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青少年不良行為要從「心」開始

2021-01-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法制日報】;

一名十多歲的少年被另外4名少年圍在當中,短短兩分鐘時間內,連續遭到4人推搡、掌摑。4名打人少年有的叼著菸捲,有的持手機拍攝,不斷發出鬨笑聲。

4月26日,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一段「少年被多人掌摑」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隨後公安機關介入調查,4名打人少年到案,全部為未成年人。

近期,河北保定、滄州等地發生多起未成年人欺凌事件,事件中被欺辱的未成年人不敢還手,施暴的未成年人都呈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囂張和冷漠。事實上,這樣的事件並不鮮見,在其背後,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矯正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多位受訪者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青少年不良行為多發生於12—14歲,由於家庭、學校、社區往往缺少對接聯繫,家長管不了、學校管不到的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對此,要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的管理矯正合力,加強教育管理的針對性,預防青少年出現不良行為。對發生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要從其內心進行關愛矯正,預防制止未成年人犯罪。

預防犯罪從預防不良行為開始

兩人15歲,一人16歲,一人17歲。

這是河北獻縣「少年被多人掌摑」事件中,4名違法行為人的年齡。

就在相關視頻在網上傳播的同時,被打的孩子住院治療,其家長向警方報案。據警方隨後通報,該起事件發生在獻縣十五級鄉尹店三分村,轄區派出所立即出警並展開調查。4名未成年違法行為人隨後到案,警方正在依法調查中。

4月27日,兩段類似內容的小視頻,開始在河北省保定市民朋友圈傳播。與上述發生在獻縣的事件不同的是,這次被欺凌的是一名未成年女生,而施暴者也是女生。

視頻中,兩名女孩對一名短髮女孩連續摑臉,還強行扒短髮女孩的衣服,進行人格侮辱。其間,有包括男孩在內的多人圍觀,並用手機拍攝。經查,此事件發生在保定市徐水區。事件發生後,公安機關介入調查,涉事校方對被打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並對參與打架及圍觀的其他學生逐人進行批評教育。

4月29日,保定市徐水區教體局公布了對該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稱4月26日中午,該區大因鎮防陵小學發生外校學生進入校園打架事件。當時,該校保安趙某某在崗睡覺,另一名保安趙某因事未在崗,學校大門未上鎖,徐水二中大因分校等外校學生進入校園打架,造成了不良影響。對防陵小學兩名保安予以辭退;給予防陵小學校長警告處分;給予大因鎮中心學校校長批評教育處理;給予徐水二中大因分校負責人誡勉談話處理;並把此次學生打架事件通報全區學校引以為鑑。

不論是欺凌施暴還是約架打架,上述涉事未成年人都表現出了不良行為。青少年不良行為有曠課、打架鬥毆、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故意損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一)糾集他人結夥滋事,擾亂治安;(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六)多次偷竊;(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不良行為具有擾亂行為準則、擾亂是非觀念、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公共安全的潛在危害性和現實危害性,是犯罪的先兆和基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預防不良行為開始。」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法學教研室講師陳雪說。

不良少年游離在管理之外

在辦案工作實踐中,石家莊市高新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裴麗豔發現,小升初、初升高是青少年出現不良行為甚至違法犯罪的分水嶺,由於青春期和「同伴效應」等心理作祟,12—14周歲年齡段成為「不良少年」出現的關鍵期。

裴麗豔的工作發現與相關調查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2015年,共青團北京市委課題組進行了一項調研,用數據大致勾勒出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發展軌跡,發現青少年首次產生不良行為的平均年齡是12.25歲,與青春期的萌芽大體一致。

調研結果還顯示,「抽菸喝酒」通常是青少年不良行為發展軌跡的起點,這些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毛病,卻讓很多青少年滑向犯罪的邊緣,其軌跡大致為:抽菸喝酒——打架鬥毆、辱罵他人——與學校和家庭關係緊張——逃學、曠課、夜不歸宿——與社會不良人員聯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該課題組認為,抽菸喝酒及逃學、曠課、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高風險因素,六成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前大多具有2—5種不良行為。在犯罪的青少年中,80%都有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

青少年之所以在這一年齡段容易產生不良行為,裴麗豔認為,既與升學後因學習成績出現學生分層有關,也與青少年獨特的心理狀況和家庭、學校的管理缺位緊密相關。

「由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價值觀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出現偏差,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不再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這些孩子往往學校管不到、家長管不了,游離在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管理之外,成為校外不良少年。」裴麗豔坦言。

