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家長,自然而然要輔導孩子背誦古詩詞,這樣我們會經常面臨輔導效率不高,大人氣氣呼呼,小孩哭哭鬧鬧的局面。長此以往,不但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父母有時也一籌莫展。這可怎麼辦呢?
我的親身體驗是,首先家長要平心、耐心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虛心、誠心反思一下輔導方法。
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還不具備獨立閱讀與背誦的能力,家長輔導孩子背誦古詩詞,你責無旁貸。這樣你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在輔導中獲得快樂,要不,又能怎麼樣?平心,耐心,很有必要吧?
不要把輔導孩子看成是小菜一碟,孩子還真不一定能不講條件愉快地接受你的輔導。無論學識高低,上學的時候如何如何,你還真不一定知道輔導背誦古詩詞最最基本的方法。下邊看看輔導古詩詞背誦,最簡單、最基本的辦法。
輔導孩子背誦一首未讀過的古詩詞,首先是家長領讀。接著是試背。等到孩子跟讀流利後,再與孩子一起逐句試背;熟練背下第一句後,再背第二句,接著兩句連在一起背;背第三句,前三句話連在一起背;第四句、第五句……以此類推。最後是通篇鞏固。
這樣背誦的速度雖然可能慢些,但記憶的準確性和牢固性比較好,能經得起時間和測試的考驗,從背誦質量與意義上看,結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怎麼樣,輔導方法有點欠缺吧!那我們在呵護孩子背誦積極性方面又有哪些實踐體驗,又有哪些值得交流的做法呢?
我親身實踐了四種方法,感覺有一定的效果,下邊分享給朋友們。
很多孩子喜歡塗鴉,那就讓他們把詩的意境畫出來,邊畫邊背。有的孩子喜歡表演,父母可以讓孩子表演詩中的故事,家長自己背誦;兩三遍之後,再由父母表演詩中故事,孩子背誦。邊背誦,邊表演詩詞描繪的故事,快快樂樂的心境,對記憶與理解非常有幫助,我們為何不試一試?孩子如果喜歡寫字,還可以讓他們邊寫邊背,這樣雖然效率不高,可既背誦又識字,實現了雙豐收。我家孩子特別喜歡仿寫詩句,我就讓她邊背誦,邊創作自己的作品。這樣,不但古詩背過來了,自己還另創作一首童趣橫生的作品,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如,背誦《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 ,範成大。我家孩子就即興謅了以下幾句——
晝出上學夜學畫,背詩多少我當家。
媽媽不解偏生氣,我傍抱枕嘰裡呱啦。
儘量調動孩子的多種感知器官參與背誦活動,變枯燥為樂趣,變死背為活學活用,這豈不很好?
成人背誦古詩文為什麼往往比孩子快,原因是成人的理解力要遠遠高於孩子。我們家長輔導孩子背誦古詞,也要儘量讓孩子理解詩詞的大概意思和主題思想,使孩子在背誦積累古詩詞的同時,既受到思想教育,又增長學習與生活智慧。
落實到操作層面,可以教孩子先背譯文,後背原文。孩子將詩中的意思背記下來了,在遷移到原詩語句上,這樣就降低了背誦古詩詞難度。
如,背誦《菊花》,唐代,元稹,可以先背誦譯文後,再遷移到原文。
秋菊繞著房舍好似陶淵明的家,圍籬笆繞一遍太陽漸漸西斜了。不是在花中偏愛菊花,
因為菊花開過更沒有花了。
古詩詞非常具有音樂美,尤其講究在韻腳押韻。如《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範成大。每句詩的首尾單字分別是:晝/麻,村/家,童/織,也/瓜。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末尾一個字位置韻腳,韻母相同都是a,分別是麻、家、瓜。《詠柳》,宋,賀知章。每句詩的首字分別是碧、萬、不、二。韻腳是高、絛、刀,都押ao的韻。
背誦古詩文,關注每句詩首尾字,既便於記憶,也有利於熟悉詩詞的韻腳與押韻,為孩子將來的詩歌創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古詩都有嚴格的韻律,這是古詩詞對美學的一種回歸。在背記古詩的過程中,可以重讀韻腳,體會其音樂美,實現背誦的樂趣。
我們大家都在影視作品中看見過古代的讀書人吟誦詩詞的樣子,他們是那樣的投入,搖頭晃腦,如醉如痴,將誦讀音調拉得很長,很長。我們有時還覺得很可笑,覺得古人非常古板,不過,這的確有助於記憶。因此,我們輔導孩子背記詩詞時,也可以適當放慢速度,放大聲音,盡情體味詩中的意境和韻味,從而加深記憶,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