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王兆福兒歌創作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020-12-23 山西日報數字報

  自清末民初起,兒歌(兒童詩、童謠)的傳播多通過兒童雜誌。民國時期,到當前出版的大量的少兒報刊裡刊載了很多兒歌,既有兒童的創作,也有成人的創作,給小讀者提供了很好的閱讀資源。近年來,少兒報刊界的資深出版人王兆福先生在兒歌創作方面成果頗豐,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通讀他近年出版的《識字兒歌》《帶雷達的鳥》《河東文化歌謠百首》《多彩植物王國》《奇趣動物樂園》《趣味百科世界》《了不起的中國新科技》……洋洋上千首兒歌,讀來如味橄欖,融啟蒙教化於生動有趣的兒童思維和話語系統中。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其中的佳作不止於「生動有趣」,還注重對世界的探索,對生命詩意的摹畫。
  在王兆福的識字兒歌裡,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字就是一個場景,一個字就是一種情感。他把對文字的闡釋融會貫通於傳播中國文化之中,既注重字源,又關注字義的流變。同時,他還注重兒童心理的揣摩,俯下身子以兒童的視角看字,看事物。在王兆福的百科兒歌裡,內容包羅萬象,可以說是兒歌版的少兒百科全書。如《趣味百科世界》一書中,所收錄的兒歌從對人「自我」的解讀——眼耳鼻舌身的意義,到人所處的地理、氣候等環境,直到太陽系、銀河系,層層遞進,加以描寫,讓讀者既讀到知識,也讀到趣味,更引發探索的好奇之心。例如,作者以《智慧倉庫》《靈巧雙手》《靈活雙腳》《漂亮頭髮》《彎彎眉毛》《明亮眼睛》《靈敏耳朵》《小巧鼻子》《柔軟舌頭》《胃的消化》《解毒肝臟》《跳動心臟》《忙碌的肺》《全身血管》《人的皮膚》等篇章,描畫出一個人的生理結構及其功能,在兒歌后面又附上「知識卡片」,引導小讀者延伸閱讀,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最近兩年,王兆福還注重鄉土文化的傳播,撰寫了《河東文化歌謠百首》,以100多首歌謠道出山西運城從西侯度聖火到維新勇士楊深秀的歷史文化脈絡;也寫出后土祠、解州關帝廟、鹽池、永樂宮等數處河東文化古蹟。可以說,這些歌謠是運城子弟非常有特色的鄉土文化教育資源。
  王兆福的兒歌創作以引導兒童探索為切入點,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特徵,富有兒童趣味。這樣的探索與發現讓讀者充滿閱讀的快樂。
  《奇趣動物樂園》裡寫了百種神奇的動物。兒歌寫出了浩瀚的生命群落,給小讀者以探秘的氛圍。《海裡螢火蟲》寫夏夜坐在海邊,人們看到海面上點點燈火隨波起伏,如銀河流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景,以引發小讀者的興趣。《以火為食》寫以火焰為食的火蜥蜴,《臭氣燻天》寫了身上有臭腺的臭蟲,《脫水神功》寫了「脫水可以活十年」的水熊蟲……這些有趣的小生靈,是那麼的神奇,讓小讀者感受到生命是如此不同,而這個世界也正因為不同而豐富。《多彩植物王國》除了饒有趣味的植物知識之外,還有作者些許的鄉愁意味:指甲草、蒼耳、金盞花、香蒲、百合、薄荷……讀著這些兒歌就像走進四月的田野,走進一個奇妙的大花園,小讀者變身為小園丁、小探險者。例如,《產酒的樹》寫原產非洲中部和東部的休洛樹:「路過樹下聞一聞,陣陣酒香撲鼻來。樹幹用刀挖個洞,流出美酒不用買。邀朋約友共舉杯,招待賓客樂開 懷。」
  童謠記錄日常生活、物候變化、動植物之類,多生動有趣。民國時期,周作人在散文中記載的浙東兒歌說:「黃花麥果韌結結,關得大門自要吃。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道出了兒童心理,用浙江方言讀起來,就像回到了兒時,入聲字聲聲入耳,好似咀嚼有韌性的麥果,耐人尋味。周氏還編寫了《兒童雜事詩》,根據歲時、習俗、名物來寫兒童生活,充滿童真與童趣。出版人鍾叔河編出《兒童雜事詩箋釋》,近二十年來出版了好幾個版本,說明此經典童謠傳播之廣。王兆福的童謠,選材的視角更加開闊,天文、地理、動物、植物、新科技,讓小讀者留意身邊的事物,還能留意奇妙的身體、奇妙的地球,還引導他們關注更廣闊的未知世界,比如外太空。如此開闊遼遠的視野,通過童謠表現出來,在兒童文學史中是少見的。
  同時,王兆福的兒歌注重詩意的教化。他的兒歌創作寄託著幼兒教育理念,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優秀鄉土文化的傳承,也注重新時代科技文化的傳播,並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前沿科技文化的傳播來影響小讀者的心性。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少年兒童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國家的認同感。
  中國古代把兒歌叫做童謠或童子謠。早期儒家經史之中已經有兒歌的零星記錄。除了暗藏天機的「熒惑之說」,傳統兒歌傳播亦是兒童啟蒙教化的方式。王兆福認同這樣的觀念,只是教化的目的在新時期有了變化。他認為,給孩子種下人文和科學的種子很重要。王兆福的兒歌創作和傳播,也寄託了他的人文關懷和啟蒙教育思想。《識字兒歌》《河東文化歌謠百首》《歌謠繪廣西》等圖書裡都體現了他的啟蒙教化理念。
  近年來,王兆福兒歌創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走出了三晉,走向全國,也走向了海外,獲得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童謠一等獎等獎項。也正因為王兆福兒歌創作的影響力,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自治區科協邀請他為廣西少年兒童撰寫了《歌謠繪廣西》,收錄了60首全景式描寫廣西民族風情、名勝古蹟、特色物產的兒歌。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通過全媒體傳播方式在廣西少兒中傳播,對小讀者了解廣西人文、歷史、地理將起到啟蒙之功。王兆福的兒歌還傳播到巴西、紐西蘭、菲律賓等國家。王兆福的兒歌,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載體。
