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記憶-吃撐的那些歲月

2020-12-23 贛南視界

客家擂茶是從小喝到大的一種飲料,它就如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愫,陪伴著我們渡過苦澀的童年。

「食擂茶咯,來食擂茶」,這是我們幼時聽得最常見的話,每家每戶家裡有客人來了,就一定會用大鐳缽做滿滿的一缽擂茶,然後招呼隔壁鄰居一起來家裡喝擂茶。每到這個時候,小孩子就特別高興,也紛紛湊上去喝擂茶,小孩子貪心愛吃,加了炒芝麻還要加黃元米果酥,還用炒紅薯片當勺子舀擂茶喝,舀著舀著,炒紅薯片也吃掉了。大人加擂茶時,小孩子也鬧著要加,喝的只到喝不下去了才罷休。大人把小孩抱下凳子,一個個小孩肚子都圓圓的,活像一個個小氣球。

等讀初中後,因為住在學校,所以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回家的間隔也越來越長,吃擂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只有家裡有各種大事,例如喬遷、婚宴、敬祖的時間才能吃到正宗的客家擂茶。每當要做喜事大事時,家裡都要請幾個嬸嬸負責擂茶泥,擂好茶泥備用。擂茶泥雖看起來簡單,但耗費時間長,很需要耐心並且很需要臂力。擂茶泥工序如下:首先要將茶葉挑選,把粗梗、發黴的茶葉去掉,然後用篩子多篩幾次,去除茶葉裡面的灰塵和石子再用水洗一次。然後分次將茶葉倒入擂缽內,先用擂棍敲、壓,讓茶葉先初步粉碎,擂到半爛的時候可以放入一些鹽,繼續擂;第三將擂的差不多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食用油,一般用花生油或者木子油,再繼續擂。在擂爛的過程中有的會放入花生之類的。最後擂的很爛的時候把茶泥用勺子刮起來,存放到一個大瓷碗內,方便保存以後備用。保存方法最簡單的是用另一個瓷碗倒扣在裝有茶泥的瓷碗上,有的人會買專用的陶罐存放茶泥,因為茶泥加了很多鹽,所以這樣擂好的茶泥可以保存一段時間。保存好的茶泥只要用煮沸的水一衝泡,攪拌均勻後加入炒芝麻等佐料就可以很快用來招待客人,很是方便。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去隔壁村同學家玩,同學母親就做了幾大缽擂茶招待我們同學一行。很久沒有嘗過正宗的客家擂茶味道了,我們邊聊天邊喝擂茶,邊吃零食,不多久我們一個個都吃撐了,連連喊不要加了不要加了。但客家擂茶有消食、驅寒的功效,即使吃撐了也很快消掉了,不會對身體有負擔反而喝了擂茶全身舒暢。

客家擂茶是客家人傳承千百年的習俗,是團結客家人、溝通親戚之間的紐帶,也是客家人熱情好客的外在表現。客家擂茶取料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即幫助了客家人渡過了各種艱難困苦的歲月,也是客家人養生保健的一種飲食習慣。在當今飛速發展的時代,客家擂茶更像是一種連接我和家鄉的紐帶,在每個明月皎潔的夜晚,我們都在心底懷念曾經的擂茶,懷念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喝客家擂茶的場景

