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負極篇)

2020-12-17 OFweek維科網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方向,篇幅有限,今天就接著給大家帶來負極材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解析鋰離子正負極材料的現在和未來——正極篇】

我們知道,無論從成本,壽命,能量密度,安全性來說負極對於鋰離子電池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早期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是使用鋰金屬負極的但是為什麼後來不用了呢?就是因為一直沒有解決負極鋰枝晶的問題,而且因此帶過太多的安全事故之後電池屆才不得不放棄這一理想的負極材料。現如今大規模商業化的負極材料只有兩大類,那就是石墨類碳材料和LTO。其他負極材料包括Si類,Sn等合金負極材料。

接下來給大家逐個分析各種負極材料。

圖1 各種負極材料的電池性能對比

1.碳類負極材料

碳類負極材料是一個總稱,一般可分為三大類:石墨,硬炭,軟炭負極。

石墨又可分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間相炭微球。

圖2 炭負極材料電壓和容量區間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發展情況
    系統比能量進一步提升,近幾期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的純電動車型中,三元正極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已超過180Wh/kg。 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直接與電池能量密度掛鈎,企業選用高鎳811 成為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但安全方面的風險不容忽視。鋰離子動力電池存在各種各樣的起火原因,只是應用三元材料的電池在出問題時更容易點燃電解液。
  • 侯仰龍課題組採用複合法製備出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近日,著名學術媒體Wiley出版社的Materials Views China對侯仰龍課題組進行了專訪,介紹了侯仰龍教授通過綜合利用金屬氧(硫)化物與石墨烯的各自優勢,開發出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詳解:鋰離子電池中的矽基負極材料
    一.2017鋰電池5大趨勢前瞻①政策扶持及監管趨穩,行業準入門檻抬升;②動力電池產業淘汰加速,新格局將在2017年開始重塑;③電池企業與整車廠合作將不斷升級;④資本驅動力愈顯,兼併購及IPO大潮延續;
  • 石墨烯電池的原理是什麼?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
    隨著研究的不斷發展,高性能鋰電電極材料層出不窮。實際應用中,所製備材料性能無法完全發揮是制約其實現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關鍵。石墨烯的高導電性、高導熱性、高比表面積、等諸多優良特性,一定程度上對解決該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工程價值。
  • 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鋰離子負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熱點。負極材料的發展是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較低成本。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的典型代表,有十分明顯的優勢,鋰離子電池以其優秀的性能成為二次電池的主流發展方向。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鋰離子電池負極衰減的主要機理和應對方法
    一、負極衰減機理研究進展碳材料,尤其石墨材料,是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負極材料。雖然其他負極材料,如合金類材料、硬碳材料等,也在被廣泛研究,但研究重點主要集中於活性材料的形貌控制和性能改進,關於其容量衰減的機理分析較少。因此,關於負極衰減機理研究的多是關於石墨材料的衰減機理。
  • 【鎳鈷鋰峰會】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
    SMM7月14日訊:在SMM舉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上,中南大學胡國榮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鋰離子電池及正極材料的應用市場新能源汽車全球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已開始步入應用普及的發展階段。預計至2050年,全球將有4400萬輛純電動汽車內燃機汽車市場將絕大部分被新能源汽車所代替。
  • 塗布在線—鋰離子電池用銅箔的應用與發展現狀分析
    鋰離子電池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銅箔是製造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關鍵材料, 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鋰離子電池的製作工藝、性能和生產成本。開展高性能、高附加值鋰離子電池用銅箔的研究對銅箔工業、電子、通訊、能源、交通、航天、軍事等產業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 山西昔陽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期項目衝出正負零
