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葦町村有個「隱身」70餘年的兵工廠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020-12-15 山西日報數字報

  在晉城市機關工作的閆茂盛,祖籍是澤州縣周村鎮葦町村。近期,利用到太原出差的間隙,他與葦町村委會主任劉建祥前往桃園南路的一座公寓樓,去見一位91歲的老人。
  70多年前,在地處太行山革命老區的葦町村,有一座職工近千人、主要生產迫擊炮彈用速燃發射藥的兵工廠,為人民解放軍在淮海、平津等正面戰場上有效打擊敵人提供強力支撐。閆茂盛、劉建祥等人在太原看望的這位老人,是當年兵工廠政委、黨總支書記厲瑞康的夫人、曾在葦町村兵工廠工作過的陳貴祥。
  中條山化學廠遷至葦町村
  「抗日戰爭勝利後,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軍隊,八路軍的『小米加步槍』彈藥供給模式處於劣勢,大量出現的陣地戰、攻堅戰,使得彈藥需求量直線上升,火炸藥生產成了薄弱環節,產量遠不能滿足戰爭發展需要。」閆茂盛說:「根據上級『工廠向平川和交通方便的地區遷移,並擴大生產規模』的指示,八路軍流動工作團成員、化工專家王錫嘏帶領技術人員前往晉城、陽城、沁水等地考察。
  抗戰時期的葦町村是一個有上百戶人家的大村子。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附近有著豐富的煤、鐵和硫磺等礦產資源,還有一座瓷窯。村莊背靠華陽山,南臨陵沁線,比較隱蔽,容易機動,符合戰備要求。
  「從那時起,葦町村和左權縣隘峪口村、長治市上黨區內旺村成為八路軍在晉東南秘密創建的3個火炸藥廠。」閆茂盛查閱史料得知,葦町兵工廠的前身,是1943年9月建在陽城縣董封鄉東莊村的化學廠。
  抗戰勝利後,隸屬於太嶽軍區軍工部的中條山化學廠整體搬遷過來,村中的湯帝廟、關帝廟、天齊廟等作為硫酸、硝酸生產車間、鈑金維修車間、成品庫房,兵工廠厂部則設在緊臨湯帝廟的孫家大院,同時利用村子周邊一些閒置房屋作為倉庫。另外,職工宿舍、銀行、學校、醫院均借用村中民房。
  為了保密起見,葦町村兵工廠對外稱永利商行,廠長叫經理,書記叫監理,對內則稱晉城化學廠。
  兵工廠的黨組織設有總支委員會,總支書記是厲瑞康,委員是王錫嘏(經理)、林木森(副經理)、于成龍(工會主席)和張非我(特派員);黨總支下設四個黨支部;行政組織設有厂部、廠務股和經營股(後為適應企業化經營改為廠務科、經營科、會計科和人事科);廠工會下設四個分工會。
  1946年夏,經太嶽軍區批准,郭虎旦、樊正祥、柴獻忠、庾林忠、馮志新等150名太嶽區新兵充實到了工廠。
  華北地區軍火炸藥主要生產廠
  葦町兵工廠主要生產速燃發射藥、朱迪生、苦味酸和油甜炸藥,同時提供火藥、炸藥產品所需的硫酸、硝酸、酒精、硝化棉、硝化甘油等化學原料和中間體。
  兵工廠設有制酸、硝化、完成和修理四個生產股。在軍工處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葦町兵工廠開展了一次以增加彈藥產量、提高產品質量、開展技術改造、降低材料消耗為目標的「劉伯承工廠」立功競賽運動。當時工房尚無電燈,職工生產積極性卻很高,主動加班加點不要報酬,自己出錢買手電筒和電池,悄悄到工廠加夜班。
  在「人人有功立,事事可立功」的「劉伯承工廠」立功競賽運動中,葦町兵工廠有許多工人獲得了軍工處頒發的獎章獎勵,現在長治惠豐機械廠工作的庾國平還珍藏著他爺爺庾林忠獲得的藍色獎章和證書。在這次運動中,葦町兵工廠更名為「華北公營企業部兵工局第八藥廠」(軍工處第八廠)。軍工處重新任命了廠領導班子。
  1947年,全廠生產速燃發射藥較上年增長了兩倍多,受到軍工處通令表揚並獲獎金。葦町兵工廠迅速成為華北地區軍火炸藥主要生產廠之一,以實行企業制經營方式,火炸藥產品的數量、質量、生產效率名列華北地區榜首。
  該廠生產的火炸藥威力巨大,在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運城、臨汾、太原和石家莊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兵工廠員工與村民結下深厚情誼
  85歲的孫家弼從鐵路系統退休後,就回到村裡居住。兵工廠遷到葦町村時,他才11歲。
  「這就是天齊廟的山門。」在村內一座高大的鬥拱式門樓前,孫家弼說:「小時候經常在廟裡玩。」由於年久失修,天齊廟現存的建築均已出現坍塌,如今,村裡正在對廟宇的正殿及東西配殿進行修繕重建。
  當年,天齊廟被兵工廠作為硫酸車間。而孫家弼小時候也很喜歡到村內的湯帝廟玩耍,而廟內原來有座華麗的琉璃閣。
  為保密,湯帝廟殿頂全被樹枝、草簾覆蓋,其他工房也進行了偽裝。與此同時,兵工廠的貴重物資和危險品除生產需要外,搬移到村外妥善保存,職工家屬搬遷到附近村莊居住。幾天後,敵機攜炸彈飛來,在葦町村及附近幾個村上空來回盤旋了幾圈後又飛走了。後來敵機又連續來過幾次,因找不到琉璃閣這個顯著目標而轟炸兵工廠的計劃未能得逞。
