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與講道》||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五)

2021-02-24 清教徒與講道



教牧事奉的危險

1)自欺

什麼促使我們渴望教牧事奉呢?我們能否在聖經中的蒙召之人的經歷中看到自己?總是有一個危險存在,就是人會愛地位、愛名譽、愛權利和影響力。我們的本性喜歡這些事物。我們希望被別人注視,希望別人聽我們講話。我們難以察覺到自己被驕傲和自足充滿。如果是這樣,那麼促使你進入教牧事奉的其實是自己的野心和榮耀,而非神的榮耀。其實,在你內心的隱秘處你只想借著成為傳道人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名望和為人所知;但是卻忘記了真正的牧者是像基督那樣。基督忘記自己,基督在對父的事奉當中全然捨棄自己,祂樂意被人藐視、被人棄絕、被人恨惡。驅使祂的是他對失喪之人的愛。祂是好牧人尋找祂迷失的羊。祂渴慕完成父的旨意。約17章中祂作了絕美的禱告,我們可以學習並感覺祂是如何渴慕父的榮耀,祂是如何把自己的生命獻給祂的羊群。所以,一個基督的僕人即使是軟弱的,但內心深處仍然渴慕著基督的榮耀。基督說,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可10:45)。但是你可能因為一些心理缺陷或軟弱或需要,而想要得到認同。所以你在教牧侍奉中尋找這份認同。我們實在需要聖靈來顯明我們真實的動機。並要紀念什麼是基督的真僕人的記號?——就是像基督自己那樣,為羊群捨命。

要提防仇敵魔鬼,牠是可怕又狡猾的仇敵。因為有時候牠裝成光明的天使(林後11:14)。越是寶貴的東西越會被仿造。魔鬼也知道神的工作是如此的珍貴,因此牠總是會仿造。牠能做成一些看起來與神的工極像的高仿,但它們仍然是假的。牠喜歡欺騙人,讓人去臆想自己是重生的、已被呼召進入服侍。因為撒旦知道,這樣的人不僅不會成為神教會的祝福,而只是重擔與咒詛。我們可以參看王上22:22,23;代下18:21,22。舊約中我們看到牠是如何把說謊的靈放在先知的口中。王上22:22「耶和華問他說,你用何法呢?他說,我去,要在他眾先知口中作謊言的靈。耶和華說,這樣,你必能引誘他,你去如此行吧。」我們如何認出假先知呢?透過他所傳講的信息是虛假的信息而認出他們。他們常常餵養我們的驕傲。他們常常扭曲上帝的話語。有時候他們將神的話與謊言混合在一起。他們傳講的不是神全備的話語,而是修改一部分,或者丟失一部分,或者曲解聖經來講說他們自己想要傳講的內容。

(2)教會的需要

如果你有在公眾面前講話的恩賜,就會有人跟你說你有講道的呼召,或者你就假定自己應該做個傳道人。或者有人說教會現在沒有講道人所以請你來幫助我們服侍教會。當一間教會沒有牧者,對這間教會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無人為羊群警醒。因此你只想填充這個職位空缺。我們看到這種事也發生來19世紀的新英格蘭,查爾斯·芬尼因此獲許被按立,但隨後他以假教義摧毀了教會。大多數人沒有能力分辨真假先知。所以需要並不構成呼召,需要驅使我們來到神面前祈求,做安排的唯獨是神,而不是人自己。我們常常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試圖滿足教會的需要。但我們很快忘記,教會是基督的,不是我們的。最艱難的事情莫過於在神面前謙卑自己,在禱告中承認我們是多麼敗壞軟弱和愚蠢,承認我們不能做任何事促進神教會的好處。如果聖靈已經向我們顯明大多數教會甚至是自稱為改革宗的教會,她們的絕對需要、屬靈死亡、無知愚昧、膚淺空虛,那我們將會像古時的耶利米那樣(耶2:8-13)。我們最大的需要不是試圖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處境,而是需要在神面前謙卑,呼求獨一的那位主來復興教會並興起真正蒙召的人。耶穌說,你們要祈求莊稼的主。為什麼中國教會這麼少真正被呼召的牧師?是不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祈求莊稼的主打發人收割祂的莊稼?你會說,那教會的需要怎麼辦?我們不能任憑教會沒有牧養啊?沒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簡單地任命某人成為傳道人,並覺得這就夠了。一些教會沒有牧師,長老會閱讀一篇好的講章。

