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2008年02月25日 1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介紹,清朝時代臺灣屏東恆春城內本有很多客家人。擁有客家血統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記憶,在俗稱「客家人街」的文化路上開設「客家點心坊」,賣傳統的豆花、鬆餅外,還有客家擂茶。

  歷史記載,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取回臺灣時,隨他前來臺灣的客家將領即進駐恆春半島屯田。目前車城鄉的統埔村名,就是這樣來的。另外保力村也有客家人的遺蹟。

  清光緒年後,開放內地人來臺灣,客家人到恆春半島的更多,滿州鄉、恆春鎮都有客家人。恆春縣誌的記載,南門有客家人街,即現在文化路、中山路及南門路一帶,但恆春半島的客家人因弱勢,語言逐漸被閩南人同化,年輕一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後裔。

  趙水的祖先是客家人,從內埔鄉搬到滿州,她嫁到恆春鎮後,一直想讓大家記得古城有個客家人街。51歲的她在3年多前,在文化街上開店,並取名「客家點心坊」。

  她說,當年住滿州鄉長樂村偏遠山區的母親生病,想吃豆花,她專程拜師學來的,鬆餅是到高雄市請大師級的師傅教的,當然客家點心坊不能少了客家招牌的擂茶。

編輯:官志雄】

相關焦點

  • 客家街賣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客家子孫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對古城客家人的記憶,在客家街開設「客家點心坊」。(記者宋耀光/攝影)  清朝時代恆春城內本有很多客家人,擁有客家血統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記憶,在俗稱「客家人街」的文化路上開設「客家點心坊」,賣傳統的豆花、鬆餅外,還有客家擂茶
  • 「食在好客」甜點變禮物 客家擂茶化身冰淇淋
    有飯店業者以「禮物」為發想,設計多款充滿祝福心意的甜點;還有連鎖冰淇淋店家用客家擂茶為主題,展現濃濃的「好客」之情。 COLD STONE酷聖石冰淇淋為迎接4月客家桐油花季來臨,推出全新在地風味「客家擂茶冰淇淋」,共有「食在好客」與「歡聲擂動」兩種口味。
  • 客家美食:擂茶
    地處閩西北的清流寧化,皆屬純客家縣。明山秀水,地饒物豐。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居住在這裡的客家人,就地取材,創造了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擂茶就是其中一種,頗有代表性。嬰兒洗三朝、老嬤嬤念佛、家裡來賓客、婚嫁喜慶……心靈手巧的客家主婦準會煮上一鍋清香四溢的擂茶。製作擂茶少不了二樣工具:擂缽和擂持。擂缽和釀酒的缸都屬陶製的容器。只是,缸的內壁光滑平整,擂缽的內壁粗糙凹凸,自缽底至缽口有粗密(或細密)的溝紋呈輻射狀分布。擂缽有大有小,高矮不一。
  • 記國家級非遺項目「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
    追本溯源,特色彰顯  贛南,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贛南客家擂茶在贛南客家人居住區域均有流傳,尤以全南縣的客家擂茶特色最為鮮明、最具有代表性。和當下許多非遺項目一樣,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也正面臨著瀕臨消亡、後繼無人的困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目前製作、食用擂茶的人數越來越少,地域分布越來越窄,傳承和發展這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  近年來,為搶救和保護「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全南縣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實質性推動客家擂茶傳承發展。
  • 客家擂茶,研磨聞香的品茗樂趣!自製擂茶用這招增香味
    手拿製作擂茶的擂棍,以順時針手勢將擂缽中食材研磨出香氣,再以熱水衝泡,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香氣,一碗擂茶,喝出客家風情。擂茶是客家代表料理之一,在地客家味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不過擂茶其實並非從臺灣發跡,它的誕生和客家人的遷移、流變有關喔!擂茶在臺灣會出名,還和觀光發展有關係?
  • 客家擂茶記憶-吃撐的那些歲月
    客家擂茶是從小喝到大的一種飲料,它就如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愫,陪伴著我們渡過苦澀的童年。「食擂茶咯,來食擂茶」,這是我們幼時聽得最常見的話,每家每戶家裡有客人來了,就一定會用大鐳缽做滿滿的一缽擂茶,然後招呼隔壁鄰居一起來家裡喝擂茶。
  • 客家擂茶是古代喝茶遺風嗎?
    而客家擂茶,便是從古時遺留下來的「粥茶」。所以,說客家擂茶,是古時喝茶遺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客家擂茶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有兩種說法相對比較認可:一種認為是廣東揭陽市南官城一位姓何的老婆婆所售賣的小吃,因為這種小吃味道又好,又能夠很好地消解旅人的疲勞,加上此地往來的又都是四面八方的商人,因此名聲很快就傳播開來,繼而效仿者眾。
  • 探訪客家非遺文化「擂茶」的秘密
    雅溪古村的圍屋一直都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佼佼者,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雅溪村的先祖陳氏興建圍屋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全南偏僻荒涼,盜賊流寇經常出沒騷擾百姓,客家人身無躲避之處。陳氏家族為了自保,邀族人合議一起建造一座土圍,以防盜防寇,確保家族人身財物安全。歷盡艱辛終於把土圍建成,名為福星樓。