  兵工廠駐村後,村上的幹部群眾無不歡欣鼓舞。村民們將用於儲存糧食的陶瓷大缸捐獻給兵工廠,村裡還組織生產大量陶瓷製品確保兵工廠所需。
  與此同時,村民們還主動騰出孫家大院、周家老宅和信號院、舉人院等讓兵工廠工作人員居住。其中,孫家弼家的孫家大院成了厂部,廠裡的重要領導均在此院辦公。
  93歲的村民王小果老人,在十幾歲時就嫁到了葦町村,兵工廠搬遷到村裡時,她才19歲。與老人聊起70多年前兵工廠的事情,老人清楚地記得,她家騰出了正房,讓兵工廠的多名女工作人員居住。老人當時還經常為兵工廠的職工製作軍鞋。
  民擁軍,軍愛民。兵工廠也給村民們帶來了精神食糧。
  1948年,華北軍工局慰問葦町兵工廠,放映了無聲電影《夫妻頂嘴》,一時轟動了方圓幾十裡。葦町村成為比周邊村子最早看上了電影、最早學會革命歌曲、最早排演文藝節目的村子。村裡還成立了秧歌隊、高蹺隊,經常為部隊表演。1949年,村民與兵工廠戰士舉辦了幹板秧歌聯誼活動。兵工廠就像村民的學校,村民們學到了文化知識,開闊了眼界。農忙時,兵工廠職工主動幫助村民收種糧食,農閒時村民可以入廠做工。部隊拿出軍費扶困濟貧,派出軍醫為村民出診治病。兵工廠建成後,生產蒸蒸日上。村民的糧食產量也逐年遞增,葦町村成了「豐產之鄉」。
  2009年6月12日,《求是》雜誌研究員黃葦町教授來晉城講學。聽到這個消息的閆茂盛興奮不已:「不僅因為黃教授是黨建專家,更主要的是他的名字很特別。」黃葦町祖籍湖南省華容縣,其曾外祖父是「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其父是黃墨濱,其母徐舟是徐特立的外孫女。抗戰結束後,作為延安自然科學院化工系的高材生,黃墨濱被黨組織派往根據地興建兵工廠。1946年3月16日,黃墨濱與徐舟結婚。
  「很高興到晉城來做這樣一個講座。晉城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就是在咱們晉城葦町村出生的。『葦町』這兩個字,在全國別的地方再沒有了。」講座中黃葦町動情地說。聽完報告的閆茂盛請黃葦町籤名併合影留念。
  據村裡老人回憶,抗日戰爭結束不久,八路軍的隊伍就來到葦町村興建兵工廠,兵工廠的幹部和村裡的老百姓相處得不錯。第二年黃墨濱與一位女幹部結了婚,一年後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黃葦町。「2012年、2014年,黃教授先後又兩次來到晉城進行講學。」從此,閆茂盛與黃葦町互動頻繁。
  應當銘記的珍貴歷史
  「我們結婚不久,軍工處為了加強兵工第八火炸藥廠的領導班子,任命年僅29歲的厲瑞康擔任廠政委。於是,新婚的我們乘坐著馬車從長治來到了晉城葦町村兵工八藥廠。」2017年5月20日,在中北大學紀念厲瑞康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厲瑞康的夫人陳貴祥深情回憶起了在兵工八藥廠的點點滴滴。
  曾任葦町兵工廠黨總支書記的厲瑞康,是抗大精神和太行精神的重要傳承者和弘揚人。
  1938年,厲瑞康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大畢業留校任抗大總校政治助教、教員。1940年任八路軍軍工部幹訓隊指導員。1941年任太行工業學校副教導員、教導員。1946年7月任軍工部第八藥廠政治委員,後任華北兵工職業(工業)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太原機械製造工業學校校長、太原機械學院(現中北大學)黨委書記、院長和華北兵工局黨委員。2005年,88歲的厲瑞康病逝。
  7月15日,閆茂盛等人在太原見到了91歲的陳貴祥。「老人耳聰目明,能玩電腦手機還能發微信。」
  聞聽是葦町村來人,老人馬上說:「我在那裡工作過。」她拿出了1946年至1948年的9張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兵工廠職工,她還能叫上許多人的名字來。
  一同前往太原的葦町村委會委員殷海軍喜歡攝影,他將這些珍貴的黑白照片翻拍。回到村裡,將其中5張以房屋為背景的照片挑出來,對村裡現存的老房子一一進行對比,確認了當時兵工廠厂部所在地為孫家大院,而陳貴祥當年住的房子就是王小果老人的老屋。
  「從1943年籌建到1949年整編減產,華北兵工第八藥廠從一個60人的作坊式化學廠,擴展為職工近千人、月產速燃發射藥5000公斤、年產幾十萬公斤炸藥的綜合性兵工廠,經歷了艱苦曲折的發展過程。」談及這段紅色歷史,閆茂盛感慨萬千:「葦町兵工廠的歷史價值不僅在於為支援解放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新中國工業體系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唐山、天津、石景山等鋼廠,太原、包頭、武漢等一些知名鋼鐵企業,太行工業學校、太原機械學院等都是由葦町兵工廠培養出的幹部和技術骨幹參與建設的。有數字顯示,當時的葦町兵工廠向全國各地輸送了上百名幹部和技術骨幹,有力地支援了全國解放區的人才隊伍建設,為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
