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醫保聯動下的醫聯體是中國特色健康管理中心

2020-12-19 健康界

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出現了醫療醫保聯動下的新型醫療聯合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醫療醫保聯動下的新型醫療聯合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中心,讓人看到了中國新醫改前進的方向。

因為,在醫保按照投保人數總額預付制度驅動下成立的醫療集團,已經不再以病人為中心,不再以疾病治療預防為中心,而是以投保人的健康管理為中心。醫保局全年預付醫療集團總額1億元,你管理的投保人大病住院人數越少、醫療消費支出越少、誘導消費藥品越少、不必需的檢查處置越少,醫療集團的紅利、醫療集團職工的紅利、醫保局的紅利、投標人的紅利就越大。大家抱成一團,成為投保人健康利益和健康責任的共同體。醫務人員的注意力,不再是放在有多少病人需要檢查、多少病人需要做手術,而是關心區域內的醫療保險投保人各類疾病的患病率、住院率,以及亞健康人群各類危險因素出現的頻率等。

支付方式改革助力

醫療聯合體,是指一定地域內不同類型、層級的公立醫療機構組合起來,成立協作聯盟或組建醫療集團,成為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患者在醫聯體內,可以享受到基層醫療機構與區域醫療中心之間的雙向轉診、化驗檢驗結果互認、專家社區坐診、遠程會診等便捷的優質診療服務。推行醫聯體模式,是三醫聯動實施總額預付的必然結果。通過支付方式改革,才能夠使醫療資源聯動起來。

根據目前的探索,醫聯體分為兩種:鬆散型的技術協作聯盟和緊密型的醫療服務集團。其中,緊密型醫聯體,是集團內所有公立醫院的人、財、物統籌管理,在區域醫療中心和其他各層次醫院、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利於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合理流動。過去,人們企圖靠行政命令的方式來做,往往是動力不足;現在要通過支付方式改革來做,使醫保、醫療、醫藥三醫上下真正聯動起來。

在緊密型的醫療聯合體中,要解決人事、編制、財政甚至資本金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如何分配紅色利益問題。需要立項專門研究,推動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克服構建、發展中的障礙。要努力繞開人事、編制、財政甚至資本金的問題,直接以人力資源價值為依據分配紅利。人力資源價值的評定要參考以往的職稱評定,尤其要按照區域醫療聯合體現狀重新設置評價標準。在評定人力資源價值時,既要照顧歷史,也要根據實際工作能力,考慮學歷學位和學術地位。

非擴張「勢力範圍」

近年來,醫聯體模式,尤其是公立醫院集團化的探索曾廣受質疑。醫聯體的主導者,一般是當地實力雄厚的三甲大醫院,例如上海瑞金醫院、華山醫院,南京鼓樓醫院。不少醫療界人士指出,大型公立醫院應堅持公益性,擔負起教學、科研和臨床診治疑難重症的責任,而不是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原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報告中提出:要控制的是大型公立醫院單體規模擴張,鼓勵探索通過醫療服務聯合體等形式,即以醫聯體形式擴張。

對此,筆者補充一點意見,以醫聯體形式擴張是中國公立醫院在新時期擔負的公益性責任,不參加醫聯體擴張的公立醫院可以改制走高端營利性道路,退出公益性醫保定點醫院系統。

公立醫院集團將利用租賃、託管和併購等形式,建立與不同級政府間的經濟聯繫。各級政府可以通過租賃所屬國有資產,將所屬醫院委託醫聯體區域醫療健康服務中心管理。利用各級財政政府項目經費,以任務委託費形式支付給醫聯體。醫聯體是各類醫保定點服務單位,按照投保人數量預付健康醫療服務費用。建議醫保系統聘請家庭責任醫師,監督醫聯體各級轉診機構的服務質量和費用,發揮健康醫療服務守門人的責任。

