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視角看藝術 尋找電影中的世界名畫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換種視角看藝術 尋找電影中的世界名畫

  一、《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圖註:《達文西密碼》

  丹·布朗的代表作以達文西的作品作為線索,用大膽的聯想展開探險,最後得以解開神秘組織隱藏的背後真相。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達文西幾乎得到了所有的溢美讚揚,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而在這個故事裡,他的藝術作品從科學的角度被分析和詮釋,更顯出其天賦。

  而諸如《維特魯威人》、《巖間聖母》、《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這些不世之作通通都成為故事中的關鍵,替主人公解開一個又一個謎團。

  圖註:維特魯威人

  圖註:巖間聖母

  圖註:最後的晚餐

  二、《愛的肢解》(Tell Me Something)

  圖註:《愛的肢解》

  在本片裡,幾個人接連被殺害肢解並重新組合,死者們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愛慕著一位女性。

  這個懸疑案同樣以一張名畫作為線索。電影中警官在這位女性家中調查時發現了一幅臨摹小畫:一位躺在水中的少女,雙眼透著絕望。此外還有另外幾幅類似的圖畫臨摹了這張圖。

  圖註:水中的奧菲莉婭

  這就是約翰·埃弗雷特·密萊赫赫有名的代表作:《水中的奧菲莉婭》。作為19世紀拉斐爾前派的代表人物,這張畫被公認為是所有描繪奧菲莉婭的畫作中最優秀的(奧菲莉婭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哈姆雷特》中僅有的兩個女性角色之一)。

  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圖註:《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03年斯嘉麗·詹森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在影片中飾演一個女僕——荷蘭畫家維米爾(Vermeer)這部偉大作品的女主角。該部影片是由Tracy Chevalier的暢銷書改編,以這幅名畫的創作作為故事主線焦點,揭秘畫中神秘女人背後的故事。

  圖註: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梅爾於1665年創作,如影片展現的,他用木匠的墨斗彈線方法來確定透視,而透視的消失點部位往往是他想表達最重要信息的地方。他是用暗箱照相機確定光影的變化。後來攝影作品風行時,他的畫成為世人的模範。

  四、《縱橫四海》(Once A Thief)

  圖註:《縱橫四海》

  《縱橫四海》裡周潤發、張國榮和鍾楚紅這三名青梅竹馬神偷下手的主要目標是名畫,在電影中貫穿全片的重要道具就是朱爾斯·謝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法國畫家保羅·德西雷·特魯伊貝爾的名作《女僕》。這幅畫太有名了,以致於電影的DVD封套還專門把它印上去。

  圖註:赫林的女僕

  第一張出現的是特魯伊貝爾的《赫林的女僕》。這張創作於1874年的畫透著阿拉伯風情的華麗,一位裸露上身的女僕迎向觀眾,面容端莊。

  圖註:讓娜·海布特

  而另外一幅是莫迪利亞尼的《讓娜·海布特》。這位20世紀初的大師用色大膽熱情,線條直接強烈,使其描繪的人物都極富風格。

  圖註:弄蛇女

  最後在發哥飾演的阿祖的屋子裡還出現一幅大壁畫,即盧梭的《弄蛇女》。亨利·盧梭是和梵谷齊名的畫家,一生靠自學繪畫。他對熱帶情有獨鍾,常以熱帶植物、雨林和土著為繪畫題材。

  五、《鐵達尼號》(Titanic)

  圖註:《鐵達尼號》

  這部戲不用再多介紹(沒看過的人自己蹲牆角吧),而細心的觀眾應該會發現露絲的愛好除了騎馬就是——藝術。不然人家又怎麼會看得上窮小子呢?

  圖註:亞威農少女

  電影中有兩處出現了大家的作品。第一次是上船之後露絲擺放自己收藏的畫作時出現的作品:畢卡索的《亞威農少女》。露絲當時怎麼說?她覺得這個畫家會出名(按照電影的時代,畢卡索還沒出名)。

  圖註:藍睡蓮

  而當傑克進入露絲的房間時,他被另外一張畫吸引住:那是莫奈的《藍睡蓮》。莫奈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他鍾情於水波紋的變化,曾以睡蓮為題材畫了一批繪畫,後來在拍賣市場成為藏家追逐的對象。

  六、《盜走達文西》(Vinci)

  《盜走達文西》裡出現了波蘭博物館鎮館之寶——達文西的名畫《抱銀鼠的女子》。

  圖註:《盜走達文西》

  圖註:抱銀鼠的女子

  七、《天羅地網》(The Thomas Crown Affair)

  《天羅地網》裡,皮爾斯·布魯斯魯扮演的男主角是個閒得無聊沒事就愛去偷博物館名畫的大富豪,比利時畫家雷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的名畫《人子》在電影裡多次出現,當男主角把名畫還給畫廊時,就用了畫中人物裝扮的替身。

  圖註:《天羅地網》

  圖註:人子

  八、《偷天陷阱》(Entrapment)