  與此同時,作為近千人的企業,葦町兵工廠在建廠過程中摸索出一套包括實施經濟核算制度,執行生產定額管理和質量管理,建立崗位責任制,加強民主管理,實行合同制,實行新的工資制度等在內的科學的管理制度和經驗,為新中國恢復、發展工業生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
  為了永遠銘記這段革命歷史,葦町村著手對兵工廠的史料進行收集。晉城市政協常委、民進晉城市委專職副主委王國亮非常關注紅色文化傳承,連續四年遞交提案專題呼籲建立葦町革命紀念館,助推紅色旅遊。多年來,葦町村80歲的張新川一直呼籲復建和修繕村內當年兵工廠使用的齊天廟、湯帝廟等古建築,以弘揚這段難忘的紅色歷史文化。葦町村委會主任劉建祥表示,隨著史料的不斷充實,村委會已著手開始籌建兵工廠革命歷史紀念館。目前,當年作為生產車間的湯帝廟等古建築以及當年兵工廠厂部孫家大院等古民居基本保存完好,天齊廟的修繕工作已著手進行。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

相關焦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通車啦,通車啦!從12月12日起,山西長治、高平、晉城等地市高鐵開通,晉東南人民圓夢高鐵。從太原出發,乘高鐵1個小時到長治,1個半小時到晉城,這在之前是不敢想像的。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大伙兒盼望已久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12日正式開通運營,山西東南區域沿市步入高鐵時代。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範璐)立秋未遠,生命如歌。2020年8月31日下午,話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立秋》《生命如歌》等話劇主演董懷玉,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至此告別了他奉獻及鍾愛了一生的話劇舞臺。  1947年出生的他,經歷話劇發展的幾個時代,受到兩代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一生,與兩部話劇淵源最深,而這也帶給他無盡的聲望與榮譽。
  •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家長、中小學生、老師和兒童教育專家,聽聽他們的建議。  孩子:自己的壓歲錢,自己做主會更好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中發現,很多孩子都有強烈的意願:自己來支配壓歲錢。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  初二女生麗麗說,她每年的壓歲錢數額基本穩定,都是親戚給的。
  • 山西晚報主辦 太原卓玉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 山西晚報數字報
    華文眾合團隊不僅致力於提高學校的信息化和數字科技水平,更肩負著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夢想與責任。這裡的每個人,有夢想、有激情、有使命,他們正在為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業而拼搏!公司自2012年起為山西省中小學校提供優質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和服務,「山西興燕」提供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包括:軟體(數字校園平臺等)、硬體(學生平板電腦、電子班牌、創客實驗室、教育機器人等)、資源、培訓、諮詢。  目前,「山西興燕」已為全省11個市的幾百所學校、上千個班級的數萬名師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信息化項目、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支持,幫助學校和教師取得信息化建設的長足進步和諸多榮譽。
