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譜就全域旅遊華美篇章

2020-12-17 今日惠州網

到博羅,賞羅浮美景,體驗道教、中醫藥文化,呼吸充滿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到平安山、秋楓寨、省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來一場生態之旅;採摘葡萄、黃皮、荔枝、龍眼、火龍果等特色水果,遊玩旭日古村、觀背村、松樹崗村……如今,你要說到博羅旅遊只有「羅浮山」,肯定OUT了。站位已經到來的大眾旅遊時代,博羅縣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通過實施全域旅遊,走出了一條以「江山統籌、三農三變、文旅融合」為亮點的全域旅遊「博羅探索」。促進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全域旅遊的博羅「藍圖」已然嬗變為眼前的美景。

A

在博羅縣橫河鎮河肚村,有一家網紅民宿——禾肚裡稻田酒店,是築在綠野稻田上的別墅式主題酒店,稻田與酒店,稻田與稻田間用棧道連貫而成,並配套有遊客服務中心、書吧、陶藝吧、禾肚餐廳、民宿學院、稻田遊泳池、親子採摘園、空中花園、鄉野綠道等業態。是一個集生態旅遊、農業體驗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度假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接待各類遊客20萬餘人次,被廣大遊客譽為「珠三角最美民宿」。

誰能想到,這是由一座廢棄的小學改造而成,是一個由共生形態主導參與的校企合作的社會性公益項目。這背後,得益於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2016年,博羅被納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該縣立足鄉村、依託鄉村、回歸鄉村,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放大羅浮山旅遊效益,營造全域旅遊新格局。目前博羅已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打造了9個省級示範鎮(點)、12個全國省級示範點,認定了一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依託環繞羅浮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優勢,博羅還積極推進鄉村旅遊發展以點帶面、連線成片,選擇羅浮山下7個村,根據其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定位打造了「三園四海」(新作塘村「航天農業園」、埔筏村「嶺南風情園」、郭前村「水產業觀光園」、瀾石村「醇香酒海」、松樹崗村「爛漫花海」、西群村「清幽竹海」、酥醪村「道庭境海」)7個示範村,形成「七星」耀羅浮格局。遊客在這裡,可以盡享鄉村慢生活,徜徉綠水青山間,體驗世界長壽之鄉的魅力;遊走於古村古祠,尋求千年古縣之韻。

同時,探索實踐鄉村旅遊「六種模式」。通過鄉村旅遊,成功摸索出了本土化、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除了以河肚村(鄉村民宿)為代表的鄉村創業激活型外,還包括以松樹崗村為代表的新農村連片開發型;以觀背村為代表的文化創意改造型;以旭日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活化型;以陂頭神村為代表的帶頭人引領型;以三水村為代表的旅遊精準扶貧型,使鄉村變成了「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遊客的樂園」。

「旅遊+」融合發展 激活博羅全域旅遊新動能

B

走進博羅縣清水湖農莊的大門,一排青瓦頂、黃泥牆的客家圍屋映入眼帘。房屋大多用竹木裝飾,與自然巧妙結合,猶如置身一幅客家特色的大型畫卷。在院子裡,一座標有客家鄉村歌舞臺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房內不時傳來悅耳的客家音樂,這是清水湖農莊特設的客家鄉村歌舞臺。

一桌客家養生宴、一間客家建築文化主題精品客棧、一臺客家主題文化演出等「七個一」,清水湖農莊把客家文化、農耕文化糅合在一起,形成「文化+旅遊、農業+旅遊」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的農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農民變成了旅遊從業人員,農民收入明顯增加。去年,清水湖農莊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這是博羅縣全域旅遊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到博羅旅遊屬於「小玩」,無論是自駕還是團隊,汽車下了高速直接奔羅浮山景區,在景區遊完後,坐上車直接就走人了,全部時間不會超過半天。這些年,為了滿足遊客從觀光到休閒度假需求的轉變,博羅縣跳出要素,採用「旅遊+」模式,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和融合催化劑集成作用,讓相關產業和領域插上旅遊翅膀,形成新業態。

比如「旅遊+文化」,挖掘宗教文化、嶺南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等,打造了羅浮山5A級景區、龍華旭日古村、東江縱隊紀念館等文旅融合項目;「旅遊+農業」,結合新農村建設,打造了「七星耀羅浮」、金樺葡萄園、公莊陂頭神村、羅浮山瀾石村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旅遊+中醫藥」,以羅浮山中醫藥文化為依託,成功舉辦第三屆、第五屆中醫科學大會、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成功引進平安·羅浮山中醫健康產業園、嶺南藥用植物園等產業項目,做大做強了博羅中醫藥健康養生特色旅遊品牌;「旅遊+體育」,發揮羅浮山、南粵古驛道、觀音閣東江溼地公園、石壩東江馬幫生態園、東江七彩公園航模基地等體育旅遊資源的優勢,精心打造了羅浮山登山賽、南粵古驛道定向賽(博羅站)、觀音閣帳篷節、園洲自行車騎行賽、石壩房車露營活動等戶外體育旅遊活動;「旅遊+工業」,依託景田礦泉水基地、光大環保項目等,打造工業觀光、科普教育旅遊項目。

