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衝:英語從娃娃抓起是中國的悲哀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作者:王衝

我的孩子剛滿三歲,最近頻頻接到幼兒英語教育機構的電話。什麼美國外教,全英文教學環境,讓你的孩子從小就練就一口純正的英語,云云。收費當然不菲,大約是一個月5000元左右。而周圍的家長,也都早早讓孩子學起了英語,「學了未必是優勢,不學肯定是劣勢」。

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會把英語強調到比本國語言還重要的程度。這絕對令人悲哀。

語言的背後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後是實力,英語在世界範圍內的盛行是英美體系獲勝的結果。中國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但軟實力不夠,語言文化的發展落後於經濟的發展,自信心不足,故而才有對英語的崇拜;對英語的崇拜,實際上是對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體現。

目前,全世界20億人在學英文,其中大量在中國,兩億多中學生為了英語考試而奮鬥,大學生也為了過四六級狂背單詞。歐洲國家可以講兩三種語言者大有人在,但德國、法國這樣的大國,都重視對本國語言的保護。在德語不斷受到外來語衝擊的情況下,德國政界和學界一再提出,制定一部法律來保護德國語言,德國語言學學會也提出,德國文化部以及各州文化部應改善中小學生德語教學和提高德語教學質量。法國也是如此,如果你到法國旅遊用英語問路,甚至會有人裝作聽不懂而不予理睬。

獨獨在中國,對英語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母語。這一點,連老外也有所察覺。

8月29日的英國《獨立報》發表文章,題目為「瘋狂的英語:中國的語言老師如何成為名人」。文章說,在中國,英語會方便你旅行,提升你的社會地位,英語教師也變成了「名人」。

不可否認,中國人對英語的熱情是隨著改革開放而開始的,是開放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人渴望和外界交流的必然產物。這個產物在國家教育部門的強制性提倡下迅速發展,在逐漸演化為僵化的升學必考科目的同時,過度的商業開發也讓它從一門語言變成商家謀利的工具。據悉,中國的英語培訓產業價值150億元,全國有5萬多家語言培訓機構,在北京,每年有至少20萬人上各式各樣的英語班。

有需求就有市場,但造成這一畸形市場需求的一部分原因是教育部門的規定。改革開放之初對英語的重視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今的重視顯然過度。比如說,大學不通過四級不能畢業就是一個過時規定。實際上,大多數人一輩子用不到幾次英語,舉國學英語,投入太大,產出太小。

這一點,教育部門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據報導,從2009年起,上海高校將「試水」全英語教學,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各類人才。今年首先計劃在信息、金融、法律、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立項建設30至50門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新民晚報》10月12日)

對此,我持懷疑態度,有沒有水平足夠高的老師?有沒有這個必要?會不會在造就少數幾個精英的同時,耽誤了大多數學生?我想引用德國語言學學會主席安格莉卡·雷德爾的話回答這些問題。2008年,德國高等院校計劃用英語替代德語作為教學語言,但是雷德爾對此表示反對,她說:「如果英語成為官方語言,那各國的語言就成了方言,我們只能在自己家裡講母語了,這給人的感覺就像在過去的殖民地國家一樣。」

對將來從事涉外事務的人才強化英語實用能力實屬必要,有需求的人花錢去學英語也無可厚非,但全國性的強制學習完全沒有必要。中國古人就說過術業有專攻,全民學英語只能製造全民瘋狂,而這種瘋狂正在商業利益的裹脅下侵蝕幼兒園的孩子。你知道,商人都會說這樣一句話:孩子的錢最好賺。這背後,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英語,是提升社會地位、出國的重要一環,因此,要從小抓起。

其實,大可不必。英語並不艱深,一個英國農民,一輩子用的也就是1500個單詞。把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3歲孩子扔到英國或美國的幼兒園,半年後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語。我的大學老師,不是逼著大家背英文單詞,而是逼大家背古文。他的觀點是,母語水平到一定程度後,學外語其實很簡單。倒是連中文文章都寫不通順,更讓人擔憂。