我們在使徒行傳看到聖靈如何親自建立新約教會。首先,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司提反),許多基督徒分散開來。一些到了安提阿,並有許多外邦人歸正信主(徒11:21)。當耶路撒冷的教會聽說之後,她們就差遣巴拿巴去在話語上堅固他們。巴拿巴帶上了保羅。他們在那裡花了一年時間指導教會,並且建立了一個興旺的教會(26節)。然後希律反對教會,但是神除去他,使他離開了猶太(12章)。之後幾位先知和教師禱告禁食,為要明白主的心意。聖靈便對他們講話(13:2):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他們繼續禁食禱告,然後按手在他們身上,就打發他們去了。由此我們看見聖靈如何在安提阿親自建立教會,作為新約教會宣教和植堂事工的關鍵中心。我們一次次地看到,這一切並非由使徒組織安排,乃是全然依賴聖靈的引導和印證之工。這對我們是極深的功課。我們太常忙於用自己想像的能力、智慧和力量去組織教會的改革和建造。但如果我們僅僅依賴自己的力量,那麼主一定會將其吹散。在建立教會這件事的榮耀上,祂是忌邪和嫉妒的。所以,需要不意味著自我成全那份需要。

(3)取悅人

  據說有一位忠實的牧師探訪一位將死的會眾。這個人感到自己臨近那永無止盡的永恆,他對牧師說:先生,你為什麼沒有更多警告我呢?麥克謙曾在一篇講道中說:在永恆中你會發現,最愛你的人是那些以最大的誠實對待你靈魂的人。想想以西結書33:1-9節。如果我們不忠心,神會向我們討要他們的血。如果我們思想對自己照管之靈魂那可畏的責任,並為著所傳講的話語要向神所交的帳,許多人就不會像這樣飛速地衝上講臺服侍了(各3:1)。參看林前9: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我們是否感受到這事實的嚴肅性,就是所有聆聽我們的人都會向我們一樣很快進入永恆並站在基督的審判臺前?


  一些牧師試圖對人誠實,因此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我們認為自己需要比服侍的會眾更剛強,這是危險的。唯一正確的位置乃是像約伯的朋友們一樣,與他同在塵土和爐灰當中。我們還可能使用自己的力量和言語責備人,這樣也是危險的。但是耶穌的話語是非常誠實,卻又滿懷著愛。賽42:2-3.這樣,我們對他們的靈魂有損無益,因為我們不明白恩典,恩典是給不敬虔和不配之人,失敗和無望之人的。但如果我們真的被教導這真理,那我們就會將最寶貴的盼望帶給可憐的罪人。

      有些人對他們的會眾講話,好像他們都已經歸正了似的。然後他們就對自己很放心了。但如果他們對聖經誠實,就會發現許多聽他們講道的人可能沒有重生。如果是這樣,你是否開始懷疑自己呢?最大的試探是使傳講的信息更柔和,以囊括每一個人。那麼你實際上只是在服侍自己,而不是羊群。你在欺騙他們,也欺騙你自己。另一方面,人們使用嚴厲和尖銳的語言,好使自己被視為正統的傳道人。這樣的結果會是使神軟弱兒女的嬌嫩良心受到傷害,而假冒為善的人卻安然無恙。這顯示出你並不真正了解自己有多軟弱。這也表明你試圖憑自己的能力使人知罪,而不是靠聖道和聖靈的大能。

       一切假牧師都不關心別人的靈魂。永恆的福音作為寶貴的財富被託付給教牧。但他們卻不曉得福音屬靈的奧秘。我們需要小心,不要只滿足於對聖經和歸正教義的一些頭腦知識,而從未被帶入聖經的屬靈現實中。他們的布道只不過是一堆教義和模糊的規勸。我們應該問自己:福音的偉大設計和目的是什麼?難道不是叫罪人從火中被救拔出來,叫聖靈使基督成形在他們心裡,叫祂的教會成為榮耀的教會,毫無斑點皺紋等類的病嗎?我們可以試驗我們的動機,通過我們如何傳講神的話語,以及我們之後的行為。如果我們不在講道中關心靈魂的好處,那就表明:

