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Choice」——海派文創精品邀請展開幕現場
為貫徹「文化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廳關於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指示精神,落實文化部雒樹剛部長關於對外文化工作「需要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著力構建對外文化交流體系」的工作要求,2016年7月29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共同主辦的「NICE Choice」——海派文創精品邀請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覽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精選江浙滬地區優秀文創產品600餘件,展現海派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形象,每一件產品都講述著與有關人的故事。文化部外聯局、上海自貿區和北京文化界近百人出席了開幕活動。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女士在開幕式上致辭
NICE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Network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的英文縮寫,NICE Choice是中心創立的以文創產品為核心內容的創新品牌。本次展覽與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合作,匯集了近年來在文化貿易中具有時代感和海派風格的原創設計精品。NICE Choice將逐漸匯集國內外優秀文創產品,為中國文創產品「走出去」提供展示平臺和銷售渠道。展覽將持續至8月29日。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副董事長、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中先生
本次展覽是以上海都市白領的一天為主線,共分為四個主題展區和十個專題展區,從不同的職業身份,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段中情景再現的藝術衍生品展示來詮釋生活。
其中一個主題區是「鶯啼曉色」,講述的是一名服裝設計師眼中的藝術生活;另一個主題區是「甜恬茶歇」,中國製造裡缺乏中國自己的世界名牌。「名牌戰略」作為實現高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成為爭奪國際市場獲得競爭優勢的有利武器。而這個專題區正是講述的在小小的8平米空間內創意思維碰撞的空間展現;第三個主題區是「微醺午後」,在個性化潮流的帶動之下, 私人定製已經不僅僅是在時裝行業大行其道,在陶瓷行業、日用行業乃至地產都不乏定製的身影。本專題展區就是講述一種高端私人定製的輕鬆與愜意;第四個主題區是「人約黃昏」,《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藍皮書指出,我國華僑華人總數約為6000萬人,中國國際移民群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體。這部分人的文化背景,為我們的文化輸出提供了廣泛的途徑,中國國際移民在帶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等方面的作用也正在凸顯。本展區設計師獨白:閨蜜嫁到國外,歸寧宴上的婚服由我工作室出品,驚豔了四座。今天她回來,說是給我帶了特別的禮物。
展覽主題展區之一
從展區的設定及展出的文創精品,不難看出,這個展覽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藝術衍生品的展示及交易,首先這些文創精品從不同角度反映、記錄著我們的生活;第二,展覽展出的高仿藝術品、衍生品,以及原創性文創作品都同樣具有較高的藝術性,並非繪畫作品形象的簡單再現與複製;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創精品擔負著國家對外文化交流、國家形象展現、甚至是文化復興夢的重任。
展覽展出的文創作品
在展覽開幕式上,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女士講到: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文化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心秉承「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為駐外使領館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提供文化交流內容產品,主辦或承辦各類演出、展覽、講座、培訓、影視等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並負責建設運營對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網絡平臺和平面媒體,提供藝術創意設計,媒體統籌等服務。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覽館的設立,也是希望打造一個中外文化交流內容產品「走出去」之前的一個展示平臺,本次展覽也是和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合作的一次成功的案例。
展覽一角
展覽開幕式後,藝術中國編輯也採訪了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副董事長、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中先生,胡總介紹到: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是致力於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服務於國際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創新文化藝術貿易及金融保險業務的綜合服務平臺。依託自貿區制度創新、擴大開放、功能突破、貿易便利的優勢,為國際藝術品交易提供全流程便捷服務。包括藝術品外貿代理、倉儲物流、展覽展示、交易洽購、評估鑑定、金融保險、公共服務、商務諮詢等。交易中心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關心,習近平總書記於2014年5月23日視察交易中心,對中心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未來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交易中心通過積極推動產業政策突破、貿易流程創新,為文化藝術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交易中心將持續推動自貿區文化藝術與國際市場接軌,將更多優秀的海外藝術品引入中國,並大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通過著力打造大通道、大服務、大平臺,完善文化藝術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推動自貿區乃至全市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打造亞太地區新興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
展覽展出的文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