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挑起了韓戰?日據時期便種下禍根 民族分裂是根本原因

2021-01-07 騰訊網

1950年6月25日拂曉,朝鮮在得到蘇聯同意後下令部隊越過三八線,對韓國發動了突然襲擊,韓戰由此爆發,並在隨後將中、美、蘇等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其中。

如果單以誰率先下令部隊大規模越過三八線發起攻擊,那麼無疑是有朝鮮挑起了戰爭,但這既對也不完全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能不結合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突襲韓國前的整個歷史脈絡單純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朝鮮半島自從1910年被迫與日本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淪為日本殖民地以後,朝鮮國內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便從未停歇。但在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過程中,其獨立組織內部左右翼兩股勢力的對立便早已涇渭分明。

隨著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直到二戰以日本的戰敗結束,朝鮮半島也因為美蘇軍隊沿著三八線的南北佔領而分裂成了兩個國家。

儘管朝鮮半島上南北雙方在二戰結束後都標榜也實現民族的統一,但實際上從未真正探討過和平統一的議題,彼此都謀求的是革命的統一或武統。因此儘管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戰爭結束了,但南北雙方沿著三八線始終摩擦不斷,雙方在該地區的衝突中也互有進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當時南北雙方的經濟狀況也與今天朝鮮半島上恰好相反。朝鮮背靠蘇聯和中國,工農業生產從戰爭中恢復迅速,到1949年的時候國民生產總值已經比日本投降時增長了兩倍,而韓國方面卻背負著沉重的財政赤字,不但物價上漲而且工業生產萎縮,李承晚政權已經岌岌可危。

更為致命的是,二戰後朝鮮從蘇聯獲得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不但經濟狀況遠好於韓國而且在武器裝備上也漸漸的對韓國佔有優勢。

原本在存在這樣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李承晚領導的韓國政府應該夾著尾巴做人,韜光養晦,待時機成熟後再尋求突破。但李承晚在國內壓力之下,卻整天大張旗鼓的叫囂「北伐」,主張對朝鮮採取強硬態度並制定了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方案,在這種場合大肆鼓吹武力北伐統一朝鮮。

1949年以來,李承晚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韓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收復北方,甚至認為晚打不如早打,越晚動手困難越大。甚至在10月7日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公開宣稱發動北伐戰爭三天後便可以佔領平壤,與守衛三八線來說,守衛與中國的邊境線更為容易。

在李承晚好戰言論的刺激下,當時韓國軍政方面也被搞得「熱血澎湃」,一個個都如同好戰的公雞,時任韓國國防部長的申性模就表示「只要總統下令,韓國軍隊三天便能佔領朝鮮,一周能打到鴨綠江邊,將鴨綠江水獻給總統。」

因為韓國方面一再的武力威脅「北伐」,也更加刺激了朝鮮方面的整軍備戰,在大量獲得蘇聯援助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朝鮮半島北南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朝鮮方面也準備使用武力手段解決統一的問題,並認定只要速戰速決,朝鮮便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避免美國的介入。

1949年6月29日,韓國軍隊派出了一支252人組成的遊擊隊「虎林大隊」越過三八線,對朝鮮一側村莊進行了襲擊,甚至還滲透到了元山附近。但這支部隊的滲透作戰行動遭到了朝鮮軍隊的全力打擊,僅有50人在活動了半個月後活著回到了韓國。

韓戰爆發之前,韓國方面一邊在三八線附近製造摩擦的同時,還在南方一側秘密調集了4萬多人的軍隊,對朝鮮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壓力。

在韓國不斷的軍事摩擦和政策挑釁動作的刺激下,最終1950年6月25日朝鮮方面在獲得了蘇聯的點頭後採取了越過三八線的報復性軍事行動,而這正好落入了由朝鮮發動和挑起韓戰的圈套,也讓一直叫囂「北伐」,三天之內佔領平壤的李承晚成為了自己鬥雞恐嚇政策最大的受害者。要不是後來美國操縱聯合國介入,整個朝鮮半島早已經被朝鮮人民軍佔領。

因為美國介入後,韓國李承晚大難不死,絕處逢生。整個朝鮮半島在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反攻下,幾乎又差點全部被聯合國軍,這時候中國軍隊參戰了。因為美國一旦消滅朝鮮,兵臨鴨綠江,在失去了戰略緩衝後,將對剛剛獲得成功的中國革命和安全造成極大安全,也同樣威脅到了蘇聯。

韓戰的爆發,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本長期的殖民統治,二戰後美蘇在朝鮮半島的分割佔領產生了兩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政權,從而使得朝鮮半島成為了美蘇冷戰最直接的對抗。朝鮮民族的分裂是導致韓戰的根本原因,沒有南北兩個政權的對立也就不會發生韓戰了。