  《偷天陷阱》又是一部和名畫大盜相關的電影,影片開場,倫伯朗的名畫《沐浴的貝特莎伯》失竊,於是引出主角;肖恩·康納利扮演的男主角家裡牆上掛著莫迪裡阿尼的《持扇女子》。

  圖註:《偷天陷阱》

  圖註:沐浴的貝特莎伯

  圖註:持扇女子

  九、《夢》

  黑澤明的《夢》裡,出現了凡高的名畫《麥田上空的烏鴉》。

  圖註:《夢》

  圖註:麥田上空的烏鴉

  十、《我之所見》(Ce que mes yeux ont vu)

  《我之所見》以一位藝術史研究生露西的視角,探尋羅浮宮典藏華託名畫《丑角吉爾》裡隱藏秘密。片中出現了多幅華託名作,而《小丑吉爾》則是對影片情節有至關重要作用的一幅。

  圖註:《我之所見》

相關焦點

  • 看不懂世界名畫,這套繪本帶你輕鬆對孩子藝術啟蒙
    結城昌子從兒童的視角,用詩歌般的文字,對每幅畫進行解讀,引導著孩子打開想像力的翅膀。我們就在這些名畫中,推開了孩子藝術啟蒙的一扇窗。(孩子及成人),而應該是和觀看者一起站在名畫之前,共同去思考、發掘和尋找名畫的魅力和樂趣。」
  • 兒童藝術:拿起放大鏡看世界名畫
    讓我們走進他的藝術世界。他非常擅長通過細節的設局,讓讀者在複雜中尋找樂趣,從簡單中推演發展。《蛋糕哪兒去了》。《不得了的野餐》《生日蛋糕》作者鄭宗瓊的「蛋糕哪兒去了」系列第4本,這次的故事和之前有點不一樣,在夢境的世界裡,動物朋友們竟然出現在一些世界名畫中,你們都找出來這些偉大的名畫了嗎?
  • 《你好,藝術》:從孩子的視角看藝術,原來如此有趣
    羅曼羅蘭曾說:藝術的偉大意義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以及人的內心世界。而對於孩子來說,藝術表達的則是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內心不懂的十萬個為什麼。跟孩子頭一次讀這本《你好,藝術》,我們就被其中五彩斑斕的色彩,和各種有趣的畫面所吸引。
  • 《看畫》:近距離觀察,抽象性理解,欣賞世界名畫,品讀名畫魅力
    前不久,有一些因疫情在家上網課的小學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作業:模仿世界名畫。具體操作方法是:自行挑選一幅名畫,真人模仿名畫裡的人物造型、動作、神情,然後將對比照片展示出來。活動一經發布,學校群、家長群立刻掀起一番熱潮,學生和家長都興奮不已。據統計,有3000多名小學生參與到模仿世界名畫的活動中,並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
  • 讀懂藝術大師名畫:大影子追小影子,愛上藝術可以如此簡單
    都說,藝術培養要從孩子抓起。連大人都很難看懂的世界名畫,藝術大師,有4歲小小孩也能聽懂的藝術課嗎?這套《你好,藝術》,日本暢銷27年超經典藝術啟蒙繪本,獲得第47屆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第50屆久留島武彥文化獎。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時間:2020-09-16 22: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印象派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
  • 《溫迪嬤嬤講述1000幅世界名畫》|藝術啟蒙不要錯過這本3-99歲都能看懂的名畫賞析哈
    這本書,一共有512頁的頁數,看著就非常「厚重」,因此,有些家長也會擔心,孩子不一定會喜歡看這樣的書。其實,這本書雖然內容多,但說到孩子不喜歡,真的是多慮啦~首先,我們現在已經成功推出直接點讀版的溫迪嬤嬤,除了能欣賞到世界名畫外,藉助點讀筆還能有講述,還不識字的小朋友也能聽。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名畫背後的世界史,正是我們所尋覓的一首別樣的詩,我們尋尋覓覓地去探求著「真相」,也同時被那些故事所震撼,這是歷史的魅力,也是藝術的魅力。名畫中令人嘖嘖稱奇的偉大預言提起藝術,總是繞不開文藝復興時期的。顧名思義,文藝復興是文化和藝術的再度興起,也象徵著希臘主義和希伯來主義的重新融合。
  • 那些電影中的藝術彩蛋,你都看懂了嗎?
    除了以鏡頭去展現故事體現藝術美感之外,很多導演還喜歡在自己的電影中以名畫作喻推動故事情節,藉此契機,小編今天就帶你盤點那些年曾在電影中出現或借鑑的藝術名作。情節發展中的不謀而合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電影中男女主角的相遇總是充滿了戲劇化,而在諾蘭的《信條》中也不例外,他們之間的火花源自西班牙藝術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一幅畫——女主作為拍賣行的名畫鑑定師,不小心將戈雅的贗品版畫以高價賣給自己的丈夫,然而拍賣行怎能允許這種錯誤發生?
  • 20幅世界名畫,開啟孩子藝術啟蒙之路!
    成功都是從一點點愛好開始的,而這一點點愛好正是藝術啟蒙。孩子幼時處於天真混沌的狀態,對外部世界保持著好奇心,對於藝術與審美也是如此。其實,孩子對藝術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那是赤子對世界的好奇心,當他們面對色彩、音樂、圖形時,就是他們對藝術的最初體驗。