  在工作之餘,甚至差旅途中,王兆福總是念念有詞,苦思冥想,構思兒歌。記得有一次和他一起參加中國少兒報刊工作者協會在山西召開的一個會議,在大巴上,他詩興勃發,口吐蓮花,用詩歌記錄當時的場景、情感,令人敬佩其才思敏捷、風雅蘊藉。作為《小學生拼音報》的前社長、總編輯,王兆福為少兒傳媒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兒歌創作,作為他的業餘工作,與他的主業在少兒教育文化傳播方面同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因為他常年的積累,方得此功。

沈偉東

相關焦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通車啦,通車啦!從12月12日起,山西長治、高平、晉城等地市高鐵開通,晉東南人民圓夢高鐵。從太原出發,乘高鐵1個小時到長治,1個半小時到晉城,這在之前是不敢想像的。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大伙兒盼望已久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12日正式開通運營,山西東南區域沿市步入高鐵時代。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範璐)立秋未遠,生命如歌。2020年8月31日下午,話劇表演藝術家、山西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立秋》《生命如歌》等話劇主演董懷玉,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至此告別了他奉獻及鍾愛了一生的話劇舞臺。  1947年出生的他,經歷話劇發展的幾個時代,受到兩代國家領導人接見。他的一生,與兩部話劇淵源最深,而這也帶給他無盡的聲望與榮譽。
  • 山西晚報主辦 太原卓玉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 山西晚報數字報
    5月31日,山西青少年教育暨裝備博覽會將在省展覽館正式啟幕。該博覽會由山西晚報主辦,太原卓玉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博覽會以展示教育新技術新產品、標準化教育裝備建設、推廣教育改革創新理念為三大主要內容,邀請行業著名專家、學者及顧問全程參與。圍繞教育現代化發展、增強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發展「網際網路+教育」、完善教育標準體系框架建設四大議題舉辦多場熱點教育論壇。
  • 傳統與創新之間,盡享山西文化之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2月9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已經進行過半,但是觀展者的熱情不減。這次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亮點,吸引大家蜂擁而至?山西晚報記者一路看展、一路讚嘆,就把所觀所感的新奇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建美告訴山西晚報記者,目前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定製了不同形狀、味道、功能的香產品,不少遠銷至海內外。  據郭建美介紹,「全料香」用料考究,它以檀香、沉香、乳香為底,添加靈香、木香、龍腦、龍涎香等名貴中藥材和香料,再配以洪山當地具有綿軟特性的泉水,經過炮製、磨粉、和香泥、手工壓制等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 丈量腳下熱土 我們行走在沁河岸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繼「千裡走黃河」之後,2019年,山西晚報又組織了大型採訪活動「千裡走沁河」——就是要「走」,就是要記者親自丈量腳下的土地,然後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最後,用「筆」去寫言之有物充滿真情實感的稿件。
  •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調查家長、中小學生、老師和兒童教育專家,聽聽他們的建議。  孩子:自己的壓歲錢,自己做主會更好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中發現,很多孩子都有強烈的意願:自己來支配壓歲錢。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  初二女生麗麗說,她每年的壓歲錢數額基本穩定,都是親戚給的。
  • 晉港文化交流 合作與日俱增 - 山西晚報數字報
    香港青年學生代表來山西參觀、實習,是由山西省委統戰部、香港山西商會共同舉辦的青年交流項目,主題為「晉港青年匯·山西機遇行」。其間,香港青年學生們參觀了山西大學,與山西大學學生結對子,在與百年學府親密接觸中,他們共同在食堂吃飯、生活、學習,全方位接觸了解山西大學生的生活學習。  6月18日,香港青年學生代表們先後參觀走訪了山西大學校史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閒暇問墨》書畫展等。
  • 金虎便利旗下公司衝刺A股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珍)近日,山西證監局官網披露消息稱,山西金度生活便利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月26日進行首發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光大證券。此舉也意味著,作為我省三大知名連鎖超市之一的金虎便利,將成為首個明確衝刺A股的本地知名連鎖超市品牌。  目前,我省有三家較為知名連鎖超市品牌,分別為金虎、唐久和美特好。
  • 南瓜不長蔓上長根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我種了十幾年南瓜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想讓大家都知道一下。」16日上午,家住太原市體育西路無線電一廠宿舍的王老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種南瓜時遇到的「怪事」。「大家都知道南瓜是長在蔓上的,但這個南瓜它是長在根上的,特別奇怪。」王老先生說。
