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常常數月不回家——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哈爾濱1月30日電 題: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常常數月不回家——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多長?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管建濤、李平、歐甸丘、宋曉東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一個通常數十人的鄉鎮政府,一頭要承擔縣市級以上部門數十甚至近百樣具體工作,另一頭則關係農村幾千乃至數萬農民的利益。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多長?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走訪全國十餘個鄉鎮的幾十名鄉鎮幹部,發現他們中很多人每天平均工作10到12個小時,數月不回家是常事。多年前,社會上有人概括鄉鎮幹部的主要工作是「收糧收稅,計劃生育」。目前,隨著我國免除農業稅、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基層幹部主要在忙啥?

  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很正常,沒拿過加班費

  城市機關幹部工作時間大多是「早八晚五」,特殊時段會加班,而對於很多基層鄉鎮幹部來說,幾乎一年四季都是「上班沒點,下班也沒點」。

  寒冬裡的東北,早上五六點鐘天色還是黑漆漆的。可黑龍江省青岡縣禎祥鎮黨委書記王帥,已經接了好幾個工作電話。他把最近幾天的手機通話記錄給記者看,只有午夜、凌晨時分沒有電話進出。「我們的工作是隨農時走,春天農忙季節會更早。趕上突發事件就不必說了,一夜也不消停。」

  在河南,鄉鎮幹部工作時間也很早。早上9點半,記者見到河南省鄲城縣汲水鄉鄉長梁輝時,他已在鄉裡開完一個扶貧工作統籌會,在一個村裡看了扶貧車間進展,正匆忙趕往縣城。梁輝說,「一會兒還約了縣國土資源局商量空心村整治,下午全縣召開脫貧工作部署會,今天晚上還要駐村。平均算一下,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是很正常的。」

  起早貪黑是當前不少鄉鎮幹部工作常態,在一些貧困地區更是如此。「平時晚上11點到12點下班睡覺。最近白天入戶調查,跟老百姓研究退種玉米發展辣椒的事,有時夜裡兩點多才睡。」貴州省綏陽縣寬闊鎮副鎮長王興勇說。

  近期全國氣溫驟降,貴州省石阡縣道路多處結冰,發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26日早上7點半,石阡縣大沙壩鄉黨委書記楊雁便出發巡查鄉內多個海拔較高、通行車輛較多的路段。路面太滑,車不能開的地方就步行,整個上午都穿行在事故易發的結冰路段。

  楊雁這一天的時間表如下:7:30到12:00巡查鄉內結冰路段;12:00到13:00午餐;13:30到14:55開鄉黨委班子會討論與脫貧產業有關的年貨節;15:00到16:00參加市裡安全維穩工作會;16:00到17:30現場督促邵家寨村中藥材種植;18:00到20:00與任家寨村村幹部座談討論村集體經濟年終分紅事宜;20:30到22:00參加任家寨村群眾會。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不少鄉鎮幹部的工作時間如此之長。夜裡10點,西南地區貴州鄉鎮幹部挑燈夜戰之時,東北黑龍江省慶安縣慶安鎮會議室也燈火通明——鄉鎮幹部例行總結、填報前期入戶調查的扶貧動態情況。

  加班是常態,但幹部們幾乎都沒加班費,多位鄉鎮幹部說「從來沒拿過」。

  據有關統計,我國公務員有700萬人左右,其中鄉鎮公務員是80多萬人。黑龍江省綏化市委組織部最近對一些鄉鎮的調查顯示,鄉鎮幹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個小時,不少鄉鎮幹部五六年沒休過假。

  扶貧攻堅、振興鄉村忙得「腳打後腦勺」

  記者零距離觀察發現,脫貧攻堅、安全維穩、環境保護等國家重要工作部署,都在通過鄉鎮幹部貫徹落實,他們經常忙得「腳打後腦勺」。

  「國投項目必須惠及所有貧困戶」「掙的大部分錢全分了影響承包者積極性」「項目下來後新識別的貧困戶怎麼辦」「動態調整會把餅越攤越薄」……剛吃過中午飯,黑龍江省青岡縣禎祥鎮黨委書記王帥就和一位村支書研究扶貧項目落實問題。兩人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蹙眉思索。

  記者發現,鄉鎮幹部至少有一半以上工作是圍繞脫貧攻堅展開。處於貧困地區的楊雁則「現在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這上面」。

