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畔尋全域旅遊新呈現

2020-12-14 環球網

江南,自古鐘靈毓秀之地。這裡既有王朝故都,也有商賈名城。揚子江哺育了其兩岸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也是國內很多遊客都並不陌生的旅遊目的地。早在國內旅遊業興起之初,江蘇就憑藉著頗具競爭力的旅遊資源取得了國內遊發展的領先地位。如今,隨著旅遊業從傳統的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域旅遊」等概念的提出,江蘇旅遊緊跟時代,呈現出全新面貌。近日,記者就跟隨「2016美麗中國行聚焦揚子江名城之旅」採風活動的腳步,一起見證了江蘇省全域旅遊發展的新面貌。 度假休閒,慢遊江蘇

說起南京,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還是恢弘莊嚴的中山陵都堪稱這座金陵故都的旅遊名片。不過,南京旅遊並沒有躺在優勢資源上固步自封,老門東、牛首山等旅遊景區的打造讓遊客在深入地發掘南京文化的同時有了休閒度假的新選擇。作為南京「十二五」期間的重大文化項目,供奉有佛頂骨舍利的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致力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兼具現代建築外觀和佛教文化內涵的佛頂宮出乎意料地建在一個曾經的礦坑之中。穹頂、壁畫、浮雕、造像無不展現著佛教藝術的莊嚴和華美。遊客在此不僅可以體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能在牛首山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感受到休閒度假的氛圍。而在每間老宅都記錄著南京往事的老門東,這裡的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據江蘇省旅遊局規劃發展處副處長章曉歷介紹,為了使這一歷史街區修舊如舊,用於老門東修復改建的老城磚和老木料都是從全國各地搜集採購而來的。而老門東的招商門檻也是相當之高,品牌、品味以及文化內涵是決定商家能否進駐的主要因素:雕梁畫棟、古香古色的惠駿書屋如今成為了頗具人文情懷的先鋒書店;曾經破敗雜亂的明清老宅如今被改造成了擁有雅致庭院的精品酒店;巍峨的明城牆腳下,還有一間德雲社為南京帶來了點兒北方風格。

修舊如舊,讓遊客感受歷史文化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文創帶來的新體驗的不僅僅有老門東。在泰州的稻河古街區,透過街河並行布局,似乎還能看到昔日船載稻米而來,船工商賈往來吆喝的場景。在鎮江西津渡,精巧獨特的過街石塔、青石板上的車轍印記、兩側民居的飛簷雕花都讓你真實地觸碰到鎮江這座古城的歷史文脈。如今,漫步在這些古樸典雅的古街上,你會感受到年輕和古老的交織。頗具時代精神的創新業態為悠久的古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主題公園之都」常州,除了遊客熟知的「中華恐龍園」,常州在金壇新建了一座魏晉風格的「道」風小鎮——東方鹽湖城。東方鹽湖城自今年3月開業以來,累計接待遊客人次已達100萬。談到旅遊資源並不具優勢的常州為何在近年來能夠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常州市旅遊局副局長吳志剛表示,常州在旅遊產品的打造中,牢牢地把握住了文化這個核心。通過對文化的深度挖掘,來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背靠道教名山——茅山的東方鹽湖城在整個景區中都突出「道」文化,除了景區的規劃布局,主題展館都與「道」息息相關外,景區每晚上演的《嘻哈道》更是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嘻哈元素與傳統的太極元素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原創功夫喜劇將傳統晦澀的文化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一店一品、百業百態」的商業業態營造出繁華流動的江南山鎮商業文化,景區內風格各異的主題山居讓遊客能夠真正「慢」下來,無論是夜遊山鎮還是靜臥客棧都能體味到一步千年的穿越之感。

在旅遊的主題從觀光走向休閒,遊客不再僅僅滿足於去「看」,去「品」、去「體驗」才能讓人更深入地了解目的地的生活方式。早上8點,泰州老街的茶樓就是一副熱鬧的景象。泰州早茶的主角是早茶三寶:燙乾絲、蟹黃包和魚湯麵。而其中的蟹黃包就是揚泰地區人們常常說道的「早上皮包水」。薄薄的麵皮裡面是鮮美不膩、飽含蟹黃的湯汁,讓人體驗到螃蟹也是可以「喝」的。當然,泰州早茶的豐盛程度也是令人驚嘆的,除了這三寶,還有蝦仁蒸餃、脆長魚、餚肉、秧草鴿米包等不同的種類可供選擇。在泰州,「吃早茶」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活。父母家人或是三五好友,吃著早點,嘮著家常,能夠消磨半晌時光。無論是在古風茶樓中品味早茶,還是去揚州的澡堂體驗「水包皮」的沐浴文化,抑或是在姑蘇水鄉的小樓上聽一聽崑曲的水磨唱腔,如今這些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體驗讓人「慢」了下來,也滿足遊客深度體驗的需求。