  • 山晚小記者探秘太原植物園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2日,山西晚報小記者受邀參觀太原植物園,用記者的眼光發現植物園不一樣的魅力!  植物園的「建築之美」  太原植物園,坐落於太原市晉源區太山腳下,北鄰蒙山大佛景區,西依著名的太原太山景區,南連太古公路,東鄰舊晉祠路。
  • 又是一年中元節 雙塔公墓河燈祭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衛豔)「親愛的爸爸,您在那邊還好嗎?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9月2日上午9時許,太原雙塔革命公墓,太原市民張女士恭敬地將寫著美好心願的荷花燈,放進雙塔革命公墓河燈祭鏡面水池裡。  中元節,太原市民張女士早早地來到太原雙塔革命公墓祭奠父親。看到現場有免費組織的河燈祭活動,張女士現場給父親寫起了卡片。
  • 打個電話上門回收 - 山西晚報數字報
    ……  近幾日,不時有太原市民給山西晚報熱線0351—4286666打來電話,反映有人將沒用的廢舊家具隨意扔在馬路邊上,不僅影響交通還影響市容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搬家時有張不要的雙人床,該如何處理?  8月24日至31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條街道,採訪環衛工人、小區居民和物業,聯繫環衛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幫助市民們尋找解決方案。
  • 請搬家公司搬家,搬出一堆煩惱 - 山西晚報數字報
    7月10日、11日,山西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太原部分市民和搬家公司,同時也和相關部門共同探討了這個問題。  走訪   市場混亂 遇到問題是常事  「我遇到過一次,特別讓人生氣。」太原市民何女士說,她前段時間搬家時,搬家公司的工人已經到了樓下,卻在看了家具等情況後要臨時加價。因為談不攏,何女士只能重新找了一個搬家公司。
  • 侯小明:校企合作 讓更多職中生找到方向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到太原工作之前,他一直在山西晉能集團晉城有限公司下屬的酒店工作,在晉城工作時,侯小明就曾在陽城職中當了兩年學生們的實操老師。  12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侯小明時,他說,作為校企合作的任教老師,在任教的這幾年裡,深刻感受到職中生對未來的迷茫。現在他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在任教期間,幫更多的職中生找到前行的方向。
  • 新民晚報數字報-懷念詩翁李瑛
    還清晰地記得:1991年初,我剛從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中文教學的崗位上賦退不久,為了更好地賞讀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李瑛那首情辭韻節三美、宜於朗誦的新詩《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賞讀,我寫了一篇千餘字題為「讀出詩的情意美——淺談《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朗讀」的賞析文章,刊登在當年3月20日《漢語拼音報》上。
  •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2018.12.17_山西日報手機報_山西新聞網...
    ★本期關鍵詞:煤礦信息化|文瀛公園|「過期蜂蜜門」|寵物「成精」|《四十不惑》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 2018.12.17> 星期五 農曆十一月十一 第320期   ★歡迎訂閱《山西日報手機報》,發送簡訊SXRB到10658000,收到確認信息,回復即可訂閱。
  • 兄弟倆的武術夢想 48年從未想過放棄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0月21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市新東武術館,聽孟氏兄弟講述他們堅守48年的武術夢。  「鼓上蚤」天下聞名並非一日之功  10月21日上午,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市濱河西路新東武術館。孟耿成剛剛從外地返回太原,初見孟耿成,一下子就讓記者想起了《水滸傳》裡的「鼓上蚤」時遷和老版《亮劍》裡的坂田隊長。
  • 全長229.5公裡、用時兩天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記者得知此事採訪到他們時,雖然騎行活動已經結束,但回想起那兩天半的經歷,大家依舊感慨頗多,有人做了美篇發到微信群裡,讓更多的騎友們分享他們的苦與樂,有的剪輯了短視頻,發到抖音上,讓更多外地人知道太原市有這樣一條紅藍相間的自行車公路。他們紛紛表示,這一趟雖然辛苦,但是路上的風景更美,勝利挑戰自我的感覺更好。  9月14、15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其中多名騎友,聽他們講這一路上的故事。
  • 鐵路12306推出英文版 外國乘客也能網購火車票啦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燕傑)12月8日,山西晚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鐵路官方售票網站12306推出英文版,不懂中文的外國乘客可以自己註冊帳號,購買火車票了。  據鐵路部門消息,與中文版相比,英文版12306網站在功能上進行了簡化,提供註冊、登錄、單程購票、改籤、變更到站、退票、訂單查詢等功能,暫未提供積分、餐飲、旅遊信息等其他服務。
  • 淺談幼兒園英語兒歌教學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幼兒園英語兒歌教學   導讀: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Asher指出,針對小孩的語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體反應,而後再學會用語言進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