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對大寶,他就怎麼對小寶:《寶貝老闆》分分鐘教你如何做父母!

2020-12-14 米粒媽頻道

文 |米粒媽

前兩天,帶著米粒刷了一部動畫片,夢工場出品的《寶貝老闆》(英文名The Boss Baby)。

之前看預告,只是被小大人一樣的baby給吸引了。整片看完才發現,簡直太適合準備生二寶,或已有倆寶的家長,帶著大寶共同欣賞啦,趕緊來安利一下。

大夥都知道,我很想給米粒生個妹妹。在他兩三歲的時候,每次提出這個假設,他的反應基本和片中的提姆一樣:不用了,你們有我就足夠了!

雖然我和米粒爸假裝開玩笑,打個哈哈就過去惹~後來也很少問。但每次想起他戒備的眼神,仍有點擔心,如果真生了妹妹(或弟弟),他會接納嗎?

所幸,這部好片出現的不算太晚~哈哈!話說片中的弟弟不要太萌,他那誘人滴小PP,把我和米粒樂得前仰後合。

誰知搖身一變,居然化身霸道小總裁,嘖嘖~這反差萌,殺傷力太強!

這個小baby因為肩負重大任務,成了提姆家中的二寶。他的到來,讓提姆同學的地位急轉直下!

從前他是爸媽唯一的心肝寶貝,每日睡前爸媽都會給他唱歌,耐心溫柔的哄他。可弟弟的到來,吸引了父母所有的注意!

他儼然成了家中最大滴Boss,各種發號施令…

爸媽被折騰的精疲力盡,餵奶、餵飯、換尿布,經常半夜累癱在沙發上。他對哥哥提姆,更是毫不客氣!

最讓提姆氣憤的是,專屬空間被他逐一攻陷,甚至連睡前歌曲都木有了!

當哥哥原來是件如此悲慘的事!不僅愛會被分走大半,還要替弟弟背黑鍋!甚至揭發不成反被爸媽禁足!

看見提姆坐在床上傷心哭泣,我的鼻子跟著酸了~悄悄瞅眼米粒,他也有點眼淚汪汪。

為什麼說這部動畫拍得好?因為它無比真實的戳中了觀者的要害!對於想生二寶這件事:

父母的虧欠感,來源於擔心大寶受委屈,有限的精力註定要被分走去照顧小的。

大寶的不安全感,來源於自己不再是父母的唯一,註定無法擁有全部的愛。

片名取得極妙!Bossbaby,既應和了弟弟在片中的身份,又暗喻一旦家中有了二寶,他就成了當仁不讓的老大!

提姆的父母不是不愛他,只是工作繁忙,弟弟又是事兒精。顧此失彼之下,難免對大兒子更苛刻,他們似乎忘了,提姆也只個7歲的孩子。

看著片中的父母仿佛看到將來的自己,如果我和米粒爸也不再細心關注他的感受,他怎會不害怕,不感到傷心難過?

劇情如果一直醬紫發展,那就沒意思惹~baby既然是boss,怎會甘心當個奶娃?為了走向職場巔峰,他不得不和提姆達成一項交易:

幫他成為公司的傳奇,而提姆可以重新擁有父母全部的愛!為此他們展開了通力合作!

下面的劇情先不劇透啦哈哈,親愛的們自己看吧,相當有意思!有大寶的一定要帶上他哦。總之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線觀看只有預告片,完整版下載連結在此,拿走不謝!

http://www.ygdy8.com/html/gndy/dyzz/20170710/54483.html

說說看完片子的感受吧。在生二寶前,大寶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當然不會拿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可一旦有了更小的,大寶在父母眼裡,會瞬間變成「大人」。

不能搶弟弟(妹妹)的東西,因為你是大的!

好吃的要讓弟弟(妹妹)先吃,因為你是大的!

出門爸媽沒精力抱你,你要乖,因為你是大的!

大寶淘氣,不小心傷著弟弟(妹妹),哪怕不是故意的,家長也會大聲呵斥,誰讓你是大的……

雖然差著幾歲,可明明都是孩子,為啥標準一下就雙重了呢?

家庭關係中最怕的是什麼?雙標!

無論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還是家長對孩子的區別對待(偏小的或重男輕女),都會引發一個嚴重後果。

那就是被輕視一方的極度心理不平衡!既然不平衡,就必須搞點事來找存在感!

