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計 全方位關愛(走向冬奧)

2020-12-12 人民日報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外景。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核心閱讀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目前已完工。場館從設計、建造施工到裝修,處處體現無障礙理念,為殘疾人運動員參賽訓練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務。在北京冬帕運會結束後,場館還可承接運動賽事、教學任務,大力發展殘健融合項目,提升場館綜合利用能力。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當日,剛剛完工的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向媒體開放。

  專門設置的「腳踢式」電梯按鈕、雙位排水控制馬桶、可移動式浴凳……作為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運動訓練專業場館,該館早在設計建造之初就考慮到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在建設施工過程中處處體現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愛。整個場館本著「逢稜必圓、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原則,採用全平面設計,即場館內部所有地面都是平整的,不存在凸起高差,所有的牆面陽角都做抹弧處理,最大程度為殘疾人參與冰上運動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務。

  北京冬奧組委帕運會部部長楊金奎表示,我國將以舉辦冬帕運會為契機,宣傳推廣包容性社會理念,關注無障礙意識提高和無障礙環境建設。

  場館建設不斷優化方案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園區內。該項目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473萬平方米。主要包括3個部分,分別是帕運冰球比賽訓練館、輪椅冰壺訓練館以及綜合樓,兩個訓練館主要為運動員提供訓練服務,綜合樓包括運動員公寓、餐廳和醫療康復、科研及教育培訓用房。

  從遠處俯瞰,並排的「兩塊冰」——冰球館和冰壺館兩座訓練館好似蝴蝶展翅。

  在冰球館和冰壺館內,分別設有一塊60米×30米冰面,據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工程環境部部長趙根祥介紹,目前兩塊冰面均已完成製冰工作,國家殘疾人冰壺隊即將入駐。

  「從設計、建造到裝修,我們不斷優化方案,目的是最大化提升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參賽的便捷度。」趙根祥說,為方便殘疾人運動員訓練,保證冰面與冰場周邊地面平齊,兩塊冰面標高均下降4釐米,方便殘疾人運動員進入冰場。

  運動員公寓採用無障礙設計

  位於冰壺館和冰球館東側的綜合樓設有運動員公寓,共有64間房,可供128名運動員住宿。

  推開房門,寬敞明亮的房間給人帶來舒適感,細緻入微的無障礙設計處處體現著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愛。據介紹,房間內除了設置低位的緊急呼叫按鈕外,另一大亮點是窗戶把手的設計,其高度要比正常窗戶把手低20釐米,這充分考慮到了輪椅運動員的實際需求。

  無障礙電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設置了一組電梯上、下行按鈕外,在距離地面20釐米的地方,還設有一組上、下行按鈕。這是專門為輪椅運動員設計的,他們可以直接用腳觸碰按鈕,方便乘坐電梯。

  衛生間設計同樣體現無障礙理念。房門採用半自動平移門,只需輕輕推拉,便能自動開關,減少了殘疾人的操作複雜度。門洞淨距為85釐米,方便輪椅運動員通行;洗漱臺臺面離地面70釐米,低位設計的同時給輪椅運動員留下足夠的容膝空間。可移動式浴凳可以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設置的雙方向L形扶手和上翻扶手,保證殘疾人運動員使用的便利性。

  「在馬桶區域設計中,我們創新性使用了雙位排水控制系統。常見的坐便器衝水按鈕為後按式或邊開式,對於上肢殘疾或下肢殘疾的人士,使用不夠方便。這裡使用的是北京城建自主創新研發的控制系統,它有兩個控制按鈕,一個安裝在距後牆50釐米、距地面50釐米位置,方便下肢殘疾人士使用;另一個安裝在距後牆80釐米、距地面10釐米位置,方便彎腰不便的殘疾人士使用。」趙根祥說。

  場館在賽後可變身多功能場地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如何實現賽後可持續利用?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表示,為實現精彩奧運與賽後場館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的雙目標,場館建設在滿足冬奧會比賽標準的基礎上,也提前規劃賽後利用。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也實現了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兩棲」能力,具備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滿足北京冬帕運會的比賽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場館今後運營能力和利用率,可以滿足冬夏季不同運動的場地需求。

