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9日訊 9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日出臺的濟南市《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了吸引鼓勵各類人才進入教育系統任職任教,濟南市在教師隊伍的公開招聘、職稱評聘、待遇保障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亮點舉措。
對此,濟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東介紹說,一方面,暢通教育人才招聘「綠色通道」。全市每年赴國家「雙一流」綜合大學和師範類高校引進優秀畢業生300名以上。完善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招聘制度,優秀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可適當放寬學歷、年齡條件,採取專業技能測試等方式簡化招聘程序。
此外,深化基礎教育職稱制度改革。鄉村學校的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可在規定比例上限的基礎上上浮1-2個百分點。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教師崗位,可按照規定比例在縣域內統籌設置使用。對符合申報條件且在鄉村中小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0年、20年、30年對應申報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的,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市及各區縣調整公務員工資待遇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取消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在績效工資總量分配時,要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對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以及農村小班額學校、寄宿制學校、民族班辦班學校、考核優秀學校等,加大傾斜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意見》提出完善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強化教師編制核定和配備,加大教職工編制市級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那麼機構編制部門如何統籌使用編制資源,支持保障教師隊伍建設?
「編製作為重要的資源,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濟南市委編辦副主任李民在發布會上介紹說,近年來,濟南市委編辦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編制資源,較好地滿足了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下一步將繼續創新思路和工作方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全力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機構編制保障:
挖潛創新,保障中小學編制需求。創新編制管理方式,採取精簡壓縮「小散弱」事業單位編制、從其他系統壓縮一定比例的事業編制等措施,進一步盤活編制資源存量,堅持向教育傾斜。在嚴格執行省規定的核編標準基礎上,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統籌考慮、合理核定教職工編制,保障中小學用編需求。同時,用足用好相關政策,對全市承擔示範、實驗、雙語教學等任務,以及育齡女教師較多的中小學,按照標準高限核增教師編制。
動態調整,提高編制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中小學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及時按照規定的調編周期進行調整,推進教職工編制科學配置。通過在教職工編制總量內統籌調配人員、崗位、編制等方式,推動人員編制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及學段之間及時調整,著力解決區縣間和區域內學校間超、空編不平衡問題。
統籌調劑,化解中小學編制結構性矛盾。按照「總量控制、城鄉統籌、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加大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調整編制力度等措施,優化編制結構,集中編制資源,優先滿足教師隊伍需要。以區縣為單位,根據生源變化情況,由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在核定中小學編制總量內,具體分配到各學校,結合實際統籌調劑使用。健全完善中小學教師臨時周轉專戶編制制度,用於滿編、超編的中小學補充專任教師。
專編專用,強化編制管理。嚴格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專編專用制度,嚴禁其他單位以任何形式挪用、借用、擠佔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有編不補和長期空編等問題。嚴格落實中小學校進人程序和實名制管理制度,嚴格履行編制審核程序,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使用規範合理。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王蒙 曲崢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