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誰勝誰負的評論

2020-12-18 晨暉紀實

——論洗刷百年國恥的抗美援朝戰爭(九)

陳 輝

背 景:聯合國公布的戰報:美軍傷亡26萬左右;韓國軍隊傷亡114萬左右;中國軍隊傷亡65萬左右;北朝鮮軍隊傷亡40萬左右。

中國公布的戰報:中朝人民軍隊共殲滅敵軍109萬餘人(朝鮮人民軍殲敵13萬餘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

韓國公布的戰報:美軍傷亡30萬;韓軍傷亡98萬多;中國軍隊傷亡70萬;北朝鮮傷亡50萬。

美國公布的戰報:美軍傷亡近16萬,其中陣亡5萬多;韓軍傷亡148萬,其中陣亡60餘萬;中國軍隊傷亡75萬,其中陣亡35萬多;北朝鮮軍隊傷亡65萬,其中陣亡40餘萬。

其它「聯合國軍」成員國的傷亡情況是:

英國:陣亡710人,負傷2 278人,失蹤1 263人,被俘766人,共計5 017人。

土爾其:陣亡717人,負傷2 246人,失蹤167人,被俘217人,共計3 349人。

澳大利亞:陣亡291人,負傷12 40人,失蹤39人,被俘21人,共計1591人。

加拿大:陣亡309人,負傷1055人,失蹤30人,被俘2人,共計1 396人。

法國:陣亡288人,負傷818人,失蹤18人,被俘11人,共計1 135人。

泰國:陣亡114人,負傷794人,失蹤5人,共計913人。

希臘:陣亡169人,負傷543人,失蹤2人,被俘1人,共計715人。

荷蘭:陣亡111人,負傷589人,失蹤4人,共計704人。

哥倫比亞:陣亡140人,負傷452人,失蹤65人,被俘29人,共計686人。

衣索比亞:陣亡120人,負傷536人,共計656人。

菲律賓:陣亡92人,負傷299人,失蹤57人,被俘40人,共計488人。

比利時:傷亡200餘人。

紐西蘭:陣亡34人,負傷80人,被俘1人,共計115人。

南非:陣亡20人,失蹤16人,被俘6人,共計42人。

盧森堡:盧森堡一個步兵排44人參加了「聯合國軍」,儘管出兵最少,但比例最大,因為盧森堡全軍僅有一個營;雖然它傷亡僅有15人,但傷亡的比例最大,佔出兵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四。

◆ ◆ ◆

對於韓戰的勝負,世界上有三種觀點

一種認為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勝了。美國從南朝鮮東南角的端釜山,打到中國鴨綠江邊,最後把戰線維持在「三八線」。

一種認為中國勝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落後美軍幾代的武器裝備,從鴨綠江邊打到南朝鮮首都漢城,最後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美軍是從鴨綠江邊退到「三八線「以南。

一種認為交戰雙方打了個平手。韓戰的從「三八線」開始到「三八線」結束,交戰雙方打了個平手。

美國輿論稱,美軍向「三八線」以南的大潰退,是美國陸軍史上一次「最大的失敗」。美國《時代周刊》指出:「140000南撤的美軍,是美國軍隊的精華——他們是我們陸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部隊。」「這次失敗---是美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嚴重的失敗……在朝鮮的這次失敗是不能補救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稱此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

西點軍校評論:中美兩軍的戰鬥接觸是在中朝邊境地區展開的,單從地理上講,始於鴨綠江而終於三八線,勝負之勢是不言自明的。沒有必要歪曲和掩蓋。中國軍隊在毛澤東的統帥之下竟成了一群獅 子。對中國軍隊在韓戰中表現出來的戰勝困難的勇氣、視死如歸的氣概和精明有效的戰術,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作為軍人,我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獲得勝利。但是作為一個客觀論證的學者,我們以為無論從戰役指揮和戰場表現來評判,中國軍隊獲勝都是合理的。不堪設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話,我只能祈望那時的中國軍隊不再有太多的毛澤東色彩。

一個西點軍校教員說:......對我們美國軍人來說,這兩場戰爭的意義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戰爭是政治上的失敗,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美國軍隊是在被束縛手腳的情況下打仗。由於懼怕中國參戰,不準許美軍越過17度線對北越的目標和基地進行有效的軍事攻擊。終於打成了 一場爛仗。最終只能撤出了事。而韓戰則是完完全全的軍事失敗。一個世界公認最強大的國家的陸海空三軍聯合立體作戰,卻沒能打過一個貧窮國家裝備原始的陸軍。尤其,是在對我們有利的大兵團野外攻防戰而不是遊擊戰的狀況下失利,而且輸的很慘。這是我們美國軍隊和美國國家永遠的恥辱和瘡疤。