「推行醫聯體模式,是三醫聯動實施總額預付的必然結果。通過支付方式改革,才能夠使醫療資源聯動起來」
 

相關焦點

  • 如何搭建醫聯體?盤點全國四種醫聯體模式
    該特色有三:一是社區中心與三甲醫院實現了人、財、物一體化管理,在結構上是以產權為紐帶的區域型、縱向型緊密醫聯體,實現了利益上與技術上的兼顧;二是已實現醫技系統、護理質量、消毒供應、後勤維護、設備採購由三甲醫院統一管理;三是社區中心能更好完成政府下達給社區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任務,「網格化服務和家庭醫生」等特色服務得以鞏固開展,與三甲醫院形成「上下聯動、分工協作
  • 王東峰:深化「四醫聯動」改革 完善基層公共醫療服務體系 紮實推進...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深化「四醫聯動」改革,健全完善基層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紮實推進醫療衛生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王東峰首先來到石家莊市第四醫院,實地查看掛號窗口、急診室、醫院藥房和候診大廳,與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進行互動交流。
  • 醫療資源下沉、藥品送上家門……三亞醫改新模式為民健康保駕護航
    為此,三亞立足區域實際和群眾需求,試行市級醫院牽頭同區政府籤約建設醫聯體,實行人、財、物、績效、醫保基金統一管理,將區域醫保基金交由5家醫聯體的牽頭醫院統籌管理,促使醫院主動控費、主動下沉醫療資源,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連續服務」的分級診療就醫新格局,逐步形成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的高效醫療服務體系。
  • 天津建立多種專病特色醫聯體 分級診療落地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內容。因此,分級診療被視為新醫改攻堅階段的重頭戲和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而作為分級診療制度重要抓手之一的「醫聯體」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
  • 中山一院牽手越秀區八家基層醫療機構成立醫聯體
    16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白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家基層醫療單位成立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該醫聯體成員將在雙向轉診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和區域三級聯動的醫療網。今後,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能享受到中山一院名專家會診、優先轉診住院等便利。
  • 「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有什麼特點?
    【摘要】文章聚焦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的醫療質量管理,歸納了國內外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前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的醫療質量管理存在的矛盾問題,提出了完善醫療質量管理機制、組建內部融合新體系、開發醫療質量管理舉措、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多渠道引進發展資金等共五個方面對策和建議。
  • 醫聯體建設:山東手足外科醫院與鄒平祥盛中醫醫院成功舉行醫聯體...
    在隨後的參觀中,鄒平祥盛中醫醫院院長徐幫元說,醫院一直秉承惠民健康、仁術濟世的宗旨,不斷加強科學規範化管理、人才梯隊建設、新技術引入等,這次與山東手足外科醫院籤訂醫聯體合作,是醫院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 《廣州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醫共體內組建跨專業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團隊,與居民籤訂衛生健康基本醫療服務一體化協議(包括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普通門診基層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優化公共衛生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建立共享型區域衛生信息和健康大數據平臺,形成服務、責任、利益和管理的共同體,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衛生健康服務。(二)醫療集團。
  • 防跑馬圈地 國家衛健委給醫聯體組建範圍設限|國家衛健委|醫聯體|...
    組建醫聯體,醫療機構之間未來不能自由結合了。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關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要求,網格化布局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網格化布局醫聯體、三級醫院調整門診結構、預約轉診優先安排、穩步開展日間手術……國家衛健委手把手教你做好分級診療。
  • 【人民健康70年】70年醫改風雨兼程 走出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到召開新世紀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從印發建設健康中國的行動綱領——《「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健康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頂層設計和實施路徑,一步步深化、系統化、具體化。  2016年1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開始整合。
  • 中山一院與越秀區8家基層醫療機構成立「醫聯體」
    南都訊 記者餘毅菁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 以後在越秀區8家基層醫療機構看病也可以享受中山一院的著名專家會診了。昨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與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白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成立醫療聯合體,凡在醫聯體內就醫患者可以享受中山一院提供的專家會診和優先轉診住院等便利。
