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到底出在哪?雲南農大校長看清了真相

2020-09-03 水叫獸談職場

這幾年,大學生就業難這個話題越來越火,不少「小白」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困境。

有數據顯示,從2014年起,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波段下降趨勢,2018年已經降到91.5%。這樣看起來還挺高,但要知道的是,2018年我國有820萬高校畢業生,也就是說,當年有著70萬左右的畢業生無法就業。


不可否認,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強調穩就業,每年都有超過1300萬個新增崗位,這個數據對於每年新增的就業人數來說是較為匹配的,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呢?

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畢業生自己身上,他們的就業預期和實際能力不匹配。一位網友對此就深有感觸,她找工作四處碰壁,要麼是好點的企業看不上她,要麼是她看不上願意接納她的企業。


更直接點說,還是有的畢業生能力不夠。企業招聘員工,是想員工能直接地創造利潤,當畢業生不能把知識與實踐快速結合時,估計沒有企業會願意背這個鍋。

這一點,雲南農業大學的校長盛軍就看得很透徹。最近,在拼多多直播間,他就向雲南農大的3萬名師生發起號召,鼓勵大家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網際網路新技術結合起來,通過直播幫助家鄉農民賣農貨。

盛校長打算和學生們同臺競技,為各自家鄉的農產品打call,表現優異的學子有學分獎勵。在這些高校學子走進田間地頭,鍛鍊自己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幫助農民增收。

有了這些農大學子的幫助,種地也成了一門技術活。農民何時育種、何時覆膜、每畝地施多少肥、作物成活率是多少等問題都有了科學依據。不僅能降低農業經營成本,還有利於農作物高產、高質。


而且,在這些大學生的帶領下,農產品有了直面拼多多上6億消費者的機會。比如以前雲南雪蓮果收購價只有5毛每斤,現在網上能賣8毛一斤,農民收入有了切切實實的提高。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能把所學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才是人才,不能做到這點只能算是勞動力,一個普通的勞動力想要找到精英做的工作,難免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相關焦點