要知道參加韓戰的美軍部隊均非等閒之旅。美八軍、陸 戰一師、騎一師都是美軍中響噹噹的王牌軍、常勝軍。官兵又剛打過二次大戰,富有實戰經驗。裝備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種輕重武器。並且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除了第一次戰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實在沒有什麼其它的藉口可找。美軍在韓戰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戰役初期遭受突襲時失利,在中後期的兩軍對壘攻防中也勝少敗多。就只能得出一個令人很不舒服的結論:裝備佔優的美軍在戰場上的作戰表現不如中國軍隊

美國參加過「二戰」的老軍人朱尼爾·沃捏:誰!能夠擊敗我們?在整個這場戰役裡面,我們是16:1即聯合國軍16國家對抗1個主要國家中國。我們的軍事先進程度達到了裝甲機械化,海空軍協同化,我們擁有包括人類最致命的核武器在內地一切手段。而我們對手他們一無所有。有的只有對於打敗我們安定他們的邊境的一個信念。

但是,這場戰爭我們犯下了我們所能犯下的全部的軍事錯誤。這些錯誤導致我們首次籤署了一份「無勝利結果」的美國陸軍戰爭歷史上的最大的恥辱的「朝鮮停戰協議」,作為軍人我們應該感到恥辱。我們打敗過那些法西斯納粹軍隊,消滅了希特勒的970萬武裝力量。打敗日本半島瘋狂的軍國主義軍隊,消滅了他們至少400萬軍隊。但是,我們在朝鮮半島被中國所擊敗,我們因此至少損失了217000名優秀的美國軍人,而我們還取得卻是一個帶有永遠恥辱的痕跡的戰爭協議。

美國約翰·卡丁《NAS戰術分析員》:我們能夠保持38線,我認為就是勝利。因為這是與中國軍隊作戰,他們是毛的中共軍隊!並非前國民黨軍隊。他們可以打敗800萬國民黨軍隊,勢必就有他們的長處。戰爭打成這個樣子,不能說美國就是無能。戰術思路我們並沒有太大錯誤,最關鍵的一點,我個人認為是輕視。

長期以來,在美國民眾心目中,韓戰是不受歡迎的,不值得多談。因此,近十幾年來一些外國學者,如美國著名的韓戰史專家布魯斯·卡明斯等以「鮮為人知的戰爭」、「被遺忘的戰爭」為研究著作的標題。美國政壇老手艾夫裡爾·哈裡曼談到韓戰時,曾稱韓戰是「一場苦澀的戰爭」,主要是因為一個超級大國,又是打著聯合國的旗號,死傷了那麼多人,損耗了巨額物資,花費了巨額的戰費,竟然戰勝不了一個弱國,顏面丟盡。

美國學者約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響的著作《韓戰——未透露的內情》一書中說:「在美國不愉快的經歷中,韓戰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韓戰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班師的戰爭。美國使朝鮮處於僵持狀態,同共產黨中國這個龐大而落後的亞洲國家打成了平手。儘管美國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中國則以人海戰術和對國際政治巧妙的縱橫捭闔,制服了美國的現代化軍事力量。」

美國學者羅斯託認為,每一個美國人都認為韓戰是一次不愉快的經驗。韓戰中美國「傷亡重大,而且在拖延整整兩年的往往令人感到屈辱的談判的時期裡,傷亡有增無減」。「不管對國家政策進行怎樣更加成熟的考察,一個簡單的、眾所周知的真理就是,美國下了賭注,也說了大話,但卻沒有用行動來兌現。

美國政壇老手艾夫裡爾·哈裡曼談到韓戰時,稱它是一場苦澀的戰爭 。在美國不甚愉快的經歷中,韓戰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韓戰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班師的戰爭。

美國政論家約瑟夫·格登對朝鮮停戰事件的記述:美國結束了一場它第一次不能宣告勝利的戰爭。沒有慶祝活動。關於停戰協定籤字的消息在時代廣場燈光新聞牌上閃爍著;人們駐足讀著這一通告,聳聳肩膀繼續走路;不像歐洲勝利日和對日作戰勝利日,沒有歡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顯然是實現了他結束戰爭的競選諾言,但是這一結局絲毫也未能振作美國的民族精神。

日本出版的一本書在《『強大』的神話破滅了》的小標題中寫道:「年輕的共和國同有100多年侵略史的美國及其聯合勢力較量,這本身就是奇蹟。但更驚人的奇蹟,是此後發生的美國每戰每敗,最後在中朝人民面前屈膝認輸。美國在韓戰中所受損失幾乎等於4年太平洋戰爭中所受損失的2.3倍,美國『強大』的神話,就這樣被打破。」