  • 馬雲的學校美術是必修課——如何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
    那麼沒有機會上雲谷學校的孩子,家長也沒有藝術底子,孩子也不打算以後成為畫家,怎麼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呢?名畫電影——《至愛梵谷》名畫相關電影大多是講述價值連城的名畫如何被江洋大盜偷走的故事。當然也有一批名畫傳記電影,比如《至愛梵谷》、《花落花開》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
  • 過年在家看什麼?推薦10部精彩的藝術電影
    我這兩天問了那時畫室老師們,讓他們各自推薦幾部精彩的藝術相關電影。歐老師:那時畫室創始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創辦畫室5年帶領數千學員學習繪畫,溫柔有耐心。喜歡研究不同繪畫材料所帶來的效果和刺激,熟悉油畫、坦培拉、水彩畫多個畫種。
  • 以科學眼觀世界名畫
    實至名歸,林鳳生先生著《名畫在左科學在右》繼入選中國出版協會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30本好書」之後,近日又被中宣部出版局、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央電視臺評為「2018中國好書」,並榮獲國家圖書館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此書內容有深度,表述又流暢,科學與藝術並茂,同類著述至今仍為鮮見。  此書旨在從科學視角再識世界名畫。
  • 這個「六一」,帶孩子欣賞世界名畫,和藝術大師一起過節!
    它就是美國著名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代表作《克裡斯蒂娜的世界》因為這幅畫,畫中的小屋也成了熱門旅遊景點。四十多年前,藝術家莫爾在學生時代從同學的明信片上看到這幅畫,就被深深打動;如今,他親手手繪複製出這幅影響他一生的世界名畫,並將和他其他不少手繪複製的世界經典名畫一同來到成都,與愛好藝術的孩子們見面。
  • 這樣親近世界名畫,孩子更喜歡
    想讓孩子與世界頂級藝術品親近,但看不懂、不會給孩子講解,拽著孩子聽館內講解,孩子沒興趣……該換換思路了!下次帶孩子去欣賞世界名畫,不妨把孩子放在前面,讓孩子帶你看。結合孩子的感受,跟名畫「玩」起來藝術創作需要豐富的藝術欣賞體驗,也需要直接的生活體驗
  • 藝術公車走進屏東,行動美術館觀賞世界名畫
    如今在屏東的馬路上就能觀賞世界名畫,6月2日起屏東公開亮相首創的10部「藝術公車」,以行動美學概念,在公車車身彩繪世界名畫,讓梵谷、達文西、畢卡索、米勒等世界畫壇巨擘的名作,隨著公車行走於屏東各處。屏東藝術公車上路:梵谷、達文西、畢卡索等 10 件名作10部藝術公車分別繪有喬治·秀拉〈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文森梵谷〈在亞爾的臥室〉〈耳朵綁繃帶的自畫像〉〈麥田群鴨〉〈星夜〉;尚-法蘭索瓦·米勒〈拾穗〉;約翰尼斯·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巴勃羅·畢卡索〈夢〉;李奧納多·達文西〈蒙娜麗莎〉。
  • 阿衰開拓尿床藝術領域,尿出「世界名畫」,贏得「金夜壺」獎
    阿衰在《阿衰Online》漫畫裡, 阿衰就是個愛尿床的孩子,不過阿衰尿床能畫出名畫,開拓尿床藝術領域,尿出「世界名畫」,贏得「金夜壺」獎,功成名就成為了大師。看樣子是深諳其中之道啊。阿衰的這個奇葩的業餘愛好有多牛呢?
  • 陳丹青:當代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真正讀懂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那就是當代的繪畫史上太多的成功作品還沒有等待那些真正解讀他的人存在,太多的作品已經過剩了,所以如今的繪畫市場不是一個以繪畫為主的欣賞,大家先要學會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就足夠了。不光是要懂得畫,但前提就是先要懂得如何欣賞世界名畫,當代的年輕學者們太教條了,總是習慣性地想著從書本上了解知識,那絕對是片面的,太少了。年輕人應該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世界,去尋找關於繪畫的真理。如今的各大美國館,收藏的珍貴名畫太多了,幾乎方便到了一種荒謬的地步。
  • 閩籍藝術家黃鳳榮「再創」百幅世界名畫深圳首展
    2019年03月06日 15:27:19 來源:中新網福建 近日,「黃鳳榮再創世界名畫100」全球巡展首展開幕儀式在深圳至美術館舉行。
  • 讓孩子在繪本中與藝術大師相遇
    藝術大魔法局部這本書裡演繹了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名字,將這些畫家變成消息一的模樣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去,這是一個畫家和想成為畫家的人探索藝術極限的故事,他們在畫畫的過程中嘗試了很多種可能,使得畫出來的圖畫跟以往都大不相同,也使得我們明白創意無處不在沒有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