  • 丈量腳下熱土 我們行走在沁河岸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繼「千裡走黃河」之後,2019年,山西晚報又組織了大型採訪活動「千裡走沁河」——就是要「走」,就是要記者親自丈量腳下的土地,然後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最後,用「筆」去寫言之有物充滿真情實感的稿件。
  • 山西澤州:共青團澤州縣委走進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試點村開展系列活動
    為積極開展創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試點村」工作,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8月24日至25日,山西共青團澤州縣委結合「青春興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青年之家」困境青少年社會服務項目,攜手中國青年城走進「雙零」試點村開展系列活動。
  • 打個電話上門回收 - 山西晚報數字報
    ……  近幾日,不時有太原市民給山西晚報熱線0351—4286666打來電話,反映有人將沒用的廢舊家具隨意扔在馬路邊上,不僅影響交通還影響市容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搬家時有張不要的雙人床,該如何處理?  8月24日至31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條街道,採訪環衛工人、小區居民和物業,聯繫環衛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幫助市民們尋找解決方案。
  • 請搬家公司搬家,搬出一堆煩惱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現狀  想解決問題 最好撥打12315或12345  採訪中,一位市民告訴山西晚報記者,自己在搬家時,遇到了臨時加價的情況,但考慮到當天的情況,他按要求付了款。  山西晚報記者諮詢了工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要想知道歸哪個部門管,得看出現的問題涉及哪些法律法規,就可以知道聯繫哪個部門。」
  • 傳統與創新之間,盡享山西文化之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2月9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已經進行過半,但是觀展者的熱情不減。這次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亮點,吸引大家蜂擁而至?山西晚報記者一路看展、一路讚嘆,就把所觀所感的新奇特和大家一起分享。  山西晚報記者 白潔 通訊員 麻恬恬  手工壓制「全料香」 嫋嫋青煙中感悟和諧安寧  晉中展區,介休恆瑞制香的展位前,總人有駐足欣賞。一團團香泥在制香師傅手工壓制下,變成柔軟的香線,這些香線被截成統一的長短,平整地放在箅子上等待晾曬。
  • 金虎便利旗下公司衝刺A股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珍)近日,山西證監局官網披露消息稱,山西金度生活便利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月26日進行首發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光大證券。此舉也意味著,作為我省三大知名連鎖超市之一的金虎便利,將成為首個明確衝刺A股的本地知名連鎖超市品牌。  目前,我省有三家較為知名連鎖超市品牌,分別為金虎、唐久和美特好。
  • 全長229.5公裡、用時兩天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得知此事採訪到他們時,雖然騎行活動已經結束,但回想起那兩天半的經歷,大家依舊感慨頗多,有人做了美篇發到微信群裡,讓更多的騎友們分享他們的苦與樂,有的剪輯了短視頻,發到抖音上,讓更多外地人知道太原市有這樣一條紅藍相間的自行車公路。他們紛紛表示,這一趟雖然辛苦,但是路上的風景更美,勝利挑戰自我的感覺更好。  9月14、15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其中多名騎友,聽他們講這一路上的故事。
  • 又是一年中元節 雙塔公墓河燈祭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衛豔)「親愛的爸爸,您在那邊還好嗎?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9月2日上午9時許,太原雙塔革命公墓,太原市民張女士恭敬地將寫著美好心願的荷花燈,放進雙塔革命公墓河燈祭鏡面水池裡。  中元節,太原市民張女士早早地來到太原雙塔革命公墓祭奠父親。看到現場有免費組織的河燈祭活動,張女士現場給父親寫起了卡片。
