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數字報

2020-12-18 山西日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範璐)立秋未遠,生命如歌。2020年8月31日下午,話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立秋》《生命如歌》等話劇主演董懷玉,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至此告別了他奉獻及鍾愛了一生的話劇舞臺。
  1947年出生的他,經歷話劇發展的幾個時代,受到兩代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一生,與兩部話劇淵源最深,而這也帶給他無盡的聲望與榮譽。2004年,話劇《立秋》建組初期,為了爭取到馬洪瀚這個角色,他工工整整地寫了一份7000多字的人物理解遞交到導演手中。導演看到感嘆,沒見過這麼認真的演員,票號經理馬洪瀚非他莫屬。而他也不負眾望,成就了日後將要紅遍中國的《立秋》,演活了一位集正氣、骨氣、霸氣於一身的戰敗了的末路英雄、一位雖敗猶榮的山西晉商。
  還有一部劇是《生命如歌》。這位當時已67歲的藝術家看到《生命如歌》的劇本,感覺到了磅礴的情感和一種歷史使命,他毅然接下這部戲。他挑戰自我,顛覆自己,演活了一個在黨性和人性面前糾結了一輩子的人。這樣一位藝術家,在「飛沙走石、狂風肆虐、寸草不生」的新疆演出道路上,行進得意氣風發,始終不悔。
  2007年4月18日,因主演話劇《立秋》,董懷玉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2016年8月18日,因主演話劇《生命如歌》,董懷玉作為劇組唯一代表,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2019年5月27日,董懷玉結束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國家高雅藝術進校園《生命如歌》的演出,那天是他最後一次成為老軍墾「陳旭剛」。
  2019年8月28日,董懷玉在大同大劇院演出了他的最後一場《立秋》。當天也是「馬洪瀚」最後一次將直擊人心的「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勤奮、敬業、謹慎、誠信」臺詞說給臺下觀眾聽。
  斯人已逝,經典長存!
  董懷玉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於9月2日7時在永安殯儀館舉行。
  董懷玉同志生平
  董懷玉同志,男,漢族,1947年1月出生,山東平原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的話劇、影視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藝術總監,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山西朗誦藝術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多所大學客座教授。1981年2月調入山西省話劇院從事話劇影視劇表演,2009年1月退休。
  董懷玉同志一生鍾愛文藝事業,在幾十年的表演藝術生涯中,塑造了許多閃光形象。曾主演《危險的旅行》《劉胡蘭》《孔繁森》《立秋》《生命如歌》等多部話劇;曾在《天網》《百團大戰》《漢劉邦》等電視連續劇中飾演主要角色;曾獨立執導《風流唐伯虎》《響水河的故事》等電視連續劇。編導(之一)的720集電視教學片《漢字宮》,獲得美國好萊塢首屆國際電影電視節「最佳電視系列片創意獎」。
  董懷玉同志在話劇《立秋》中飾演主要角色「馬洪翰」,該劇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等全國所有重大獎項。十餘年間演出近800場,足跡遍布33個省、132個城市。個人榮獲第十二屆文化部文華大獎「表演獎」、第六屆中國話劇金獅獎「表演獎」、第十六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主角獎」。
  董懷玉同志在援疆大戲《生命如歌》中擔任主要角色「陳旭剛」,該劇榮獲山西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獎項。
  2018年度入選山西省委組織部「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高端領軍人才。
  董懷玉同志退休後,始終堅守在戲劇演出的舞臺上至生命的最後一程,他始終心系話劇事業、劇院發展和人才培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的藝術人生。曾在藝術精品進校園演出過程中,在天津民航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多所全國高校舉辦過精彩的個人講座,培養了無數話劇粉絲。
  董懷玉同志一生坦坦蕩蕩,是非分明,充滿浩然正氣。他為話劇演藝事業奉獻了一生,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離去,是山西省話劇院的損失,是話劇界的損失。
  沉痛哀悼!董懷玉同志,一路走好!
