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晃腦袋的四種情況

2020-12-20 搜狐網

    晃動小腦袋

  「寶貝,要不要吃水果?」「媽媽給你講故事聽好嗎?」甭管你怎麼殷情地詢問寶寶,得到的答案都是「搖頭」。不僅如此,有時,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搖頭。寶寶怎麼就愛晃動小腦袋?是生病了?還是覺得好玩?

  缺鈣引起的搖頭

  豆豆8個月了,最近經常喜歡莫名其妙地搖頭,會不會是寶寶的骨骼有問題,真擔心那。

  診斷:寶寶搖頭很有可能是缺鈣引起的。嬰幼兒缺鈣初期可表現為易驚、多汗、倦怠、睡眠不安、夜驚、夜啼,體徵上可出現顱骨軟化、方顱、出牙延遲、滷門晚閉、枕禿、雞胸、手鐲、下肢畸形、「O」形腿或「X」形腿等。細心的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有夜驚、夜啼等初期表現時,應及早給予補鈣治療。

  補鈣小方略:

  1.母乳依然是最佳的補鈣來源,最容易被吸收,其次才是配方奶。

  2.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VD,促進鈣在腸道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VD

  和鈣劑。

  3.鈣劑不宜與奶混合吃。因為鈣粉與奶混合後,奶會結成小塊,影響吸收。鈣與魚肝油宜在餵完奶,半小時以後吃。

  4.陽光充沛的時候可以多帶寶寶去曬曬太陽,這種補充途徑最安全,不會發生VD中毒。

  小心溼疹惹的禍

  苗苗7個月了,有溼疹,今天帶他去查了微量元素,各項指標都達到正常標準,可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是經常搖頭,這是否與他的溼疹有關係。

  診斷:如果寶寶在檢查腦部發育都正常的情況下,還是搖頭頻繁,睡眠時哭鬧,這可能是由於皮膚疾病引起的。溼疹也是引起寶寶搖頭的原因之一。溼疹是一種由於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病。以乳品為主食的寶寶,常常會對異性蛋白產生過敏反應,會患溼疹。得了溼疹,會出現皮膚脫屑、潮紅、水泡、糜爛、結痂等症狀,範圍可波及耳道內、外耳及耳後皮膚。出現上述這樣的情況,要帶寶寶到專科醫院就診,局部塗藥治療。

  預防溼疹小方略:

  1.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

  2.寶寶常會用手抓撓溼疹處的皮膚,這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因此,得了溼疹,要警惕寶寶用手搔抓,以免感染。

  3.不能用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肥皂和熱水會將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乾燥。

  4.可以給寶寶穿上寬大衣服,衣服質地最好選用棉質,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溼疹。

  小枕頭的不適宜

  寶寶6個半月了,睡覺的時候總是喜歡不停地扭動脖子,晃動腦袋,我擔心有中耳炎,去了醫院,醫生說不是。我很擔心,不知道是怎麼了?

  診斷:要看寶寶在什麼情況下搖頭,如果寶寶的頭在枕頭上轉來轉去,要觀察給寶寶的枕頭是否有些硬或過高,如果墊的枕頭不舒服,小傢伙也會以此來抗議的。

  一般來說,寶寶的枕頭不宜過大,要輕便,透氣吸溼,可用燈芯草、蒲絨等來做枕芯。枕頭高度以3cm左右最為適宜。

  選購枕頭小方略:

  1.造型枕:即傳統的枕頭,材質多半為毛巾布,觸感較溫柔,且有可愛的圖案,可直接清洗,造型多半為甜甜圈狀。

  2.抗菌枕:表層選用抗菌材質,對於會過敏的寶寶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3.乳膠枕:乳膠枕多半較輕薄,可按寶寶體型改變彎度,使用天然材質,不易變形。

  4.矽膠枕:波浪式的矽膠枕,由於中間有凹槽,具有固定的效果,可以完全吻合寶寶的頭形。不過,矽膠為化學發泡物,家長選購時應聞聞味道,以免購買到含毒的產品。

  故意逗你玩

  小玲的身體各項指標都很正常,但就是喜歡搖頭,問她吃什麼,搖頭;問她玩什麼,也搖頭。且每次搖頭,都樂呵呵的,很享受其中的快樂呢。

  診斷:寶寶是故意「逗」你玩呢。只要排除病理上的問題,寶寶如果一直搖頭,那可能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周歲前,寶寶對點頭表示「是」,搖頭表示「否」的規律絲毫沒有概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寶寶的搖頭是他們對這件事的第一反應。因此很有可能,即便她很想吃桌上的菜,她也會將小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寶寶覺得他的搖頭能夠引來你的注意,他可能覺得媽媽對「搖頭」會格外關注與好奇,這也促使了寶寶一直熱衷於「搖頭」。

  減少搖頭小方略:

