丹上空,在廣闊乾旱的努比亞沙漠中爆炸成碎片。這顆隕石被稱作Almahata Sitta,取名自附近一個火車站。研究人員共收集到600片多隕石碎片。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對其碎片進行研究並於近日發表了相關成果。研究表明,2008 TC3來自一個巨大的、富含水分的母體小行星。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一直在對2008年在蘇丹上空爆炸的一顆神秘隕石進行研究。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這顆隕石在撞擊前被發現時重約9噸,直徑近13英尺(約4米)。隕石進入大氣層並撞擊地球表面後,研究人員前往蘇丹沙漠收集其殘骸進行研究。其中一塊碎片表明,這顆隕石很可能是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斷裂下來的,這顆小行星的大小與矮行星穀神星相當。
  • 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體積巨大還富含水分
    2008年,一顆隕石降落在蘇丹上空,在廣闊乾旱的努比亞沙漠中爆炸成碎片。 這顆隕石被稱作Almahata Sitta,取名自附近一個火車站。研究人員共收集到600片多隕石碎片。 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 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
  • 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早期存在一個神秘天體,會是「第九行星」嗎
    隕石碎片揭露了太陽系早期的秘密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很多「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有來自於木星和火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也有來自於太陽系邊緣的彗星。不過,雖然地球上經常有「不速之客」光臨,但是因為大氣層的存在,所以這些「不速之客」在抵達地球後,一般沒有機會抵達地面就被燃燒殆盡了,當然,也有一些「漏網之魚」,它們普遍質量較大,在墜落地面後,被科學家們發現,也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對象。
  • 太陽系最複雜的小行星:既融化又未融化,還有液態金屬核和磁場!
    大多數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都是行星體的碎片,行星體是太陽系中最早的原行星體。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原始行星體要麼在其歷史早期就完全融化了,要麼作為一堆未融化的碎石留了下來。但自從20世紀60年代發現隕石以來,一個隕石家族就讓研究人員感到困惑。
  • 科普:太陽系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火成巖隕石什麼樣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塊來自非洲西北部的隕石誕生於45.65億年前,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其獨特形態與成分有助於追溯早期太陽系的行星演化。這塊隕石編號為NWA 11119,2016年12月於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的沙丘中被發現。它可能是在某顆微行星的火山活動中產生的,當時太陽系剛剛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還沒有誕生。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美國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這塊隕石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隕石記錄太陽系歷史,科學家探尋南極,它們藏在哪裡?
    探尋太陽系演化之謎,科學家搜捕南極隕石圖解:由雪地摩託牽引的金屬探測器,科考隊希望能夠在南極冰面下尋獲揭示太陽系早期歷史的鐵隕石圖源:Space英國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正在遙遠的南極冰蓋搜尋稀有的鐵隕石
  • 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小天體蘊藏的大奧秘
    我們太陽系最小的天體——小行星,彗星和流星——蘊藏著大驚喜。小行星,彗星以及一些從它們發出的彗星是我們的太陽系在46億年前形成的遺留產物。當行星和衛星在數千萬年間經歷了變化,但許多這些「小個子」的冰、巖石和金屬並沒有。它們很像記錄著行星演化的化石記錄。目前有 791,384顆已知小行星和3,559顆已知彗星。
  • 被大氣層雕刻而成的錐體隕石,如何判斷它來自於太空何處?
    而這些圓錐形的部分,有時候會幫助滾燙的巖石越來越趨於穩定,讓其指向一致的方向。同理,正是因為這樣的穩定性,會讓這些隕石變得越來越像圓錐形。最後,當這些隕石撞擊地球的地面之後,我們的研究隕石的科學家們就會遇到這些,被定向的圓錐形太空巖石的殘骸。
  • 「觸摸太陽系」隕石展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展
    是隕石! 在能夠直接從星球上採取巖石樣本之前,它們幾乎是人類可以獲得的最實在而精確的宇宙物質樣本。最近,在佘山之巔的上海天文博物館,有一群這樣的「天外來客」正在展出。從現在到10月中旬,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在那裡與隕石親密接觸,並探尋它們所蘊藏的故事。
  • 隕石到底長啥樣?1克價值幾萬元?專家:最大的價值是科研
    王超告訴記者,「因為小行星很多,在後期的運行過程中會發生碰撞,可能是幾百萬年前或者是幾億年前發生過碰撞,將上面的碎片撞了出來。這個碎片經過了長時間的漂移,最終墜落在地球上。」   他同時也解釋,作為「天外來物」,隕石的降落其實沒有任何「偏好」,每個地方的概率都是類似的:差不多是一萬平方公裡,每年會有一個大約10克的隕石掉下來。
  • 理財-目前隕石多少錢一克最新隕石價格和圖片一覽
    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是從宇宙空間落到某個地方的天然固體,也稱「隕星」。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那麼,目前隕石多少錢一克呢?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根據這個定義,目前明確確定的矮行星有五顆,按照大小排列為: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穀神星。冥王星從1930年被發現,一直作為行星對待,所以原來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有不少小型天體屬於矮行星還是小行星尚未定論。
  • 來自古代太空巖石中的冰化石揭示了早期太陽系的線索!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古代小行星的冰化石,這些化石可能揭示出數十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簡單來說,來自古代太空巖石中的冰化石揭示了早期太陽系的線索!據了解,在這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分析了一顆46億年前的原始隕石Acfer 094,它於1990年墜落在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沙漠。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對此,科學家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顆恆星,除了太陽之外,它還有一個質量跟它差不多的姐妹。如果50億年前,太陽星雲中誕生了兩顆恆星,那麼後來一顆恆星遠離太陽系而去,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也就能夠解釋得通了。太陽形成後不久與這顆距離非常近的黃矮星相互影響著形成了雙星系統,然而在運行了幾百年萬年以後另一顆恆星逐漸被甩出太陽系。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現在,對其中一顆隕石的新研究表明,這顆隕石可能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脫落——一顆大小與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的大小大。
  • 火星隕石中發現含氮分子,距尋找地外生命更近一步!
    利用先進的技術,科學家們在大約1500萬年前從火星表面噴射出的隕石中發現了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證明了早期生命的證據可以在今天被保存和檢測到。如圖1所示。一塊叫ALH84001的火星巖石碎片(左)。放大的區域(右)顯示了宿主直紋巖上的橙色碳酸鹽顆粒。資料來源:小池百合子等人(2020年)《自然通訊》。
  • 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1969年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完成這一壯舉後說了一句經典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然而,就在人類登上月球兩個月之後,地球迎來了一位神秘「太空訪客」!它們的出現或將揭曉地球上最古老物質的「真實身份」,能洞察太陽系和地球早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