  山西晚報昔日報導節選【2007年10月12日】
  董懷玉:一個話劇名角的回歸
  他,曾經因為喜愛,34歲時半路出家,跨入了話劇的大門;他,曾經因為灰心,50歲時決意告別話劇舞臺;他,正在因為希望,61歲時重拾夢想,放言要把話劇當作終身職業!他,就是因為話劇《立秋》而擁有了另一個名字和生命的「馬洪瀚」,他名叫董懷玉。
  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董懷玉,跨越了山西文化發展的諸多重要階段。那看似個例的生命軌跡中,喜和悲都滲透著某一類人的人生語調。
  回望過去5年山西的文化路,《立秋》像一座挺拔的山峰,讓人無法迴避,而董懷玉就是這樣走入了我們的視線。
  無奈:忍痛「拋棄」話劇
  1981年,從臨汾鋼鐵公司工會調到山西省話劇院的董懷玉,逐漸憑藉在《危險的旅程》《孔繁森》等作品中的出色演出,確立了自己在話劇領域的地位。
  然而,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在話劇舞臺施展拳腳的時候,話劇整體蕭條的現實擊碎了他的夢想。「上世紀90年代,演出很少,話劇院各方面的條件都無法改善。我們一家三口長期住在一個40平方米、不見太陽的小黑屋裡,日子挺難。」
  1996年,多數話劇演員開始另謀生路,董懷玉也決定離開劇院,只保留關係。「那時,我覺得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話劇舞臺了!1998年,女兒為我們在上海買了房,我決定提前退休。」回頭看那段日子,董懷玉充滿無奈。
  翹首:變革激活夢想
  2003年春節,太原的一個電話打到了董懷玉在上海的家,山西省話劇院院長賈茂盛說有個本子不錯,希望董懷玉能回太原一趟。「我很快就回去了,實話說,我的目的是為了回去辦提前退休手續。」董懷玉說得直截了當,可賈院長把他攔住了,還給了他一個劇本,這正是讓董懷玉再也放不下的《立秋》。
  看完劇本,董懷玉覺得不錯,但並沒馬上答應,只是把退休的事放到了一邊。
  就在董懷玉考慮的這段時間裡,山西的文化界也經歷一場嬗變,探索一條地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新路子成了這場變革的主旨。有意思的是,這正好與《立秋》所要弘揚晉商精神的立意不謀而合。
  如果說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變革,對於身處異鄉的董懷玉來說,還只是「略有耳聞」的話,那麼2004年年初,當省話劇院集合名導陳顒、著名舞美設計毛金鋼等一大批中國文化圈裡的大腕來到《立秋》劇組時,董懷玉知道,山西要動真格的了!他不再猶豫,再次投身於摯愛的話劇舞臺,「成了一種命定的回歸。」
  感動:信仰從此不移
  為了爭取到馬洪瀚這個角色,董懷玉工工整整地寫了一份7000多字的人物理解遞交到導演手中。「我90年代曾擔任過《昌晉源票號》的製片人,我堅信自己有能力把馬洪瀚演好。」角色很快確定,董懷玉開始了塑造另一個生命旅程。
  接下來,董懷玉有了一段人所共知的經歷。從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他隨同《立秋》劇組,跨越了海峽兩岸和祖國的大江南北,演出330餘場,創造了當代話劇界的神話。而《立秋》也成為新的文化背景下和文化體制改革中結出的最豐碩的果實。
  每一次在臺上的演出,董懷玉都全情投入,他說:「雖然每演一次馬洪瀚都是在透支生命,可能演這樣的角色,值!」
  ……
  在《立秋》演出中,董懷玉先後推掉了在《神鵰俠侶》和多部影視劇中演出的機會,也堵死了很多掙錢的路。
  走到現在,年過六旬的董懷玉感慨頗多:「每當我想到陳導為了這部戲把命都搭上了,我就沒法動搖。《立秋》讓我堅定了話劇理想,我想,它真的是我的終身職業!」

山西晚報記者 範璐

  1、董懷玉在《生命如歌》中的表演細膩而感人。
  2、《立秋》裡的馬洪翰成為董懷玉一生的經典角色。
  3、董懷玉在演出《立秋》後,被粉絲圍著籤名。
  4、舞臺之下,角色之外的董懷玉。

  圖片來源自山西省話劇院

相關焦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通車啦,通車啦!從12月12日起,山西長治、高平、晉城等地市高鐵開通,晉東南人民圓夢高鐵。從太原出發,乘高鐵1個小時到長治,1個半小時到晉城,這在之前是不敢想像的。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大伙兒盼望已久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12日正式開通運營,山西東南區域沿市步入高鐵時代。
  • 山西晚報主辦 太原卓玉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 山西晚報數字報
    5月31日,山西青少年教育暨裝備博覽會將在省展覽館正式啟幕。該博覽會由山西晚報主辦,太原卓玉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博覽會以展示教育新技術新產品、標準化教育裝備建設、推廣教育改革創新理念為三大主要內容,邀請行業著名專家、學者及顧問全程參與。圍繞教育現代化發展、增強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發展「網際網路+教育」、完善教育標準體系框架建設四大議題舉辦多場熱點教育論壇。
  • 丈量腳下熱土 我們行走在沁河岸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繼「千裡走黃河」之後,2019年,山西晚報又組織了大型採訪活動「千裡走沁河」——就是要「走」,就是要記者親自丈量腳下的土地,然後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最後,用「筆」去寫言之有物充滿真情實感的稿件。