    【電纜網訊】7月2日,山西昔陽縣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一期項目已衝出正負零,在項目建設工地上,處處是機聲隆隆、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該項目作為省重點建設項目、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定位於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消費類電子儲能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昔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設計總投資20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從原材料處理、低溫改性造粒、中溫改性、高溫改性、表面改性包覆到成品加工的一體化研發、生產和銷售基地。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導讀:本文主要深入分析和討論矽基負極材料的儲能及容量衰減機理, 從矽碳複合材料和 SiOx(0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有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MCMB)、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鈦酸鋰(LTO)和矽基材料等。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目前,國際上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主要的鋰離子應用市場為手機和電腦。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並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後的發展中還會產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
  • 山西昔陽年產十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期項目衝出正負零
    7月2日,山西昔陽縣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一期項目已衝出正負零,在項目建設工地上,處處是機聲隆隆、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該項目作為省重點建設項目、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定位於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消費類電子儲能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鋰離子電池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技術的展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方面的總結報告,我認為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全面,即包括各種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也包括先進 鋰離子電池 開發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市場和技術的展望。內容提要: 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的增長情況 2.中國xEV動力電池的主要研發活動和取得的成就 3.對2017年市場,新型技術開發的展望 1.1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
  • 一文看懂鋰電池中的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儲存鋰的主體,使鋰離子在充放電過程中嵌入與脫出。鋰電池充電時,正極中鋰原子電離成鋰離子和電子,並且鋰離子向負極運動與電子合成鋰原子。放電時,鋰原子從石墨晶體內負極表面電離成鋰離子和電子,並在正極處合成鋰原子。 負極材料主要影響鋰電池的首次效率、循環性能等,負極材料的性能也直接影響鋰電池的性能,負極材料佔鋰電池總成本5~15%左右。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索,人們找到了幾種鋰的金屬氧化物,如鈷酸鋰、鈦酸鋰、磷酸鐵鋰、錳酸鋰、鎳鈷錳三元等材料,作為電池正極或負極的活性物質,解決了上述問題。如上圖所示,磷酸鐵鋰的橄欖石結構也是一種非常穩定的正極材料結構,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的脫嵌,並不會造成晶格坍塌。題外話,鋰金屬電池確實是有的,但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技術的發展,最終還是要服務於市場。
  •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語mybattery《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針對2019年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2019年正極材料競爭格局、正極材料產業鏈、正極材料成本和價格、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 鈉離子電池優點及發展現狀
    鈉離子電池優點   研究人員將這種特定的材料定位商業機密,LITEN合作研究員Loïc Simonin指出:「其能量密度可與磷酸鐵鋰等鋰離子電池相匹敵」。   鈉離子電池使用的電極材料主要是鈉鹽,相較於鋰鹽而言儲量更豐富,價格更低廉。由於鈉離子比鋰離子更大,所以當對重量和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時,鈉離子電池是一種划算的替代品。
  •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進展
    鋰二次電池最早是用金屬鋰作為負極的鋰電池,但金屬鋰在循環過程中容易形成枝晶,刺破隔膜材料而導致電池短路,並造成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因此一直沒走出實驗室和轉入商業化.1980年,Armand[1]提出了正負極都為可存儲和交換鋰離子的層狀化合物的「搖椅式暠鋰二次電池的新設想.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來回穿梭,往復循環,相當於鋰離子的濃差電池,人們也由此把它稱為鋰離子電池.它主要由正極
  • 技術|SnO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1],已成功地成為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主要動力源。同樣在載運工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2-3],負極材料的優化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總體性能有著較大作用。SnO2由於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儲量豐富,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
  • 直接利用金屬箔會是電池負極的未來嗎?
    在開發適用於可攜式和行動裝置的電化學電池的競賽中,鋰離子電池已無處不在,並幾乎有效取代了其他任何競爭技術。追求更高的體積能量密度是行動裝置鋰離子電池(LIB)邁向更廣泛應用的條件,同時材料的可回收利用也逐步得到關注。目前鋰離子電池負極的選材和製備工藝上仍然使用Sony公司1970s~1980s的標準,其已無法快速提升電極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