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年年都體檢,

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

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難道是做了「假體檢」?

其實,

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

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

資料圖:抽血。趙朗 攝

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

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不過,在篩查早期肺癌上,低劑量螺旋CT雖效果不錯,但仍具有一些潛在的危害,如輻射危險和過高的假陽性結果,因此不建議40歲以下人群每年檢查。

資料圖:CT片。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用CT篩查乳腺癌 檢出率不高

將CT用於乳腺癌檢測,存在檢出率不高的問題。

目前,「B超+鉬靶」是篩查乳腺癌的最佳組合。但進行鉬靶檢測,會受到低劑量X射線的輻射,因此不主張每年都做。而B超具有無創、安全、檢出率高的優點,如果通過B超發現問題,再做鉬靶檢測進一步確認,這樣更為合理。

化驗指標查胃癌 根本查不出來

「做個胃癌化驗指標檢測吧?」一些體檢機構會推薦你做這個項目,但其實根本查不出來胃癌。

實驗室化驗指標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還可以,但如果用這些指標來篩查胃癌,則未免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它們在準確性上還達不到要求。

胃鏡才是最為標準、精確,是篩查並確診胃癌的首選。

「前彩」查前列腺癌 可能連確診作用都沒有

很多體檢裡有一項是腹部彩超,而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在體檢中往往還會多加一項叫「前彩」——前列腺彩超,通過彩超來篩查是否患有前列腺癌。如果加上了這一檢查,體檢費用陡然上升不少。

前列腺彩超的確常被用來檢查前列腺癌的情況,然而對於健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篩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的作用都沒有。

醫生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因為PSA價錢更加低廉,排除假陽性問題,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圖為醫生為員工檢查心肺。趙朗 攝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的防癌體檢只能針對大多數常見的以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一些發病率較低、病情隱匿的惡性腫瘤,很難通過現有的體檢項目發現。比如發病率較低的肺泡癌,不一定能夠通過體檢篩查出來;早期胰腺癌病情隱匿,位置較深,也很難被發現。而且,防癌體檢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次體檢只能反映現階段的身體狀況。

因此,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體檢機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定期體檢,做好每次體檢結果的收集和保存,通過逐次比對體檢結果,構建良好的個人健康管理檔案,才是抵禦癌症的重要堡壘。

除了上述提到的體檢項目,對於許多「打工人」來說,在拿到體檢報告的那一刻,雖然沒有看到「癌」的相關字眼,不過還是會被一些看上去挺嚇人的醫學名詞,嚇出一身冷汗,比如甲狀腺結節、肝臟鈣化灶、心臟早搏、子宮肌瘤......

這些病日後會不會發展成癌?千萬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其實,這裡面有不少疾病是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大家無需過度擔心。

甲狀腺結節 90%都是良性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後看到「甲狀腺結節」這幾個字變得憂心忡忡,擔心「甲狀腺結節」發展成癌......

這個認知誤區一定要更正。臨床證據表明,良性甲狀腺結節基本不會轉「惡」。如果是惡性的,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難再發生惡變,大家要消除對結節的恐懼心理。

事實上,9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所以體檢報告上3級及以下的結節,不會引起身體不適,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進行複查即可。

但是,如果出現以下3種情況的「甲狀腺結節」時,就要特別注意了,需要考慮切除:

1.直徑大於5釐米,並引起壓迫症狀,出現聲音嘶啞時;

2. 惡性結節,若彩超顯示結節是實質性包塊、砂礫狀微鈣化、邊界不清楚、血流豐富並伴有淋巴結轉移時,則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

3. 影響甲狀腺功能,有些結節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如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的患者,可採用手術切除的方法,一是讓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二是消除結節。

肝臟鈣化灶 一般無需治療

肝臟鈣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可能與先天發育、鈣磷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肝臟創傷癒合過程中組織纖維化,形成瘢痕,鈣鹽沉積形成。

肝臟鈣化灶既不會自行消退,也很少繼續發展,一般沒有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無需治療。

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鑑別。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 但有一種心律不齊要注意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慌,擔心自己得了心臟病。

其實,並非所有的心律不齊都為疾病狀態。

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心臟跳動是規律勻齊的,一般為每分鐘60~100次,老年人心率較慢,50次/分也可視為正常。

如果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無需過分擔心,這種現象並非病理狀態。

但有一種心律不齊需要注意,那就是——早搏。

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當常規心電檢查發現早搏時,應再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早搏總數。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就診,明確是心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造成。