  •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家長、中小學生、老師和兒童教育專家,聽聽他們的建議。  孩子:自己的壓歲錢,自己做主會更好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中發現,很多孩子都有強烈的意願:自己來支配壓歲錢。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  初二女生麗麗說,她每年的壓歲錢數額基本穩定,都是親戚給的。
  • 傳統與創新之間,盡享山西文化之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2月9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已經進行過半,但是觀展者的熱情不減。這次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亮點,吸引大家蜂擁而至?山西晚報記者一路看展、一路讚嘆,就把所觀所感的新奇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建美告訴山西晚報記者,目前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定製了不同形狀、味道、功能的香產品,不少遠銷至海內外。  據郭建美介紹,「全料香」用料考究,它以檀香、沉香、乳香為底,添加靈香、木香、龍腦、龍涎香等名貴中藥材和香料,再配以洪山當地具有綿軟特性的泉水,經過炮製、磨粉、和香泥、手工壓制等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 金虎便利旗下公司衝刺A股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珍)近日,山西證監局官網披露消息稱,山西金度生活便利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月26日進行首發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光大證券。此舉也意味著,作為我省三大知名連鎖超市之一的金虎便利,將成為首個明確衝刺A股的本地知名連鎖超市品牌。  目前,我省有三家較為知名連鎖超市品牌,分別為金虎、唐久和美特好。
  • 南瓜不長蔓上長根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我種了十幾年南瓜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想讓大家都知道一下。」16日上午,家住太原市體育西路無線電一廠宿舍的王老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種南瓜時遇到的「怪事」。「大家都知道南瓜是長在蔓上的,但這個南瓜它是長在根上的,特別奇怪。」王老先生說。
  • 山晚小記者探秘太原植物園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2日,山西晚報小記者受邀參觀太原植物園,用記者的眼光發現植物園不一樣的魅力!  植物園的「建築之美」  太原植物園,坐落於太原市晉源區太山腳下,北鄰蒙山大佛景區,西依著名的太原太山景區,南連太古公路,東鄰舊晉祠路。
  • 又是一年中元節 雙塔公墓河燈祭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衛豔)「親愛的爸爸,您在那邊還好嗎?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9月2日上午9時許,太原雙塔革命公墓,太原市民張女士恭敬地將寫著美好心願的荷花燈,放進雙塔革命公墓河燈祭鏡面水池裡。  中元節,太原市民張女士早早地來到太原雙塔革命公墓祭奠父親。看到現場有免費組織的河燈祭活動,張女士現場給父親寫起了卡片。
  • 打個電話上門回收 - 山西晚報數字報
    ……  近幾日,不時有太原市民給山西晚報熱線0351—4286666打來電話,反映有人將沒用的廢舊家具隨意扔在馬路邊上,不僅影響交通還影響市容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搬家時有張不要的雙人床,該如何處理?  8月24日至31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條街道,採訪環衛工人、小區居民和物業,聯繫環衛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幫助市民們尋找解決方案。
  • 請搬家公司搬家,搬出一堆煩惱 - 山西晚報數字報
    7月10日、11日,山西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太原部分市民和搬家公司,同時也和相關部門共同探討了這個問題。  走訪   市場混亂 遇到問題是常事  「我遇到過一次,特別讓人生氣。」太原市民何女士說,她前段時間搬家時,搬家公司的工人已經到了樓下,卻在看了家具等情況後要臨時加價。因為談不攏,何女士只能重新找了一個搬家公司。
  • 侯小明:校企合作 讓更多職中生找到方向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到太原工作之前,他一直在山西晉能集團晉城有限公司下屬的酒店工作,在晉城工作時,侯小明就曾在陽城職中當了兩年學生們的實操老師。  12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侯小明時,他說,作為校企合作的任教老師,在任教的這幾年裡,深刻感受到職中生對未來的迷茫。現在他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在任教期間,幫更多的職中生找到前行的方向。
  •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2018.12.17_山西日報手機報_山西新聞網...