1)我們有著一個死的,毫無生命的心,一個對基督沒有愛的心。如果我們真認識基督,我們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像祂。祂在地上的整個生命都獻給了祂父的旨意,去尋找失喪的羊。

2)這表明我們並不真的相信上帝話語中的威脅,即惡人將會進入地獄。如果我們經歷過一些上帝的可畏,那麼我們不可能對我們照管之人的靈魂保持冰冷和漠不關心。

3)如果我們不警告他們的危險,這是完全的愚蠢,而且表明我們恨他們。魔鬼使這樣的傳道人蒙羞。牠充滿火熱,遍地遊行如同吼叫的獅子,尋找可吞吃的人。牠從不休息,牠不住地試探人,想把可憐的罪人和他一起拖下地獄。但假牧師卻對此卻毫不在意。

(未完待續)

♦ 《清教徒與講道》||往期回顧

♦為什麼要學習清教徒(一)

♦為什麼要學習清教徒(二)

♦清教徒思想中講道的重點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一)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二)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三)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四)

相關焦點

  • 《清教徒與講道》|| 理解聖經與預備講道(八)之解經步驟
    如果你要講一系列關於舊約經文的耶穌基督為中心的講道,可以從創37章開始來講約瑟,可以說他是舊約中最精細的基督的預表。神不僅用一個人來預表耶穌基督,也用許多人來預表一個屬靈現實。比如加4:24「這都是比方。那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約是出於西乃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其中「比方」原文是「寓意」。保羅面對一群想要回到過去的律法當中,他便用兩約解釋,以撒是指向恩典之約,以實瑪利卻是行為之約。
  • 《清教徒與講道》|| 為什麼要學習清教徒(一)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要來一起分享清教徒的講道及著作,並且希望從中汲取針對於我們今日的牧養講道中當學的功課。現在我們先瀏覽一下將要學習的內容大綱: 1、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清教徒;2、清教徒思想中講道的重點;3、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4、什麼是講道,什麼不是;5、理解聖經和講道前的預備;6、通過清教徒的例子了解講道:(1)根據清教徒的例子看如何講道:A、聚焦於基督的經歷性講道
  • 基督徒,服侍主的七個關鍵,你知道嗎?
    才幹不應該只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不應該只為了服務社會,這些都沒有錯,更重要的是要獻給神來榮耀神,服侍教會。有人的才幹是多重的、廣泛的;有人的才幹是比較單一的。不管是單一還是多重,不管大還是小,你總是有才幹,可以使你工作並服侍教會。
  • 【0037】靈修神學發展史·5清教徒運動
    清教徒重視閱讀神的話語,認為這是神給個人與大眾的一條誡命,但卻強調宣揚神的道比閱讀神的道重要。」可見,清教徒的一個特點是重視講道。十七世紀英國的法律規定人人都要在主日到教會守禮拜。在聖公會與請教徒的制度下,人若不上教會,就會受處罰,輕的罰款,重的坐監。此外,講道在當時是最壯觀的一種場面,就如今日的足球、羽毛球等賽事一樣。  一個典型的虔誠的基督徒家庭是怎麼開始一個星期的生活呢?
  • 經典閱讀 ||《入世的清教徒》05第一章:最初的清教徒是什麼樣的人?(5)(音頻&文字)
    清教徒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任何運動都有其標誌性的好惡觀。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出什麼樣的品質行為能激起清教徒最強烈的認同,什麼樣的事情會使他們厭惡。根據清教徒所用的詞彙和其傑作形象,就可以看出清教徒的許多品質。
  • 清教徒的養育兒女觀
    經文:弗6:4-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你們還記得,清教徒是在1550年到1700年間大大興旺的英國和美國的基督徒。當然他們在對神話語的認識,或者它在他們生活的應用上並不是完全的,但是他們對此追求所付出的精力和表裡如一,是當代信徒中極少有人能比得上的。我們不必在每一點上都跟從清教徒,但我們能向他們學習,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 清教徒 | 約翰·布朗的生平與著作
