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訊,清明踏青,遊人如織,動物們卻很鬱悶。在北京動物園,兒童動物園裡的遛狗項目讓狗狗們累得趴在了地上,麋鹿們被私自投餵的菜葉吃得直拉肚子;南宮鸚鵡園裡的小鸚鵡被孩子餵得直躲食;因為擔心鴨子們又被撐壞了,野鴨湖乾脆直接給野鴨子放假了……工作人員說,一些小動物每到假日就會患上「節日綜合症」,出現拉肚、脹肚等現象,一個多星期都緩不過勁兒來。
過節的時候,也讓動物們喘口氣兒吧。
清明小長假第二天,5歲的果果帶著饅頭、麵包等食物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延慶野鴨湖溼地公園餵鴨子。去年蹲在湖邊棧道上餵鴨子的熱鬧場景讓她記憶猶新,上百隻鴨子會遊到棧道旁邊,等著人們往下扔食兒,有的鴨子甚至直接爬上棧道,只要有人往它跟前扔食物,它就會搖搖擺擺地走過去吃掉,幾隻鴨子搶得不亦樂乎。
然而今年,果果沒有見到一隻鴨子。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拎著食物進了大門,發現公園棧道上冷冷清清,一隻鴨子也沒有,果果哇地就哭出了聲。其他來到野鴨湖的遊客也都發出了同樣的疑問:成群的鴨子去哪兒了?
昨天,記者也來到野鴨湖,只見來公園遊玩的遊客不少,有的騎自行車環湖遊,有的搭帳篷野餐,還有的圍著環湖棧道散步,但是卻唯獨不見野鴨湖最有特色的一景:野鴨。以前,正對大門的湖邊棧道是最熱鬧的地方,總有孩子們追逐著一大群野鴨,如今這裡卻冷冷清清,原本緊挨棧道的水面也退到了幾米開外,就算有野鴨也遊不過來,只是湖中央偶爾看見幾隻野鴨出沒。沒了鴨子,就連服務區裡賣鴨食的攤位也不見了。
「野鴨湖要換水,鴨子都收了。」服務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今年要對野鴨湖的水質進行改善,所以就將之前專門供遊客餵養的鴨子收了起來。「另外也得讓鴨子休息休息,每年假期都被撐得夠嗆。」工作人員說,因為假期遊客多,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喂,有時候鴨子撐得都走不動道兒了。因此也借著治理水質的機會,給鴨子也放個假。
可以餵孔雀、鴿子、兔子,還可以遛狗……兒童動物園是北京動物園裡孩子們與小動物近距離接觸的絕佳之選。用30元到50元不等的價格,就可以牽著園內的小狗在指定區域內溜達半小時。
「看看,狗都睡著了,根本不抬頭。」一位家長選了一隻性格溫順的金毛犬,誰想到,金毛犬一出籠子便倒在地上閉上了眼睛,不管孩子和家長怎麼拽繩子,都不肯站起來走上一步。「這狗為什麼不走啊?是不是遛狗的人太多,它太累了?」家長對工作人員抱怨。一名穿著兒童動物園統一制服的女工作人員嗯了一聲,點了點頭,過來摸了摸金毛犬的腦袋。
記者發現,由於清明節小長假遊客過多,遛狗區的小狗幾乎是「連軸遛」,不少小狗被拖出籠子也不肯走動,甚至都不願意站起來,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一隻小型泰迪犬被一個孩子拽著繩子在地上強行拖行,而另一隻泰迪犬剛剛回到籠子趴在地上喘了口氣,就立刻又被另一撥遊客拖出了籠子。一隻大型斑點狗躺在自己的籠子前,一步不肯移動,家長拽了半天,發現拽不起來,只好和工作人員交涉:「這隻狗根本不走啊,一直趴在地上,要不你們給我換一隻吧?只要願意走的,什麼狗都行。」
「您好,請不要用蔬菜投餵動物,這樣對動物的身體不好。」下午2點,兩名身著統一藍色制服的志願者奔走在北京動物園人挨人、人擠人的麋鹿展區,不住口地勸阻那些爭先恐後往麋鹿籠子裡塞白菜、油菜、胡蘿蔔甚至幹吃麵、麵包、火腿腸的遊客。對於不少帶孩子來動物園參觀的家長來說,「餵動物」是讓城裡孩子與動物親密接觸的難得機會。
