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堂堂主談紫砂:柴燒關鍵詞

2020-12-20 三顧堂堂主談紫砂

續前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

(以下資料是堂主的好兄弟——火予窯主事人阿車提供)

1,落灰釉:素胚作品放在柴燒窯中,木柴燃燒的灰燼會落在作品上,當柴燒窯經過長時間的不斷燃燒,胎上的落灰越來越厚,當溫度達到1250度時,草木灰開始融化,形成斑駁陸離或豐富多彩或深沉老到的落灰釉。

2,流釉:在靠近火源位置的作品,由於落灰較多,所以會在迎火面形成很厚的釉水,當釉水太厚,就會開始流動,形成了漂亮的如瀑布般的流釉,一般而言,流釉形成會在迎火面的杯外和杯內。如下圖所示

3,翠底:杯內的流釉足夠多,積滿杯底,在進行氣氛還原時,只有還原時間長,才會把灰釉還原成漂亮的翡翠色,然而高還原,同時還意味著塌窯的風險極高,同時也減少了窯的使用壽命,還原時間長,也會導致作品變型率的上升。翡翠底還會伴隨著杯外流釉到窯板上,導致殘品率的提高,總之,翡翠底是精品中的精品標誌之一。如下圖所示。

4,金屬光澤:柴燒後期的還原氛圍過,除了會產生翡翠底,作品在高還原氛圍下,泥料中的金屬也會被還原到釉的表面,形成銀色或者是金色的光澤,需要說明的是,不是釉是金屬色,是釉上閃爍著金屬光澤,特別時茶湯倒入後,色澤更漂亮。如下圖所示。

5,火痕:在窯位的中間位置,如果機緣好,釉不淺不厚,會形成漂亮的火痕,五彩斑斕,可以看到火的痕跡,真可謂是火的藝術,火痕也是柴燒的精品標誌。如下圖所示,迎火面的火向兩邊飄去。