  據介紹,冬帕運會結束後,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除了保障國家隊的日常訓練,還將承擔多項功能。除了承接國內、國際單項賽事的體育比賽、教學等任務,還將積極發揮功能輻射作用,大力發展殘健融合項目,提升場館綜合利用能力。

  兩座訓練場館通過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轉換,可以變身為多功能場地,未來可開展球類比賽、文化演出、商業推廣等活動,為一般的比賽訓練以及全民健身提供高標準的場地。

相關焦點

  • 關愛老人 讓無障礙通道真正「無障礙」 變得通暢
    核心提示:無障礙設施方便殘疾人和老年人,但實際上,這些無障礙設施的利用率並不高,希望可以多呼籲社會,讓更多的人關愛老人,讓無障礙通道真正「無障礙
  • 兩個奧運將同樣精彩——訪北京冬奧組委帕運會部部長楊金奎
    北京冬奧組委在住宿、交通、餐飲、醫療、安保等賽事服務方面充分考慮冬帕運會和無障礙要求。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指南》及其技術指標圖冊,積極推動場館和主辦城市無障礙工作。北京冬奧組委將通過測試賽檢驗和提升籌辦工作水平,為北京冬帕運會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
  • 冬奧廣場、冬奧文化館啟動改造 石景山冬奧社區將迎全面升級~
    冬奧休閒廣場改造效果圖升級改造後的廣場將分為全齡康體區、花園休閒區、活力共享區三大功能區,廣場的設計理念整合了冬奧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景觀形態設計來自北京冬奧會標誌「冬夢」的設計,廣場內各類冬奧文化主題特色景觀點遍布,方便市民充分體驗冬奧文化氛圍
  • 標準院無障礙技術研究院揭牌 助力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天津大學無障礙通用設計研究中心、北京服裝學院無障礙服裝研究中心、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中建設計集團、全國無障礙通用設計研修營、北京城建集團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和殘疾人代表、媒體等共同與會。
  • 清華大學發揮優勢助力無障礙事業發展
    參與編寫《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指南》,牽頭編制北京市無障礙環境提升行動計劃,積極參與冬奧組委與國際帕運委會合作溝通,組織奧運場館設計團隊提升具體工程項目無障礙設計水平。組織編制《雄安新區無障礙規劃設計導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發揮特色智庫和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匯聚國內多家行業領軍單位共同參與,指導雄安新區編制通用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基本指南。
  • 關於無障礙設計的七件事
    這次譯文較長,從7個方面講了無障礙設計(偏網頁和PC端),閱讀時間20min左右。關於APP端的無障礙設計見文末譯者的注釋。原文中的例子有些比較適合英文展示,有些有點過時。譯者也會在翻譯時稍微做了些調整。那麼,正文開始啦。
  • 「數」連冬奧丨三峽集團上海院助力北京冬奧
    仰望位於北京延慶高山滑雪中心的賽道,三峽集團上海院工程數位化技術人員,為參與到北京冬奧建設而感到由衷地自豪。冬奧C1雪道高山滑雪中心是北京冬奧會最受關注的新場館建設項目之一,是我國最高等級的高山滑雪賽道。
  • 京冀高校全面參與冬奧籌辦 厚植冬奧人才發展的一方沃土
    適逢申冬奧成功五周年,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會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冬奧辦等單位會籤印發《關於充分發揮高等學校人才優勢 支持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動高校力量,建立完善冬奧人才工作體系,在人才輸送、教育培訓、志願服務、科研攻關、文化傳播等方面,全方位參與和服務冬奧籌辦工作。
  • 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獲得世界級美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有哪些獨特舉措?能為世界城市建設提供哪些借鑑?日本「無障礙運動」如何興起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並非一蹴而就。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殘障人士發起了無障礙運動,希望能向歐美的殘障人士一樣自由上街出行。
  • 北京冬奧吉祥物「冰墩墩」設計揭秘:最初設計是冰糖葫蘆