  • 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
    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傳統、最具特色的飲茶方法,也是最能體現客家人熱情好客的飲茶形式。客家人有「無(擂)茶不成客」的說法,「擂茶」是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種待客禮儀。
  • 歲月靜好飲擂茶——以客家擂茶為例看中華文化中的藥食同源思想
    起源於漢,盛於明清的擂茶,亦藥亦膳、亦茶亦飲,滋養著當地人的血肉,成為了當地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 客家擂茶的起源客家擂茶的首次登場,是以一種半藥半食的形態出現的。三、 客家擂茶藥食一體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之中少不了有頭疼腦熱之虞,為了將這些小病小災扼殺在萌芽當中,客家人也會根據四時不同在擂茶中適量添減幾味食材或藥材。春天溼熱,擂茶中少不了艾葉薄荷。
  • 擂茶是什麼茶?擂茶茶藝表演的介紹
    擂茶發源於中國內陸,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流傳於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  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
  • 贛南非遺:一杯好茶,客家擂茶,你喝過嗎?
    客家擂茶是非常具有客家風味的一種飲品,它是由生茶葉、生薑、生米三種原材料混合研製而成,清香宜人,口感豐富!是能飽腹的飲品。擂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贛縣客家擂茶,是由漢魏的粥茶和唐宋的鹽茶演變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胖孃健康飲食菜譜分享——客家擂茶
    今天胖孃健康飲食給大家帶來這道美味的客家擂茶,希望你會喜歡。材 料長豇豆/四季豆、薯仔菜各適量豆乾、鹹菜脯、甜菜脯湯 料 材 料花生(炒香去皮)、芝麻(炒香)茶葉少許、薄荷葉、九層塔、各半碗做 法1,食材洗淨。
  • 情迷五十載,一碗擂茶顯真意
    將樂擂茶具有千年歷史。據史料記載,擂茶源於東晉時期中原百姓入閩帶來的飲食習俗,被譽為「客家飲食文化奇葩」「中國古代茶文化孑遺」。2008年,福建客家擂茶將樂製作工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將樂也於2008年、2011年、2014年三度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擂茶)之鄉。
  • 遊臺灣一定要買的新竹特產——北埔客家擂茶
    臺灣特產-新竹特產:北埔客家擂茶  一般鹹信擂茶應是客家人在逃難過程所發展出的特殊飲食,因為擂茶需要的材料可長期保存,研磨後加入熱水即可食用,相當方便,再加上今廣東省陸豐縣一帶客家人仍盛行以擂茶待客,故而有此一說。
  • 除了豐盛的海鮮,可別忘了汕尾還有這些客家美食
    客家擂茶 陸河水唇的客家擂茶是非常具有客家特色的傳統食品。擂茶是個精細活兒,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即成擂茶。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鬱、綿長。食擂茶,是把擂茶舀進米飯裡,混成粥狀,加上蝦米、花生、蔥、韭菜、大蒜、蘿蔔乾等炒熟配料。
  • 擂茶大型迷惑現場:你是茶還是飯?
    *作者供圖「其實我都不願意做的,[擂茶] 又費工夫又賣不出錢。」說話的是一個有趣的客家阿姨,「但是沒辦法,這邊即便自己會做的人,都上我這裡來喝。」 她一邊招呼我們進她家掛著「客家擂茶」書法的客廳,一邊凡爾賽式的吐槽著。「不怕跟你們說,你們要跟我說我的擂茶多好喝,我是不會覺得怎麼樣的;讓我覺得值得的,是本地揭西人專程跑來,跟我說』姐姐你的擂茶擂得比我家的好』。」我跟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點了點頭。
  • 擂茶:九曲迴腸,心曠神怡
    品擂茶,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擂茶可分為湖南桃江擂茶、客家擂茶、武陵擂茶和陸河擂茶等。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流派各地擂茶製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兩大類。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認識客家族群的歷史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是由客家文化中心丶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丶客莊生活館丶鐵馬驛站丶農村體驗區丶中央廣場丶林蔭步道等區域組成,佔地4.03公頃,前身是臺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後交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劃而成。
  • 嶺南印象:客家印記,專屬客家的美麗
    客家擂茶在中國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其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製作擂茶,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缽中間擂擊,將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缽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