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畔,「風帆」佇立,蓄勢待發。目前,備受關注的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中。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江北新區公建中心了解到,該項目正在開展內裝飾工程、幕牆工程、屋面工程、安裝工程以及室外工程施工,酒店已經完成部分樣板段施工,預計明年6月底交付。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麗媛 通訊員 金婧
項目外形與靈感來源
乘風破浪造型獨特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位於江北新區核心區廣西梗大街與濱江大道交叉口,由江北新區公建中心和南京揚子江新城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項目由美國洛杉磯墨菲西斯建築事務所建築大師湯姆·梅恩設計,項目整體造型靈感選自南宋畫家的著作《層波疊浪》。
項目以「層波疊浪」的設計理念為主線,並貫穿於各專業設計中——外立面充分融合江邊風景,處處體現層波疊浪、揚帆起航的元素。泛光設計旨在凸顯「城市之光,創新之光,揚帆起航,江波弄影」的主題,承載著人們對江北新區未來發展的良好願景;室外景觀以「揚子巨輪,乘風破浪」為設計理念,承接建築主題,烘託建築形象,強化流線安排,呼應南京城通江達海.天下文樞的金陵文化;室內精裝以「文華.錦繡」為主題,加入「交匯、包容、領航」等理念,意在展現「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文化。
項目效果圖
世界級別的會議中心揚子江會議中心按照世界標準設計,其中有兩個落客區(即酒店大堂前的停車下客的區域):第一個落客區服務於一般城市大眾的與會,第二個落客區服務於世界級首腦峰會,是獨立的具有儀式性的入口與落客。同時建築包含9000平方米多功能廳、3000平方米主會場、2700平方米宴會廳,以及配套高端酒店。項目於2019年6月28日開工,計劃於2021年6月底竣工。
作為江北新區長江之濱的地標性建築,項目建成後將承接國際會議、高端商務論壇等活動,對南京市進一步完善國際化功能,提高國際影響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區域競爭力和首位度,提升江北新區城市功能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球型ATMD
「薄」樓體抵抗大風力會議中心酒店塔樓共33層,建築高度為157m,結構高寬比為9.6、長寬比為6.6,為風敏感建築。
如此「薄」的塔樓,如何應對大風影響?酒店採用兩套「定樓神器」,即酒店風振控制系統——兩套主被動混合質量阻尼器(ATMD),一個為大堂阻尼器,另一個為水箱型阻尼器,減小大風帶來的晃動、提升安全性與舒適度。據悉,每套阻尼器重約175噸,可在強風時降低加速度的響應,利用左右擺動來降低大樓晃動的幅度。這是江蘇省第1個應用ATMD技術的工程。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鋼結構總計約4.6萬噸,是艾菲爾鐵塔的重量的6.6倍,是新區市民中心的3.3倍;多功能區和會議宴會區均為大跨度空間桁架結構——其中多功能區單榀桁架長度130米、跨度72米、單榀重量390噸,9000平方米的高大空間沒有一根立柱,相當於標準足球場面積的1.26倍;酒店區33層,採用「鋼框架+鋼支撐」結構體系,平面長寬比和高寬比接近限值,其複雜結構在國內屈指可數。
項目周邊環境
城市會客廳的地標建築該項目以創建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築為目標,結合南京市氣候環境,合理應用綠色建築、健康建築、智慧建築、裝配式建築等先進技術,綜合提升項目綠色性能。採用「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綠色設計原則,利用適宜的技術來滿足建築的自然通風、採光、聲、熱溼等物理環境要求,營造健康舒適的室內人居環境;施工階段嚴格落實「五節一環保「的措施要求,2020年8月22日在中施企協綠色施工過程驗收中成為江蘇省第一個達到中施企協過程評價三星標準的項目。
會議中心項目結合周邊公園綠地和觀江平臺碼頭,將成為江北新區最重要的新城門戶、綠城之心,構成南京濱江九大「城市客廳」之一:江北新區定山城市客廳。
校對 蘇雲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