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萬米後,大洋底部還有什麼是我們沒見過的?

2021-01-09 上遊新聞

11月10號

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

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坐底深度10909米

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還記得之前聽到蛟龍號時的新聞

都只是下潛到幾千米的位置

真沒想到這麼快就進入了萬米的世界

並且還是攻破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馬裡亞納海溝

可以說是我國深海探索的巨大突破了

▲ 圖自央視新聞

雖然說潛水器的核心原理就是

多綁幾個鐵塊,靠重力下潛

要懸停的時候,扔掉幾個鐵塊

要上浮到海面時,再扔幾個鐵塊

不過,真要落實到技術層面

可就不是講講原理這麼簡單了

首先在一萬米的深海裡

大氣壓就已經足夠可怕了

粗略計算一下:水深每加深 10 米

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

那麼這次奮鬥者號就要承受一千多個大氣壓

相當於用一根手指頂起一噸重量的壓強

由此可見海底的壓力有多大

▲10米的水深壓力足以壓垮一輛空油罐車

深海探測為什麼選擇海溝?

很簡單,因為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就在海溝

深度越深,壓力越大

同時這裡也是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

這次「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

又稱「馬裡亞納群島海溝

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

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

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面

為兩個板塊的俯衝帶

太平洋板塊在這裡俯衝到菲律賓板塊之下

全長2550千米的馬裡亞納海溝

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

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

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

是地球的最深點

這樣一個深度

完全可以將珠穆朗瑪峰囊括其中

▲ 世界第一深溝馬裡亞納海溝

人類對於大陸的認識都還不夠完善

對於更少抵達的大洋深處

那裡的秘密更是了解甚少

所以這次奮鬥者號克服了各種困難

不只是為了突破下潛深度的數字

更是一臺能夠進行科學作業的機器

這樣科學家們可以親自採集

海溝內的海水、生物、巖石樣本

就能更好地研究海溝的形成和演變

深海生物群、火山地震帶

深部成礦作用、深海礦產等等問題

除了科學研究,我們還可以進行生物大發現

在水下1200米,有大白鯊、大王烏賊

▲ 可以纏住抹香鯨的大王烏賊

2000米就會有深海黑龍魚出現

在這裡,來自天空的可見光

在海洋中層就已經被吸收掉

深層帶形成極暗的環境

和其他魚類一樣,深海黑龍魚也是不斷閃爍

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

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

▲ 兇神惡煞的深海黑龍魚

馬裡亞納獅子魚,雖然長得很憨

但是能居住在水下 8000 多米

想想比人類的潛水能力強多了

▲ 極具「潛」力的獅子魚

2011年,國外的一支科考隊

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

發現了一種名為「巨型阿米巴蟲」的單細胞生物

這種生物生活在10000米以下的極深海環境中

對於這種生物為什麼可以在

如此寒冷超高壓的環境中生存

有一種說法是

這種生物能通過從周遭的環境中吸收各種物質

從而在體內富集高水平的鉛,鈾和汞元素

這就暗示它們可能對重金屬環境擁有適應力

它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

單細胞生物的最深生存深度紀錄

▲ 巨型阿米巴蟲

海底除了海溝,還有什麼奇特的地貌?

大洋深處千奇百怪

一會兒平靜如水,一會兒暗流湧動

和陸地一樣

洋底也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

深邃的海溝和坦蕩的深海平原

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是在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