彭遠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留學生討中國女孩喜歡?專家:英語從娃娃抓起的必然結果
    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讓女孩折服這讓很多中國人想不通,為什麼留學生討中國女孩喜歡呢?為什麼中國女孩比起中國男孩更願意找外國留學生呢?英語從娃娃抓起,強化了崇洋媚外心理全社會對英語的盲目崇拜,使英語作為一名高貴的語言,實至名歸。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網絡安全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由此可見,網絡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十分必要,抓實抓好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教育,讓青少年享受清朗的網絡空間,既刻不容緩,也不容懈怠。老師向學生講授網絡安全知識。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網絡安全教育入心,青少年才能盡情上網「衝浪」。當前,未成年人學齡前觸網比例顯著提升,再加之線上教育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早早就成為了「網絡原住民」。孩子們從小就接觸網絡,有利於開拓眼界是好事,但是其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育鄰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在展覽會上,13歲的李勁坐在計算機前操作電腦程式,演示給前來參觀的鄧小平同志看,小平同志看完以後就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事件回放: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覽館舉辦十年科技成果展。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同時,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還要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適當納入相關衛生應急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教育傳授,堅持從娃娃抓起。另外,從途徑和形式上看,要充分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創新宣傳教育途徑,實現教育途徑和形式的多樣化,將衛生應急知識與新媒體結合起來。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全沉浸式漢語教學「從娃娃抓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於2008年9月19日正式運行,從運行至今一直秉承著在明尼蘇達州推廣中國語言文化的宗旨。明大孔院現下設13個孔子課堂,目前形成了漢語教學的多層次發展格局。我想談談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學模式——「從娃娃抓起」的全沉浸式漢語教學。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不能在孩子受教育的時候而縱容其放任自流。
  •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為了強化活動的紀念性、提高孩子愛國崇軍的積極性,中心為每位孩子製作並頒發了「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學習實踐公益證書,贏得了孩子們的歡心。
  • 關於各種「從娃娃」抓起謬論的反思!
    不知從何時說起,針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 ,總有人習慣性的說一句:XXXX事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但不要禍害娃娃,娃娃本來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讓你弄成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那將是家門不幸,更是娃的悲劇!!!說大了也是國家民族的不幸!
  • 「科技風」席捲中國玩具展 「中國創造」從娃娃抓起
    資料圖。 李林 攝 中新社上海10月21日電 (繆璐)AR(增強現實技術)技術、無人機、創客編程,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國際玩具及教育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中國玩具展」)上科技力十足,這股「科技風」強勁的背後,包含著對未來「中國創造」的美好憧憬。
  • 萊山區愛國崇軍 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20名小學、初中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首先聆聽了十大英模故事,參觀了中心紅色展廳陳列的建黨、建國、抗美援朝等歷史文物展品。
  • 保護水資源 從娃娃抓起
    &nbsp&nbsp&nbsp&nbsp保護水資源,從娃娃抓起&nbsp&nbsp&nbsp&nbsp「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副總經理李紅梅從水資源現狀談起。
  •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2020-07-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絕孩子痴迷手機需從娃娃抓起
    筆者不由地想到這樣一種真實的情形:一個三四歲的娃娃,獨自坐在椅子上,一雙小手抓住手機,入迷地看著、看著……這種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可見。雖然筆者沒有調查那些迷上手機的少年在娃娃時是不是玩上了手機,但是我們應該可以斷定,一個常常很有範兒地玩著手機的娃娃,其少年時期幾乎很難不讓他不會痴迷上手機。為什麼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 足球從娃娃抓起!上海首家足球特色幼兒園花落黃浦
    足球「踢」進了幼兒園,真正實現足球從娃娃抓起。12月7日,上海市足球協會、上海中恆集團共同舉辦「上海市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單位」揭牌儀式,黃浦區傅家街幼兒園成為上海市首家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單位。市體育局副局長宋慧、黃浦區副區長李原為黃浦區傅家街幼兒園揭牌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但到底從幾歲的娃娃抓起,並沒有定論。作為中國足球重鎮,上海一直在探索娃娃足球的探索和開拓。
  • 「光碟課」厲行節約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在我們幼兒園,廚房的訂餐都是根據孩子們的出勤人數和老師們的出勤人數來合理定量 勤儉節約從娃娃抓起,讓勤儉節約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陪伴他們成長,讓整個社會形成以節儉為榮
  • 足球從娃娃抓起 希望之星耀南海
    「足球從娃娃抓起」送教入園公益系列活動由南海區足球協會主辦,獲得南海區民政局、南海區教育局、南海區文化體育局等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得到了「益動全城家·南海」公益慈善創意匯的資金支持。南海的足球送教入園活動於2014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三期,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足球的快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讓「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