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云:"河漢三更看鬥牛,姨媽不來真上頭。"(對不起,古詩沒雲過,是我雲的)
尤其是當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感受到雙腿間湧出的那股暖流時,那簡直是鬧心plus。
雖然我們可以靠推算日期來預測大姨媽什麼時候來,但這可和算20以內加減法不一樣,遠沒有那麼固定。
因此,除了算日子,以下這些身體上的表現也能幫助我們提前預警。
預警1:痛痛痛!
胸部脹痛
說脹痛之前,咱先了解一下前情提要。
我們都知道月經周期背後的"操控者"是雌孕激素,而這兩種激素都是卵巢分泌的。
卵巢也不是個沒有感情的分泌機器,它的分泌呈現有規律的高低變化。
月經來之前,通常會趕上卵巢分泌激素的高峰期,之後分泌量會逐漸下降。雌孕激素的"目標"之一就是乳腺。
因此月經來潮前,血液中的雌孕激素水平會升高,對乳腺的刺激也會增加,胸部就會產生脹滿、疼痛的感覺。
等月經來潮之後,雌孕激素水平降低,脹痛也會隨之緩解。
除了脹痛,有些時候乳房上還能摸到一些小疙瘩,這一般是激素作用下引起的乳腺小葉增生,月經結束後會自然消退。
小疙瘩的唯一"作用"就是整個月經期的痛感加持,給你2倍痛感的極致體驗。
腰痛
除了胸疼,大姨媽要來之前,還可能有盆腔墜脹和腰骶疼痛的表現。
那種感覺就好比往你小腹裡掛了坨鉛塊。
言歸正傳,這種表現可能是和前列腺素的作用及盆腔組織水腫充血有關,一般持續到月經來潮後也會自然緩解。
頭疼
來月經前頭疼的現象比較多見,多為雙側性,也有可能是單側。
疼痛的部位不固定,一般位於太陽穴和後腦勺。
頭痛呈持續性或無誘因性,時發時止,可能與間歇性顱內水腫有關。
這是因為月經前期,身體受雌激素變化的影響,會使體內滯留更多的鈉,而鈉會使身體儲存更多的水分,這些水分被腦袋分了一杯羹之後,就會產生生理性的顱內水腫。
這種頭疼的感覺怎麼描述呢?
就好比有個電動錐子在你腦瓜子裡不分晝夜地蹦迪,開關還不在你手裡。
腸痙攣疼
這種現象不是很普遍,主要表現為腸痙攣性疼痛,可能伴有噁心嘔吐,臨近經期還會出現腹瀉、尿頻等症狀。
可以想像一下邊拉肚子邊流大姨媽,那個狀況就非常"慘烈"了。
預警2:變變變!
情緒改變
這應該是大姨媽要來之前比較外放的一個變化了,外人都能看得出來。
這種情緒改變一般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焦慮型,一種是抑鬱型。
焦慮型表現為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大、易激惹,出現不安的情緒和行為;
耐心值直線下降,成功變身行走的火藥桶和不用明火就能炸的炮仗。
而抑鬱型則相反,這類女生往往表現為情緒低落、莫名地愛哭、有社交退縮行為、失眠等。
分泌物改變
月經來之前,盆腔逐漸處於充血狀態,陰道分泌物也會隨之增多。有時候讓你心驚膽戰的股股暖流就是增多的分泌物。
個別情況下,陰道也可能排出少量血性分泌物,這通常是經前出血,不需要太擔心,相當於是一部分子宮內膜"早退"了。
當然如果是量比較大的經前出血,還是得找醫生看看,排除疾病情況。
食慾改變
我們都說沒什麼煩心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對於快來月經的女生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
月經前多數女生會食慾大增,會瘋狂想吃甜食或有鹽味的食物,但也要注意控制量,別太大吃大喝。
除此之外,少部分女生會出現厭食現象,或厭惡某些特定食物。
這是因為人體中參與調解食慾變化的是下丘腦這個"司令部",卵巢是它的"小員工"。
當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過多時,也會影響到下丘腦的正常工作,對食慾的調解就會出現一些偏差。
當然,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這些,月經前還可能有很多其他的變化。
比如有些女生皮膚會變得非常愛出油、會狂冒痘痘,也有些女生會出現肢體水腫的表現。
這些症狀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也不一定每個月都有,但一般都會隨著月經到來而自然緩解。
寫了這麼多,一來是想告訴大家,月經前有這些表現很正常,大家可以綜合這些表現提前做好迎接大姨媽的準備。
二來也希望周圍的人能多多理解一個即將來大姨媽的女生,她們真的是太難了!
參考文獻:
[1]滕秀香.經前期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及診斷[J].中國臨床醫生,2010,38(11):17-19.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0.11.006. [2]劉青.帶你了解經前期症候群[J].中國生殖健康,2019(01):15.
[3]付升旗,遊言文,汪永鋒著.系統解剖學[M].2017.
文末福利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來月經時的感受和表現#
or
#來月經時的應對方法#
留言點讚最高的小柚子,
將獲得美柚馬克杯一個。
截止時間:2020年12月11日 10點
公布時間:2020年12月11日 20點
*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美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