「旅遊+」,融合業態更添新意

隨著旅遊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旅遊業已經從「產業自循環」走向了「旅遊+」。江蘇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將通過大力開發休閒度假產品和深入推進「旅遊+」融合發展,來擴大旅遊產品的有效供給。江蘇依託本省的大型製造企業以及特色園區建立起一批頗具影響力的工業旅遊景區。在常熟,工業旅遊的蓬勃發展為城市帶來了良好的收益。2015年,常熟全市工業旅遊點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營業收入超1.5億元。此次我們到訪的隆力奇養生小鎮就是工業旅遊的鮮活代表。遊客們從工業旅遊區、智能化新工廠到養生保健區、愛家生活體驗館到研發中心、有機農場,都能體驗到工業旅遊的智慧和神奇。這裡不僅是一個現代化的智能工廠,更是一個聚合多種業態的旅遊綜合體。遊客在此不僅可以親眼見證那些熟悉的日化用品是怎樣生產出來的,還可以尋找到休閒養生的諸多體驗項目。從最初的保健品生產流程的參觀通道到如今「吃、住、行、娛、樂、購」六要素齊全的養生小鎮,在這裡,旅遊和工業,通過平臺共建和資源共享,共同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而在鎮江的恆順醋文化博物館,遊客不僅可以了解到聲名顯赫的鎮江醋的起源和歷史,還能在民國時期的老作坊場景中,體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傳統釀醋工藝。隨著工業旅遊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工業旅遊為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直接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企業產品價值、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而企業開展工業旅遊的背後更是離不開政府及旅遊主管部門在公共產品和政策設計上的支持。

此外,旅遊與體育的融合也因順應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成為了一個新亮點。在揚州儀徵紅山體育公園,動力滑翔傘、馬術、卡丁車、滑草、滑索、衝鋒舟、水上自行車等豐富多樣的戶外運動讓這裡成為了一個融戶外康體運動和生態休閒於一體的體育主題度假村。而據江陰市園林旅遊局副局長楚海芹介紹,江陰目前正在打造的綠道工程將成為一個「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生態宜人的城市特色空間」。一路風景如畫的綠道不僅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可以騎車、跑步、慢行的遊憩之地,還為未來舉辦馬拉松比賽設計好了路線和配套設施。在太湖湖畔的沐春園,遊艇、皮划艇、帆船、帆板、直升機低空觀光等一系列新項目將這裡打造成為旅遊新業態的示範基地。

提升公共服務,創舒適旅遊環境

在蘇州,印有「蘇州好行」字樣的紅色復古巴士穿梭在古城的各大景點之間。蘇州好行旅遊發展公司的副總經理周偉向記者介紹,「蘇州好行」是圍繞「旅遊+交通」的發展思路,構建旅遊交通公共服務體系。自2015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以來,「蘇州好行」已累計接待遊客85.18萬人次。目前開通的7條古城旅遊專線基本覆蓋了蘇州古城的主要旅遊景點,並將蘇州特色餐飲、酒店聚集區、交通樞紐站、旅遊景點和商業街區串聯成線。同時還根據全域旅遊的布局和遊客的需求開闢了季節性線路和周末專線。遊客購買了交通卡後可以在規定時間內任意乘坐觀光巴士和市內公交,這極大方便了自由行遊客的交通出行。「『蘇州好行』所開行線路充分利用城市高架或快速路,真正讓遊客體驗快行慢遊的蘇式旅遊。」周偉談道。此外,遊客還可以在「蘇州好行」的微信公眾號上優惠購買景區的電子門票,通過身份證和掃碼實現快速入園。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的定製遊是「蘇州好行」區別於其他旅遊公共運輸服務產品的一大特點,其定製線路旨在為遊客提供高品質的一日遊產品。據周偉介紹,從2016年7月1日到10月31日,從「蘇州好行」位於拙政園地區的遊客中心報名參加定製遊的遊客達到13000人。作為蘇州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的重點項目,「蘇州好行」對旅遊目的地城市構建全域旅遊的公共服務體系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到景點的可到達性,遊客遊覽體驗的安全度和舒適度。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是全域旅遊建設的重要一環。除了旅遊交通體系的完善外,此行我們也看到了江蘇不少城市為發展全域旅遊在基礎設施的建設的提升上所做的努力。「眺望」「埡口」「隱匿」「地衣」「竹吟」……這一個個頗為文藝的詞彙,如果不說,你能想到它們會是廁所的名字的麼?在入選了「中國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這些「牛首捌廁」別具風格,主題各不相同,或藏於丘壑,或隱於山林,完美地融合在周邊環境之中,讓遊客告別傳統廁所「髒亂差」的印象,打造了良好的旅遊目的地環境。此外,旅遊諮詢中心、旅遊標示系統、旅遊數據信息服務、景區免費Wi-Fi等一系列設施提升都在不斷完善著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任筱楠)