海底火山的分布相當廣泛

分為死火山和活火山

主要分布在地球板塊的交界處

這裡是地殼最活躍的地方

同時也是全球地震多發的地方

其噴發的溶巖表層

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卻

有如擠牙膏,但內部仍是高熱狀態

當海底火山噴發時,在水深較淺

水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常有壯觀的爆炸

這種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發時

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大洋底散布的許多圓錐山都是它們的傑作

▲科學家實拍到紐西蘭海底火山噴發

大陸架、大陸坡

大陸架,顧名思義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

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

大陸架的淺海區是海洋植物和海洋動物

生長發育的良好場所

全世界的海洋漁場大部分分布在大陸架海區

此外,大陸架還有豐富的礦藏和海洋資源

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

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

正因為如此

對大陸架的劃分和主權的擁有

就成為國際上十分重視和爭議激烈的問題

大陸架上除了有豐富自然資源外

如上圖,還有明顯的"水下河谷"「海底峽谷」

這些河谷地形看起來就像是陸地河流的地形

有蜿蜒的河道,有衝積平原、三角洲等等

許多水下河谷還與陸地上的河流相對應

這是因為這些水下河谷

都是在遠古大陸架露出海面時

由河流所衝刷而成,只是後來沒入海中

緊挨著大陸架的就是大陸坡

大陸坡是聯繫海陸的橋梁

它一頭連接著陸地的邊緣,一頭連接著海洋

大陸坡由於隱藏在深水區,因此很少受到破壞

基本保持了古大陸破裂時的原始形態

也是因為緊挨著大陸

所以大陸坡上的沉積物,主要來自大陸

河流帶入海中的泥沙

經過大陸架搬運到大陸坡

▲ 在世界範圍內

幾乎所有的大陸坡都有海底峽谷存在

學界認為,多數海底峽谷的產生

是海底濁流衝刷的結果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8年08期  

深海平原

不僅僅地表有平原

深海中也有如同陸地平原一樣的地貌

這就是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一般位於水深3000米到6000米的海底

它的面積較大

一般可以延伸幾千平方千米

深海平原的表面光滑而平整

在全球範圍內基本都有分布

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布最多的大洋

因為大西洋的陸源沉積物特別豐富

而且大西洋的邊緣沒有海溝阻隔

所以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相反的,太平洋周圍是許多板塊的連接處

分布有許多海溝

所以太平洋的深海平原就十分少見

僅在它的東北部有所分布

▲ 我國科學家宣布

南海首次發現較大儲量的錳結核資源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8年08期 供圖/黃艾嬌

