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馬裡亞納海溝更深?人類即將首次探索五大洋的海底最深處

2020-12-14 百家號

華爾街投資者維克多維斯科沃,曾經到過世界七大高峰,現在正計劃參與一項名為「五次深潛」的探險科考活動。他們的目標是潛入海底海溝中的最深洞穴,探索世界各大洋的神秘海底世界。

十二月,華爾街投資者和探險家維克多維斯科沃,以及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艾倫·詹姆遜,即將啟動這項開創性的任務。他們將乘坐一艘造價多達3.3億元人民幣的新型潛艇,潛入水下超過10000米深處,更好地給我們展示五大洋的海底世界。

想像一下探索距離地表究竟有多遠,任何你發送的消息,都需要至少7秒才能受到回饋。而阿波羅計劃中無線電波的傳輸來回只需要花費2.5到2.7秒。 現在人類探索的位置不是在太空,而是在海底。

他們對於這個名為「五次深潛」的探險行動這樣描述: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去往世界上多個海洋的海底的探索發現之旅。人們對海洋的無知程度相當驚人,其中四大洋甚至沒有一個人到過海底。我們也無法確定其中四大洋的底部在哪裡。人類更不知道真正海底最深處是哪裡。

科學家的研究經常把相機和樣品盒送到海底,但這些事情和人類到達不能相提並論。這些海溝的地貌在陸地上根本看不到,它們是地球將海底推回地幔的地方。維斯科沃和詹姆遜乘坐的Triton 36000潛艇的船體,在三個小時的大西洋海底之旅中可能發生變形,因為要面對海洋深處的高壓。

潛艇可能會嚇跑大多數生活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漆黑世界裡的海洋動物海。潛艇配置了3D聲納系統,這艘船在繪製海底地圖方面應該比衛星要好得多。潛艇可能還會順便帶一些小動物活樣和沉積物回來,以便更好的研究。也許我們能夠發現是什麼驅動這些生態系統,觀測這些或者溫暖或者寒冷的海溝,淺溝或者深溝,科學家也許可以發現其中的差異和共性。

首個即將進行的任務是:大西洋的深邃之旅。這項任務12月將對對大西洋的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進行探索。波多黎各海溝潛水後,潛艇在接下來的七個月的時間裡,將會沿著曲折的路線到達地球海洋中其他四個最深的地方,其中包括目前已知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現在有數百人冒險進入太空,還有十幾個人登上了月球,然而只有三個人深潛到達目前已知的海底最深處,這個最深處是在太半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一個點,在水下將近10公裡處,比珠穆朗瑪峰的絕對距離還要遠。1960年探險家瑞士人雅克·皮卡德和美國人沃爾什到了這裡。2012年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單獨潛入了這個地方。

海洋中的最深處佔比約45%,很大程度上被人類忽視了。南大洋的南桑威奇海溝還沒有命名,所以進行「五次深潛」探險的潛水員期待能夠能夠擁有命名權。現在的海底地圖中有很多「危險」的信息,因為大量的數據是基於衛星圖片推斷。當人類走得越深入,越容易發現之前的錯誤,所以必須實地確認。同樣有可能發現比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還更深的地方。

科考隊計劃於明年8月前往北冰洋5669米深處的莫雷深進行最後一次任務。這個區域雖然沒有其他要探索的海溝深,但它是另一個人類從未去過的地方。隨著氣候的變化,氣候變暖,冰通常位於水的上面,這裡的海洋有點難對付,所以潛水員預計北極潛水將是其中最艱難的挑戰。

當你潛入到水下8到10公裡深處,任何錯誤都可能是致命的。設計這艘潛艇的工程師們承認,它將進入一個令人窒息的深度。當你在水下11公裡處,你獲得營救的概率非常非常小,其實就基本等於零。因此執行任務的潛水艇通常速度比較慢,不會大於5.6公裡/小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安全功能防止潛艇被困。

潛艇上的推進器、電池和機械臂都可以從機器上拆卸去除,主要是為了對付意外發生時的迅速應急逃生。一旦所有這些東西都被去除,剩下的就是一輛完全不同的動力船了。出於安全考慮,潛艇採用了鈦合金製造,所以整個潛艇上只有三個巴掌大小的小窗可以觀察外部環境。採用更多的鈦金屬,而不是抗壓玻璃配置,是為了確保安全。另外即使電子設備出現故障,也仍然有多重方法從罐子中取出氧氣維持生命。

這支科考隊伍的第一次潛水將在12月的第一周進行,預計將持續不到6個小時。我們祝願他們成功吧!