相關焦點

  • 歲月靜好飲擂茶——以客家擂茶為例看中華文化中的藥食同源思想
    「喝茶」一詞也作「吃茶「,在《紅樓夢》中,賈母攜著一眾姑娘僕婦們到了妙玉的櫳翠庵去,一向不染俗事的檻外人妙玉也殷勤地捧出茶盅來待客。賈母有著一個挑剔的脾胃,對著妙玉解釋:」我不吃六安茶。「妙玉也是個人精,笑著回到:」知道,這是老君眉。
  • 客家美食:擂茶
    地處閩西北的清流寧化,皆屬純客家縣。明山秀水,地饒物豐。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居住在這裡的客家人,就地取材,創造了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擂茶就是其中一種,頗有代表性。嬰兒洗三朝、老嬤嬤念佛、家裡來賓客、婚嫁喜慶……心靈手巧的客家主婦準會煮上一鍋清香四溢的擂茶。製作擂茶少不了二樣工具:擂缽和擂持。擂缽和釀酒的缸都屬陶製的容器。只是,缸的內壁光滑平整,擂缽的內壁粗糙凹凸,自缽底至缽口有粗密(或細密)的溝紋呈輻射狀分布。擂缽有大有小,高矮不一。
  • 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2008年02月25日 1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擁有客家血統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記憶,在俗稱「客家人街」的文化路上開設「客家點心坊」,賣傳統的豆花、鬆餅外,還有客家擂茶。  歷史記載,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取回臺灣時,隨他前來臺灣的客家將領即進駐恆春半島屯田。目前車城鄉的統埔村名,就是這樣來的。另外保力村也有客家人的遺蹟。   清光緒年後,開放內地人來臺灣,客家人到恆春半島的更多,滿州鄉、恆春鎮都有客家人。
  • 客家街賣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客家子孫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對古城客家人的記憶,在客家街開設「客家點心坊」。(記者宋耀光/攝影)  清朝時代恆春城內本有很多客家人,擁有客家血統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記憶,在俗稱「客家人街」的文化路上開設「客家點心坊」,賣傳統的豆花、鬆餅外,還有客家擂茶
  • 探訪客家非遺文化「擂茶」的秘密
    古村的後方設立了一個農耕展廳,裡面擺放著眾多似曾相識的農耕用品,相信在這裡展示的不少物品,都會勾起很多人對於青蔥歲月的回憶吧。當然這裡雖名為古村,實際現在也居住了不少當地的居民,一方面是為了保持村落原有的傳統,二來讓遊客到訪能夠看到更多的煙火氣。因地制宜修建的一些西式咖啡店、書吧也算是把中西文化完美的融合了一下。
  • 客家擂茶,研磨聞香的品茗樂趣!自製擂茶用這招增香味
    手拿製作擂茶的擂棍,以順時針手勢將擂缽中食材研磨出香氣,再以熱水衝泡,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香氣,一碗擂茶,喝出客家風情。擂茶是客家代表料理之一,在地客家味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不過擂茶其實並非從臺灣發跡,它的誕生和客家人的遷移、流變有關喔!擂茶在臺灣會出名,還和觀光發展有關係?
  • 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
    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也是最能體現客家人熱情好客的飲茶形式。客家人有「無(擂)茶不成客」的說法,「擂茶」是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種待客禮儀。
  • 客家擂茶是古代喝茶遺風嗎?
    而客家擂茶,便是從古時遺留下來的「粥茶」。所以,說客家擂茶,是古時喝茶遺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客家擂茶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兩種說法相對比較認可:一種認為是廣東揭陽市南官城一位姓何的老婆婆所售賣的小吃,因為這種小吃味道又好,又能夠很好地消解旅人的疲勞,加上此地往來的又都是四面八方的商人,因此名聲很快就傳播開來,繼而效仿者眾。
  • 贛南非遺:一杯好茶,客家擂茶,你喝過嗎?
    客家擂茶是非常具有客家風味的一種飲品,它是由生茶葉、生薑、生米三種原材料混合研製而成,清香宜人,口感豐富!是能飽腹的飲品。擂茶也是客家人社交的一種方式,在客家有「東家擂茶東家吃,西家擂茶西家吃」的傳統習俗,因此,擂茶可以說是促進了鄰裡之間的相互來往與和睦相處。
  • 記國家級非遺項目「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