一系列「旅遊+」模式,讓博羅旅遊風生水起,有力地促進了博羅旅遊從一日遊到多日遊、從門票經濟到產業經濟的華麗轉變。

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

C

羅浮山素有「嶺南第一山」之稱,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是百越群山之祖和嶺南道教文化的發祥地,是這條線路上最有名的景點。其自然景觀眾多,融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擁有山、水、泉、瀑、池、洞、觀、寺、塔、林等景觀,具有獨特的「天際一軸線,仙凡兩重天」「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溫」的自然特徵,一路景色美不勝收。

在這條美麗鄉村精品旅遊線路上,除了可以領略鄉村美景外,遊人還可以享受鄉村休閒及各種特色農家體驗。正如遊客所感受的,博羅旅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了。近年來,博羅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中,依託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推進環羅浮山旅遊經濟帶建設,先後建成了平安山、秋楓寨、五礦哈施塔特旅遊小鎮、那裡花開主題公園等旅遊景區。

同時,該縣以廁所革命為抓手,推動全域旅遊文明環境優化。在全省率先成立「廁所開放聯盟」,動員全縣約100家臨街、臨景單位,引導有條件開放的廁所向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推動旅遊廁所星級評選工作,縣政府連續3年開展星級公廁評選活動,力爭打造「100座星級公廁」,同時打造了「博羅縣智慧旅遊廁所地圖」。

目前,博羅正在加快建設濱江公園、東江大道、沿江景觀路以及「環山、環湖、環城、沿江、沿河」綠道旅遊網,加速東江流域旅遊發展,力爭早日形成「江山」統籌發展的格局。通過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全力補足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短板,促進博羅綠色發展走在全省前列,打造成為惠州西部現代化山水田園城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

博羅縣鄉村旅遊 資源豐富

◎相關連結

博羅是嶺南四大文明古縣之一,是世界長壽之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境內廣惠高速、武深高速、長深高速、廣河高速、從莞深高速穿縣而過,距離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惠州機場都在1個半小時車程內。

博羅縣鄉村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博羅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得到了蓬勃發展。博羅是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廣東省旅遊強縣。2013年,羅浮山成功創建成為國家5A級景區, 2014-2018年,博羅連續五年獲得「廣東省旅遊綜合競爭力十強縣」稱號,入選世界長壽之鄉、中國十佳深呼吸小城、中國十佳宜居縣,入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創建單位名錄。目前,博羅共有星級酒店3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旅行社及門市部共43家。共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1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3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14個,「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0個,獲評「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9人。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本版圖片由惠州日報記者周 楠 攝