  1.多給寶寶做示範。寶寶喜歡模仿,在生活中你要時常給寶寶做示範,點頭表示「是」或「要」,搖頭表示「不是」或「不要」。

  2.忽略寶寶的搖頭。如果在確定寶寶身體無異樣,他只是用搖頭來吸引你的關注時,你可以暫時忽略,讓寶寶覺得「用搖頭引起你的注意」這一招已經不管用了,他需要轉用其他方式來吸引你的注意力。一旦寶寶轉換了方式,比如,很乖巧地從一堆玩具中找到遺失的積木,你也要立即關注,對寶寶給予表揚。

相關焦點

  • 寶寶經常搖晃腦袋是怎麼回事?這2種原因可不是好事,要引起重視
    鄰居就是看到自家寶寶愛晃腦袋,第一反應就是認為寶寶缺鈣了,但是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帶著寶寶去看了醫生,醫生檢查說孩子並不缺鈣,只是有點好動罷了,身體沒有任何問題。醫生也介紹了寶寶喜歡晃腦袋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1.因為疲憊導致搖頭寶寶在剛出生時不會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感覺,所以有時會通過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 寶寶有這四種情況時,媽媽可能都理解錯了
    大部分時候媽媽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但是也有四種非常特別的情況,在這四種情況下,媽媽往往得到了錯誤的判斷。今天親貝網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四種常見的嬰兒肢體語言,究竟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思?3周大的寶寶會對你微笑你會想:我的孩子愛我!
  • 四種氣質類型的寶寶,家長快看看哪種類型是自家的寶寶
    這四種不同氣質類型的人,性格差異巨大。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通過日常行為分析出他們是什麼氣質類型的人,家長根據性格特質對寶寶引導,會讓寶寶更加全面發展。四種氣質寶寶的不同1、 多血質多血質的寶寶富有朝氣、熱情,善於交際,思想靈活,活潑外向。但是這類寶寶往往也伴隨著粗心。情緒變動大等特點。
  • 江湖傳說:剖宮產的寶寶頭型更漂亮,順產的寶寶腦袋更聰明!
    蘇蘇的腦袋圓鼓鼓的,後腦勺從側面看上去如同一個大問號,每當有人詢問起來,蘇蘇媽媽都會驕傲地說:「順產會把寶寶的腦袋擠扁,頭型很難堪,所以當年我說啥都要剖腹產。」皓皓媽媽聽了很疑惑,「不是說順產擠壓過的腦袋更聰明嗎?我覺得在美觀和聰明之間,還是選擇聰明的媽媽比較多吧。」
  • 腦袋大的寶寶更聰明?快量量你家寶寶頭圍多少
    小學的時候,同班一位男生個子小小的,但是腦袋特別大,而且非常機靈活躍。當老師問出一個問題,我們大家都還沒反應過來呢,他就已經大腦快速運轉一圈答出來了。所以儘管這位同學很皮實很讓人頭疼,但老師仍然忍不住誇他:腦袋大就是聰明啊!
  • 寶寶經常打嗝,家人需要幹預嗎?警惕這四種情況,多預示餵養不當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大多數嬰兒都會打嗝,這種情況對寶寶來說並不會感到多難受,但是家人們看在眼裡往往比較擔憂全球著名兒科醫生威廉.希爾斯與我國的很多兒科專家都指出,寶寶打嗝和疾病沒有關係,家人大可放心。這可能是因為新生兒的膈肌尚未發育成熟,比較僵硬平直,容易出現突然收縮所致。
  • 寶寶腦袋上出現的凹陷的原因有哪些?
    在嬰兒期,寶寶腦袋出現凹陷的情況,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是很疑慮的,就會急切的問醫生,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寶寶出生以後,頭頂上就會有一塊兒凹陷的,醫學術語叫做囟門,老百姓通常所說的「天門蓋」。前囟門也是反映寶寶發育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窗口,寶寶正常的囟門是平的。當囟門出現異常變化時,可以反映出寶寶身體狀況已經受到疾病的侵擾,這時就需要及時就醫,這樣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比如,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當寶寶出現出汗較多時、或者是腸胃炎腹瀉嚴重出現脫水時、寶寶餵養不當出現營養不良時,等等都容易造成囟門凹陷的。
  • 寶寶吐奶四種情況要當心 緊急處理教你三招
    原標題:寶寶吐奶四種情況要當心 緊急處理教你三招   寶寶成長過程當中,也會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情況,其中吐奶就需要我們引起重視,特別是面對寶寶吐奶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處理的方法。
  • 用了個「育兒神器」,寶寶腦袋竟變形,實在是太坑了
    照顧孩子是一件又麻煩又辛苦的事情,為了緩解這一情況,各種「育兒神器」也是應運而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神器都有用,稍不留神還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傷害。想要寶寶頭型好,注意下面這些細節!1.不能固定睡姿正如醫生所說,嬰幼兒的頭骨還處於發育階段,骨質偏軟,一旦受到壓力就可能變形。如果孩子長時間用一個姿勢睡覺(無論是習慣還是被自願),接觸枕頭的頭骨就會慢慢下陷,腦袋也會因此變形。而想要避免這種情況並不難,就是經常給孩子換換姿勢,建議每隔1-2天就改變一次。