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你們更喜歡弟弟或妹妹?

很好!那我就偏不讓著TA!偏要搶TA的東西!就不讓你們抱TA!就不好好睡覺吃飯!反正就要各種折騰瞎鬧,甚至你們看不見時,我還要掐TA,打TA!

哼!!誰讓你們不關注我?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完全是因為大腦中鏡像神經元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一個成人對小嬰兒反覆吐舌頭,他也會反射式的做這個動作,並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公眾場所,如果有人大笑或大家都往一處看,你也會不由自主的往那瞅,或跟著一起笑。哪怕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或笑點在哪兒。

鏡像神經元,是義大利的科學家首先在猴腦上發現的,隨後,美國科學家通過對一批癲癇病患者的治療,在人腦中也證實了鏡像神經元的廣泛存在。

科研人員把這樣一種具有特殊「魔力」的神經元,稱作「腦中之腦」和「大腦魔鏡」。

很神奇是不是?知道了鏡像神經元,我們就明白了。為啥說家長尤其是母親的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孩子。

如果媽媽愛笑,孩子很可能也愛笑,會是個樂觀的人。如果媽媽總是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孩子的情緒也會悲觀消極。

同理,家中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如果大寶犯錯了,媽媽總是不由分說對他一頓大吼。當小寶不慎「招了」大寶的時候,他自然也會非常生氣,完全不顧小寶感受,就是一通欺負。

「鏡像神經元」的原理告訴我們:比起聽到的,孩子們更願意接受他們所看到的。

生二寶前,父母說一萬遍我們絕不會不管你,一定會像以前一樣愛你!

可弟妹出生後,精力有限的爸媽,真做不到一碗水徹底端平,尤其是小寶1歲以前,正是最耗神兒的時候。

你們或許沒忘記當初的許諾,但大寶只會相信眼前看到的「真實」,父母確實沒那麼愛他了。

弟妹犯了錯誤,父母長輩通常不會說他們,因為他小,要讓著!可自己要是犯了錯,尤其是涉嫌「欺負」弟妹,一大堆人跳出來,說他不乖,不聽話,不懂事。

可明明我也才幾歲,你們比我大好多呢,憑啥如此要求我?

家長們總要求大寶有同理心,懂得分享、謙讓,無條件的呵護關愛,可你們自己真的做到了嗎?

想要求他,首先自己得做好。不求一碗水端100%的平,但要及時關注大寶的情緒,把他當成孩子看,懂得並理解他的幼小、脆弱、心智不成熟與能力的欠缺。

這裡給準備生二寶或已經生了的父母,提幾個小建議:

學會控制情緒

當大寶淘氣時,一定別不由分說就嚷,原因是什麼你弄清楚了嗎?

有次去朋友家,我倆正說話呢,她無意間扭頭發現兒子伸手似乎要打妹妹的臉,立刻急了大嚷,哎,XX你怎麼打妹妹啊!

小男孩一下愣住了:媽媽我不是想打妹妹,她臉上有個小蟲子爬,我想給她拍掉。

儘管朋友給兒子道了歉,可我能看出來,小傢伙還是受到了傷害,情緒瞬間就低落下去,後來也不想跟妹妹玩了。

幫理不幫小

當大寶和二寶發生嚴重爭執,自己解決不了~必須你出面?好,還是得先搞清楚原因。

如果是大寶的錯,心平氣和的跟他講完道理,再讓他道歉。亂發脾氣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他把怨恨轉嫁到小寶身上。

如果是小寶錯了,也要讓他跟哥哥(姐姐)說對不起。小寶道歉後,你再跟大寶說,弟妹還小好多事不懂,身為哥哥姐姐我們可以教他,但要有耐心。

只有你儘量公平公正的幫理不幫小,大寶才能越來越有同理心。如果總是無論對錯,都是大的挨一通教訓,想讓他讓著小的?咋可能!只會越看對方越不順眼。

安撫大寶的不安全感

前文說了,家中有了弟妹大寶最擔心的,是爸媽不再像從前那樣愛他。

父母一定要讓大寶明白,他曾得到了爸媽所有的愛,而這種待遇連弟妹都是沒有的!

多給大寶拍點照片,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騎車,第一次上幼兒園,吃飯的樣子,哇哇哭的樣子,和父母一起開懷大笑的樣子!