----

敖翔,筆名「愛歷史」,歷史專欄作家,愛歷史網站創始人。從事老照片收集研究二十年,曾長期為《北京日報》,《炎黃地理》等刊物供稿,並在搜狐、網易、鳳凰網、人民網等開設專欄,並為國內多所博物館、紀念館、大學研究機構提供資料協助,所獲成果被港澳臺和海外電視欄目和新聞機構多次引用。

相關焦點

  • 本是同一個民族的朝鮮和韓國為何分裂至今
    據現代史學界推測:《山海經》是成書於戰國中後期,而其參考資料的年代可能更為久遠,這也就是說至少在戰國時代朝鮮就已被當作國名使用了。需要指出的是:《山海經》中的這個朝鮮國是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儘管這個朝鮮國的一部分疆土延伸到了今天的朝鮮半島北部,但嚴格意義上這個朝鮮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和今天的朝鮮不是一個概念。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說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不顧國際條約,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擅自發動對南朝鮮所謂的侵略,而我國參戰也是被北朝鮮拉下水的無奈之舉。
  • 韓戰誰勝誰負的評論
    美國學者約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響的著作《韓戰——未透露的內情》一書中說:「在美國不愉快的經歷中,韓戰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之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從記憶的罅隙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韓戰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班師的戰爭。美國使朝鮮處於僵持狀態,同共產黨中國這個龐大而落後的亞洲國家打成了平手。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不論在統一還是分裂時期,都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自始至終與我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在外交關係上,要麼臣服,要麼對抗,要麼合作。
  • 各國的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回憶韓戰的?
    到9月份的時候,在美國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率領下,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目的是統一朝鮮半島,成立一個單一的非共產黨的政府。杜魯門總統擔心,聯合國部隊逼近中國邊境鴨綠江會挑起中國的幹預。但麥克阿瑟向他保證,中國不會做出反應。然而到了11月份,中國的志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幹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
  • 韓戰因何而起?我國派出240萬志願軍,美國呢?
    由美國扶植的傀儡李承晚於1948年8月15日當選韓國總統成立大韓民國,為了遏制李承晚,金日成迅速於1948年8月25日在北朝鮮舉行了最高人民會議選舉,且於9月9日宣布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正式成立!從此原為統一的國家分裂出兩個對立的政權。
  • 韓戰
    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韓戰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 韓戰與中國崛起
    蒙古的物流要與太平洋連接,就需要暖港,這樣蒙古的發展便在韓戰後與中國產生了天然的依存關係,這正如在韓戰之前,蒙古的發展必然與掌控中長鐵路的蘇聯產生天然聯繫的道理一樣。相反,外蒙古出海路線由蘇聯轉到中國這一變化又使外蒙古的發展與中國產生不可分割的依存關係,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蒙關係的未來走向並必將產生有利於中國的重大變化。最後,朝鮮戰場的勝利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朝鮮停火協定籤訂後不久即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美國的百般阻撓下,中國被邀參加有蘇、美、英、法等大國參加的日內瓦會議,主要討論如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
  • 韓戰爆發時,韓國如此不堪一擊,朝鮮到底有多少人參戰?
    朝鮮半島原本是一個完整的,但是後來卻被分裂成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分別由蘇聯以及美國管理。朝鮮和韓國自建國的那天起就非常看不慣對方,兩國之間也是經常出現衝突和摩擦,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先一步統一朝鮮半島。
  • 關於「韓戰」,我們知道的一樣嗎?
    後來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又陸陸續續讀了很多美國人韓國人以及海外華人寫的韓戰歷史,結果發現有些地方跟過去的認知是有所不同的。這個興趣的產生,基於內心的兩個問題:1,朝鮮半島自500多年都是個統一的國家,為什麼會分裂成南北兩個朝鮮?2,南北朝鮮明明是親兄弟,同種同族同語言文字,為什麼要大打出手兵戎相見甚至真的親兄弟在戰場廝殺?