相關焦點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博愛:黨建領航描繪全域旅遊新畫卷
    博愛縣通過創新「黨建元素+全域旅遊」「志願服務+全域旅遊」「集體經濟+全域旅遊」三大平臺,探索了「黨建+全域旅遊」融合發展新模式,開拓了助力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徑,構建了黨建引領與全域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新生:黨建美學、鄉村民俗融入古村落    豫晉兩省交界處、博愛縣西北山區坐落著依山傍水的美麗古村落——於莊村。
  • 連雲港連雲區舉辦「山海連雲」全域旅遊風景寫生活動
    近日,連雲港連雲區10餘名畫家走進連島景區、海上雲臺山景區、高公島凰窩景區等旅遊風景名勝地進行了為期5天的「山海連雲」全域旅遊風景寫生創作活動,繪出連雲全域旅遊好景致,現場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念,紛紛為他們畫筆下的大美連雲點讚。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鹽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解碼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鹽田...
    隨著全域旅遊熱潮湧起,鹽田旅遊業態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田區榜上有名。同時,借鑑碳排放交易機制,國內首創「生態文明碳幣服務平臺」,引導市民遊客廣泛參與到垃圾分類、珊瑚種植等環保行動中來,有效連結生態資源,帶動形成生態旅遊新風尚。獨特的自然生態稟賦,是鹽田全域旅遊建設無可比擬的優勢。
  • 「2018·昌化江畔木棉紅」旅遊文化活動24日啟動 持續至3月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9日電(記者王子謙)記者9日從「2018.昌化江畔木棉紅」旅遊文化活動月推介會上獲悉,「2018·昌化江畔木棉紅」旅遊文化活動月將於2月24日-25日拉開帷幕,活動將從2月持續至3月,屆時該縣推出2018春季昌江美食商品市集、昌化江畔木棉紅·美麗鄉村生活節、「昌化江畔木棉紅」小型城市電影、旅遊文化活動月短視頻特輯、「昌江黎韻」—黎陶黎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 和林格爾縣:繪就全域旅遊新畫卷
    臺格鬥村是和林格爾縣(以下簡稱和林縣)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作為「草原都市」的魅力後花園,和林縣緊緊圍繞「全域化、智慧化、品牌化」的發展戰略,從部門推進到黨政統籌,從點面播種到連線成面,從立柱架梁到全面發力,一幅「花海和林、宜居和林、健康和林、文化和林」的全域旅遊新畫卷正在繪就。 時光見證了發展變遷,歲月記錄下奮鬥足跡。
  • 金山區楓涇鎮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上海楓涇古鎮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煒介紹道:「根據旅遊規劃,這裡原派出所和稅務所的場所將會被打造成為精品民宿,補齊古鎮酒店較少的短板,而原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則會被改造為一家國藥館,供中藥展銷和名醫坐堂。」  與此同時,作為古鎮發展的重要項目,丁聰美術館的土建已經結束,目前正在裝潢和布展,預計明年將對外開放,屆時古鎮的多元魅力將會更全面地呈現在遊客面前。
  • 崇左: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2018年12月26日 09:54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 編輯:吳海泉 (原標題)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 榮成:打造北方濱海全季休閒全域旅遊新樣板
    近年來,榮成通過政策加碼、文旅融合、提升服務、打造精品旅遊等方式,探索符合實際、迎合市場需求的文旅融合路徑,於2016年被列入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9年12月獲評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榮成舉全市之力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營造海洋生活、海洋小鎮、海洋城市的海陸層階式旅遊體驗,努力打造「以旅促漁、漁旅結合」北方濱海全季休閒型的榮成全域旅遊樣本。
  • 銅陵市義安區異軍突起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樣本
    2017年,義安區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實施旅遊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旅遊業總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戰略舉措,著力夯實旅遊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優化服務水平,強化行業管理,全區旅遊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成為旅遊後發地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典型案例。據統計,義安區2017年共接待遊客300餘萬人次,同比增長140%,實現旅遊業收入約12億元。