青少年不良行為往往發生在校外,學校管理鞭長莫及,並且傳統學校教育受專業知識、人力等限制,在對不良行為學生教育管理上比較被動。至於為何家長管不了,裴麗豔表示,有的家庭中,孩子逆反心理嚴重,家長權威缺失;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一副面孔,走出家門完全另一副面孔,家長管理無從下手。「放學之後、假期裡,很多青少年不良行為都發生在對其約束的空白點。」裴麗豔說。

集合力讓青少年從心觸動

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裴麗豔不僅著力於保護受害者合法權益,也注重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和價值重塑,糾正其錯誤觀念,矯正其不良行為。在她看來,這些犯過錯的孩子是可以挽救扭轉的,關鍵是誰來挽救、如何扭轉。

在裴麗豔看來,相關部門需要聯合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檢察機關通過辦案、「法治進校園」活動等發揮職能優勢、加強法治教育,學校和家庭要提高認識強化教育管理能力,這都是對管理矯正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預防制止未成年人犯罪應做的工作。此外,社會層面也要加入,發揮「特殊學校」、社區治理等優勢,形成合力。

「要讓這些青少年過剩的精力有釋放之處,要讓這種釋放保證正確的方向。」裴麗豔介紹,她在辦案中結識了一名有過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她有意識地讓其參加社工活動,承擔為一名殘障人士提供幫助服務的任務。通過一段時間的志願服務,這名未成年人看到了他對社會的貢獻,其心理狀況也發生明顯扭轉。

由於青少年產生不良行為的年齡通常為小升初後,需要重點關注、長期跟蹤、有效矯正。然而,學校、家庭、司法機關都難以承擔此項工作。陳雪建議,可以引入駐校社工制度,幫助有問題的學生解決問題,從專業角度評估了解他們的需求,完善個案輔導和團體輔導,減少甚至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

「家庭、學校和社區缺少對接聯繫,導致有些孩子的不良行為愈演愈烈。所以預防和矯正不良行為要以人為核心,不能以管轄範圍為轉移。社工制度可以做好校內外資源對接,對於有不良行為苗頭的青少年及時發現、專業跟進、對症下藥,不要等到不良行為發展成違法犯罪行為。」陳雪說。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未成年人一方面心智發展不成熟、價值觀不健全,有心理幼稚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小大人」「早熟」趨勢,心理成長比較複雜。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和對不良行為的管理矯正,必須未雨綢繆、有的放矢。

基於此,作為學校的一名法治副校長,裴麗豔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法治教育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不管是法治教育還是對青少年不良行為進行矯正,都要拉近和他們的距離,更好地走進未成年人內心,從心裡讓他們有所觸動、有所改變。」裴麗豔說。