    ★本期關鍵詞:煤礦信息化|文瀛公園|「過期蜂蜜門」|寵物「成精」|《四十不惑》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 2018.12.17> 星期五 農曆十一月十一 第320期   ★歡迎訂閱《山西日報手機報》,發送簡訊SXRB到10658000,收到確認信息,回復即可訂閱。
  • 全長229.5公裡、用時兩天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得知此事採訪到他們時,雖然騎行活動已經結束,但回想起那兩天半的經歷,大家依舊感慨頗多,有人做了美篇發到微信群裡,讓更多的騎友們分享他們的苦與樂,有的剪輯了短視頻,發到抖音上,讓更多外地人知道太原市有這樣一條紅藍相間的自行車公路。他們紛紛表示,這一趟雖然辛苦,但是路上的風景更美,勝利挑戰自我的感覺更好。  9月14、15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其中多名騎友,聽他們講這一路上的故事。
  • 鐵路12306推出英文版 外國乘客也能網購火車票啦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燕傑)12月8日,山西晚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鐵路官方售票網站12306推出英文版,不懂中文的外國乘客可以自己註冊帳號,購買火車票了。  據鐵路部門消息,與中文版相比,英文版12306網站在功能上進行了簡化,提供註冊、登錄、單程購票、改籤、變更到站、退票、訂單查詢等功能,暫未提供積分、餐飲、旅遊信息等其他服務。
  • 晉港文化交流 合作與日俱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在連日的採訪中,記者走進山西大學、山西省歌舞劇院深入採訪,了解文化往來中的點點滴滴。與香港青年學生代表交流,傾聽他們眼中的山西。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全面梳理20年來晉港兩地的文化交流脈絡。
  • 在親人眼中 他這輩子只屬於核電站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喬素凱的愛人蔡玲玲,廣東客家人,眼前的她柔聲細語,溫柔美麗,見到山西晚報記者的第一句話就透露出對喬素凱的一絲抱怨。在她眼中,丈夫就是個工作狂,但聊天中,卻多次說:「哎呀,不說了,不說了,怎麼說的全是他的不好啊?其實,他就是忙嘛!」  對專注於工作的喬素凱,蔡玲玲有抱怨、有不滿,但她孝敬婆婆、照顧兒子,用溫暖貼心的擔當替喬素凱守護著這個家,讓他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 特惠價購親子年票 搶500元購物充值卡 - 山西晚報數字報
    日前,山西晚報聯合太原親子年票發行辦公室推出「雙12」特惠活動,原價198元的跨年版親子年票,現在花188元即可購得,截至12月20日,讀者朋友通過參與互動,還有機會獲得價值500元的淘寶/天貓/京東購物充值卡。  自上市以來,跨年版親子年票憑藉景區和場館數量與質量、豐富類別、科學組合、便利出行等優勢,已成為諸多家庭的親子出遊伴侶。
  •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通訊員 馬榮
  • ——淺談王兆福兒歌創作 - 山西晚報數字報
    最近兩年,王兆福還注重鄉土文化的傳播,撰寫了《河東文化歌謠百首》,以100多首歌謠道出山西運城從西侯度聖火到維新勇士楊深秀的歷史文化脈絡;也寫出后土祠、解州關帝廟、鹽池、永樂宮等數處河東文化古蹟。可以說,這些歌謠是運城子弟非常有特色的鄉土文化教育資源。  王兆福的兒歌創作以引導兒童探索為切入點,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特徵,富有兒童趣味。這樣的探索與發現讓讀者充滿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