  •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既有外部衝擊下的周期性因素,也有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因素,還存在著疫情導致的摩擦性因素文|「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二、哪類大學生就業難我們將6月份仍在智聯平臺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並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分析。
  • 雲南一高校大學生課上集體抽菸?真相來了……
    像這樣課上抽菸、喝酒、玩遊戲,但是,你真了解背後的真相嗎?近日,一則雲南農業大學的學生們上課時集體抽菸的視頻引發關注。說起菸草學院,雲南農大許多學生都覺得「高大上」。雲南農大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吳仕彪就說,「菸草專業可以說是學校王牌專業,能考進這個專業的同學都很厲害,就業前景也不錯。」但菸草專業究竟學些啥內容,許多人都不太了解。
  • 大學生就業為啥難?難在哪?這份報告指出了問題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眼下,2020屆畢業季已經過去,2021屆秋招又將到來。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報告》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除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雲南農大校長火了:從這句話想到了玉米
    日前,雲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通過直播向學校的3萬名師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公開課。在直播公開課裡,盛軍校長向師生們發出提議。「時髦」的盛軍校長,還引用了這句「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他說「我一想,這不就是我們雲南西雙版納的特產小玉米嘛,這麼好的東西,外面的人知道的卻不多。」
  •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雲南農大校長火了:從這句話想到了玉米
    而對於雲南農業大學的3萬名師生來說,看到「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還會馬上聯想起一個東西:西雙版納的小玉米。日前,雲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通過直播向學校的3萬名師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公開課。「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直播等新技術,真正為農民創造收益。」在直播公開課裡,盛軍校長向師生們發出提議。
  • 高校碩士生就業難 衍生「讀研不值論」(圖)
    儘管這只是初次統計的籤約率,但也能折射出研究生就業難的現狀。同時,記者從雲南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獲悉,儘管該校還沒有具體的就業率統計數據,但根據近年來的形勢分析,研究生就業確實不容樂觀。碩士生就業壓力最大2010年大學生就業壓力管理論壇上發布的《2010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出現緩和,碩士生就業壓力最大。據悉,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從今年4月1日起,對5000餘名大學生群體做了就業壓力調查,其中以本科生為主,包括在校生、應屆生和往屆生。
  •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不知從哪一年,網絡上開始喊大學生就業難,於是,似乎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真的這麼難嗎?為什麼這麼難?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國出臺了相關政策,解決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然而,大學生的就業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項目,需要一個系統而完整的機制來確保其實施。近年來,中國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農村人口的不斷湧入,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學生不願放棄城市戶口,在村鎮工作,這無形當中導致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西部流向沿海地區。大城市交通擁堵,城市人才短缺。
  • 仍有26%應屆畢業生在求職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來源標題:仍有26%應屆畢業生在求職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眼下,2020屆畢業季已經過去,2021屆秋招又將到來。
  • 大學生就業難,難在哪?看看這份研究報告
    來源:讀特2020 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 874 萬,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的大約有 590 萬大學生。據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顯示,今年6月仍有 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就業難?難在哪兒呢?
  • 大學生就業難結構性錯配是主因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除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課題組負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卓賢說。
  • 雲南農大校長:兩個月後用數據說話
    王嶽飛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個問題其實在2012年炒得最火,文章中引用了廣州疾控中心研究人員抽查實驗方法和結果沒有問題,但它得出「普洱茶不安全」的結論是有問題的。該網文主要引用了廣州市檢驗檢疫局2010年發表的一篇名為《廣州某茶葉市場普洱茶中多種生物毒素汙染現狀調查》的文章: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抽查了廣州市場上的70份普洱茶樣品,發現全都能檢測出黃麴黴素,其中有8份黃麴黴素的含量超出了中國穀物標準規定的黃麴黴素限值(5微克/千克),同時還查出了所有普洱茶樣品都含有伏馬毒素和嘔吐毒素。
  •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結構性錯配」是主因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報告》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除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結構性錯配」是主因
    來源:經濟日報圖集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眼下,2020屆畢業季已經過去,2021屆秋招又將到來。
  • 大學生遇史上最難就業季,讀大學到底有沒有意義?
    今年不僅是畢業生最難就業季,也是大學生遇史上最難就業季。不要拿大學生出氣,也不要拿農民工出氣。今年有約874萬畢業生需要就業,除開中專、技校生外,還有大量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加之疫情期間失業的大學生群體,初步預計不少於1000萬人次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們靜心想一想,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那讀大學到底有沒有意義?歡迎留言。
  • 應屆大學生就業難在哪兒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報告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當前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政策建議。
  • 大學生就業問題
    每年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難的提案,近幾年都在提。可是我每次看到這個提案,心裡就在這麼想,真有這麼難嗎?後來靜靜的認真想一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大學生本身。這幾年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其實提供了非常多就業的職位,可是很多崗位卻沒人應聘。大學生就業難,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 雲南農大附中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軍訓閱兵式暨開學典禮
    9月13日上午9:00,雲南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軍訓閱兵式暨開學典禮。雲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陳海如,雲南省文聯副主席林正軍,原雲南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張福東,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唐瀅,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李永忠,昆明永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克勉,雲南農業大學工會主席彭雲,雲南農業大學宣傳部長李永能,雲南農業大學國資處處長李國志,雲南農業大學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總經理馬紅春,雲南農大工會副主席李興奎
  • 大學生就業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教育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教育的發展能夠跟國家的發展聯繫到一起,因為教育可以提升國人的綜合素質,也能夠提升人們的精神水平。教育可以提升我們的知識,能夠帶來更大的凝聚力。我們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發展教育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 雲南農大附中學子開啟新徵程
    徐永進 攝雲南網訊(記者 徐永進)9月13日,雲南農大附中舉行2020級新生軍訓閱兵式暨開學典禮。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農大附中2020級新生接受了入學後第一次錘鍊和洗禮。風雨不斷,熱情不減。新生軍訓匯報表演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帷幕。在緊張、有序、生動、和諧的氣氛中,農大附中學子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接受了雲南農業大學附屬中學丁春和校長的檢閱。
  • 大學生就業難的真相究竟如何?(大數據揭示)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度升高,現在又到一年高校畢業季。自大學生大規模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數量激增,其增長速度過快,導致嚴重的供過於求。而且擴招的結果是,本科畢業證的含金量大為減少。如果用畢業生人數與我國近年經濟增長情況對比,才更能體會畢大學生為什麼找工作越來越難我國GDP自2011年開始一直處於下滑趨勢,經濟增速大幅降低,這意味著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這對還在快速增大的大學生群體是一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