當大寶因弟妹的到來感到不安時,拿出這些照片,和他一起分享他的成長時光。

太小時候的事孩子肯定不記得,但和父母一起看照片,一起笑,會讓他深深明白:原來我曾得到過這麼多的愛啊!這些獨處時光,弟妹甚至享受不到呢~

請記住:消除不安全感的唯一武器,就是愛!

當大寶從父母這裡感受到不變的重視與關懷,當然也會學著用同樣的方式去愛弟妹。因為他不再害怕失去!

適當跟每個孩子獨處

不少父母為培養倆寶之間的親密感,會刻意做啥事都讓他倆一起, 但其實無論孩子大小,都有獨處的需求。

父母可以在大寶去上幼兒園或上學時,單獨帶小寶去玩些適合他的遊戲,比如挖沙子、玩海洋球等。周末讓長輩帶小寶,你們領大寶單獨去看電影、逛科技館、玩卡丁車之類的。

這樣對大人孩子都是一次很好的感情聯絡。因為在遊玩的時候,你們就是一家三口,無論大寶、小寶都變成了「獨生子女」,這樣會讓他更有安全感和滿足感。

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當他倆再共處時,無論大寶、小寶都會對彼此有更多的包容與理解。大的不會心懷嫉恨,小的不會恃寵而驕。

有次帶米粒去遊樂場,就聽見旁邊一個男孩對媽媽說:我玩的很開心,咱們早點回家吧,要不弟弟該著急了。說完還給了媽媽一個甜蜜kiss~

愛是需要學習的!沒有誰是天生的好父母,同理,也沒有誰是天生的好哥哥姐姐or好弟弟妹妹。你們的行為都會對彼此產生影響,無論好壞!

回到影片中,霸道baby終於完成任務,回去當他的老闆了。原本父母和提姆對他的記憶都會被抹去,可曾經很討厭弟弟的哥哥,卻捨不得刪掉…

又成了父母唯一的心肝寶貝,他卻異常惆悵。連他自己都沒發現,那個討厭的小傢伙,不僅成功滴引起了他的注意,更是深深牽動了他的心!

當他終於明白自己不能沒有這份兄弟之情,馬上寫了封信給同樣莫名沮喪,心不在焉的Boss。

小老闆歡天喜地的脫下西裝,戴上奶嘴,拋下一眾目瞪口呆的同事,心甘情願的做一個普通baby,回到了提姆家中。

是啊!就連最討厭自己的哥哥都要給他全部的愛了,權利與金錢又算什麼?

大團圓的Happy Ending!讓我和米粒都深深鬆了一口氣,果然世間最美好的,就是愛!

