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行走榮成,遠眺海天一色,近看山花爛漫。無論是去景區觀覽賞景,還是環遊海島、住海草房、吃漁家飯,總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盡的風情。
山風海韻,從「景點遊」到「全域遊」,榮成旅遊業發展變化來自理念轉變。近年來,榮成通過政策加碼、文旅融合、提升服務、打造精品旅遊等方式,探索符合實際、迎合市場需求的文旅融合路徑,於2016年被列入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9年12月獲評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榮成舉全市之力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營造海洋生活、海洋小鎮、海洋城市的海陸層階式旅遊體驗,努力打造「以旅促漁、漁旅結合」北方濱海全季休閒型的榮成全域旅遊樣本。
政策加碼 夯實基礎
早在2016年,榮成市財政部門就設立專項資金,在原有旅遊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旅遊大項目、景區改造提升、旅遊商品開發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第一步,打造核心吸引力,把全市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謀劃建設,以500公里海岸線和內陸生態走廊為軸線,以特色小鎮為節點,重點打造市中心、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遊度假區三大板塊和濱海、鄉村兩條「旅遊廊道」,形成「一心兩翼、兩廊發展」的旅遊格局。
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環海路濱海步道東拓工程正加緊推進,這一工程按照國家級濱海旅遊公路標準建設,今年將繼續向東拓展15.4公裡,步道設計寬3米至4米,全部採用彩色運動型柏油鋪裝,沿線還將在相應節點配套旅遊服務設施。
「我們在推進濱海步道建設的同時,啟動了岸線修復、綠地改造提升和休閒公園建設,沿線各節點規劃了房車營地、民宿酒店、無邊泳池等配套設施,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周邊區域休閒旅遊業態,為遊客和居民提供配套設施完善的親海空間。」好運角旅遊度假區濱海步道工程現場負責人孫明凱介紹。
在濱海步道沿途,那香海兒童探險世界項目建設現場,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這是那香海濱海文旅小鎮項目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經理戰金強說:「政府部門安排專人與我們對接,為我們提供『保姆式』服務,跟進項目立項審批、手續辦理,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們對如期完工和投用後的前景信心十足。」
據了解,該項目以歡樂新場景為遊客提供全季節、全年齡、個性化的休閒探險體驗,致力打造威海乃至膠東半島一流的森林探險王國和文教研學樂園,為區域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今年,榮成市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將進一步立足濱海生態、展廳展館、民俗文化、海洋牧場等資源優勢,主動順應新的旅遊消費升級趨勢,做好整合資源、融合推進文章。結合各景區實際情況,找準突破方向和發展定位,實施差異發展、錯位競爭,邀請專業化、有實力的大公司進行深度策劃和專業運營,加快提升景區景點檔次功能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做好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文章。
多點發力 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激發全域旅遊內生動力。2019年,威海大天鵝國際文化藝術節在好運角旅遊度假區啟動,進一步推動榮成旅遊、康養、文化深度融合。其間,風光秀美的天鵝湖、千年傳承的民俗文化和蓬勃興起的文化藝術產業給藝術家們留下深刻印象。榮成還提升打造了雞鳴島、虎頭角、煙墩角海草房景觀,在濱海商業、文旅等設施建設方面引入海草房建築風格,不僅留住了漁家人濃濃的鄉愁,也為榮成文旅產業的發展「錦上添花」。
「五一」假期,走進「畫村」——港灣街道牧雲庵村。只見一排排瓦房牆上繪製著巨幅壁畫,家家戶戶的照壁上用漁民畫裝點一新。在這裡,村民既是漁民也是畫家,繪出了鄉村振興的「新圖景」。牧雲庵村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優越地理環境,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村民將「畫村」品牌做出特色、創出效益,讓牧雲庵走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場。「我們已經打造好的民宿有17棟,畫家、學生黨、普通遊客都能在此找到適合自己的民宿。民宿管理由村裡統一安排,給我們省了不少事。」村民周國警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此前,榮成「漁民復工『春撈』忙」短視頻接連登上央視《晚間新聞》、新華社客戶端,大「火」了一把。近年來,許多國內外遊客慕名而至。他們趕海垂釣、編織漁網,了解海草房冬暖夏涼的秘密,感受漁家文化獨特魅力。
榮成市通過充分利用自然稟賦和漁家民俗等「海元素」資源,開啟了更多文化產業的「打開方式」,將文藝演出、民俗展示、非遺表演、閃拍等引入景區,先後舉辦了「漁民開洋·謝洋節」、槎山登山節、中國(威海)國際海鮮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極大豐富了市民和遊客的文娛生活。
今年,榮成市還將打造一批民宿、餐飲、商業、驛站、房車露營地等設施,進一步拉長消費鏈,更好地服務市民和遊客。引導成山頭、赤山等景區不斷提升景區檔次和業態;督促崖西鎮、人和鎮做好聖水觀、槎山景區的規劃;打造櫻花湖海鮮美食街,形成以膠東文化為主題的複合型餐飲文化空間;依託紅色旅遊,強化「紅色文化」元素整合利用,在全面修繕107處紅色遺存的基礎上,按照景區標準進行打造,推出「紅色榮成之旅」精品旅遊路線;在開發「海上尋鷗記」「海上絲綢之路」「膠東漁村探秘」等標準化研學課程基礎上,進一步規劃實施全市研學旅行方案,在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的同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的好習慣。
全城旅遊 服務先行
為了讓遊客盡享「一站式」服務,榮成市在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同時,推進服務先行,全力優化全域旅遊發展環境。
榮成市統籌城鄉發展,狠抓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共建設旅遊公共服務中心14處;新建改建大型旅遊停車場17個;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18座;開通覆蓋所有景區的旅遊公交線路;鋪設自行車慢行道,配套70餘處公共自行車站點;借力廁所革命,推進農村改廁和汙水處理一體化建設。
按照「多做減法、少做加法」的原則,榮成市先後實施了愛蓮灣、桑溝灣、東楮島等21個岸線修復項目,引導150多個工業項目從沿海一線退出,恢復生態溼地2萬畝,修復岸線10.6公裡,建設景觀綠化帶1.5萬平方米,種植防護林帶2.5萬平方米。
在加快智慧化旅遊服務建設方面,榮成市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智慧旅遊服務、營銷、管理三大平臺建設,將景區景點、人流密集區統一納入旅遊產業運行監測平臺管理,完善遊客來源地、消費習慣等數據統計分析,建立景區全景VR、生態環境指數、車輛卡口等信息採集體系,為遊客提供一站式服務。
經過不懈努力,榮成市已搭建起全域旅遊基本框架,以旅遊業快速發展,帶動經濟結構優化。榮成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榮成市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立足現有優勢,瞄準打造「冬賞天鵝·夏遊牧場」北方濱海全季休閒型旅遊目的地目標,全面叫響「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城市品牌,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榮成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來源:中國旅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