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在我國人民萬眾一心和很多白衣天使的努力下逐漸好轉,在抗疫中,除了社會中眾多的抗疫人員,最讓人關注與欽佩的就是我們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了。
鍾南山院士是這次「抗疫戰爭」的精神領袖、武漢前線第一人,有2003年SARS時期的防控經驗,八十多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疫情最前線,七十多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也隨同鍾南山院士親赴武漢,兩位院士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兩位院士為疫情做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大家的關注度也很高,不過在這段時間,大家的目光卻都被明星的「肖戰事件」給吸引走了。
一次「227大團結」,讓人們知道了什麼叫做明星效應,在和平時期,人們最多的關注點往往是明星八卦,而在社會有危險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來為人民做貢獻的醫務人員與院士。
肖戰事件讓大家了解了明星來錢的容易,代言廣告動不動就能帶來過億的銷售額,這代言費也不少,早在2017年的時候,福布斯(Forbes)數據就顯示,2017年中國收入最高的10位明星合計收入超過了22億元人民幣,10位明星裡面最差的收入也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這還只是明面上的。可以說,在國內,二、三線明星隨手能拿出幾千萬的大有人在。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那些中科院院士們為社會安全和科研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一年的收入應該也有不少吧!
不過事實卻不是這樣,某些得到企業成果轉化的院士也是可以身價過億的,但大部分院士的收入遠不能與那些明星相比。許多院士一生得到的酬勞甚至不如某些明星一個片酬。
不同的地方,對院士的待遇也不一樣,院士一個月的收入大概在9000元左右,一年下來便是10萬左右,不過院士其他待遇非常好,如廣州人事局規定,給予在廣州工作的兩院院士每月津貼10000元;山西省中北大學規定的引進院士待遇為,科研啟動費200萬元、安家費10萬元、年薪20萬元、來校後分配260平方米住房等等,還有的科研經費更高,甚至有開出200萬元年薪「挖」院士的。
但與那些明星相比,院士的收入顯然差遠了,幾十個院士的收入,也比不上一個一線明星的收入,雖然很多不出名的演員確實收入低,但有些娛樂圈明星一年接代言收入都上億,動輒就是上千萬的片酬,現在國內很多電影,很多投資都花在了大牌明星身上。
此次疫情,李蘭娟院士也呼籲:希望在疫情後國家能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再讓國內的青少年繼續盲目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