  比起收農業稅的時期,「發錢」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把扶貧項目和資金落實好,前期摸排時要精準。哪家房子破舊、哪家存款少、哪家有重患,都要清楚、公平。」王興勇說,後期落實時也要有針對性。比如,給貧困戶發放人均200元的物資,對搞養殖的就幫著買仔豬、飼料,對搞農業生產的就幫著買種子,不對路就起不到作用。

  相比發錢,爭取政策、資金的支持更難。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往往自己爭取不到資金,只能靠鄉鎮幹部。「我們從百姓的訴求出發,去跟省裡、縣裡的部門接洽、爭取,真是腿都跑細了,口都說幹了。」梁輝說。

  隨著城鎮化發展和基礎設施改善,鄉鎮徵地拆遷等方面工作也在增加。貴州省務川縣石朝鄉鄉長馮俊說:「為了修公路,10天拆25棟房子,我每天晚上跟工人一起吃麵條,現場推進。」

  黑龍江省慶安縣慶安鎮是一個城關鎮,建設拆遷量大。鎮黨委書記周海波感慨地說:「招商引資企業徵地、縣裡棚改拆遷等需要配合的具體徵地工作,都需要屬地協調。任務一到都是急活,有時幾天幾夜不睡覺。」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相關任務也越來越重。「為了配合禁燒秸稈,全鎮一半以上的鄉鎮幹部全出動了。」周海波說,鎮裡專門成立了五個工作組,一組四個人,24小時不停地巡邏。困了就在車上眯一會兒,餓了就吃幾口麵包、餅乾。

  很多人都是農村出身,最大的成就感是振興鄉村

  「忙、累、壓力大」是很多鄉鎮幹部的深切感受。是什麼動力在支持他們?

  李玉玲是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興和朝鮮族鄉黨委書記,從1998年至今已在5個鄉鎮工作過,宣傳委員、組織委員、副鄉長、副書記到鄉長、書記,鄉鎮幾乎每個崗位都幹過。

  「鄉鎮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產業發展、土地問題、安全生產、宗教信仰、安全維穩……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國農村,最全面地鍛鍊幹部能力。」李玉玲說。

  河南省蘭考縣固陽鎮副鎮長溫振等人坦言,幹部想更長遠發展,鄉鎮經驗非常重要。目前選拔幹部很看重基層工作履歷,不少有抱負的年輕人從中看到機遇。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強調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實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政策。

  但最重要的還是工作的成就感。「我們很多人都是農村出身,能夠幫助農民做點事,心裡特別安慰。」地處貧困地區的貴州省桐梓縣馬鬃鄉鄉鎮幹部梁正強,帶領群眾克服海拔高、交通條件差、缺工人缺材料等困難情況,2017年9月到11月改造了71棟房子,「看著很多貧困戶歡歡喜喜搬進新房,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這兩三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於過去幾十年建設的總和。當地飲水、汙水處理的問題也全部解決了。」貴州省綏陽縣寬闊鎮黨委書記黃鵬說,「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夠改造一方水土,真是非常自豪和滿足。」