  • 沙坪垻:建立多層級「醫聯體」 守護全區人民生命健康
    見微知著,回顧全區醫療體系建設,沙坪垻在就診模式、醫療資源和醫聯建設上取得了極大進步,為全區人民保駕護航,守護了人民生命健康。雙向轉診搭建綠色通道「病人得了重症肺炎,呼吸困難,情況危急,急需立即轉院救治!」7月20日,西部新城醫聯體成員單位——回龍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緊急求助。
  • 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曲靖市二院醫聯體再添新成員
    建立醫療聯合體是貫徹國家醫改精神、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分級診療機制和雙向轉診的重要手段。7月12日,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與霑益區人民醫院醫聯體籤約並掛牌,霑益區人民醫院是曲靖市二院在曲靖市轄區內建立的第三家醫聯體。
  • 速讀長三角:申城單體量最大的口腔醫療中心將建成
    這是創建於1946年的市口防在北京東路、復興中路、閔行浦錦三個院區和永嘉路門診部、天津路科教中心「一院五址」基礎上的又一次布局升級,將進一步完善申城口腔醫療布局,便利群眾就醫,升級口腔醫學教學體系。據悉,閔行院區是市級醫院「十三五」基建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啟用後將成為上海單體體量最大的口腔醫療中心。
  • 瀋陽成立首個婦幼健康專科醫聯體
    瀋陽市為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和平區孕產婦健康管理水平,10月26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與和平區婦嬰醫院舉行了婦幼健康專科醫療聯合體籤約揭牌儀式,這是瀋陽成立的首個婦幼健康專科醫聯體。作為全省首家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區,和平區始終堅持預防、醫療、保健並重發展,實施婦幼健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區婦嬰醫院為龍頭和技術支撐,面向婦女兒童提供系統、規範、便捷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此次和平區婦嬰醫院與盛京醫院合作,開展婦幼健康專科醫療聯合體建設,有助於提升全區乃至全市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
  • 住院超15天不能醫保報銷?專家:醫保未規定住院治療報銷數額及天數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王顏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一段時間以來,「醫保規定住院不能超15天」「看病前要到社區醫院轉一下,否則不報銷」等說法在網絡傳播,讓很多人都弄不清楚醫保政策到底是如何規定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解讀醫保政策的具體規定。
  • 衡水:醫療惠民讓群眾享更多「健康紅利」
    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就醫,衡水市還提出「卡替代工程」和使用醫保電子憑證替代「就診卡」,掃碼完成診間結算。衡水市醫療保障局醫保中心主任王兆賢介紹,「卡替代工程」及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已在衡水市中醫醫院全面鋪開,其他縣(市、區)二級以上醫院的基礎性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醫院能夠在11月底前實現「卡替代工程」,其餘醫院在12月底前也全部實現醫保電子憑證上線運行。
  • 上海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發布智慧醫聯體
    仁濟醫院已經構建了以仁濟醫院為中心的「1+X」醫聯體,聯動區域內、區域間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點關注院間同質化診療管理,實現醫聯體內優質醫療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專業互補、技術互助,帶動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目前平臺已打通了仁濟醫院及3家醫聯體部分數據。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醫院協會社會辦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安達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承辦。
  • 全市唯一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 同安區醫院集團成立
    同安區醫院集團的成立,是該區被確認為醫聯體改革試點後結出的第一個碩果。醫院集團院長葉惠龍介紹,在醫院集團的框架下,轄區內醫療資源有效整合,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形成一個醫療聯合體。目前,醫院集團第一批成員單元共有七家,分別是市第三醫院、同安區中醫院和五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等;還重點扶持了同安區中醫院康復醫學科,助力其做強做大中醫特色科室,有效推動醫療資源的優化和整合。  葉惠龍告訴記者,成立醫院集團是一項惠民工程。
  • 濱州市首家「上聯下共」緊密型醫聯體成立
    濱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景華,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趙景剛,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袁俊英出席活動並致辭;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建民分別與濱城區第一醫共體、第二醫共體籤訂合作協議;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趙景剛與濱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景華為醫療聯合體揭牌;濱城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鄭軍主持儀式並介紹了醫療聯合體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