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洋蔥學院正式發布了《洋蔥學院教育公益白皮書(2018-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圍繞著教育產品創新、賦能鄉村教育發展、回饋社會等實質性關鍵議題,既回顧了過去兩年的企業發展,也總結了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履責成效。
白皮書的時間跨度為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通過大量數據和案例反映了洋蔥學院近兩年來持續深度的精準教育扶貧工作。白皮書顯示,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間,洋蔥學院的公益服務範圍已推展至內蒙古、貴州、雲南等29個省市自治區,累計為5864名鄉村教師提供53節信息化培訓課、207場培訓活動、37333小時的公益服務,有86091名鄉村學生直接受益。
教學相長,科技促進教育發展
洋蔥學院的主要業務為K12在線課程和智慧教育兩大板塊。自2013年創立以來,在「以學生為本,為教師賦能,促進教育公平」的使命指引下,洋蔥學院運用認知科學和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為師生提供在線課程、學情分析等智能教育服務,長期致力於系統性地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
為使得智能教育切實落地,洋蔥學院積極探索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法深度融合,結合不同地區、條件的學校,為學生、教師群體打造個性化的智能教育應用解決方案,形成「學習、練習、刷題、測試、診斷、糾正」的學習閉環,切實做到為師生增效減負,提升教育質量。
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間,洋蔥學院進一步加快教育生態建設,與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北京中學和廣東實驗中學聯合發起「未來教育踐行者聯盟」,發揮校企優勢探索教育創新與實踐。此外,還與中央電化教育館聯合舉辦「HOPE卓越教師培訓活動」,為全國700餘名骨幹教師創造先進教學法的展示與交流平臺。
公益行動,持續踐行教育初心
與大多企業不同,洋蔥學院是一家源於公益機構的創新型社會企業,其核心創始人團隊曾於2010年發起「陽光書屋鄉村信息化教育行動」,為甘肅、湖南等地的農村學校捐贈定製化的硬體設備,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自2013年成立之初,洋蔥學院便發起公益項目「洋蔥助教行動」,持續在全國範圍內為鄉村學校提供教研教學的公益服務。白皮書顯示,截止2020年8月,洋蔥助教行動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2910所鄉村學校,服務教師超過53765名,學生超過100萬名。先後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美麗中國、農村小規模學校聯盟、為中國而教、阿里爸爸媽媽脫貧基金會等公益機構深度合作,聯合多方力量共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白皮書顯示,洋蔥學院長期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為全國多省市貧困地區提供教學資源與教研服務支持。截止2020年8月,連續2年為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教育局提供教育公益支持,累計捐贈價值約378萬元的在線課程資源與教材學案,覆蓋全縣700餘名教師、超過5萬名學生;2019年,向北京市教委定向幫扶地區捐贈了價值約275萬元的課程資源,覆蓋分布6個省級地區的15個市下轄的全部鄉村學校;參與由聯想基金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益學堂」,向疫情期間湖北多個貧困地區的8185名學生捐贈為期一年,共計價值2000萬元的在線課程。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先扶智」,教育扶貧被視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提倡教育均衡、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有實力、有擔當的教育企業均將目光重點投向貧困落後的地區,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鄉村教育質量,這也成為了新時代下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