  • 靖江恆大·御景半島|春日漸暖,花開江畔,與美好生活不期而遇
    疫情之下,生活變得索然無味時間久了我們更想念外面更加期待回歸自然與美好暖春三月,萬物新生江風徐徐,呼喚著久居家中的你我春日的揚子江畔或許就是自然與美好的詮釋春意撩人,江畔風景如畫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蔚藍的天空下,江面波光粼粼微風拂過,碧草隨風搖擺,充滿生機待疫情結束
  • 全域旅遊新發展 八閩首邑展芳華 中國閩侯文旅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2019年是文旅融合大發展的一年,為充分依託閩侯綠水青山生態基底,深度挖掘地域歷史文化內涵,創新全域旅遊發展路徑,特舉辦了本次「中國閩侯文旅高峰論壇」,以重點文旅項目考察和高峰論壇的形式,搭建閩侯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平臺,聚集智慧與資源,全面推動閩侯全域旅遊實現新融合、新發展。
  • 探尋全域旅遊發展的「涉縣模式」
    近日,全國第二期全域旅遊培訓班上,涉縣縣委書記汪濤受國家文旅部的邀請,作為唯一一位縣委書記對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學員進行授課。從八山半水分半田,到青山綠水似桃源;從紅色聖地,到百花齊放;從國家級貧困縣,到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從旅遊工程的建設到旅遊體系的建設,再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餘項改革,涉縣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成為了邯鄲旗幟、河北領跑、全國先進,打造了「黨建統領、改革創新、全民共建、群眾共享」的全域旅遊「涉縣模式」。
  • 徵集阜新全域旅遊宣傳口號啟事
    為全面展示阜新全域旅遊發展成果,彰顯阜新城市特色,塑造阜新城市形象,提升阜新的知名度、美譽度,將阜新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現面向全社會徵集阜新全域旅遊宣傳口號,同時一併徵集對於「快慢由你悠遊阜新」暫用口號的全面解讀和意見建議,誠邀您的參與。
  • 綿陽北川: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
    在四川綿陽北川新縣城的一些路口,時常能聽到大爺大媽們在相互提醒……在「十三五」收官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北川羌族自治縣全面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文化旅遊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舉全縣之力積極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居民文明創建意識蔚然成風。
  •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2020-12-21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金沙江畔一日遊三省
    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洛須鎮、正科鄉、奔達鄉、真達鄉沿線,規劃打造「一日遊三省」精品旅遊環線。「將洛須鎮打造成金沙江畔最美麗的唐蕃風情小鎮和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旅遊集散地,讓遊客『遊在牧區、住在洛須』。」石渠縣縣委書記袁明光表示。 金沙江畔唐蕃風情小鎮的美麗正逐漸呈現。 洛須鎮在溫託村投資興建了十餘頂星空帳篷,讓遊客體驗高原的壯觀夜景。
  • 薄薄的樓體能抗大風,揚子江畔這座「風帆」明年啟航
    揚子江畔,「風帆」佇立,蓄勢待發。目前,備受關注的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中。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江北新區公建中心了解到,該項目正在開展內裝飾工程、幕牆工程、屋面工程、安裝工程以及室外工程施工,酒店已經完成部分樣板段施工,預計明年6月底交付。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安徽省以建設創新型文化和旅遊強省目標,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重點實施「精品打造、項目建設、四級聯建、兩翼協同」等四大工程,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省全域旅遊發展呈現速度加快、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