相關焦點

  • 贛南日報評論員:同心共譜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章
    同心共譜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章——熱烈祝賀2020年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贛州召開  夏日的贛南,草木含情,山歡水笑,賓客雲集。6月11日至13日,2020年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贛州市召開。  承辦2020年全省旅發大會,是省委、省政府交給贛州的光榮任務,也是對贛州戰疫情、促發展的直接檢驗,更為贛州加快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有利於全面提升贛州旅遊服務品質和城市形象、推進全域旅遊融合發展。
  • 騰邦梧桐與欣欣旅遊籤訂「全域旅遊」全面合作協議
    深圳2017年11月29日電 /美通社/ -- 11月29日上午,深圳市騰邦梧桐投資有限公司與廈門欣欣信息有限公司關於全域旅遊全面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深圳騰邦大廈舉行。雙方將本著資源共享、發揮各自優勢的原則,在全域旅遊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 【全域旅遊瞰章丘】章丘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背後的故事
    編者按: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山東榮成召開會議,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章丘區喜獲殊榮,成為濟南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光榮上榜的區縣。這是章丘四年來創建取得的豐碩成果,更為濟南贏得了榮譽,將掀開章丘旅遊發展新的篇章。近幾年,章丘率先啟動體制機制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謀篇布局。
  • 全域旅遊新年第一單!興茂旅遊度假區項目落戶江夏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先宏 通訊員王夫之、劉龍騰)推動武漢全域旅遊大發展,新年伊始添大手筆。1月23日,佔地面積4500畝、一期投資105億元的興茂旅遊度假區項目,正式籤約落戶該市江夏區。  興茂旅遊度假區項目東臨江夏天子山大道,南接翰林山,西接武鹹城際鐵路,北抵滬蓉高速,集旅遊集散、康養度假、文化體驗、科技遊樂、休閒運動、酒店會議、生態宜居等功能於一體。  籤約儀式現場,江夏區委書記王清華介紹,該項目是貫徹武漢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推動江夏全域旅遊大發展引進的「第一大單」,將把項目作為中部旅遊文化產業集群的示範區全力推進、早日建成。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A 應變:搶抓機遇 開創全域旅遊新局面 大眾旅遊時代,發展全域旅遊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 從國家層面而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域旅遊工作。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後,國務院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文件,標誌著全域旅遊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 水滸文化全面崛起 大手筆打造東平旅遊的黃金時代
    為了更好地打造「水滸之旅,水韻東平」這張名片,東平縣在旅遊發展規劃上堅持高點定位、高端謀劃、高標準完成三個原則,形成溼地生態遊、宗教祈福遊、運河風情遊、水滸文化遊、鄉村逍遙遊等五大旅遊特色品牌,構築了「大景區、大花園、大果園、大公園」——「三園一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渭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美好形象在中國版圖上熠熠生輝,成為國內外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 鶴壁市淇縣: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絡繹不絕的遊客,成為淇縣全域旅遊魅力「爆表」的佐證。近年來,淇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以「三古(古城、古鎮、古村落)三區(景區、街區、度假區)」為抓手,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的全域發展格局。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支點,全域旅遊正撬動著全域淇縣快速發展。  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聞鹿鳴。
  • 青州打造全域旅遊空間 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
    青州緊扣「美麗青州、全域旅遊」主線,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旅遊品質,著力打造全域旅遊空間,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春日的青州大地風光秀美、景色迷人。在古城旅遊區的帶動下,得益於「景美、城古、寺幽、花香、文祥」的資源優勢,青州旅遊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泰和山景區連續三年遊客接待量以20%的速度遞增。遊客徜徉在青山綠水間,感受迷人的山野風光,體驗峽谷漂流的驚險和刺激。
  • 全域旅遊時代,在梅河口可以這樣玩
    「河湖連通兩相和,一城碧水譜華章」,一條河開啟了一座城的歲月之歌。梅河口,因河得名,傍水而生,像一首絕妙的詩,一幅精美的畫,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自2016年發展全域旅遊以來,這座靈秀而悠久的北方水城更加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經創建申報、省級評審、國家會議材料評審、暗訪、社會公示等環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塊金字招牌,終於花落青州。面山負海古諸侯 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市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以來,青州市委、市政府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器和有力抓手,著眼「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從全域旅遊發展體制機制、政策體系、資源環境、創新示範情況以及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產品供給、市場秩序、品牌影響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硬體、軟體提升工作,
  • 全域旅遊概念解析
    在全域旅遊中,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遊的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遊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全域旅遊」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遊人次的增長上,而是旅遊質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遊對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意義,追求的是旅遊在人們新財富革命中的價值。
  • 沒有名山大川,缺少江河湖泊,梅河口發展全域旅遊有「秘方」
    沒有名山大川,缺少江河湖泊怎麼發展全域旅遊? 先天不足,後天補。上下「一盤棋」、通力一條心。 同年,梅河口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從此,一幅波瀾壯闊的旅遊畫卷在「梅城」大地鋪展開來。
  •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2020-12-21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域旅遊結碩果
    2019-02-23 09:15 | 柯橋日報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丹梅經過兩年多的省全域旅遊示範創建,近日捷報傳來,柯橋區成功創建為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區。自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以來,我區圍繞「旅遊目的地形象更加凸現、全域旅遊大格局初步形成、旅遊產業多業態創新融合、旅遊服務大體系優化完善、區域投資大環境品牌彰顯」五大創建目標,全面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各項工作。創建全域旅遊,業態豐富、特色鮮明,才能壯大旅遊核心競爭力。
  • 揚子江畔尋全域旅遊新呈現
    江蘇,也是國內很多遊客都並不陌生的旅遊目的地。早在國內旅遊業興起之初,江蘇就憑藉著頗具競爭力的旅遊資源取得了國內遊發展的領先地位。如今,隨著旅遊業從傳統的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域旅遊」等概念的提出,江蘇旅遊緊跟時代,呈現出全新面貌。近日,記者就跟隨「2016美麗中國行聚焦揚子江名城之旅」採風活動的腳步,一起見證了江蘇省全域旅遊發展的新面貌。
  • 鹽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解碼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鹽田...
    隨著全域旅遊熱潮湧起,鹽田旅遊業態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田區榜上有名。近年來,鹽田區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大力實施「全域+全季」旅遊發展戰略,著力提升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全季化、旅遊服務精細化水平,實現了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參與全民化、旅遊效應最大化的創建目標。今日鹽田,環山抱海,綠意嫣然,遊人如織。
  • 英德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7月31日,英德市召開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動員大會,解讀該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提出通過三年創建,在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編制、特色旅遊產品體系、旅遊服務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到2021年實現英德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全域旅遊示範區。 旅遊是重要的城市名片。
  • 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據了解,當前該景區正以中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圍繞文商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優勢,聚焦旅遊產品品質提升,全力推動景區文化旅遊產業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每年超百萬人次前來參觀採購據了解,華藝廣場前身為舊華藝門市和南方電飯煲廠,是我市三舊改造的成功案例。
  • 以全域旅遊構建北部灣旅遊發展新格局
    以全域旅遊構建北部灣旅遊發展新格局 2019-07-0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