美國前退役將軍迪拉堪貝寧中將,在他的後期《如何公正看待我們與他們》中論述:韓戰結束了,而結局就是始終擺在那裡。戰爭需要分出勝負與輸贏的關係的。

面對很多人的無休止的爭論,把我們說成是那場戰爭中的獲勝者。這是錯誤的,但是同時也是包含了正確因素。把中國說成最大的失敗者,這毫無疑問是錯誤的,同時也帶有正確含義。

戰爭的勝負我個人觀點應該從他的2個角度出發來思考的勝負關係。首先是戰略企圖與圖謀,其次是戰術作戰的能力與體現。在這裡我們先要來駁斥一下所謂「傷亡勝負論斷「韓戰中,我們擁有的先進武器,是中國軍隊當時情況下不可能想像的。但是在實際作戰中,我們並沒有那麼超前的殲滅與俘獲他們很多。而他們的內部自身矛盾造成了高達45%非作戰減員情況,則在後期中國文獻中也有相關記載。

我們與他們的傷亡比例按照數字統計,公平說只有1:3-1:4左右。而我們自己的軍事報告聲稱高達1:10。這是很不切合實際。戰後撤退回國的中國軍隊約有38-41萬。而當時分撥次參戰的中國軍隊總數約有100萬。而我們大約俘獲他們約有12-18萬戰俘。因此他們的傷亡總數約在26-23萬人,總計約佔53%部隊損失。而我軍確切傷亡總數應該小於8萬人。因此可以推斷1:3到 1:4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我們就是因此成為勝利者。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全世界範圍內,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與人民傷亡總數約有1.2億。而法西斯軸心國以及服從國軍民傷亡總數2300萬。在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當時損失平民與軍隊總和為960萬。而同盟國是3210萬。如果按照傷亡大小判斷勝負,那麼失敗的絕對不是希特勒。

戰爭要區分來看待。首先是戰略上,我們當時進入半島與金日成軍隊開戰。主要戰略企圖是我們要全部消滅朝鮮軍隊。維繫韓國軍隊的武裝與政權建設。而在後階段,由於麥克將軍的神勇,我們的軍隊作戰效果取得了飛躍。我們已經佔領了平壤。而且在仁川以北地區合圍並且殲滅了55萬朝鮮軍隊。因此,戰略目標我們發生了變化,改變了維持現狀的原定部署,改為消滅金日成的北朝鮮政權。

在靠近中國邊境鴨綠江附近的地區,我們卻突然遭遇了世界上另外一個當時的陸地軍事強國中國的武裝幹涉,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根本沒有任何思維餘地,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有1000個理由認為毛是不敢公然出兵對抗的。因此,我們的戰略上出現的美國自建國以後從沒有的失利,我們開始節節後退。而南朝鮮軍隊作為後衛阻擊部隊,他們根本進不到自己的職責,他們跑得速度比我們要快很多。但是,我們後退到38度線後,我們不再後撤。因為這裡到達了我們承受的底線。失去這裡我們不在乎對華使用核武器,而中國也是深刻明確這一點的含義的。而中國的主導戰略思維是「保護與維持」,他們並不打算在那個時期幫助總體傾向史達林的金日成完成統一。

而隨著我們空軍優勢不斷加強,他們的後方補給出現極大困難。因此,中國就此考慮停止戰爭。而這恰好複合我們的初期戰略定位「維繫韓國政權」。因此。我們之間可以達成協議。在隨後發生了反覆。這主要由於個別領導者如李承晚的主觀臆斷造成的。

因此,在戰略角度上,我們與中國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我們扼制了北朝鮮軍隊對韓國的入侵局面,把它趕回去了。而中國為了維護他們的邊境把我們從鴨綠江邊驅趕回來,並且界定在38度線。他們也是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的。因此,戰略角度上我們誰都不是失敗者。

但是,戰術角度上,我們的確失去了這場戰爭。我們的部隊在先期遭受了中國形式的「閃擊戰」的快速打擊。在中後期由於多次指導性失誤。使得我們出現了很大的不利局面,他們的作戰能力完全使得我們震驚了。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支曾經被前中國國民政府軍驅趕到無人區的軍隊具有如此的兇悍的作戰能力。