相關焦點

  • 日工作10至12個小時,常常數月不回家——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
    一個通常數十人的鄉鎮政府,一頭要承擔縣市級以上部門數十甚至近百樣具體工作,另一頭則關係農村幾千乃至數萬農民的利益。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多長?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走訪全國十餘個鄉鎮的幾十名鄉鎮幹部,發現他們中很多人每天平均工作10到12個小時,數月不回家是常事。多年前,社會上有人概括鄉鎮幹部的主要工作是「收糧收稅,計劃生育」。
  • 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多長
    一個通常數十人的鄉鎮政府,一頭要承擔縣市級以上部門數十甚至近百種具體工作,另一頭則關係農村幾千乃至數萬農民的利益。鄉鎮幹部一天工作時間有多長? 記者近期走訪全國十餘個鄉鎮的幾十名鄉鎮幹部,發現他們中很多人每天平均工作10到12個小時,數月不回家是常事。多年前,社會上有人概括鄉鎮幹部的主要工作是「收糧收稅,計劃生育」。目前,隨著我國免除農業稅、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如今基層幹部主要在忙啥?
  • 「高薪」農民工的一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
    6點半,老黃作為3號井班組的組長,給同組的十幾個工人交代了今天的工作任務後,就戴上安全帽下井了。扶著扶手走下臨時搭建的四五層鐵梯,到達工作地點。工作井有20多米深,黑暗陰冷,牆邊幾個白熾燈發出刺眼的燈光。燈光下煙塵飛揚,氣味刺鼻。他們走上靠鐵架子搭起來的木板上,開始懸空作業。
  • 在鄉鎮工作10年,談談鄉鎮幹部真正盼望解決的3個問題,你認同嗎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最近看了很多文章,都是關於鄉鎮幹部的,因為鄉鎮留不住人,工資待遇低等很多原因,頻頻有人離開鄉鎮。針對這些問題,這些年的機構改革當中,確實針對鄉鎮幹部出臺了一些不同的政策,做了很多改變。作為一個鄉鎮工作了10年的老鄉鎮,今天就和大家談談鄉鎮幹部真正盼望解決的3個問題。第1件事,渴望進城工作的問題渴望進城工作,這基本上是每個鄉鎮幹部都在思考的一件事,歸根到底是因為鄉鎮工作離家太遠,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家庭。
  • 若有一份工作,每天工作12個小時,工資一天800,你會願意做嗎?
    最近手機向我推送了一則消息:如果有一天,有人向你拋來一份offer,每天工作12個小時,工資每天800元,你會願意做做嗎?這則消息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馬上就點擊進入瀏覽了。在這篇問答下,不少網友都發表了看法。
  • 烈日下的水上安全員 一天工作12個小時
    下午3點,站在水池邊有什麼感受?跟拍的攝影記者說,瞬間就感覺到汗水打溼了衣衫,腳上的涼鞋越來越燙,感覺鞋底都快要被烤化了。一場衝浪近半個小時,徐成一直站在水邊,時而喊話,時而拋出救生器材。一天工作12個小時要喝30多杯白開水徐成每天上午9:30上班,晚上10點下班。這段時間裡,水世界內人流如織,安全員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徐成說,水世界上午10點開門,不少孩子很早就來玩。他上班第一件事是對手下的50多個救生員、設備操作員,進行安全教育、進行緊急情況處理訓練。
  • 一天工作12個小時,包吃住,工資一天800,你願意做嗎?
    近日,有個網友發帖問,一天工作12個小時,包吃住,工資一天800,你願意做嗎?我想大部分人肯定會願意的,一天800的工資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尤其對於出苦力的人來講,巴不得找個這樣的工作呢。1、一天800的工資對於很多人來講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三叔今年55了,最近這幾天正忙著找工作,年前在一家家具廠打工,每天從早7點到晚8點,一天幹13個小時,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掙個八、九千,合到每天也就不到300塊。
  • 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為8小時,而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
    《勞動法》明文規定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而大多私企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工作時間又稱勞動時間,是指法律規定勞動者在一晝夜和一周內從事勞動的時間,工作時間的長度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直接規定,勞動者或用人單位不遵守工作時間的規定或約定,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順豐快遞小哥:每天工作12小時 沒時間和女友說話
    阿永是在南京工作的順豐快遞小哥,剛剛入職3、4個月,在與他的交流中,被提到最多的便是「送快遞是很辛苦的事」。「(工作十幾個小時)是一個常態,快遞員的工作時間基本是從早上7點多到晚上8點多,一天12多個小時。」阿永講到,「比如今天收了30個件或者40個件,你可能到晚上才有時間去包裝這些東西,包好這些件是需要花時間的」。