    《清教徒改革宗靈修神學》 原著:
  • 五月花號400周年:回顧歷史 清教徒為何要離開英格蘭?
    我認為,這是理解伊莉莎白對於清教徒態度的關鍵。這群分離主義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認為教會是個自願性質的社區。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樣,伊莉莎白認為教會就應該是整個國家,包括了英格蘭的每一個人。這樣,當分離主義者脫離英格蘭教會並建立起自己的教會時,伊莉莎白與很多其他人的表現同出一轍,幾乎視其為世界末日!
  • 清教徒的十種生活觀之——教育觀
    清教徒的十種生活觀之——教育觀 經文:彼前1:13-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克倫威爾派遣官員去到全國各地,確保學生接受可靠的教育。一位當代的歷史學教師這樣評論那個時期,「在幾個方面,共和政體時期是大學研究達到頂峰的時期。」 英格蘭一些最優秀,最有學問的人,是清教徒學校的產物。彌爾頓是目前為止最偉大的四位詩人之一,他是一個清教徒。在神學家,釋經家和傳道人方面,這尤為真切。
  • 清教徒的教育觀(利蘭·賴肯)
    作者 | 利蘭·賴肯本文轉載自:基督教聖城網 選自《入世的清教徒
  • 一基層傳道人:愛主不一定全職服侍
    其實全職不止包含時間的概念,更是出於呼召。我想只要你在中國農村教會中待過,就肯定會聽到這類聲音:「如果你愛主,就全職服侍神吧!」在這類的口號中,很多年輕傳道人被逼著不敢不全職服侍。就像我所接觸的一位教會長輩,在我灰心時她曾善意的提醒我:「傳道改行,家破人亡」。
  • 你的侍奉是出於呼召嗎?(音頻)
    對於一個侍奉者來說,對自己的呼召越是清楚,侍奉就會越發有力,越發持久,越發聚焦。如今很多牧者並不知道自己的具體呼召,以至於自己的侍奉是人云亦云,跟隨潮流,真是可悲可嘆! 3、呼召的侍奉必然是有恩賜的佐證不存在沒有恩賜的呼召,也不存在沒有呼召的恩賜。恩賜是指神要賜予所呼召之人完成使命的能力。
  • 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呼召!
    對基督徒而言,在宗教改革之前,唯一被上帝呼召服侍的方式就是成為神職人員,服務教會的工作是唯一屬靈的工作。而其他一切工作都是屬世的,這樣就成了屬靈階層底下的二等公民。而宗教改革運動中,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極其強烈的抨擊了這個教會的特大謊言。因為所有的基督徒,在成為基督徒的時候,就自動成為了屬靈階層,只是職位不同罷了。
  • 服侍主,,就得主的祝福
    在這些年的服侍工作中,我去過很多教會講道,也有很多教會的教牧同工來我們教會訪問。
  • 服侍
    拉法福音每天分享牧師的講道錄音和文字講章。
  • 80後的呼召和使命、責任與託付——按 神的旨意服侍這一代
    也在不同的時期分別見到或者聽到幾個離家出走的男人,他們脫離了自己作為家庭服事者的責任,他們脫離了家庭所帶來的重擔,以至於活得灑脫,卻是自私的,是在神的眼前脫離他的呼召的。「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焉知作為丈夫的角色,作為父親的角色,你所得的力量不是為了現今服事的機會嗎?
  • 關於釋經講道(傳道人必學課程)實踐篇‖孫宏廣
    這使得他們的服侍儼然遭遇瓶頸,以至於教會都深受其害。這個系列課程將有助於一般傳道人認知釋經講道的重要與原理,同時學會如何按照釋經講道的要求預備講章。課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主要講解釋經講道的一些原則,下部將探究釋經講道的具體實踐。全部內容歷時七個多鐘頭。課程採用的教材是桂丹諾博士的《從釋經到講道》一書。這是一本同類題材中集大成的著作,足以作為院校此科目的課本使用。
  • 呼召如此崇高,種子何等渺小,求你的使命完全佔有我
    這首歌不只是旋律好聽,更在心靈深處緊緊的抓住了我,因為本來上神學就是要侍奉神的,但是直到主耶穌再來時候一直要走的是「窄的門,窄的路,背起我的十字架」讓我再一次確定侍奉並不簡單,每一個立志跟隨神的人都要明白服侍神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而每一個立志跟隨神的明知所走的路是窄路苦路,也會毫不猶豫去走,因為神的呼召已經臨到,心中的火已經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