戰術上我們與他們必有一個失敗者,否則雙方戰略目標就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我們早期對待朝鮮軍隊,我們是勝利者。而後期在面對中國軍隊下,我們確實是失敗者。因為我們當時必須後退,否則就會有遭受被大批伏擊殲滅的可能。這是戰爭環境的須要的,也是我必須認清的。而在戰爭後期,中國雖然在戰術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當時他的國內經濟處於剛剛開始的戰後恢復階段,不可能與我們這樣的國家相比。因此,選擇最後和談,儘快結束戰爭是他必須選擇。

而在後期,中國軍隊取得了明顯戰術優勢上,史達林絕對不會顧忌中國軍隊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的。他多次密電毛希望把我們趕出朝鮮半島。但是,毛並不是前東歐那些無腦的共產黨領導者。他的戰略與戰術運用是十分精妙的。因此,中國沒有聽從史達林的安排。主動與我們和談解決。這是我們非常願意的。因為,當時的處境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十分難以承受的。我們一線部隊戰損較大,士氣不佳,而二線補充軍隊睏乏在歐洲。因此,果斷結束戰爭不給蘇聯在歐洲有機會,這是我們的意願。

如果按照最普通的數學恆等式來看,戰略上我們與他們1:1可以抹掉,戰術上他們1:0。

我們失利了。實際上是很簡單的等式。但是誰都不願意或者沒有辦法在我們剛剛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後,去直接面對在亞州這個小島上的失利。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對韓戰勝負的感慨最具有代表性:「這協定暫時停止了(我虔誠希望它永久終止了)那個不幸半島上的戰爭。對我來說,這亦是我40年來戎馬生涯的結束。它是我軍事經歷最高的一個職位,但是它沒有光榮。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次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具有同感。」

相關文章:

世界對朝鮮戰場雙方指揮官的評論

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評論

看看世界對志願軍空軍的評論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韓戰,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1950年爆發的韓戰,是一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這場血戰整整歷時三年,傷亡數百萬軍民百姓,損耗數百億軍費物資,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後,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如此宣傳。那麼,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呢?
  • 韓戰
    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韓戰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 當戚薇遇上王菊、吉克雋逸,誰勝誰負一目了然!網友:出乎意料
    吉克雋逸和王菊,分別站在戚薇的兩側,本以為這一局誰勝誰負一目了然,肯定是戚薇「妥妥的贏了」!但沒想到,另外王菊和吉克雋逸竟然絲毫不遜色與戚薇。甚至氣質還有那點趕超戚薇?看到這裡,不少網友都表示,實在是出乎意料!本以為這兩人會是戚薇的「陪襯」,現在看來,「一白遮百醜」在顏值高的人身上根本是毫無作用的!
  • 朝鮮外交官宣稱,朝鮮對誰當上美國總統不感興趣。
    一位高級平壤外交官在周二訪問聯合國總部時說,朝鮮不在乎誰是美國總統。  朝鮮人權和人道主義問題主任金永和在聯合國大會委員會批准了一項譴責亞洲國家「普遍和嚴重侵犯人權」的決議草案後對記者說。「我們不關心誰成為美國總統。」金主任。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1950年在朝鮮半島,東方最大的國家和西方最大的國家在這裡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戰爭的結局,以東方對西方逆襲的勝利而告終。中國人民志願軍勝利後,彭認為,這場戰爭結束了西方列強任意徵服東方民族的「一邊倒」時代,中國人民的強大令世界側目。
  • 美國人如何評價韓戰:只有傻瓜才選擇中國作對手
    而用世界目光去審視韓戰,也往往能看得更全面、更透徹、更令人信服。但不管站在什麼立場上看韓戰,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是:「韓戰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站起來了!」隨著電視劇《三八線》的熱播,那段歷史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今天推薦這篇寫於2010年的文章,以饗讀者。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這場戰爭指的便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多、參戰人數超過300萬的韓戰。那麼誰才是這次戰爭的最終贏家呢?當然美國的主流觀點一直認為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和志願軍打了一個平手,不過有一個美國人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便是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當時在韓戰停戰60周年的紀念日上,這位美國前總統發表了一番「新奇」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陳述了一個新的觀點,認為美國才是韓戰的最大贏家。
  • 究竟誰挑起了韓戰?日據時期便種下禍根 民族分裂是根本原因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在得到蘇聯同意後下令部隊越過三八線,對韓國發動了突然襲擊,韓戰由此爆發,並在隨後將中、美、蘇等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其中。 如果單以誰率先下令部隊大規模越過三八線發起攻擊,那麼無疑是有朝鮮挑起了戰爭,但這既對也不完全對?
  • 堪稱「槓精」界的鼻祖,一段對話,千百年來仍不知誰勝誰負!
    堪稱「槓精」界的鼻祖,一段對話,千百年來仍不知誰勝誰負!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你是和他們講不進去任何的道理。惠子則答道:我是他在這世上最好的朋友,我不讓著他,還有誰讓著他呢?他嘴上說著與世無爭,其實比誰他爭得厲害,我比他更了解他自己,挺羨慕莊子,有一個這樣吵不散的朋友,今生又何求呢?堪稱「槓精」界的鼻祖,一段對話,千百年來仍不知誰勝誰負!
  • 抗美援朝戰爭,被志願軍擊斃的最高級別軍官是誰?
    1950年韓戰爆發,不久之後美軍越過聯合國,私自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爭的擴大,戰火開始往中朝邊境蔓延,嚴重危機我國領土安全,為維護領土主權,我國同年組成志願軍,幫助朝鮮同袍趕跑美國侵略者。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韓戰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以及離美國歷史關於韓戰的紀錄。 第一,韓戰的起因 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韓戰講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志願軍馳援朝鮮,將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成功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侵略,保衛了祖國。實際上僅僅只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但是對於韓戰的詳細起因並沒有太多介紹。
  • 韓戰與中國崛起
    有人說中國在韓戰中取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參見沈志華著:《毛澤東、史達林與韓戰》,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358頁)。事實上,中國入朝參戰對於新中國崛起有著極其偉大的意義。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在美國,這場戰爭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如果你問一個普通美國人他們對韓戰的看法,他們反而會反問你,美國真的打過這樣一場戰爭嗎?
  • 韓戰主帥馬修·邦克·李奇微的簡介 李奇微如何評價中印戰爭
    韓戰爆發後,李奇微在1950年沃爾頓·沃克中將車禍喪生後,接過了在朝鮮作戰的第8集團軍的指揮權,並且在杜魯門總統解除麥克阿瑟的兵權後,李奇微又接過了「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頭銜。並且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將聯合國軍拯救出來,並且阻止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攻勢。1952年5月,李奇微擔任歐洲盟軍的最高司令。1955年李奇微計劃提前從美國陸軍退役,開始了他的個人生活。
  • 關於「韓戰」,我們知道的一樣嗎?
    近年來又讀到一些國外關於韓戰的歷史,以及最近幾年有個別國內學者通過一些前蘇聯開放的檔案重寫的韓戰歷史,跟大叔小時候學過的「抗美援朝」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就通過幾個小問題問答的方式來寫寫,各位朋友也可以對照一下這些問題跟你印象中的歷史常識是否一致?
  • 韓戰爆發後,看似強大的南韓軍隊,怎麼就不堪一擊呢?
    日本戰敗後,朝鮮並沒有迎來新生,而是由日本一個主人,換成了蘇聯和美國兩個新主人,雖然名義叫"託管"比較高大上。在南北兩個大佬的幫助下,南韓和朝鮮分別建立了。兩國的野心都非常大,一心要徵服對方,統一半島。可是誰也不服誰,雙方持續爆發了無數次的武裝衝突。
  • 朝鮮人被告知韓戰始於韓國入侵朝鮮,中國的歷史書是如何記載這一歷史事件的?
    因此,北朝鮮入侵韓國只是在試圖統一自己的國家。雖然我感謝美國保護了韓國,因為如果沒有它,我們可能就不會有韓國現在巨大的經濟成功,但韓戰不是一場「北朝鮮人」是壞人的戰爭。現在,中國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顯然,中國不希望美國待在其邊境上。中國已經被西方國家強姦和掠奪了100多年了(我認為日本是一個西方國家)。你認為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剛剛被美國及其盟國騷擾的國家會信任他們嗎?
  • 汽艇專欄《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讀後感
    最近讀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約瑟夫.古爾登的《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Korea: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ar)一書,考慮到韓戰中中國軍民巨大的犧牲以及後續結果對於東北亞乃至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順手寫篇讀後感,供大家討論。
  • 當韓國跆拳道遇上朝鮮跆拳道,誰更厲害?
    2020年6月25日是韓戰暴發70周年,這次推出的60分鐘紀錄片,罕有地同時呈現韓國與朝鮮兩國境內跆拳道的發展,訪問拍攝崔泓熙分散在南北兩國的親傳弟子,探訪歐美多國。這期節目也是鳳凰衛視與韓國J&D Media聯合製作,發揮各自在朝韓的優勢,結緣共譜這部跆拳道合奏曲。
  • 充分準備,出手就勝
    戰爭不是兒戲,不是誰一上戰場就能手到擒來、決戰決勝。要想出手就勝,就要進行充分的戰爭準備。堅持在最大的困難上進行戰爭準備,往往就能爭取到最好的結果。戰時較量始於平時準備。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離不開戰前和戰時的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