動物園內的大喇叭不間斷地播放著「為了動物的健康,請不要隨意投喂,謝謝您的合作」的廣播,但依然有遊客不為所動,繼續把手伸進裝滿菜葉的口袋。籠子裡,兩隻麋鹿有一搭無一搭地叼兩口菜葉咀嚼,其他麋鹿則躲在遠離遊客的地方,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在麋鹿的籠子外,幾名家長聯合起來為正在投餵動物的孩子們放風,與志願者打起了「遊擊戰」。「快走!來人了!上那邊餵去!」一見到志願者靠近,一名放風的家長立刻招呼孩子們「撤退」,孩子們一路狂奔,跑到其他動物區域繼續投喂。一名志願者不停伸手整理著被汗水打溼後一縷縷貼在臉上的頭髮,對記者解釋說,像麋鹿這種動物,主要是吃乾草的,但是遊客大多攜帶的是白菜蘿蔔等新鮮蔬菜,吃水分太多的東西會讓麋鹿的腸胃不適。「有些麋鹿都拉肚子了。」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近兩萬家長和孩子湧進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的五洲植物樂園,和鸚鵡們來次親密接觸。而小鸚鵡們有些承受不住遊人的熱情,每到傍晚,面對遊人的餵食都直躲避。
4歲的桃子昨天一大早就來到五洲植物樂園,一進大門就拉著爸爸媽媽直奔鸚鵡園。「一來就是一天,得先餵鸚鵡。」桃子媽熟門熟路地去買鳥食。拿著粟米的桃子將手伸向前方,然後屏住呼吸靜靜等待,不一會兒,三兩隻小鸚鵡就飛下來,圍著桃子的手慢慢吃起來。鸚鵡園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快到中午,記者看到小鸚鵡們已經吃得很飽了。有些小鸚鵡面對遊客不停伸過來的勺子,只能不斷躲避,有的鸚鵡甚至一動不動裝睡,也不張嘴。
「您別讓孩子給鸚鵡餵餅乾!」記者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將自己手裡的餅乾餵給鸚鵡,工作人員立馬走上前制止。「鸚鵡胃腸比較柔弱,餅乾裡面的油、糖會造成它們消化不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到節假日遊人多的時候,他們就得盯緊了,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雖然廣播裡不停播放著提醒,但有時候孩子會隨手將自己愛吃的零食餵給鸚鵡,更令人氣憤的是曾經有人將口香糖餵給鸚鵡,口香糖黏在鸚鵡的食道內上下不得,甚至有鸚鵡因此而死亡。
記者採訪得知,動物園很多動物都會患上「節日症候群」,出現拉肚、脹肚等現象,甚至一個多星期都緩不過勁兒來。
記者查閱《城市動物園管理規定》發現,這部1994年頒布、2004年修訂施行至今的法律中並沒有針對動物園出售飼料、開展與動物有關的經營項目,以及禁止餵投等內容的相關規定,因此在法律法規上尚處於真空地帶。而對於動物園管理方來說,有的為了創收,出售飼料或開展和動物有關的互動項目,卻不考慮動物的感受。
2012年8月,北京動物園一隻天鵝寶寶夭折,經檢查表明,遊客投餵的熟玉米粒是天鵝寶寶死亡的主因……動物園和公園裡,因遊客餵食而導致動物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頻頻發生。由於遊客投餵的食物太雜,容易導致動物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或影響動物的正常飲食習慣,最終傷害了動物。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餵食只是單純地出於對動物的好奇和愛,但家長卻無視公園規定和工作人員的勸阻,支持孩子進行投喂。家長在帶孩子逛公園時,會教育孩子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攀折樹木,殊不知私自投餵動物也是一種不文明行為。
假日期間,也讓小動物們歇歇吧。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葉曉彥 張楠 孫穎 文