相關焦點

  • 聽「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講述大洋深處的秘密
    聽「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講述大洋深處的秘密2017-08-17 13:36 來源: 光明日報 不斷探求中國「新深度」「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是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繽紛想像。不過,真實的大洋深處不僅漆黑一片,而且水壓巨大,7000米深的水壓高達700個大氣壓,而我們日常做飯用的高壓鍋的壓力也才兩個大氣壓,其操作難度可想而知。
  • 潛入海洋最深處,會發生什麼?| 探索海底世界
    我見過巍峨屹立的高山,也見過奔騰不息的長河; 卻未曾見過大海深處的蔚藍…… 大海仿佛一個神秘的女子,帶著厚重的面紗,引導人們不斷探索。但,人類終其一生也無法窺其全貌,我們所見只有冰山一角。他們曾見證過大海深處的面貌,帶著對海洋無比的敬畏。他們潛入深藍,並用相機記錄深藍......下潛人類對深海的了解與對外太空的了解差不多,而潛水是揭開海洋神秘面紗的浪漫方式。
  • 為什麼在大洋海底,會形成「深邃」的海溝?
    我們知道地球的陸地表面存在著高低不平的各種形態,我們稱為「地形」,主要的地形類型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五種。實際上覆蓋地球表面超過70%以上的海洋,其海底也不是平坦的,而是有很多高低起伏,也就是可以分為不同的地形類型,海底地形類型主要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嶺和海溝等五部分。
  • 海底到底有什麼?
    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超過一萬一千米,那是世界海洋的最深處,至今無人涉足。人類從未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不久深海就要向人們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因為中國人,將會首次到達馬裡亞納海溝的大洋之極!坐什麼去那麼深的地方?萬米載人潛水器!
  • 海底1萬米有什麼?我們一起走進地球最深處,探索一個奇妙的世界
    我們能夠登上月球,我們也能夠向火星發射探測器,而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2號都已經快飛出太陽系了,可以說在太空探索中,人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然而,人們好像忘記了我們腳下的海洋。也許探索海洋比探索太空要難了許多吧,我們的海洋面積有3.6億平方公裡,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
  • 海洋深處的秘密,目前人類僅僅探索了5%,深海生物很恐怖!
    自古以來,大海永遠是神秘的,但目前人類仍有95%的海洋未探索,從海洋到底有多深,到現存在海底的奇異物種有多少等等,我們對海洋的了解少之又少。目前全世界公認的,人類已知的海洋最深處位於太平洋底的馬裡亞納海溝,處於海平面以下11034米。
  • 「奮鬥」萬米後,大洋底部還有什麼是我們沒見過的?
    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面為兩個板塊的俯衝帶太平洋板塊在這裡俯衝到菲律賓板塊之下全長2550千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
  • 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一:垂直地帶性最明顯的山脈——吉力馬札羅山,今天我們來聊聊: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其實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底,也就是大洋中脊,或者叫中央海嶺。
  • 陶春暉:人類未來對海底的依賴可能超乎想像
    記者:對海底熱液區的科學考察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人類的生活又有什麼關係?陶春輝:海底熱液區主要分布在海底洋中脊。海底熱液區的「黑煙囪」或多金屬硫化物富含銅、鐵、鋅,還有少量的鉛、銀、金等金屬元素,在熱液循環過程中地球深部的大量信息被帶到海底,使得海底熱液活動成為研究地球深部難得的觀測窗口。
  •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達11034米