    設計花絮揭秘:20天創作16套方案!曹雪還記得今年8月21日上午的情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林存真教授先是介紹了一下這次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全球徵集的情況,然後請冬奧組委會領導出來發言。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奧組委向全球發出吉祥物徵集公告;10月10日,冬奧組委的專家團隊來到廣州宣講,希望可以向更多的設計團隊清楚地傳達冬奧會對于吉祥物的要求、理念。可是這時距離吉祥物方案的最後遞交時間只剩下20天。廣州美術學院迅速以曹雪院長為首,召回在外攻讀博士的劉平雲副教授擔任此次任務的總執行,在宣講會的第二天就召開了第一次的創作會議。
  • 日本無障礙設計獲得世界級美譽,原因何在?
    其中日本的無障礙公共空間設計還入選《上海手冊·21世紀可持續發展指南·2017年度報告》中全球城市治理的七個案例之一。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有哪些獨特舉措?能為世界城市建設提供哪些借鑑?
  • 無障礙通道讓公廁更完美
    寧海新聞網訊(通訊員應佳翔記者張帆) 「現在小區公廁有了無障礙通道,對我們家老年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大好事。」近日,陽光小區居民楊大姐專程來到社區辦公室點讚小區內的公廁。今年年初,楊大姐家的老人就在小區公廁的臺階上摔傷。如今的改變,讓她倍感安心。  據了解,陽光小區由於建設早,並沒有設置無障礙設施,再加上小區內老年人和殘疾人士較多,如廁多有不便。
  • 體驗冰雪運動,探索冬奧崇禮!
    體驗滑雪,健康成長 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艾略特說過:「我相信一個組織良好、精心設計的冬令營裡,短短一周乃至幾周的時間,學生的所學可能就會超過一年的正式課堂教育能為其提供的內容
  • 建築物無障礙設計一般規定有哪些
    【學員問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一般規定有哪些?  【解答】1、城市各類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物無障礙實施範圍,應按《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以下簡稱《無障礙設計規範》)第5 章規定執行。  2、公共建築與高層、中高層居住建築入口設臺階時,必須設輪椅坡道和扶手。
  • 感受冰雪運動的濃濃暖意——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三)
    隨著北京冬奧的腳步臨近,全社會參與冰雪運動、助力冬奧籌辦的熱潮不斷升溫。「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種子已生根發芽,可以預見,北京冬奧會結束後,被培養起的奧運文化精神和冰雪運動熱情,也將融入全民生活,北京冬奧會文化必將打造成冬奧特色文化成果和品牌,創造豐厚的冬奧文化遺產,促進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
  • 禮士會客廳|無障礙設計①從理念到行動
    到60年代,無障礙設計的關注點仍聚焦於殘障人士的需求,並形成了「殘障人士在建築物中的需要」等設計標準。70年代,歐洲及美國逐步採用「可達設計(accessible design)」的概念,從殘障人士的需求出發,提升公共環境的可達性。與此同時,設計師們逐漸發現,無障礙設計不僅有助於拓展殘障人士的可達範圍,還能提升每一個空間使用者的體驗。
  • 崇禮:冬奧小城的美麗蝶變
    申冬奧成功5年來,崇禮日益脫胎換骨,群眾切實感受到諸多實惠  冬奧小城的美麗蝶變  7月28日,「感恩冬奧看巨變」張家口市崇禮區規劃展開展。這是崇禮冬奧綠化工程之一,當年植樹工作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維護。  「真沒想到,我這個年紀還能參與冬奧綠化工程,為冬奧作貢獻!我可是卯足了勁兒。」張升說。  除了心底的那份自豪感,植樹造林帶來的實惠,也在為他加油。
  • 無障礙電梯設計是否合理?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和《政民零距離》欄目反映,地鐵1號線本溪路站站內的無障礙電梯總是處於停止使用狀態
  • 無障礙環境建設讓城市更溫暖
    「十三五」時期,從扶貧機制進一步完善因殘致貧兜底措施,到各級政府完善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硬體配備,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顯著提升了廣大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這一要求,對於促進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更好融入社會、提升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標識牌生產廠家需要重視無障礙設計
    無障礙設計源於環境建築,隨著社會進步,各個城市在開發建設之中,更加注重環境人性化。早在80年代,我國就頒布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本廠認為,無障礙設計不僅僅只局限於城市道路和環境建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