  • 過度餵養易導致脾胃受損,如果寶寶出現四種情況,就不要再餵奶了
    ,所以一些新手爸媽,在餵養的問題上都會很困惑,難以分辨寶寶是為什麼哭,是餓了還是哪裡不舒服,所以不能只看寶寶,一哭就覺得是餓了,就覺得餵奶這是不對的,如果過度餵的話,其實對寶寶的脾胃傷害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學習一下這類的知識.。
  • 一不留神兒,寶寶腦袋睡偏了!其實,寶寶睡覺的這些細節很重要
    那段時間,我家小寶的腦袋睡得有些偏了,左側扁扁的,右側則鼓鼓的;而閨蜜家小寶則正相反,右側扁扁的,左側鼓鼓的。當時,我和閨蜜都沒有和寶寶分床睡,晚上親自照顧。很明顯,寶寶習慣於窩在媽媽的身邊,而我習慣性睡在寶寶的左側,日積月累,小寶就「長偏了」~~~想來閨蜜也是如此的遭遇吧!
  • 大腦袋的寶寶更聰明?育兒謠言"重災區"
    謠言1:腦袋越大寶寶腦子發育越好?,比如夜裡叫醒寶寶喝奶就是不對的。如果寶寶長時間出現睡覺不踏實的情況,請及時就醫!謠言3:初乳沒有營養?真相:研究表明,與成熟乳相比,初乳中豐富的營養素更能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也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抗體,降低寶寶發生感染或過敏的機率。
  • 這四種睡姿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媽媽要趕快糾正
    寶寶剛出生時會十分喜歡睡覺,睡眠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擁有良好的睡眠對於促進寶寶健康發育至關重要。但是大家的關注點可能更多聚焦在睡眠質量、睡眠環境上了,就會忽視掉寶寶的睡姿的影響。事實上一些不好的睡姿會對寶寶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今天來聊一聊,寶寶睡覺的時候,有四種睡姿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
  • 「伸一次懶腰長一麥粒」,寶寶伸懶腰長個子?這四種情況需要注意
    這四種情況需要注意1)腸胃不適寶寶吃完奶之後,可能會出現扭來扭曲、哼哼唧唧伸懶腰的情況,可能還伴隨著哭鬧,五官擠在一起,很不舒服的樣子。如果寶寶有這種表現,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脹肚子或者腸絞痛的情況。新生寶寶腸胃功能還不是很完善,吃奶之後很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可以通過吃奶後給寶寶拍嗝,或者揉肚子,來幫助寶寶緩解不適。2)缺氧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出現總伸懶腰的情況,很可能的是由於睡姿問題,導致的缺氧。
  • 腦袋裡帶著「?」號的好奇寶寶!
    隨著寶寶的慢慢長大,她的大腦思維也在發生著變化。小小的腦袋裝著很多的小問號。五彩繽紛的世界上很多他們不懂的事物來等著他們來探索,來發現。通過不斷的發現和充滿想像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成長道路上,獲得更多的知識或者創造力。
  • 寶寶8個月還沒長牙,不要只想著補鈣,這四種情況也影響長牙早晚
    文|小豆芽育兒記 想要寶寶長出一口好牙,要從乳牙就開始注意,可是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出牙的早晚也不一樣,那麼影響寶寶出牙早晚的原因,你是否了解呢?
  • 問答|寶寶經常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牆,怎麼啦?
    「醫生,我家寶貝10個月了,這段時間老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搖籃欄杆,這是怎麼了,是寶寶頭不舒服嗎?頭會撞出問題來嗎?我好擔心呀!」微博和門診中經常會有家長這樣提問,其實,大月齡的嬰兒開始通過肢體語言來主觀表現情緒、狀態、感受等,每個寶貝的表達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善於表現、有的寶寶又會十分內斂。
  • 兩歲寶寶總喜歡摸腦袋,帶去醫院檢查,醫生:父母太大意了
    最近幾天小麗發現自家的寶寶不知為何總喜歡拿手去摸腦袋,本以為是孩子可能是頭皮癢或者是自己跟自己鬧著玩,所以也沒有太當回事,但是小麗發現孩子這種行為越來越頻繁,似乎整個人都變得焦躁起來,吃東西也逐漸減少,這才引起了家人們的注意,趕緊帶孩子去醫院詢問醫生。
  • 寶寶歪腦袋看上去很可愛?當心「斜頸」危害大
    信息時報訊(見習記者 張漫 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林惠芳)孩子總是歪著個小腦袋萌萌噠很可愛?家長可得重視,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時間長了,還可能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斜頸,也稱歪脖子。
  • 寶媽請注意:當心寶寶四種假感冒!
    感冒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病症,但是有的時候寶寶其他疾病表現的臨床症狀跟感冒很相近而導致誤診。治病最怕誤診,而作為常見病的感冒,卻和不少疾病有著相同的症狀,怎麼區分?提醒父母有四種病最容易與感冒混淆,千萬不要大意。遇到這四種假感冒寶媽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