我狡黠的看了眼米粒,嘿!小夥子,要不要我給你生個妹妹?哈哈…

相關焦點

  • 讓你家的大寶小寶相親相愛
    ​我接到最多的問題是:該怎麼跟大寶說,他會有個弟弟妹妹?該怎麼樣做,可以讓大寶接受這個事情?如何去平衡好家裡兩個(或多個)孩子們之間的養育呢?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一些簡單實用的建議,把握三個關鍵時期,讓你的大寶愛上小寶。
  • 家裡有二胎的,是大寶讓小寶還是小寶讓大寶,你家是哪種?
    想著將來自己老了不在了,大寶和二寶互相還有個幫襯,大寶和二寶從小也能有個伴。但是小編不得不說句,「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只有生了二胎的家庭才能體會到,大寶和二寶一起確實是個伴,但是天天搶東西,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鬧,甚至大寶還會動手推或者打二寶,如果大寶不懂事,家長怎麼說也是聽不進去的。至於互相幫襯,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準的。
  • 大寶每天將小寶欺負得很慘!父母這樣做,手足情深
    暑假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因為大寶和小寶的課程時間是分開的,我總是和大寶一起去送完小寶之後,再去送大寶,在送大寶的路程中,我們就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光。他明顯看起來非常開心,我們一邊一起走路一邊聊天,或一邊玩遊戲一邊等車,即使有遇到讓他生氣的事情,他也能夠很快調整好,這就是高質量陪伴的作用。
  • 家裡有兩個孩子,如何照顧好大寶和小寶?
    「同是父母的寶貝,身上流著相同的血液,他們的關係肯定要好,大寶也肯定會照顧小寶」這樣的想法理論上行得通,事實上卻不然。由於時間、環境等因素的制約,父母的愛就成為一種有限資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兩個小孩子定會形成一種競爭關係,甚至矛盾不斷。
  • 又一世紀難題出現 關于大寶和小寶的那些事兒~
    這道題是這樣的: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下,你生了兩個寶貝,有一天大寶和小寶互相吃醋,打起來了!真的好難啊!唉!幫小寶,小寶年紀小,幫大寶,大寶沒做錯!那就誰也不幫,一碗水得端平。王玉瓊:為了避免孩子「爭充」這一現象出現,父母要告訴大寶,他是哥哥(姐姐),要幫著父母一起來照顧弟弟(妹妹),比如幫著拿紙巾、奶瓶、鞋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樹立大寶的責任感。化解方式:誘導大寶自己做選擇
  • 大寶和小寶的扎心區別,只能怪先後順序,不能怪爸媽偏心!
    這可不是偶然現象,很多家有二寶的媽媽們都表示,都是一個爹媽生的,兩個寶貝相差歲數也不大,可性格卻差別很大。這裡收集了四大差異,看看你家倆寶中招了沒?二、小寶比大寶更好動大寶的小時候只有一個人度過,他們更能夠習慣獨處,他們可以一個人在那默默地看電視、玩玩具、做手工、看書。而小寶出生時,就有大寶的陪伴,他習慣群體生活,很不習慣獨處,做事更沒有定性,也更難靜下心來完成一件事。
  • 【明星親子】有了小寶要如何照顧大寶的感受
    作者:寶寶知道 愛@鑫@寶貝「你是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哦!」「你是老大,你應該……」「你們倆誰成績好媽媽就愛誰~」作為二胎家庭的父母你有沒有對大寶說過以上的這些話呢?我想大部分父母都說過,小愛小時候就沒少聽我媽說。
  • 大寶小寶相差多少歲最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這位大寶給出了答案
    大寶小寶相差多少歲最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這位大寶給出了答案隨著二胎時代的來臨,二孩話題也成了熱門話題,對於即將晉級為「哥哥」或「姐姐」她(他)們的內心感受是怎樣的呢?也許下面的這封6歲大寶的信會給你們一些答案。
  • 小說:大寶小寶
    可是,那個討厭鬼小寶卻總是喜歡纏著他,不論自己到哪裡小寶都喜歡跟著他,還要對他表現出一副無限依戀的模樣。在外人的眼中他們完全是一對再要好不過的兄弟了,可事實上大寶對小寶的嫌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與小寶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痛苦的,大寶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遠遠的離開這個地方,永遠不回來。他只想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 4歲的小寶抓傷了12歲的大寶,孩子之間的紛爭,怎麼處理才好?
    怎麼就這麼厲害呢?」說著說著,還不住地想要往我懷裡蹭。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又聽到一聲門響,大寶也跟著來到陽臺,仰著臉:「媽媽,媽媽,你看弟弟給我抓的!!」平日裡三個孩子在一起,難免會打打鬧鬧。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共同看上了《名偵探柯南》,所以小寶總是特別害怕,而兩個大寶又總是以此來嚇唬弟弟為樂,鬥爭更是頻繁。