  • 韓戰,中國究竟該不該介入?細數這場戰爭的歷史意義
    韓戰,中國究竟該不該介入?細數這場戰爭的歷史意義抗美援朝是我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它對中國,對朝鮮,對西方乃至整個世界的局勢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翻開近代中國的歷史,每一頁都是屈辱的篇章,從"東亞病夫"開始,黃種人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低劣、虛弱、奴性的民族。落後的我們正在被整個世界毆打,不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是這樣,我們內部的民族自信心也在百年的屈辱中不斷地被磨滅,這種影響甚至持續到現在。直到我國志願軍出現在朝鮮之前,麥克阿瑟仍不相信中國會派兵,他不是震驚於中國會派兵,而是敢做出這種決定。
  • 抗日戰爭打的如此艱難,為何韓戰中國卻突然能對抗美國了?
    主要原因是作戰主體變了,中國從民國變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權:國民黨僅僅是名義上統一,新中國中央實至名歸。 1,國民黨時期軍閥各自獨立,無法將中國國力發揮出來。
  • 韓戰中,美國已經把原子彈運到日本,為什麼最終沒敢投放?
    導語:韓戰中,美國已經把原子彈運到日本,為什麼最終沒敢投放?美國在二戰結束以後變成了一個各方面都十分強大的國家,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害。美軍經常會發動戰爭,比如發生在1955年的越南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美國打了20年的時間,經濟損失很嚴重,後來見到國內民眾反戰情緒高漲,所以只好撤軍回國,最後越南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其實,在越南戰爭之前,還發生了韓戰。在1950年的10月份,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當時的原因是由於朝鮮半島處在分裂的時期,南北方都出現了不同的政權,這讓矛盾變得更加激烈。
  • 朝鮮人被告知韓戰始於韓國入侵朝鮮,中國的歷史書是如何記載這一歷史事件的?
    從技術上講,北朝鮮的建國和侵略韓國背後的原因很容易讓人同情。他們看到了美國對韓國傀儡國的準殖民佔領,也看到了抵抗的必要性:請允許我提醒你,朝鮮半島剛剛結束了日本30年野蠻的殖民統治。因此,北朝鮮想要的只是一個沒有外國影響的統一的朝鮮半島。為了讓你對韓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有一個概念,我們只要看看半島光復後的短短幾年到北朝鮮入侵之間發生的歷史暴行就可以了。
  • 孝文帝遷都是北魏政權分裂的禍根嗎?
    且戰爭逐漸停下,劫掠戰利品的機會越來越少,官僚階層便將魔爪伸向民間,從人民手中榨取收入,這必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傷害。馮太后的班祿制改革就是參照漢人政權的俸祿制,從民間獲得稅收來支付官員薪水。與稅收相輔相成的,則是土地改革,政府將土地分給人民耕種,然後收取土地稅、農業稅。
  • 一戰的最大禍根:極端的民族仇視、對戰爭與殺戮的麻木
    但我們不要忘記,人性的淪喪和對殺戮與戰爭的麻木態度以及由此而來的種族仇恨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的最大禍根。在當時的大眾看來,戰爭似乎是簡單的,而且一切殘忍的暴行都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能夠爆發,甚至煽動戰爭的人還能夠獲得本國民眾廣泛支持。其原因和一戰時期的士兵與民眾心態是脫不開關係的。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但是美國歷史記載了韓戰的詳細原因。那就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派遣軍隊入侵南方(也就是韓國),而美國政府顯然不能置之不理,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同時美國還說服聯合國,以朝鮮入侵韓國的名義,讓聯合國成立世界聯軍一起參與共同對抗朝鮮的入侵。
  • 用陰陽五行破解朝鮮半島何時統一:朝韓分裂一百年
    朝鮮半島分裂局面,已經維持了七十多年。那麼,什麼時候朝鮮半島能夠統一呢?這主要看朝鮮半島分裂的具體原因是什麼。朝鮮半島分裂是共產黨國家聯盟,同西方資本主義強國之間鬥爭而造成的。日本戰敗後,共產黨勢力控制北朝鮮,資本主義掌握著南朝鮮。一九五O年,金日成發起統一韓戰,被美國破壞;美韓反擊準備滅了北朝鮮,又被中蘇所阻止。形成了今天這種分裂局面。
  • 戰爭真相不容遺忘,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70年前,志願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凝成了銅牆鐵壁,幫助了朝鮮人民,也守護了鴨綠江的和平。這70年內,關於韓戰的議論也不斷,但是戰爭的真相不該被人遺忘。1950年6月25日凌晨,一聲槍響挑起了韓戰的序幕,但是這並不是這場戰爭的真正開端。
  • 說一說朝鮮歷史上經歷的四場大規模戰爭
    敗退的日軍遇到守候多時的明、朝水軍,在陳琳、鄧子龍和李舜臣的指揮下,明、朝聯軍取得了露梁海戰勝利,鄧子龍和李舜臣在此次海戰中陣亡。至此,壬辰倭亂以明、朝勝利而告終。這場戰爭嚴重破壞了朝鮮社會,戰後朝鮮的耕地和人口銳減。朝鮮王室第一次被外國欺凌,威信空前低落,社會各種裂痕在倭亂後一併顯露,朝鮮王朝五百餘年國祚實際上從此時開始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