6,窯淚:柴燒窯的窯板底面在燒制過程中,釉也是越積越厚,偶爾就會滴落下釉水到杯子上,如果窯淚落的恰到好處,會形成特別有意思的藝術感官。如下圖所示。

未完待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若有異議,請勿拍磚。

相關焦點

  • 三顧堂堂主談紫砂:柴燒的分類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顧名思義就是用各類乾柴來燒制陶瓷產品。柴燒大致分為兩種:封閉式和開放式。1,封閉式柴燒(業內也通稱柴窯)封閉式柴燒時,我們要在罐口或紫砂壺的壺口鋪上石英砂,再將紫砂產品放入匣缽內,蓋上匣缽蓋子,再由師傅將匣缽放置窯內不同的層板上(註:不同泥料的窯溫不同,不同層板的窯溫也不同,所以要分層來放),在放置的過程中需要師傅有足夠多的經驗控制匣缽之間的距離,以及隔層之間的高度,以防止在燒制過程中出現問題
  • 三顧堂堂主談紫砂:開放式柴燒作品為什麼是獨一無二的?
    開放式柴燒是使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這種釉的效果,與一般的人工添加釉水明顯不同。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產品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了烈火曾經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不會重複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成果。
  • 三顧堂堂主談紫砂:對目前大量的「假高溫柴燒」的一些看法
    由於純粹的柴燒費時、費力、費成本,而且成品率還非常低,所以,高溫柴燒的成品價格會比一般電窯或燃氣窯要貴不少。因此一些商家就會模仿柴燒來降低成本和難度,提高成品率,依舊按高溫柴燒來賣,牟取更高利潤。這就如同很多人把半手工或者機車壺手拉壺加個內壁章就說成全手工來賣是一樣的道理。
  • 「為愛添彩•藝術同行」 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亮相朵雲軒
    為關愛自閉症兒童,用藝術打開心窗,11月28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主辦的「為愛添彩•藝術同行」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專題展在朵雲軒開幕。本次活動得到了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上海工藝美術學會、上海市工藝美術設計協會、上海工藝美術雜誌、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以及中國紫砂陶藝之鄉——宜興市丁蜀鎮的大力支持。
  • 當代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為愛添彩•藝術同行」亮相朵雲軒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8日電 (記者 許婧)作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傾心推出的「為愛添彩·藝術同行」系列活動之一,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主辦的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專題展
  • 知識小課堂丨柴燒紫砂被追捧,憑什麼?
    第一眼看到柴燒壺,也許它並不會給人驚豔的感覺,但使用了幾次之後,當初的那種粗茁卻變成了一種難得的沉穩與古樸。古代想要燒一窯好瓷極為困難,因為沒有精準的儀器,無法把控火候,所以那個年代的人們追求的是沒有落上窯灰外表光潔的瓷器。歲月輪轉,如今的我們在用久了那些精緻細膩的器具之後,卻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充滿火木荒野氣息的柴燒器品。
  • 柴燒紫砂不「撞壺」!來松江看獨一無二的紫砂壺如何誕生
    制壺、畫壺、刻壺、燒壺,每一道工序都經過用心的安排。500把壺都是由來自宜興的制壺藝術家製作素胚,邀請包括孔達達、何曦、林曦明、朱敏等百餘位知名藝術家創作,刻制之後通過柴燒完成製作。據介紹,柴燒是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方法,以木材作為燃料,利用木材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
  • 用藝術打開心窗 當代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在滬開幕
    為關愛自閉症兒童,用藝術打開心窗,11月28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主辦的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專題展在朵雲軒開幕。 在總結2019年成功舉辦「為愛放歌」、「為愛添彩」、「國際陶瓷柴燒藝術節」等公益性學術性活動經驗基礎之上,今年,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及專業特長,又將融學術性與社會性
  • 6個柴燒關鍵詞,懂了你就是柴燒達人!
    近些年,隨著人們的審美開始向簡單古樸的方向轉變,一種不裝匣缽的無釉柴燒逐漸流行了起來。 無釉柴燒的豐富多彩帶給了人們無數的想像,以致越來越多的陶藝愛好者去了解無釉柴燒的製作,同時開始實用和收藏這種柴燒作品,然而柴燒的表現形式較多,普通無基礎的愛好者們一時難以分辨。 下面我們就為你準備好了6個關鍵詞,幫你快速的從一名小白直接晉級為柴燒達人!