  • 工作時間不夠用?這4個方法,讓你的一天變成48個小時
    工作當中,周圍總有人在每天下班的時候,抱怨自己時間不夠用,工作還沒有做完,而那些原本每天工作很忙的人,卻可以把各種事情安排的很有序,下班發現很多工作沒做完,只能選擇加班,這樣日復一日,總會讓人厭煩。其實,讓我們的時間更好地利用起來,方法有很多,只要你學會運用它,它也會為你所用,甚至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別再抱怨你的工作時間不夠用,看看這4個方法,讓你的一天變成48個小時。
  • 西非可可種植園童工,每天在高溫下工作12小時只賺17元
    在西非的象牙海岸,有成千上萬個童工被迫在可可種植園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採摘可可莢,有些孩子只有10歲,無法上學,在令人窒息的高溫環境下每天工作12小時,只能賺2英鎊(約17.5元)。鋒利的砍刀和致盲的殺蟲劑給童工帶來源源不斷的威脅,有些孩子甚至從來沒有從老闆的手中拿到過工資,還有一些孩子在沒有假期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連續工作數月而死亡。(15歲的Amidou Yeo與爸爸Kregapou一起在可可種植園工作。)
  • 廚師每天都在做什麼?一天10幾個小時都沒有停的時間,辛苦了!
    廚師的工作每天都很忙,一天10多個小時的時間,都是在工作,就是為了中午和晚上兩餐的工作做準備!基本上很少有時間去坐在那裡玩。我們廚師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按照一個廚師長的工作流程早上9點上班,我們8:50就要開例會,給廚房的師傅安排今天的工作,總結昨天的工作,按照慣例,會把營業額數據,都給大家報個數,每個檔位銷售情況等等...
  • 鄭州女子當月嫂月入萬元 一天工作12小時不能歇
    這段時間,猴寶寶比較多,歇不了兩天,她又要到另一個新生兒家庭上工了。因年齡原因,現在她只做12小時制月嫂,早8點至晚8點,從業13年,王桂芝有一肚子的學問。啥樣的人適合做月嫂,王桂芝有這幾個標準:開朗、心大、善學、有眼力。「都說月嫂工資高,那是沒算細帳。」王桂芝給記者算了一下她的工作時薪。一個月上班26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不能歇,一個小時也就30塊錢。
  • 吉水縣一扶貧幹部倒在工作崗位上 年僅46歲
    彭午林絲毫不敢馬虎,不論颳風下雨,都堅守防疫值守崗位。他一邊根據縣裡的統一要求積極摸排小區返鄉人員,詳細做好登記工作,一邊給居民和過往人員宣傳防疫規定、防護知識。一個班下來,常常口乾舌燥、腰酸腿疼,還要冒著隨時可能被傳染的風險。但他從來沒有退卻,一直堅守到最後。「他認真測量體溫,登記進出人員,對沒帶通行證或一證多人進出的一律勸返,並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小區居民胡青梅對彭午林敬業精神佩服有加。
  • 我省10名優秀鄉鎮幹部陸續到任省直機關縣處級副職? 定向遴選?激勵...
    我省10名優秀鄉鎮幹部陸續到任省直機關縣處級副職? 定向遴選?  省委組織部去年8月發布的《四川省省直機關面向優秀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公開遴選縣處級副職領導幹部公告》改變了丁良權的工作生活軌跡。  不僅丁良權。此次從鄉鎮(街道)被遴選到經濟和信息化廳、住建廳等省直機關擔任縣處級副職領導幹部的共有10人,近期,他們均已陸續到崗。  為什麼開展這樣的遴選?這10人是如何選出來的?
  • 市長熱線「接訴即辦」鄉鎮行之梅城鎮,鎮長熱線每天24小時不打烊
    市長熱線「接訴即辦」鄉鎮行,主要是報導各地嚴格按照市長熱線辦理工作的要求,迅速及時處理市長熱線轉辦件的好做法好經驗。原則上,每個區縣報導2至3個鄉鎮。安化推薦了梅城鎮和馬路鎮。12月2日,記者專程前往梅城鎮採訪。
  • 全球最不愛工作的國家,每天工作5個小時,人均年收入高達35萬
    中國大部分人的現狀是兩點線,上班和回家要每天往返於城市,最想的是有錢人,最不想做的是起床和上班,每個人都認為「不工作的話,要花更多的錢」, 其實世界上有這麼幸福的國家, 我們也羨慕, 下面的小編帶著大家認識這個國家。
  • 消毒液企業工人每天工作15個小時不喊累
    黑龍江日報1月31日訊 作為哈爾濱市最早恢復生產的消殺產品企業之一,哈爾濱大荒環宇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員工第一時間投入到消毒液生產中。面對疫情,原本每天只能生產2噸生活用消毒液的這個企業,員工加班加點,初三開始生產,每天生產3噸,截至初六晚,共生產12噸。
  • 員工拒加班被罰站 一天工作時間超12小時致人身心疲憊
    今日一線微信公號2月23日消息,今天,有街坊向我們報料,說他們工廠的員工因為拒絕加班而被「罰站」,有工友支撐不住,暈倒後被送往醫院,返工後想要回家休養,竟然卻連廠區門也出不去!不是吧?都是成年人了,竟然還有「罰站」這麼離譜的事情?一線記者袁方隨即趕往現場進行了解。
  • 《勞動法》明文規定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而大多私企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以工時制的勞動關係,用人單位違法當然是可以告的,但如果只是延長工作時間,並且按規定支付相應報酬請先看勞動法規定: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