大陸隆

位於大陸坡和深海平原之間

靠近大陸坡的地方較陡

向深海減緩的地方叫大陸隆

大陸隆通常位於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之上

但組成物質主要源自大陸

沉積物沿坡而下的搬運,由重力驅動

以濁流搬運為主

還有滑塌、砂流及碎屑流等

它們的流速較高,可達2米/秒

能將沿途的被蝕物質帶到陸隆沉積

▲ 海底地形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

大洋中脊

如果說在陸地上

地殼隆起的地方叫山脈

那麼在大洋裡,就叫做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

和地表山脈總是斷斷續續不同的是

三大洋的中脊互相連接,總長達8萬公裡

面積約1.2億平方公裡

▲ 全球大洋中脊分布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

大洋中脊是海洋深處的巨大山脈

那裡同時也是生成新的海洋洋殼的地方

在洋中脊火山口,灼熱的巖漿由地幔向上湧

逐漸冷卻,結合周圍已軟化的巖石形成新的洋殼

新生成的洋殼擠壓洋中脊兩邊已有的地殼

不斷向外擴張

最終在板塊的交界邊緣俯衝回地幔去

因此,洋殼在洋中脊出生

在板塊與板塊的撞擊中消亡,這樣代謝不止

海洋就是這麼神奇,變幻莫測

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

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

對海洋進行探索

但是對深海海底的探索

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

面對大洋的探索

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我們為什麼要做深海探索?
    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黑暗無邊,壓力極大,根本也沒有什麼生物可以存活,但這裡卻是所有深海探索者心目中的聖地,也是各個海洋大國展示深海探索實力的終極目標。 11月10日,我國最新一代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最終抵達的深度是10909米。
  • 「奮鬥者」號深潛的10909米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嗎?為什麼不派...
    摘要:深潛測深誤差相對小一點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有人疑惑,這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嗎?為什麼不派機器人去探測?「奮鬥者」號如何在萬米深淵採集海底樣品呢?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記者為此採訪了幾位專家。【兩種測深方法不太會受地貌影響】「10909米差不多就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了。
  • 「奮鬥者」號究竟在奮鬥些什麼?
    在「奮鬥者」號接觸洋底的一剎那,浮塵輕飛。這些沉靜千年的泥沙物雖被這「不速之客」攪了安寧,但卻用氤氳的舞姿訴說著自己的故事。那薄紗般的塵幕後就是我們人類渴望千年為之一瞥的大洋深處。大海最深處有種「荒涼的美感」,也埋藏了許多秘密。
  • 揭秘-10909米的「奮鬥」故事
    今天,小新為大家帶來源自萬米深海的捷報  以及捷報背後-10909米的「奮鬥」故事——  11月10日上午8時12分,中國船舶集團研製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除了載人潛水器,我國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許許多多的無人潛水器。其中,「海鬥」號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是中國首臺萬米級科考潛水器,讓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
  • 60萬米高空看中國:我們身處其中,卻從未見過
    60萬米高空看中國:我們身處其中,卻從未見過 2020-12-2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挺進萬米,「奮鬥者」號給海洋探索穩穩的信心
    探索未知的欲望驅使著人類不斷下探海洋更深處,但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 11月10日,「奮鬥者」號在大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標誌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記者近日探訪了「奮鬥者」號誕生地中國船舶七〇二所,了解挺進萬米海底背後的探索故事。 萬米深潛器的技術難度有多大?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關鍵技術「護航」萬米深潛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奮鬥者」號的特殊本領,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設計。「奮鬥者」號下潛到萬米深海,還要攜帶3名潛航員長時間穩定作業,設計難度可想而知。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坐底之後,「奮鬥者」號將在海底進行包括採樣在內的海底作業、巡航等環節,時間持續6個小時,這也是「奮鬥者」號在海底設計最長的作業時間。面對空前深度帶來的巨大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從出發到回家,「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我們的「深藍夢」又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11月10日清晨,載有3名潛航員的「奮鬥者」號從「探索一號」母船機庫緩緩推出,被穩穩起吊布放入水,近4小時後,「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下潛深度達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從全球範圍看,大深度載人深潛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關口。
  • 探索|揭秘「奮鬥者」號:挺進萬米,給海洋探索穩穩的信心
    探索未知的欲望驅使著人類不斷下到海洋更深處,但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  11月10日,「奮鬥者」號在大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標誌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記者近日探訪了「奮鬥者」號誕生地中國船舶七〇二所,了解挺進萬米海底背後的探索故事。
  • 完成萬米海試後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迎來「全身體檢」
    在完成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之後,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回到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拆檢。這也是它萬米歸來的第一次「全身體檢」。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 「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 李豔青:結構系統在潛水器的佔比是非常大,比如說我們熟知的載人艙,還有它整個潛水器的一個骨架——載體框架,還有各種小球小罐、耐壓罐等等,還有外面包覆這個浮力材料,結構系統它主要是要保證整個載人潛水的安全性,它是保基礎安全的。
  • 面對面丨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
  • 一路「潛」行——中國萬米深潛的光榮與夢想
    萬米,如果成人步行大約需要2.5小時,汽車行駛大約15分鐘。但邁向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團隊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卻走了近20年。  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人類認識大洋是個漫長的過程。16世紀弄明白海洋有多大,20世紀弄明白海洋有多深。有了面積和深度,就可以算出大洋的體積。打個比方:長江每年的入海流量要流140萬年才能灌滿世界大洋。大洋深處有巍巍高山,有幽深峽谷,有間歇噴發的「溫泉」,有繽紛絢麗的「玫瑰花園」……大洋深處還有太多未知。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
  • 「奮鬥者」號通過萬米深潛試驗後拆檢 有望年前入級
    昨天,從海南三亞傳來好消息,誕生自無錫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後,順利通過深潛試驗後拆檢,有望年前入級。在位於三亞市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某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一個圓滾滾的「鐵傢伙」架在高處,經過多次設計深度海試之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人艙、深潛器框架和高壓罐等附屬結構在此接受最後一次綜合檢測。此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無錫分院工作人員已經對它的外部結構進行拆除,露出了主體球形艙體,在特檢院進行拆檢後,中國船級社專業驗船師還要對「奮鬥者」號進行入級檢驗。
  • 海底1萬米,你好!
    大洋之底,馬裡亞納海溝,迎來「奮鬥者」號的無聲問候。我國從此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
  • 「奮鬥者」深潛超萬米 中國人「全海深」科考終夢圓
    這連續取得的成就標誌著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海試取得成功,意味著中國人駕駛自己的潛水器可以自由到達大洋任何深度並開展科學考察,取得了中國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夢寐以求的中國科學家大洋科考「全海深」進入。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
    「親愛的觀眾們,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奮鬥者』號的畫面向大家展示萬米的海底。」 外觀酷似一條綠色大頭魚的「奮鬥者」號,是國際上首次可以同時搭載3人下潛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如此高超的本領,都要從「奮鬥者」號的那些「高精尖」技術裝備說起。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