  • 柴燒紫砂壺與普通紫砂壺的區別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韻,一鍵關注本帳號柴燒紫砂壺的工藝,最早可追溯至上千年。紫砂壺最早就是利用龍窯,柴燒的方法燒制。柴燒紫砂壺那被火焰炙燒的強烈氣感,那在空氣中舞動的溫度,最後歸於平靜的溫柔,只有用火柴逼出的歷練,才能讓沉睡的陶土煥發一新,燒出有濃烈歸屬感且耐人尋味的作品。
  • 「雲間器」為愛添彩 首屆當代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亮相朵雲軒
    圖說:展覽海報今天,裝修一新的滬上老字號朵雲軒引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陶瓷藏家和傳統手工藝愛好者將欣賞到匯聚逾百位書畫、制陶、雕刻名家攜手創作的精美茶壺300餘件。作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傾心推出的「為愛添彩·藝術同行」系列活動之一,此次當代柴燒紫砂專題展除名家佳作之外,還同時展出部分自閉症少兒的手工製作,以呼呼更多愛心人士關注包括自閉症少兒在內的特殊人群的教育和培養,讓藝術帶有人性的溫度,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愛。
  • 柴燒壺需要開壺嗎?
    「從開壺始,一把茶壺將在歲月中褪去鋒芒」紫砂壺需要開壺已經成為共識對於柴燒壺是否需要開壺依然讓許多茶友心存困惑尤其是高溫柴燒瓷壺它沒有紫砂的雙重氣孔結構且壺的表面凝結有一層落灰結晶釉似乎開壺是不必要的同理,柴燒杯也應遵循這一使用方法與紫砂開壺目的不同的是柴燒壺具有自身獨特的審美意象紫砂壺講究圓融一體,無雜色柴燒壺追求的是豐富自然的窯變通過開壺在茶色的浸潤下紫砂趨向和諧柴燒壺使得窯變更加色彩鮮明長期滋養釉面呈現自然的七色絢彩但有一點兩者追求是一致的
  • 為了用柴燒燒一把紫砂壺,他三天三夜不休不眠,作品別具一格
    同年,他在博物館看到了古龍窯出品的器物,發現很多明代的壺都出自柴燒,而通過柴燒,器物和落灰的融合,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美。從那個時候起,「柴燒」開始走進未田的心中。他曾不止一次去過古龍窯遺址,感受柴燒留下的痕跡。
  • 先睹為快丨 用藝術打開心窗 他們的作品亮相這場當代柴燒紫砂慈善...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明天(11月28日),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專題展將亮相朵雲軒,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發揮專業特長,推出「為愛添彩·藝術同行」系列活動,大學生們與自閉症兒童共同製作的作品同時將在藝術展上展出。陶瓷「柴燒」代表著中華文化藝術的結晶,其敦厚內斂的古雅氣韻,斑駁陸離的時光餘味,總能喚起人們與自然為鄰的田園嚮往,以及對生命溫床最平實的感觸。明天的藝術展上,眾多功底深厚的名家,包括水墨、雕塑、制壺名家逾百人,精心製造的形態別致、內涵宏富的柴燒紫砂壺300餘件都將一一亮相。
  • 前墅古龍窯柴燒
    前墅龍窯創燒於明代,延燒至今,是宜興地區目前仍以傳統方法燒制陶瓷器的唯一一座龍窯,故有"活著的古龍窯"的美稱,被譽為研究中華陶瓷生產史的"活標本"。窯身上方建有窯棚,石柱,上覆以木樑及小瓦。龍窯通長43.4米,窯身外壁寬約3米,內壁底部寬約2.3米,高約1.55米。西側設裝窯用壺口(窯門)5個。
  • 柴燒|柴燒壺入門知識解答
    柴燒愛好者接觸到柴燒茶具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解答,以供柴燒愛好者參考。答:職稱並不是衡量一把壺價值的根本,做陶人首先要遵循制壺的基本標準實用性、藝術性(目前很多地方制壺基本都以紫砂壺形作為一個基礎的參考佐證),其次要有自己的風格及特點,用心把壺做好自然就會有名氣,隨著時間的沉澱做的壺也自然越來越值錢,而不是片面的職稱越高壺就越值錢。
  • 區別正統龍窯柴燒紫砂壺的正確方法
    區別正統龍窯柴燒主要是兩大標準,首先是必須要是龍窯燒制的,不能是其他柴窯燒制的,因為龍窯柴燒的燒制手段和窯內氛圍跟其他柴窯還是有區別的;第二就是燒制手法,正統的龍窯柴燒手法就是要求其燒制手段是古法燒制,生胚入窯,全程柴燒。我們先來說說紫砂柴燒這十幾年的發展吧。
  • 第三篇:柴窯與柴燒的區別
    今天我們來講講柴窯和柴燒的區別!柴窯和柴燒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固定的窯,一個是燒制的方式!柴燒則是一種古老的燒瓷工藝,凡是利用薪柴作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作品可分為上釉與不上釉兩大類。在古代,柴燒是唯一的燒「瓷」方式,因為古人燒瓷木材是最主要的燃料。
  • 為什麼柴燒壺如此受人追捧?它的價值何在?
    點擊上方「紫砂一號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紫砂乾貨筆者在後臺收到留言:我進入紫砂圈子時間不長,總是聽到柴燒紫砂壺如何如何,柴燒紫砂壺為什麼這麼受人追捧呢?柴燒紫砂壺之所以為柴燒,是因為它主要使用的是竹枝、香樟木等木材,一般需要在窯中燒制2天一夜或者三天。柴燒紫砂壺的泥料需要是耐高溫的好泥料,否則容易破裂。
  • 我們說一說,紫砂壺的柴燒
    近來紫砂界較為火熱的柴燒概念,大概跟景德鎮有關。景德鎮對於瓷器是否為柴燒,一直有著一種比較病態的執念。松木由於其本身所含有的油脂成分比較多,儘管在燒制過程中有匣缽擋住了明火,但窯爐中的氛圍終究會影響到器物,所以其所燒的器皿的釉料質感一出爐便比較油潤,槎木則要次上很多。無論是從原料的稀有性上還是其所燒器皿的階級性上,松木柴燒都是比較高檔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