  • 山晚小記者探秘太原植物園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寒冷的冬日,萬物蕭瑟,樹木蕭條……在太原,卻有個四季如春的好地方,走進它,就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植物王國,它就是火熱的太原新晉「網紅」打卡地太原植物園。22日,山西晚報小記者受邀參觀太原植物園,用記者的眼光發現植物園不一樣的魅力!  植物園的「建築之美」  太原植物園,坐落於太原市晉源區太山腳下,北鄰蒙山大佛景區,西依著名的太原太山景區,南連太古公路,東鄰舊晉祠路。
  • 共青團山西澤州縣委在東王臺小學 開展「開學第一課 創文我先行...
    共青團山西澤州縣委在東王臺小學 開展「開學第一課 創文我先行」主題活動 2020-09-03 1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2018.12.17_山西日報手機報_山西新聞網...
    ★本期關鍵詞:煤礦信息化|文瀛公園|「過期蜂蜜門」|寵物「成精」|《四十不惑》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 2018.12.17截至目前,「稅寶寶」手機APP已綁定用戶數達16.4萬戶,佔太原市全部管戶的70%,納稅人通過手機預約叫號5.5萬次,日均叫號357次。
  • 南瓜不長蔓上長根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我種了十幾年南瓜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想讓大家都知道一下。」16日上午,家住太原市體育西路無線電一廠宿舍的王老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種南瓜時遇到的「怪事」。「大家都知道南瓜是長在蔓上的,但這個南瓜它是長在根上的,特別奇怪。」王老先生說。
  • 侯小明:校企合作 讓更多職中生找到方向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到太原工作之前,他一直在山西晉能集團晉城有限公司下屬的酒店工作,在晉城工作時,侯小明就曾在陽城職中當了兩年學生們的實操老師。  12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侯小明時,他說,作為校企合作的任教老師,在任教的這幾年裡,深刻感受到職中生對未來的迷茫。現在他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在任教期間,幫更多的職中生找到前行的方向。
  • 上承滿清,下啟新中國,太原兵工廠的前世今生
    說起抗戰中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原兵工廠在山西軍閥頭子閻錫山的一手創造下的成為當時國家數一數二的軍工企業,與瀋陽兵工廠及漢陽兵工廠一起為中華民國的三大兵工廠。
  •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2019.01.01_山西日報手機報_山西新聞網...
    值此元旦佳節,《山西日報手機報》全體人員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   ★本期關鍵詞:旅遊投訴|高速優惠|鐵路訂票數據|日本RIZIN|CBA全明星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 2019.01.01 星期二 農曆十一月廿六 第335期   ★歡迎訂閱《山西日報手機報》,發送簡訊SXRB到10658000,收到確認信息
  • 10個縣(市、區)城市低保標準均為650元/月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姬仙果 郭衛豔)4月26日,太原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經太原市委、市政府同意,太原市決定提高2019年城鄉低保標準,此次提高額度在50元至100元,惠及城鄉居民約30萬人,其中,直接受益低保戶達5.69萬人。  太原市每年低保標準的制定,是根據太原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而進行相應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