子宮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無事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不過,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4 cm,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趙朗 攝 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年年體檢,卻被確診癌症晚期!3個原因被揭露,原來都在假裝查癌
    「醫生,你是和我開玩笑吧,我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現在你說我得了肺癌晚期,那我做體檢還有什麼意思呢?」劉先生質疑著醫生的診斷。 醫生指出,「年年體檢都沒事,結果卻突然查出癌」的現象在臨床上經常發生,絕大部分患者第一反應都是質疑是誤診,然後跑幾家去診斷,但是事實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 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不奇怪,查出癌症很正常!
    家住湖北武昌的吳女士,今年50多歲,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體檢指標都很正常。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結果查出結腸癌,而且已經廣泛轉移到肝等器官,屬於癌症晚期。吳女士非常想不通,年年體檢都是正常,為什麼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其實道理很簡單。
  • 她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不奇怪,查出癌症很正常
    家住湖北武昌的吳女士,今年50多歲,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體檢指標都很正常。 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結果查出結腸癌,而且已經廣泛轉移到肝等器官,屬於癌症晚期。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年年體檢,發現癌症還是晚期?醫生:最該檢查的項目,很多人沒做
    我們都知道,預防疾病的關鍵,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定期的健康體檢也不能少。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實時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潛在的風險,介入正規的診療,往往可以達到很好的預後效果,避免小病拖成了不能治癒的大病。
  • 「癌症晚期。」 「什麼?明明我每年都體檢!」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 但卻突然間被告知身患癌症 而且是癌症晚期
  • 為什麼體檢正常,卻突然查出晚期癌症?業內人士曝出內幕
    不久前,42歲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讓人生氣的是,王先生一直很關注健康,就在半年前,他還做了體檢,身體指標一切正常,尤其他還查了各種腫瘤標誌物,也沒有異常升高。 「腫瘤標誌物正常,為什麼會突然查出癌症?」王先生很是不解。
  • 從「感冒」到肺癌晚期,只用了11天!年年體檢,為何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權威專家告訴你為什麼年年體檢卻還是沒能揪出癌症,並送你一套真正適合自己的體檢清單。劉先生很是不理解:「年年都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超聲、CT、核磁、PET-CT什麼都做了,最近的一次體檢還是幾個月前,怎麼就沒能發現呢?!」
  • 為什麼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因為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查癌! 其實壓根沒做對!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 這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為什麼癌症偏偏盯上你?就憑這幾點……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文稱:過去40年,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佔比,從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負擔日益加重。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症真的是一發現就晚期?
  • 揭秘|為何這些癌症發現都是在晚期?
    這些本可以在科學藝術領域大放異彩的傑出人士都因為生命「殺手」—癌症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噓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條件下,為何有些人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有哪些癌症幾乎發現就是晚期?其背後的秘密何在?
  • 年年體檢還是發現惡性腫瘤,腸胃鏡多久做一次最穩妥?早看早受益
    在日常,單位、學校都有常規體檢供大家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身體出現的異樣情況。但會聽到不同的聲音冒出來表示年年體檢發現還是得了惡性腫瘤,甚至已經達到了中晚期,讓人不免發出牢騷:這體檢到底還管用不?仿佛體檢的實際效用尚待商榷。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為什麼體檢結果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多數人的體檢都做錯了(實用貼)
    我們現在很多人每年都會體檢。為什麼要體檢呢?有的是單位組織的,單位發的福利,不去白不去。有的是自己健康意識強,自己掏腰包花錢的體檢。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去體檢,原因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怕死」,人都是怕死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熟人得各種病也越來越多,而且有這樣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在整個中國都普遍存在:那就是很多人一查出來就是癌症晚期!
  • 半年前體檢結果一切正常,半年後確診癌晚期,只因...
    前一段時間有一則報導估計很多人看過,杭州42歲的王先生,不久前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年年體檢發現肺癌已是晚期?專家提醒:X光片做不了肺癌早篩!
    進一步CT增強提示右肺癌並多發淋巴結轉移深圳新聞網2019年2月20日訊(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劉曉韻 劉迪敏 張偉)深圳光明區的李大爺今年78歲,年年體檢的他身體也一直不錯隨著時間推移,老人家的病症越來越重,來到中山七院就診,做了胸部CT檢查後發現是肺癌。李大爺在子女的陪同下來到中山七院胸外科複診。通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右肺癌並胸膜轉移,縱膈、腹膜後淋巴結轉移。這一消息仿佛晴天霹靂,讓全家人不敢相信。「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也都檢查了胸片,怎麼一直都沒發現,還發生了這麼多地方轉移?」李大爺覺得奇怪。
  • 年年體檢正常,依舊查出腸癌晚期,醫生:不該漏了這一項檢查
    戴女士今年52歲,一年一度的體檢又來了,戴女士還是本著一顆平常心態看待,畢竟以往的體檢並沒有任何異常,今年去查結果顯示很健康,戴女士很是欣慰地笑了起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看到戴女士來醫院做檢查,我就上前問了一句,「你不是一個月前剛做過體檢嗎,怎麼又來了」?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