  • 家有倆娃,總是強迫「大寶讓小寶」的幾點危害,父母們要重視
    兩個孩子的家庭,如果你也總是會有意無意地要求「大寶讓小寶」,那麼可要注意了,有幾點危害,對兩個孩子的影響都很大。家有倆娃,總是強迫「大寶讓小寶」的幾點危害①影響大寶的身心健康不利於父母和大寶之間的親子關係,畢竟沒有二寶的時候,父母可不是這樣的。
  • 他罵我,我卻感激他——寫在大寶、小寶輸液的間隙
    近幾日,大寶小寶兩兄弟接連感冒,且到了吃藥已經不管用的地步。從5號到7號,大寶在家由奶奶帶著輸了3天液,才得已好轉。而我則帶著小寶和姑姑,一起來離家較遠的學校上班,一般我們一周回家一次,在家1天,就又回到學校上班。此時,小寶只是稍微有點咳嗽,在醫院包了3天藥,我以為喝了藥,他就會好轉。
  • 大寶打二寶,父母怎麼做,才能讓二孩親上加親呢?
    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或許能幫到你!1.平時多抱抱大寶擁抱孩子,是最有效表達愛的方式。多抱抱大寶,會讓大寶感受到,父母即便有了妹妹或弟弟,依然愛他,他也會學著爸爸媽媽那樣去照顧弟弟或妹妹。無論什麼事,首先要照顧到大寶的感受和想法,再決定如何應對問題,給與她正確的教育。不論大寶做的多離譜,父母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更有耐心和她說話,態度溫和些,才能理智思考。面對大寶的舉止,父母發火,也很正常,但父母一定要逐漸減少發火次數和程度,直到做到態度溫和面對大寶。
  • 《平和式教養法》:父母簡單引導,就能讓大寶喜歡上肚子裡的小寶
    如果父母讓孩子單獨消化這些情緒,孩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大寶戰勝恐懼、喜歡上即將到來的弟弟妹妹呢?01 告知懷孕前打消大寶的顧慮很多父母在得知懷孕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大寶,他要當哥哥姐姐了。
  • 短篇小說:大寶和小寶
    哥哥大寶比弟弟小寶早出生8分鐘,體重、相貌都難分甲乙。如同別家雙胞胎一樣,一個餵了兩次奶,一個一次也沒餵;一個犯了錯,另一個被挨打,這樣的事也沒少發生。隨著漸漸長大,大寶小寶的性格慢慢出現了些差異:一個直來直去,比較外向;一個細心含蓄,比較內向。
  • 大寶和二寶吵架,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2、原本想著家裡的兩個孩子學會分享,但實際情況卻和想像中的大相逕庭,要求老大發揚風格的時候,大寶覺得父母偏心;要求小寶尊重哥哥的時候,小寶心裡也覺得委屈;3、原本想在兩個孩子中營造你追我趕的局面,但卻因為不斷的比較,造成兩個孩子之間競爭情緒甚至是敵對情緒的產生;4、由於父母處置不當,導致兩個孩子之間問題頻出,家裡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 二寶出生後,大寶怎麼了呢?
    當第二個寶寶降臨之後,無論我們做了多麼充分的準備,都會被巨大的變化打亂陣腳。首當其衝的我們大寶的變化,明明曾經那麼貼心的寶貝,怎麼就變得這麼不可理喻了呢?明明他早就會自己睡覺,自己吃飯自己走路的,怎麼就變得那麼黏人,一刻都離不開媽媽了呢?明明小寶寶出生之前他那麼興奮,那麼激動,說好會幫助媽媽照顧小寶寶的,可是怎麼都不算數了。
  • 有種二胎生活:大寶是高中生,小寶是小學生,父母「度日如年」
    你以為的二胎生活,就像當初那些「勸生」的人說得一樣:「大的帶小的,吃住在一起,帶孩子輕鬆很多。」亦或者是:「你家大寶都長大了, 不用你操心了,你管這一個還管不過來?」生完二胎這幾年,好想把當初那些勸生的人揪出來:你說二胎好帶,來,孩子給你帶!
  • 時間管理:大寶要寫作業,小寶要陪玩,如何做好親子時間管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幫助大寶輔導作業和陪二寶寫作業對於我來說都是重要緊急的事,都需要立即搞定。不過,再怎麼急也有一個先後,人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流對吧。這時就看誰的事更緊急和重要。那怎麼判斷誰更緊急和重要呢?這時我會問他們一些問題,比如,大寶讓我輔導他寫作業,我會問他,你是否可以先把問題留著,把後面作業寫完之後,我再一起給你講?
  • 二寶相爭,如何做到既不忽略大寶,又不傷害二寶?你做對了嗎?
    再者,我們希望給露頤寶貝和小寶一件共同的禮物,我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手足」。孩子不僅要有父母的陪伴,還需要手足: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當父母都已老去時,他們仍在彼此的生命中舉足輕重!媽媽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調解,比民事警察都忙,稍有處理不當,兩人便哭的滿地滾,讓你都不知道該哄哪一個;那麼,如何正確處理兩個寶寶之間的關係,才可以讓兩個寶寶心理都不受到影響呢?同胞相爭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同胞相爭有一個鐵打不變的定律:2歲大的寶寶不會喜歡1歲的寶寶同他競爭。不管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這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