    就是在地球的海洋海底也是高低起伏,擁有多彩的海底地形,如大陸架、大陸坡、洋盆、海嶺和海溝等地形。陸地最低的地方在死海,而海洋裡面的最低點在海溝,也就是位於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位於菲律賓以東的馬裡亞納海溝,其深度大部分在8000米以上,其中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 探索極地和海洋奧秘 服務祖國現代化建設 造福人類社會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0日向遠在南極、北極和大洋上執行任務的科考隊員表示親切問候,並會見部分參加過科考的隊員。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科學考察能力建設,不斷探索極地和海洋奧秘,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前進,更好地和平利用極地和海洋,服務於祖國現代化建設。
  • 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徵服深海的?
    ▍2019年汪品先院士乘坐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在南海下潛 TAKEFOTO/新華社 供圖為什麼我們要研究深海海面3000米之下暗流湧動,海底居然是漏的,有些生物是可以不需要依靠太陽生存的,大洋之下的巖石是會移動的,海底深處隱藏著可能會影響人類未來的神秘寶藏
  • 奮鬥者號坐底海洋深處
    2020年11月10日早7時42分,隨著顯示器上的數字正式突破一萬大關,探索一號下潛指揮室中傳來了一陣短促又熱烈的掌聲,奮鬥者號深潛器突破了萬米大關,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中國人首次在世界的最深處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在成功的背後,蘊含著的是中國船舶工程團隊、海洋科研工作者半個世紀的辛勞與汗水,這也是一段從追趕到超越的風雨荊棘路。
  • 走近不可思議的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度達11000米
    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神秘莫測的地方,幾乎沒有人類的足跡到達過。因為以人類目前的文明科技發展有限,有些地方是到達不了的。比如火山深處,海底深處以及地心深處。這些地區都詭異莫測,可也吸引了無數人想要觸及,想要揭開其中隱藏的神秘面紗!
  • 印度洋海底,竟然有座「玉皇山」!
    昨天的科學會堂裡,我國大洋科考史上首位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老師,帶領「自然資源部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天團集體亮相。四位科學家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大洋深處的秘境,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最強科學公益課。
  • 海底10000米深處有多「嚇人」?人體能承受嗎?潛水員都往後退!
    海底10000米深處有多「嚇人」?人體能承受嗎?潛水員都往後退!地球的整體面貌71%都是海洋,陸地的部分是少之又少,而人們就是生活在陸地之上的,對於海洋之下,人們還需要更久的時間去探索,現在人們對宇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地球地面上的一些東西,對於海底下海洋的生物,了解的也是非常的少,而在海底的最深處11000米之下,人類命為馬裡亞納。那麼在這海底之下到底存在著什麼呢?
  • 海底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在8200米深海,魚還是魚嗎?
    現在的地球,70%以上都是海洋,剩下的就是陸地了,實際上,現在的陸地曾經都是海洋,只不過經過時間的流逝,由於地殼的不斷運動變化才慢慢的變成了陸地,海洋對於人類來說,常有一種神秘感,那麼在海洋的最深處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大家還沒有見過,就連核潛艇能夠下潛的深度也只有600米,那麼在海底1萬米的世界,究竟有多麼恐怖?
  • 海底7500米深處,一種能直立行走的生物,遇陽光瞬間融於水!
    海底7500米深處,一種能直立行走的生物,遇陽光瞬間融於水!除了外太空,海洋被認作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帶,這裡常年被黑暗籠罩,環境陰森,被稱為生命的禁區。海洋隨深度的變化壓強也會改變海洋200米到800米的區域,是食物最豐裕的一層,這裡的生物活動比較劇烈,能夠捕獲到想吃的獵物,並能大量繁殖,如果到了千米以下的區域,食物就會更加匱乏。
  • 如果人類想打穿地殼,要選擇在哪裡?「決心號」鑽探人員來告訴你
    人類是孤獨的,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在探索周邊的環境,困擾我們人類的問題是,我們人類來自哪裡?我們人類又將去向何方?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一方面向宇宙空間進行探索,另一方面對於我們所生活的地球進行探索。雖然說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已經超過了300萬年,但是我們對地球的認知依舊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