    追本溯源,特色彰顯  贛南,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贛南客家擂茶在贛南客家人居住區域均有流傳,尤以全南縣的客家擂茶特色最為鮮明、最具有代表性。  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市級傳承人黃娥嬌告訴記者,贛南客家擂茶的製作技藝很是獨特,其基本原料以鮮茶葉、糯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各類青草藥為主。  傳統的擂茶製作中,需要的工具包括擂缽、擂棍、撈子。據了解,這三樣工具被稱為「擂茶三寶」。
  • 胖孃健康飲食菜譜分享——客家擂茶
    今天胖孃健康飲食給大家帶來這道美味的客家擂茶,希望你會喜歡。材 料長豇豆/四季豆、薯仔菜各適量豆乾、鹹菜脯、甜菜脯湯 料 材 料花生(炒香去皮)、芝麻(炒香)茶葉少許、薄荷葉、九層塔、各半碗做 法1,食材洗淨。
  • 「食在好客」甜點變禮物 客家擂茶化身冰淇淋
    有飯店業者以「禮物」為發想,設計多款充滿祝福心意的甜點;還有連鎖冰淇淋店家用客家擂茶為主題,展現濃濃的「好客」之情。 COLD STONE酷聖石冰淇淋為迎接4月客家桐油花季來臨,推出全新在地風味「客家擂茶冰淇淋」,共有「食在好客」與「歡聲擂動」兩種口味。
  • 桃花源擂茶習俗 一碗「三生湯」 人間歲月長
    老式的八仙桌上,杯碟林立,手工小食滿盤,待得一大碗的濃白香溢的擂茶端上桌來,一場鄰裡鄉親噓寒問暖、閒聊古今的熱鬧聚會就此展開。 這樣的生活場景,不僅僅出現於冬日閒暇,對於桃花源及桃源縣剪市、茶庵鋪、興隆街等沅水流域地區的居民來說,更是司空見慣的日常。 桃源如一夢,閒坐吃擂茶。任何飲食文化禮儀習俗,須得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浸。
  • 遊臺灣一定要買的新竹特產——北埔客家擂茶
    臺灣特產-新竹特產:北埔客家擂茶  一般鹹信擂茶應是客家人在逃難過程所發展出的特殊飲食,因為擂茶需要的材料可長期保存,研磨後加入熱水即可食用,相當方便,再加上今廣東省陸豐縣一帶客家人仍盛行以擂茶待客,故而有此一說。
  • 擂茶:九曲迴腸,心曠神怡
    流派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兩大類。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越吃人越多,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主人添滿這碗舀那碗,歡聲笑語,彼此間感情得以充分交流。擂茶,製作簡便,清香可口,且因配料不同,分別具有解渴、清涼、消暑、充飢等效用,經濟而又實惠。客家人熱情,多以擂茶待客。待客擂茶分葷素兩種。
  • 擂茶是什麼茶?擂茶茶藝表演的介紹
    擂茶發源於中國內陸,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流傳於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  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
  • 擂茶大型迷惑現場:你是茶還是飯?
    說話的是一個有趣的客家阿姨,「但是沒辦法,這邊即便自己會做的人,都上我這裡來喝。」 她一邊招呼我們進她家掛著「客家擂茶」書法的客廳,一邊凡爾賽式的吐槽著。「不怕跟你們說,你們要跟我說我的擂茶多好喝,我是不會覺得怎麼樣的;讓我覺得值得的,是本地揭西人專程跑來,跟我說』姐姐你的擂茶擂得比我家的好』。」我跟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點了點頭。
  • 陳春任‖那碗蕩漾的擂茶
    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念頭還是那家藏在淡水巷道老街後頭的客家糖水鋪。第一次來如果沒有導航的指引,很難才能找到這家店。雙開的窗戶、漸變的綠色瓷磚,鋪裡品類豐富,一進店,店員美女就會推薦店內賣得紅火的擂茶。「靚仔,擂碗茶食好麼?健康解暑利器。」聽到這話,小時候的那些清香又被釣起。心裡很溫暖,似乎那熱情與關懷都濃縮在這簡單的話語中。那些漸行漸遠的「擂茶」,成了心靈深處盛夏青綠色的思念。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嘗客家美食,逛百年茶廠我們過後去新竹湖口大車輪休閒農場客家美食餐廳享用分量大又美味的客家美食,一道道美食如酸菜肉片湯丶海鮮沙拉丶梅菜肉丶冬粉韭菜丸丶白菜盅丶臺灣雕紅燒魚等佳餚餵飽了大夥飢腸轆轆的肚子,旅行團獲得農場主人的熱情款待,讓團友吃得非常滿足。
  • 情迷五十載,一碗擂茶顯真意
    將樂擂茶具有千年歷史。據史料記載,擂茶源於東晉時期中原百姓入閩帶來的飲食習俗,被譽為「客家飲食文化奇葩」「中國古代茶文化孑遺」。2008年,福建客家擂茶將樂製作工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將樂也於2008年、2011年、2014年三度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擂茶)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