相關焦點

  • 益陽行為習慣矯正學校_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
    益陽行為習慣矯正學校,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本著教育是一種深沉的愛,好的教育是從孩子一生的發展角度做工作,從呵護與感化孩子心靈開始,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態,解決孩子的成長煩惱,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的理念來樹立和矯正孩子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是否辨別能力。
  • 市委發青少年不良行為報告 壞同伴影響大
    在長期的犯罪學研究中,專家發現,大量青少年犯罪始於不良行為。為了深入研究和及早幹預青少年不良行為,認識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具體的應對方法以及預防策略,團北京市委聯合首都師範大學少年司法研究與服務中心,共同就北京市青少年不良行為展開調研。
  • 行為習慣矯正學校哪一個好人性化管理_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
    行為習慣矯正學校哪一個好人性化管理,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設施設備之先進,在國內同行中獨佔鰲頭。行為習慣矯正學校哪一個好人性化管理, 學校擁有專業的師資隊伍,除了心理老師,還有文化老師、體能老師、生活老師,老師24小時陪同孩子吃住,確保孩子在校安全。
  • 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偏差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特地邀請了從心開始心理的兒童心理專家李慧心、戴駿瑜、李小紅三位老師為我們分析並給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青少年作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與希望,關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是很有必要的。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青少年接受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 成都嘉年華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被指「暴力矯正」虐待不良少年
    中心的學員們。當過骨幹和隊長的張化18歲時被父母騙進「成都嘉年華」  張化曾在四川成都嘉年華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待過兩年。「我曾經是個很叛逆的孩子,也能理解父母希望我變好的心,但我想讓更多的家長知道,這個打著矯正旗號的中心是怎麼對待學員的。」  張化初中畢業就輟學。
  • 嘉年華以矯正青少年之名,侵害學生,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院呢?
    而且還會對學生進行體能的訓練,開始是需要學生在操場上跑幾十圈,直到在裡邊被矯正的學員跑不動為止,如果學員跑不動還會有教導人員架起學員繼續的奔跑。而且成都嘉年華規定新學員與新學員之間是不應許交流的,如果被發現了就會對學員進行體罰,而且體罰的程度還比較嚴重。而且如果學員犯了錯誤的情況下,還會被教員們罰站,而且一站就是一個晚上。
  • 全國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與青少年犯罪預防研討會在魯東大學舉行
    他表示,魯東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博士人才培養單位,致力於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研究工作,深入開展問題青少年研究,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取得的成績在全國範圍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專家:拯救不良行為青少年 初中一二年級是關鍵
    報告指出,青少年首次產生不良行為的平均年齡是12.25歲,這也是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預防幹預的關鍵時期。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不良行為青少年離開學校的平均年齡是15歲。也就是說,他們中的許多人還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在最需要有人「拉一把」的時候,離開了學校。  該如何對這些不良行為青少年「拉一把」?
  • 青少年犯罪:不良行為者主要「沉迷網絡」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9月18日,團上海市委、市委網信辦、上海市青少年服務保護辦公室正式啟動
  • 河北: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
    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等6部門日前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提出,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嚴格依法執業、依法經營,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
  • 定製矯正鞋墊要到正規機構,矯正鞋機構哪些比較好
    矯正鞋及矯正鞋墊幹預嚴重扁平足、後足外翻等是有一定的黃金期的。大概這個時間段出現在青少年時期,也就是4-13歲的時間。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拖到成年期,就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了。
  • 青少年視力矯正市場混亂:一副矯正眼鏡利潤高達兩千元
    據中國之聲報導:據國家衛健委此前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近視人數超過4.5億,其中近視高發年齡段為青少年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小學生的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因此,不少商家也看中了青少年視力矯正市場,學校周邊的視力矯正機構也越來越多。「裸眼視力提高兩行」、「十八歲以下視力恢復」……這些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宣傳語。
  • 專家呼籲預防青少年學生近視需矯正握筆姿勢
    專家呼籲預防青少年學生近視需矯正握筆姿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4日 19:10 來源: 來源:《中國教育報》    青少年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5年間持續上升,專家呼籲——    預防近視需矯正握筆姿勢    復旦大學教授、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
  • 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亂象該好好治一治了
    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領域亂象,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最近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要求落實主體責任,切實規範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加強科普宣傳,科學認知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行為。
  • 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機構禁用 「降低度數」「近視治癒」等表述
    今後,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嚴格依法執業、依法經營,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兒童青少年健康權益。據介紹,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
  • 思義素質教育學校——青少年行為矯正、心理引導、輔導訓練學校,讓孩子走上健康快樂的成長之路
    湖北思義校區是專門針對於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生,8歲到20歲逃學、厭學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矯正、心理輔導的特色教育機構。思義二字取自《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意為道義、思辨能力、研求要旨,探究大義。」思義素質教育學校主要為青少年提供教育及心理諮詢;以心理輔導為主;以半軍事化管理為輔!
  • 矯正手術不是近視「救星」 做好青少年近視防控才治本
    王先生感慨,來同仁醫院做近視矯正手術的人非常多,自己早上7點多就開始排隊做檢查,估計下午才能看上醫生。記者了解到,像同仁醫院這樣的大型綜合性眼科醫院,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一天大概要進行20~30臺近視矯正手術,平均每名醫生一年有將近上千臺手術量。近年來,近視矯正手術越來越受到眾多近視患者的歡迎。
  • 黑龍江行為習慣矯正學校_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
    黑龍江行為習慣矯正學校,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辦學優勢:我校經過多年的教育經驗秉承:「責任第一,方法第一,效果第一」的宗旨,銳意創新,學校逐步探索出了獨特的針對問題青少年、叛逆青少年的教育模式。長沙南華教育, 這時,科學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備受打擊的梭子魚沉到了池底,一動也不動了。
  • 四川開展青少年近視矯正專項整治行動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 記者從省衛健委官網獲悉,日前,四川印發《四川省醫療衛生領域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遏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醫療市場亂象,維護兒童青少年健康合法權益。此次專項行動重點督促開展眼科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近視防治指南》等要求,規範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嚴禁醫療機構誇大、虛假宣傳,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用語。發現醫療機構使用的眼視光醫療器械或藥品存在質量不合格或者誇大宣傳等問題,及時通報或移送市場監管、藥品監管等部門。
  • 專家:80%青少年體態不良
    是否變得急躁、任性、叛逆……2017年一份調查駝背發生率達到50%以上,這種現狀對應著電子產品在青少年群體高普及率的現實、反映了運動不足,書桌前時間過多的問題,同時也反映著家長、孩子、教育者普遍缺乏體態知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